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利用分子技术发掘、
创新
番茄种质和新品种选育
番茄是世界主要的蔬菜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大宗蔬菜。我国番茄栽培面积1800万亩,国外番茄品种抢占我国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利用现代分子技术发掘番茄抗性特异种质材料和优异基因资源、创新番茄优异种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改良亲本和创制新品种,创新番茄制种技术以及新品种推广和应用等系统性研究工作,培育出可抗衡和替代洋品牌的自有品种成为我国重要战略需求。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是通过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现代育种技术。该技术对目标基因的转移,不仅可在早代进行准确、稳定的选择,而且可克服再度利用隐性基因时识别难的问题,从而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研究成本等,与常规育种相比,该技术可提高育种效率2——3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该技术的关键是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的筛选与鉴定以及分子标记应用的简便性。 项目组在国内率先开发出番茄抗根结线虫、抗青枯病、病毒病、灰霉病、枯萎病等抗病基因和果实耐贮基因特异分子标记,这些实用性强的分子标记已成功应用于番茄多抗优质自交系选育。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成了含以色列、美、荷等国家番茄种质遗传基础的优良自交系420余份,为番茄品种选育提供了珍贵的基础材料。利用选育出的自交系,聚合育成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华番2号、华番3号。 项目组在发掘和创制了一批重要的新基因和新种质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分子育种经验,建立了完善的番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该技术适用于番茄遗传育种研究和番茄制种应用,技术体系和标记也实用于茄子、辣椒等茄科蔬菜作物的育种研究应用,该技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项目组所研创的分子标记及其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在国内蔬菜育种和科研单位广泛成功地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所创制的系列番茄新品种、新组合以及集成高效栽培技术,在湖北各市县以及浙江、江苏、陕西等省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新品种的综合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外品种。项目组所研制的番茄高效规模化杂交制种技术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益。 发布于 2020 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中
创新
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创新航是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完善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公司成立于2007年,产品先后通过IATF16949等权威质量体系认证,获得CE、UL、TUV、RoHS等国际认证。公司已设立常州、洛阳、厦门、成都、武汉、合肥、广州、江门八大产业基地;同时,作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公司设立专业的独立研发机构——中创新航研究院,致力于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十四五期间,公司规划产能超过500GWh,并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实时扩产,全力打造全球优秀企业最信赖的合作伙伴! 中创新航以“超越商业,造福人类”为使命,以“共创共赢,成就伟大”为愿景,坚持创新发展战略,在材料技术创新、结构技术创新、制造技术创新和生态健康发展创新上不断发力,持续打造产品力领先,努力创建伟大公司,成就伟大事业!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为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懈奋斗!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01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高层次
创新
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首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提供科技人才保障,特制定本办法。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5-02-1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
创新
创业学院、国家级
创新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2022-06-17
第十二届中国
创新
创业大赛(天津赛区)暨2023年“天开之星”天津市
创新
创业大赛决赛通知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暨2023年“天开之星”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定于8月10日至13日举行。
区域创新处
2023-08-04
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
室
关于组织开展 “千校万企”协同
创新
伙伴行动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实施高校科学技术“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推动高校与企业强化创新合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共同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简称“千校万企”行动)。
教育部办公厅
2022-07-06
