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锂电池多功能添加剂及功能电解液
1、与企业合作成功开发软包钴酸锂电池4.4V高电压电解液、阻燃电解液和低温电解液。完成主要技术指标4.4V&1C循环86%@500周,低温-40度3C放电,电解液燃烧性下降90%以上等特征指标,相关电解液配方已在合作电解液企业种得到应用; 2、为企业开发三元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实现电池高温55度1000周循环;
厦门大学 2021-04-11
从发酵液中提取林可霉素的新萃取剂和工艺开发
一、项目简介林可霉素是一种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许多链球菌有显著的抑杀作用,临床上多用于骨髓炎的治疗;以林可霉素为原料药开发的克林霉素等抗生素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可用于治疗败血症、呼吸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等多种疾病。因此林可霉素仍是一种有效的高效广谱抗生素。目前国内生产厂家都是采用的萃取方法提取林可霉素,所用的萃取剂是正丁醇或混合醇,多级逆流萃取,操作温度为50-55℃,其工艺在此温度下,有机溶剂水溶性大,溶剂挥发度高,因此大量的有机溶剂进入提取的发酵废液和挥发到空气中损失掉,不仅造成萃取剂的大量损耗,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本项目开发一种新型混合萃取剂和相对应的生产工艺,使得萃取剂水溶性低,挥发度小,且可以在45℃以下甚至在室温下操作,一级萃取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正丁醇一级萃取率仅为85%,混合醇一级萃取率更低,因此本项目不仅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显著改善生产环境。本项目已经完成实验室阶段研究,进一步完善后进行中试,然后可直接应用于从微生物发酵液中提取林可霉素的工业化生产。二、应用范围本项目适合应用于大中型制药厂生产林可霉素,利用原有设备即可。三、合作方式面议。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4K闭循环液氦低温恒温器 G-M制冷机为依托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9
零能耗辐射制冷织物
图1 零能耗制冷纤维织物制备技术示意图 零能耗智能制冷织物将光电超材料技术与智能纺织技术结合,旨在将随机结构排布的微纳材料与批量制备工艺相结合制备多材料功能纤维,引入特定波段光学反射与辐射能力的新特性,构建在阳光直射的室外环境下具有显著的降温效果(1-30°C范围内可控)的零能耗辐射制冷智能织物(图1),是材料-光学-纺织技术的跨领域多学科协同创新。   图2 零能耗智能制冷织物初步结果示意图:(a) 多材料纤维实物展示图;(b) 多材料纤维光学照片;(c) 多材料纤维缝纫照片;(d) 制冷织物实物展示图;(e) 制冷织物光学照片。 基于多材料纤维及纤维束制冷纱线结构设计和光学材料调控,批量纤维制备工艺已获得均匀连续的制冷纤维(图2 a, b),纤维强度足以利用缝纫机在商用面料上进行任意文字和形状的绣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纺纱和织造技术,得到在太阳辐射波段具有>90%反射率、在中红外波段具有>90%发射率的、经纬编织的光学超材料制冷织物(图2 d, e)。   图3 零能耗制冷织物模拟测试。(a) 制冷织物样品降温测试结果曲线图;(b) 制冷织物样品与商用织物样品降温测试对比结果曲线图;(c) 制冷织物样品与商用防晒衣样品降温测试对比结果曲线图。 经严格的测试,零能耗制冷织物样品可实现全天低于环境温度2-10℃的良好辐射制冷效果(图3a)。在此基础上,对样品织物、一系列商用织物(棉、氨纶、雪纺、麻布、防晒衣)以及模拟裸露皮肤进行对比降温测试(图3 b, c),在正午太阳辐射功率最强的整个时间段,织物样品低于不同商业面料5-7℃,低于不同品牌的防晒衣3-7℃。进一步在人体皮肤表面和小车模型内部进行降温测试(图4),与普通棉织物相比,智能制冷织物覆盖的人体皮肤表面可低~3℃,小车与空白小车的差值温度可达~30℃,与反光车罩覆盖的小车的差值温度可达~27℃,具有优异的降温效果。   图4 零能耗制冷织物降温测试。(a) 人体降温测试红外图;(b) 小车模型降温测试。 零能耗制冷织物可对人体局部微环境实现高效的热学调控,提供一种低成本、零能耗、高效的个人热管理方案,颠覆传统制冷技术,尤其是克服室外人体热管理技术固有的低效率、高能耗、大体积等瓶颈问题,并缓解传统制冷耗能导致的碳排放;零能耗制冷织物体系基于批量纤维制备技术以及先进纺纱织造工艺,具有零功耗降温、低成本、可产业化批量生产特征,与现有纺织行业相兼容,适合大规模推广制备和产业化应用;零能耗制冷织物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可降解的服用聚合物材料和低成本的微纳颗粒为原料,打造低排放、可循环、绿色环保、柔软亲肤、舒适透气的可穿戴终端产品。应用前景广泛,可用于包括高端智能服装、特种服装、高端先进建材、个人热管理装置、冷链系统、智能仓储系统等领域,对纤维新材料技术和高端纺织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5-11
零能耗辐射制冷织物
