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29007轮轴及支架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二轴一档齿轮
德州齿轮有限公司 2021-08-26
轴端信息工作站
轴端信息站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集自发电、感知、运算、通讯于一体,无源无线部署与轴端,可精准采集列车运行时轴端振动、温度等数据,具备实时、低功耗、无线传输等特点,为轴温异常、轮对多边形、踏面剥离、擦伤、钢轨波磨等异常状态故障识别和早期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8
一种多轴加工系统的相对动刚度获取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轴加工系统相对动刚度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多轴加工系统的工作范围建立其刀尖点可达姿态的工作空间,并将该工作空间离散化,即对每个轴的行程,均用一系列离散点表示;(2)对于任一离散点,建立其对应的多轴加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3)计算该离散点对应的相对动刚度矩阵 KD。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获取方法在加工系统性能评价中的应用。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机床本身结构、刀具和工件的动刚度特性及其相互耦合关系,能够准确表征多轴加工系统在工作空间中的相对动刚度分布规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准备台(带通风)
产品详细介绍
浙江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带压作业机
带压作业一体机是我公司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国内油田特点,自行研发、设计、制造的带压作业修井装备,用于油田修井时,带压起下管柱作业。 该装备底盘使用中国重汽专用底盘,发动机国V排放,在不压井不放喷的情况下完成带压作业,具有以下特点:  1、动力源采用带压修井机动力源,一台柴油机驱动,运行成本低。  2、修井机操作与带压作业装置由1人操作,协调性好,运行成本低。  3、带压作业机安装、运输由带压修井机完成,降低安装、搬家的成本,增加时效。  4、司钻台在修井机的后部一侧;液压升降司钻室。看大钩仰角较小,能够确定大钩的高度,比较方便的判断油管接毂位置。  5、举升液缸回路采用了常规和差动两种回路,可切换,提高效率。  6、采用油水收集结构,既环保又改善了作业环境。  7、采用整体式刚性框架结构,刚性好、稳定性高。
山东三田临朐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2021-06-22
屋顶风力发电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顶风力发电装置,风力机直径≤3m;1.5~2.5m高矮塔安装生根在楼房屋面梁上或楼板上;固定在矮塔顶部发电机与发电机舱间以两套调向轴承相连,在两套调向轴承间为发电机散热片;发电机舱与机罩连成一体;机罩设计为关于发电机不对称结构,外表面装有定向翼,使进风口总朝向来风方向;避雷针设在出风口上边缘位置;利用辐条将风力机圆筒形齿轮箱固定在机罩内,使风力机定位在机罩内;发电机轴与风力机齿轮箱通过连接轴承相连;发电机轴端二扇齿轮与风力机二扇齿轮啮合,处于齿轮箱内风力机二扇齿轮通过轴分别与两组风轮轴承连接,两组风轮轴承固定在轴承支撑盘上;发电机与楼房电源电连接,配有并网调节器,实现并网发电.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4-30
风力发电升压箱变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我国水泥产量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水泥工业不仅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能源浪费大户,即使先进的新型干法工艺,仍然有约占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热耗量35%的350℃以下低温废气余热不能被充分利用而直接排放。 为了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充分利用水泥生产中的中低温余热,降低水泥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开发研制水泥生产线中低温余热利用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为此,西安交通大学与相关单位合作,1991年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2007年承担国家高技术“863”计划项目,进行水泥窑中低温余热发电工艺及系统的研究。针对5000T/D、2500T/D等水泥生产线,采用双压技术,开发研制了系列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与5000T/D水泥窑配套的BN7.5、BN9双压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已经投入工程实际使用,后续BN5、BN10、BN14.5、BN20发电系统也已经开发完成。2006年9月27日BN7.5MW双压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在辽源金刚水泥集团建成投产,2007年8月27日,BN9MW机组在河南省驻马店豫龙同力水泥公司并网发电。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合作单位主要负责项目的产业化和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而关键技术则由西安交通大学进行研究和开发。主要内容包括采用新型高效叶片、抗水蚀特性和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双压进汽补汽式汽轮机的开发,新型高效换热部件的研制,锅炉换热器的抗摩、抗腐、防集灰关键技术研究,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DCS控制系统的研制,水泥生产和发电工艺相结合的双压余热发电工艺研究和系统参数优化。经过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为纯低温双压余热发电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试验数据,在工程实际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灵活智能燃煤发电技术
本成果提出一种灵活智能燃煤发电技术。该成果技术历经团队15年科技攻关,包括了以下成果内容: (1)首创了激光拉曼法煤质在线检测技术,研制了基于煤质在线检测的锅炉灵活燃料与智能燃烧装备。 (2)提出了基于煤流识别的燃料自学习动态智能混配模型,发明了非接触式煤流自动识别与示踪技术,研发了多煤仓多煤种煤位分层动态辨识技术,研制了基于煤流在线监测的锅炉灵活燃料与智能燃烧装备。 (3)发明了炉膛、烟道及制粉系统CO浓度网格式多点高精度在线监测技术,研制了基于CO/O₂双参量协同的锅炉智能燃烧装备。 (4)构建了基于煤质-煤流-CO在线监测-飞灰含碳量等关键实时参量的燃煤火力发电灵活燃料、智能燃料燃烧技术体系,形成了全套系统与装备。 图1 激光拉曼煤质在线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2 基于煤流在线监测的锅炉智能燃烧示意图 【技术优势】 本项目发明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CO/O₂双参量的智能燃烧控制技术”、“基于煤质-煤流-CO-飞灰含碳量等实时多关键参量锅炉智能燃烧优化技术”、“激光拉曼煤质在线检测技术”、“非接触式煤流自动识别与示踪技术”,经国际国内查新及专家鉴定,均为本项目组独创技术,其主要技术参数国际领先,填补了锅炉智能燃料燃烧技术的空白,具有明显市场竞争力。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642 6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