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相关蛋白CTB4a及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相关蛋白CTB4a及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是如下1)或2): 1)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 2)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由序列2衍生的蛋白质。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克隆了一个新的正向调控水稻孕穗期耐冷基因CTB4a,将其转入野生型水稻中,表现出孕穗期耐冷,为水稻的耐冷品种选育提供基因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治疗脱发和白发病的桑何育发茶剂和制备方法及应用
【发 明 人】吴承艳;吴承玉【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脱发和白发病的桑何育发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用水煎而成的药膳茶剂,用于治疗脱发、白发而有利于育发的药膳茶。【摘要】本发明的桑何育发茶剂,由冬桑叶、何首乌、蔓荆子、升麻、旱莲草、女贞子按一定重量份配制而成,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蔓荆子和女贞子分别用布包好后置容器中,加水煎煮后,去滓,留药液;其次将冬桑叶、何首乌、升麻、旱莲草、置于容器中,加水煎煮,去滓,留药液;最后将两次药液合并后滤清,加冰糖煮沸而成,得到的微甜清苦咖啡色的药液装入瓶中,即为桑何育发茶剂。具有配方科学、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使用时,每日早晚温热饮用100ml。一般二周即能见毛孔凸起,以后新发长出,且能乌发、止痒,更能控制复发。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复合型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和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型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和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和应用,其通过添加污染土壤化学改良剂以固定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再通过高效重金属抑制微生物功能菌剂和土壤改良微生物功能菌剂持续强化受污染土壤的修复,克服了传统的化学改良剂针对单一或性质相近的重金属固定效果很好,而对复合型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不能完全达标的缺陷;同时兼顾了经济和环境效益,可以大规模应用于复合型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四川大学 2016-10-20
一种基于光诱导介电泳技术和纳米孔的DNA测序装置和测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诱导介电泳技术和纳米孔的DNA测序装置和测序方法,该装置包括介电泳装置、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隧穿电流信号检测系统、离子电流信号检测系统以及激光系统;传感器位于介电泳装置的内部,将介电泳装置分为左右两个空腔,且该传感器设有将左右两个反应腔连通的通孔;隧穿电流信号检测系统与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电连接;离子电流信号检测系统的两端分别置于通孔左右两侧的反应腔内;激光系统位于介电泳装置的外部,其发射的激光束照射于介电泳装置上。本发明减慢了DNA过孔速度,提高了测序精度,这些为实现单碱基分辨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结合字符级分类和字符串级分类的文本检测和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字符级和字符串级分类的文本检测和识别方法,在图像中提取可能属于同一字符的像素集形成备选字符;滤除不满足字符几何特征统计规律的备选字符;采用基于字符旋转和尺度不变性特征的字符级分类器对备选字符分类,以确定备选字符为某字符的概率;将字符两两合并形成初始字符串;计算两两字符串间的相似度,将相似度最高的两字符串合并成新的字符串,直到没有可再合并的字符串;采用基于字符串结构特征的字符串级分类器对字符串分类,以确认具有语意的字符串;利用待识别字符为某一字符的概率对字符串识别,得到语意文本。本发明将文本检测和识别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利用检测和识别的相互作用提高结果精度,简单高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海南省财政厅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海南省海洋厅 海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改革若干措施》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精神,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4—2026年)》部署,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现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4-12-27