项目成果/简介:图1 零能耗制冷纤维织物制备技术示意图零能耗智能制冷织物将光电超材料技术与智能纺织技术结合,旨在将随机结构排布的微纳材料与批量制备工艺相结合制备多材料功能纤维,引入特定波段光学反射与辐射能力的新特性,构建在阳光直射的室外环境下具有显著的降温效果(1-30°C范围内可控)的零能耗辐射制冷智能织物(图1),是材料-光学-纺织技术的跨领域多学科协同创新。 图2 零能耗智能制冷织物初步结果示意图:(a) 多材料纤维实物展示图;(b) 多材料纤维光学照片;(c) 多材料纤维缝纫照片;(d) 制冷织物实物展示图;(e) 制冷织物光学照片。基于多材料纤维及纤维束制冷纱线结构设计和光学材料调控,批量纤维制备工艺已获得均匀连续的制冷纤维(图2 a, b),纤维强度足以利用缝纫机在商用面料上进行任意文字和形状的绣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纺纱和织造技术,得到在太阳辐射波段具有>90%反射率、在中红外波段具有>90%发射率的、经纬编织的光学超材料制冷织物(图2 d, e)。 图3 零能耗制冷织物模拟测试。(a) 制冷织物样品降温测试结果曲线图;(b) 制冷织物样品与商用织物样品降温测试对比结果曲线图;(c) 制冷织物样品与商用防晒衣样品降温测试对比结果曲线图。经严格的测试,零能耗制冷织物样品可实现全天低于环境温度2-10℃的良好辐射制冷效果(图3a)。在此基础上,对样品织物、一系列商用织物(棉、氨纶、雪纺、麻布、防晒衣)以及模拟裸露皮肤进行对比降温测试(图3 b, c),在正午太阳辐射功率最强的整个时间段,织物样品低于不同商业面料5-7℃,低于不同品牌的防晒衣3-7℃。进一步在人体皮肤表面和小车模型内部进行降温测试(图4),与普通棉织物相比,智能制冷织物覆盖的人体皮肤表面可低~3℃,小车与空白小车的差值温度可达~30℃,与反光车罩覆盖的小车的差值温度可达~27℃,具有优异的降温效果。 图4 零能耗制冷织物降温测试。(a) 人体降温测试红外图;(b) 小车模型降温测试。零能耗制冷织物可对人体局部微环境实现高效的热学调控,提供一种低成本、零能耗、高效的个人热管理方案,颠覆传统制冷技术,尤其是克服室外人体热管理技术固有的低效率、高能耗、大体积等瓶颈问题,并缓解传统制冷耗能导致的碳排放;零能耗制冷织物体系基于批量纤维制备技术以及先进纺纱织造工艺,具有零功耗降温、低成本、可产业化批量生产特征,与现有纺织行业相兼容,适合大规模推广制备和产业化应用;零能耗制冷织物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可降解的服用聚合物材料和低成本的微纳颗粒为原料,打造低排放、可循环、绿色环保、柔软亲肤、舒适透气的可穿戴终端产品。应用前景广泛,可用于包括高端智能服装、特种服装、高端先进建材、个人热管理装置、冷链系统、智能仓储系统等领域,对纤维新材料技术和高端纺织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CN111575823A、CN111826965A、CN111455484A、CN111455483A、CN111560672A、2021101783117、2021100207492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源头创新计划-人才发展专项获得经费:300.00万元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Huber浸入式制冷器
产品详细介绍浸入式制冷器是持续制冷的理想选择。带"E“的型号有控制温度的功能,温度稳定性± 0.5 K,外接温度探头Pt100 ,温度稳定性±0.5 K (Pt100 探针在交付范围内)。 数字显示器分辨率为0.1 K。 保护软管防止内部制冷剂管路扭折。外壳和蒸发圈为不锈钢材质。所有型号可提供一个灵活的蒸发圈(无额外费用)。产品型号的名称和序列号有后缀"F“。
北京赛美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Huber小体积制冷器
产品详细介绍结构紧凑的Minichillers 系列为实验室提供经济环保的制冷解决方案。价格低,投资回报快。占地面积相当小, 225 x 360 mm, 可放置于实验台,特别适用于冷却块,蒸汽过滤器,真空泵冷凝器, 旋转蒸发仪以及热交换器等。确保稳定的温度和流量,可在高达 +40°C的环境温度下连续工作。 
北京赛美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贵金属清除剂
企业产品介绍
青岛海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5-02-07
脱色絮凝剂
用于染料厂高色度废水的脱色处理的试剂 脱色絮凝剂是一种集脱色、絮凝、去除COD等于一身的新型的季胺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分子式(C4H8N5X)n。其脱色效果显著(去除率95%),对COD、SS、BOD也有较高的去除率。
山东峰泉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4-09-23
一种酯化促进剂及利用其制备酯化液的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醇类物质组成的酯化促进剂,以及利用酯化促进剂制备高效价的酯化液的方法。该酯化促进剂选自正丙醇、异丁醇、丁醇、己醇和β苯乙醇的一种或几种。当制备生物酯化液过程中添加本发明的酯化促进剂后,不仅能显著提高利用己酸等有机酸和酒头、酒尾等简单原料进行高效生物酯化合成以己酸乙酯等香味成分,而且对提高窖池中的酯类合成效率也有显著效果。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35 1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