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HWCL-3型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浴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2022-11-04
3D数字化人体解剖教学系统
系统包含单机版和网络版两部分,无论有无网络都可以正常使用,既包含虚拟3D数字化内容,又有3D实物标本解剖,内容翔实、资源丰富,完全满足教学需求,软件采取健康标准人体连续断层真实数据三维重建而来,必须包含男、女两套完整模型,局部解剖模型不同于男女模型,是另外一套数据。须结合真实医学数据精确的重建人体,系统解剖和局部解剖包含至少10000个以上不可再分的解剖结构。解剖结构名词中英文对照。 包含系统解剖、局部解剖、断层解剖(男性整体断层、女性盆腔断层、艾滋病病例断层、3D断层)、中医穴位、视频库、影像解剖、图片库七大模块。
上海萧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3-02-08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便携式核酸快检系统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弥胜利副研究员团队与深圳市华迈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前期微流控芯片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快速响应,积极申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防治专项,开展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便携式核酸快检系统研究的科研攻关任务,致力于研发并建立一种低消耗、低成本、高通量、自动化操作的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该微流控芯片技术可以大大缩短确诊时间,减少人力的投入,以便于医护人员更加有序和高效地开展防控工作;同时,该技术还可作为核酸检测的通用技术,在未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测和预防。目前,样机的主要模块已搭建完成,后期将完成软硬件联调,准备申请医疗注册证。
清华大学 2021-04-10
一种用于铜绿微囊藻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抑制藻类水华暴发的途径,更好的了解藻类水华爆发的自然条件,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室模拟培养。但是作为水华爆发的主要藻类,微囊藻的实验室纯培养比较困难,特别是现有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很难达到实验室纯培养铜绿微囊藻的要求。为解决铜绿微囊藻实验室纯培养较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于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辽宁大学 2021-04-11
一种维持杨梅果实采后物流微环境低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维持杨梅果实采后物流微环境适宜低温的方法,通过选择大小均匀、成熟度一致、无机械损伤的果实,放入冷库低温预冷,把控温材料放入-20℃下冷冻24小时以上,杨梅果实放入物流用泡沫箱,再放入控温材料维持低温,泡沫箱密封后物流运输。本发明能够有效维持采收杨梅果实相对较低的物流温度,延缓衰老进程,降低果实表面微生物活动,减少果实腐烂,更好维持果实商品品质。同时,通过本发明运输杨梅果实可以因减轻蓄冷剂的重量而降低运输成本,特别是长距离空运的运输成本,同时可解决使用普通冰块使用过程中因冰袋破损而造成物流微环境湿度变大,减少杨梅果实腐烂。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其他无果皮包被、易腐水果等园艺产品。
浙江大学 2021-04-11
深圳市亦诺微医药科技溶瘤病毒领域技术
亦诺微是溶瘤病毒领域技术的原创团队,周国瑛是罗兹曼院士是多项溶瘤病毒相关技术的原创人,他们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原创的靶向溶瘤病毒专利更是全球范围内的首创;罗兹曼院士在内的四位美国病毒和微生物学界泰斗创始股东,担任Gilead、 Merck等多家跨国领先药企的董事会成员及科学顾问;创始人周国瑛是组织部 千人计划专家,潜心研究溶瘤病毒20年,是世界上研发真正的靶向疱疹溶瘤病毒的首人并拥有核心专利。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4-10
微小型器件及微系统高加速度实验与标定技术
Ø  成果简介: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产生的高离心力对在高承载环境下使用的器件进行加载试验,采用成熟试验技术方法和检测手段,实现对微小型机械结构件和电子器件、加速度传感器在高承载环境下的高载荷试验和标定。该设备最高加速度实验值:8万g,最高加速度标定值:1万g,实验对象最大回转半径:50mm,加速度实验精度:3%,标定精度:6%,实验对象尺寸:实验件最大尺寸长度≤18mm,实验件三维尺寸处于直径D=18,高度H=15的圆柱体范围里。适合钢、铝及铜质等各种材质加工的,在高承载环境下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有关微腔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的研究
自发对称性破缺是指物理系统保持原本的对称性,而其却选择了另一种不具备对称性的状态,它是很多相变过程和非互易系统的基本原理,例如,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和希格斯机制均是自发对称性破缺的著名例子。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由于其固有的旋转对称性,可以支持一对简并的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传播的行波模式;同时,它具有超高的品质因子和很小的模式体积,可以极大地增强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对称性物理和非线性光学的理想平台。研究团队利用光学克尔效应,使微腔中相向传播、相等强度的行波光场之间发生交叉相位调制,从而产生了非线性耦合。因此,通过控制输入光强可以将这对行波场之间的等效耦合强度调制为零,使得系统中原本的对称状态不再稳定,自发地分裂为两个非对称的状态,实现了光场的自发对称性破缺。采用具有相同强度和偏振的双向输入光,来激发芯片上圆形微腔中的超高品质因子回音壁模式。当输入光功率很小时,系统状态保持原本的对称性,表现为顺时针和逆时针行波场的强度相等;随着输入光功率的增强,由交叉克尔效应引起的非线性耦合强度随之变大,当功率达到一定阈值(百微瓦量级)之后,系统会随机地进入一个顺时针倾向或逆时针倾向的状态,表现为自发对称性破缺。实验上,每个破缺状态中行波强度之比超过了20:1,实验数据与严格理论解析结果吻合。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差速双叶轮水下微气泡曝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差速双叶轮水下微气泡曝气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在平台上的电机,和水底的底座,电机与底座的轴承之间设有一根传动轴作为曝气叶轮的动力来源;在传动轴底部设有与传动轴直接相连的高速叶轮,以及通过减速器与传动轴相连的低速叶轮;在所述两种叶轮的下部设有阻流板,上部设有导流筒,叶轮旋转将水和气体向水平方向溅射,造成真空,从而从导流筒内吸入气体和水;导流筒的上方设有调节水气比例的环形浮筒。现有叶轮曝气技术所存在的气泡大、气液接触时间短、溶氧效率差的技术问题,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廉价、高效的材料微、细观力学性能原位观察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 对于各种颗粒、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目前主要采用大规模的宏观力学实验寻找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进而为提高材料力学性能提供支持,实验繁杂,周期长,投入大。采用显微镜原位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破 坏过程进行细观观测,有助于对填料、纤维的增强效果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进而探寻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可大大节约开发成本, 提高开发效率。但目前国内所具有的细观力学性能观测条件主要利用带有原位加 载台的扫描电镜技术,该实验系统成本昂贵,国内仅有少数几家科研院所拥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9 140 141
  • ...
  • 454 4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