基于身份证开锁的物联网电子锁系统
基于身份证开锁的物联网电子锁系统,主要由物联网电子锁、云服务器、后台管理软件、客户端软件组成。整个系统是基于无线以太网通信技术,可实现远程无线对电子锁的监控管理,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识别身份证信息。该系统解决了可用二代身份证刷卡开锁的问题,实现开锁过程实名制,以及利用无线以太网络传输开锁密码、开锁身份证号、门锁状态等信息的问题。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吡啶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啶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相关生物活性验证,发现其中某些化合物具有特异的油菜素内酯反应,如促进黑暗中拟南芥突变体det2‑1下胚轴伸长,水稻叶片倾角增大,增强玉米耐盐胁迫的能力等。个别化合物在低浓度就具有很高的响应值,另外在高浓度情况下,还能抑制小麦的株高,延缓生长,提高其抗倒伏的能力。同时在防治野燕麦、节节麦、稗草、狗尾巴草、山羊草等禾本科杂草上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该系列化合物制备容易,成本低廉,农业应用推广价值高,值得后续的深入研究开发。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高电阻率金属氧化物材料表面电镀技术
电镀作为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电镀也开始在非金属导电材料的表面改性领域取得相当规模的工业应用。但高电阻率氧化物材料表面金属镀覆一直以来不能采用电镀工艺,这是因为这类材料的电子电导小,电镀液中被镀金属离子不能从材料表面得到电子,所以不能沉积下来。传统的绝缘氧化物材料表面镀覆金属的方法有化学镀、真空蒸镀、溅射镀、涂覆金属浆料后再烧结等方法,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含有氨水的化学镀银溶液不稳定,甚至有可能生成有爆炸危险的叠氮化合物。真空蒸镀和溅射镀有设备投资大、维护费用较高等缺点,涂覆金属浆料后再烧结的方法有金属层厚度不均匀等缺点。 我们发明了一种高电阻率金属氧化物材料表面电镀的技术,解决了多种高电阻率金属氧化物材料表面不能电镀的问题。高电阻率金属氧化物材料电镀的基本过程是首先对氧化物材料表面进行原子氢致电导改性处理,提高其表面电子电导,使材料表面出现半导化甚至金属化,然后在氧化物材料表面直接电镀金属层。我们在这个方向上已经进行了近十年的研究,发表了十几篇学术论文,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      本技术适用于由氧化物功能材料制造的电子元器件表面电镀,也适用于氧化物材料颗粒或块体的电镀等,所得金属镀层厚度均匀,与氧化物材料表面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含硫工业污染物治理及资源化技术
污水处理、石油化工、煤气和煤炭焦化、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向大气排放大量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一方面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另一方面又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硫在环境中大量以硫化氢、硫氧化物及有机硫形式存在,很多硫化物具有刺激性气味,严重影响大气环境、植物生长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所以,严格控制这些重点行业排放含硫化物的气体,对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北京化工大学开发了新型含硫化物工业废气绿色净化工艺,并对脱除的硫化物进行综合利用,达到防治与资源化的双重目标。 北京化工大学研制了新型复合液体脱硫剂,开发了湿法氧化脱硫异相处理新工艺,克服醇胺吸收法及湿法催化氧化(如PDS法)等均相处理硫化氢方法中脱硫剂组成配制复杂、易降解、易流失、需要定期补给脱硫剂活性成分和脱硫工艺必须严格控制脱硫剂水反应液的酸碱度等缺陷,实现反应净化及副产物的自动分离,直接将复合气体组分中含硫成分转化为单质硫,避免脱硫过程工艺长、能耗大、设备腐蚀、脱硫剂降解、被水稀释而导致脱硫剂成分变化和流失的二次污染等问题,达到气体净化及资源化的目标。 技术指标为1、可处理废气指标: 硫化氢气体含量为0~100%(wt);2、脱硫剂指标: 热稳定性≤200℃,粘度≤100mPa·S,含水量≤20ppm,活性成分≥25%(wt/wt);3、工艺指标:温度为室温~200℃,压力为常压,空速为200~2000h-1;4、经济指标:脱硫率≥99%,硫磺纯度≥99%,使用寿命≥3年。应用范围为石油炼厂气脱硫,天然气、焦炉煤气脱硫,废水处理末端废气的治理。本项目的核心是应用异相在线分离技术。脱硫剂合成工艺简单且性能稳定,脱硫工艺具有脱硫剂流失性小、节约用水、反应分离一体化、工艺流程短及不造成二次污染的特点,能够替代传统液体脱硫剂,应用于石化炼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等的高浓度脱硫,也可以用于石化工业等废水处理末端低浓度有毒废气的现场处理,充分表现出适用范围广、效率高、节水、无二次污染、易再生循环使用等方面的优点,具有重大的环境保护功能,市场前景相当广阔。制作单元化操作设备与工艺,根据不同需求实施单元组合集成,设备投资小,在精细化工及资源环境领域的广泛使用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1 122 123
  • ...
  • 341 3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