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
室
关于组织开展 “千校万企”协同
创新
伙伴行动的通知
推动高校与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最大程度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高校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有力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教育部
2022-07-11
供配电
实验
研究共享智能数字云平台
智能供配电实验研究共享数字云平台(简称研究平台)由供电系统智能故障模拟系统、高低压智能供电系统、集散控制系统、云控制系统、客户端等子系统组成。实验者授权后,开展线上+线下供配电系统的操作实训、系统实验;研究者授权后开展线上“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赋能供配电行业经济数字化。 一、系统功能 研究平台提供供电一次系统故障源,如过电流、过欠电压、三相不平衡等故障种类。提供供电二次系统运行信息,包括微机继电保护输出信息和开关柜体运行信息。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电能、绝缘电阻、温度、湿度等模拟量;断路器分闸、断路器合闸、手车工作位、手车实验位、接地刀合位、储能位等开关量;短路、过流、过负荷、过压、欠压、漏电、绝缘监视、照明、闭锁等保护信息;开关的分闸、合闸、复归、试验、温湿度等控制信息。事件和故障的数据等事件记录信息。 研究平台具有人机会话、数据显示、记录查询、参数修改、控制操作等功能,设有就地操作、上位机操作、客户端云操作等操作方式,提供数据库、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云组态等功能,使分布式用户分享系统数据资源与控制资源。 二、系统特征 研究平台集供配电系统的能量流与信息流有机融合。以实验装置为中心,辐射分布式、远程众多客户端,共同分享实验平台资源。提供了一个从构思、设计、实施、验证、评价等全方位线上+线下研究场景。服务于本科生的实践教学,研究生、科研人员的项目研究。 (1)、平台集成度高、安全可靠。平台硬件装备包括供电系统智能故障模拟装置与智能测试装置,智能高压进线与出线开关柜,智能低压进线与出线开关柜,组成一个有机体系。系统工作电压为交流380V,高压开关主回路为交流380V,总功率小于10KW,安全保护性高。 (2)、搭建共享智能数字研究空间。研究者在客户端自定义供电系统一次运行工况后,获取相应的二次信息,共同分享数据资源。基于数据挖掘、机器自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设计软件算法,研究供配电的运行趋势研判、故障诊断和预测、运行预警等的控制方案,提升供配电系统自主识别能力,提升供配电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水平。 (3)、营造分布式融合教学研究空间。在不同地域的实验室、单位、高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同时,研究平台吸纳异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优质硬件资源。基础资源一边建设、一边分享,合作资源共建共享,跨区域融合,实现滚动式发展。 三、实验与研究内容 1、高低压供配电实训操作系统。完成低压供配电与高压供配电等系统操作;高压开关柜机械联动与低压开关柜闭锁联动等系统原理实训;高压继电保护与低压继电保护等系统参数整定实训;高压一次系统与低压一次系统故障模拟等实训操作。 2、研制供电+控制设备一体化无人值守系统,远程监控现场装备的运行状况、系统操作、以及运行管理。适用于油田、沙漠等野外无人值守场所,可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终端设备远程监控与操作。 3、研制无人值守变电站,用手机可以监视设备运行工况、操作设备运行。 4、研制分布式变电站集群化管理系统。实现社区、企业变电站分布式管理与远程自动化监控有机融合,能够跨区域集群化监控,完成众多变电站的运行监控、故障预判、检修预警、故障排查、远程急停电、远程送电、运行电费监管等业务。 5、研制供配电损耗分析系统。分析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有效诊断窃电、摊派电损、电价估算等。 6、研制供配电虚拟仿真系统。研究高压开关、变压器、电缆运行、继电保护、倒闸操作等虚拟仿真系统。 7、研制供用电协调控制系统。研究风光互补控制、用电协调控制系统、光伏发电+负载协调控制系统、风力发电+负载协调控制系统等协调控制系统。 8、研制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如农业灌溉、供排水、抽油机、景观灯等远程控制系统。 四、适用对象 1、实验教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专业、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机械设计专业等本科专业。 2、实训与培训:电气控制技术人员、供配电技术人员、供配电运行人员等。 3、软件系统开发:自动控制系统软件、供配电系统软件。 4、算法验证:自动控制系统算法,供配电调度系统、协调控制系统算法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5-10
侧向位移式多功能模型槽
实验
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向位移式多功能模型槽实验系统,该模型槽实验系统包括有模型槽部分、实验加载部分、量测部分,模型槽部分与实验加载部分通过螺栓连接,量测部分通过螺钉固定在模型槽部分上。本发明的效果是该实验系统可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进行多种试验。调整活动挡板墙的姿态可做各种位移模式的相关实验;限制活动挡墙位置,可实现不同尺寸的模型槽实验;去掉活动挡板可实现无侧限情况下的相关实验;将活动挡板墙替换成破口材质的板材则模拟隧道开挖相关实验;将活动挡板墙固定可做各种桩基地基实验;配上降雨设备即可模拟有关降雨的相关问题;外表量测系统直观的看到实验效果,反力架的反力平衡使得实验系统具有更好的独立性,降低了实验的实施难度。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平-立组合加载相似模拟
实验
架
本项成果是在底支撑架的左端设左安装架、右端设右安装架,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的顶端设上安装架,左安装架、右安装架、上安装架上前后方向加工有孔,槽钢的一段设在左安装架上、另一段设在右安装架上,在上安装架上设上加压装置、左安装架上设左加压装置、右安装架上设右加压装置。本发明采用单体实验架组装技术方案,一个单体实验架可进行平面试模加载实验,两个以上的单体实验架可进行立体试模加载实验,单体实验架上设置了加压装置。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146
147
148
...
243
2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