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吸收?压缩复合制冷系统、溶液除湿循环系统及冷冻水系统,本发明分别利用吸收?压缩复合式制冷系统和溶液除湿系统来承担空气的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以实现室内空气的温湿度独立控制。通过提高吸收式制冷的蒸发温度,增大吸收式制冷的放气范围,使得吸收式制冷循环能效比增加。此外,吸收复合压缩式系统可以合理调控发生温度和冷凝温度,通过消耗少量的电能来降低发生压力和发生温度,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发生温度,扩大低温热源的利用范围;同时利用压缩机增加复合系统冷凝压力来提高冷凝
东南大学 2021-04-14
汽车冷却系统性能匹配及优化控制
项目简介 冷却系统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整车的运 行可靠性均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洞试验测试和对系统单个部件的优 化设计,而对整个系统的匹配性研究较少。本项目可针对常规发动机汽车、混合动力汽 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结合一维和三维耦合仿真技术,通过计算分析获取各个部件之间的 匹配性能,并提出散热器、中冷器、电子风扇等部件及系统整体匹配的优化设计方案。 在此基础上,还可凝练出风扇、水泵压缩机等的部件的最佳控制策略
江苏大学 2021-04-14
系统故障诊断与自动控制技术
主要进行水泵机组实时动态运行优化及泵的在线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建立实用的 专家系统,从而可以对大中型泵站、船阀等进行自动化运行和监控管理,并可对泵的运 行状况进行自动故障诊断分析。系统故障诊断与自动控制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技术交易额面议。 
江苏大学 2021-04-14
SC=100A pH自动控制加液系统
仪器概述        pH 自动控制加液系统是pH值在线监控或静态控制、测量于自动加酸加碱调整于一体的新型自动化控制设备。        pH精度高,稳定性好。广泛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中试车间、工业生产流程特定pH溶液的配置,以及其他生产工艺检测、控制、调节pH之场所。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50Hz 2、控制范围:0~14 pH 3、测量精度:±0.05 pH 4、分 辨 率:0.01 pH 5、泵头速度:0.1~300转/分 无级调速 6、转速显示:OLED高清液晶窗口显示 7、加液速度:0.12~190ml/min(自来水) 8、加液泵头:单泵 9、测量电极:pH三复合电极 或玻璃电极 10、温度补偿:自动温度补偿(PT1000) 11、pH控制器:高精度智能控制器 12、pH电极适用温度 :0~80℃ 13、pH标准液:6.86/4.00 14、外形尺寸:330*310*230mm 15、环境温度:室温~40℃ 相对湿度:<80% 16、整机重量:约8kg 性能特点 1、高精度智能pH控制器,大屏幕液晶即时显示动态pH值与温度值,超出范围报警。 2、 多种控制测量模式:自动、手动、停止,可自由转换,实现一机多用。 3、单泵实现加酸或加碱,适用于只用一种液体(酸液或碱液)来调节控制PH值。 4、采用OLED高清液晶窗口,单独显示当前电机转速及工作状态,加液速率可无级调速。 5、pH值上下限自由设定,设定值与实测值同时显示。 6、pH电极可单点或两点校正,pH值与温度自动测量,pH值能根据温度自动校正。 7、采用步进电机控制蠕动泵加液,液体接触进口泵管,不接触泵体,无污染。 8、选配不同形式的pH精密复合电极,及配四氟材质的电极护套和延长杆可在高温、反应釜、反应器中适用实现特殊容器内pH值的监控与调整。 9、控制方式:自动、手动、停止 A:自动方式:仪器会根据实时检测的pH值与设定值,自动启动/停止加酸(加碱),调整pH值至设定范围。 B:手动方式:不受pH控制器控制,一直转动,人工启动/停止加酸(加碱),调整pH 值至设定范围。也可用于快速调整,或驱赶管内气泡,或用于其它液体的输送 C:停 止:停止加液动作,但pH值实时检测并显示;用于待命或调整结束时,也可作为在线pH值测量显示终端时使用。 本产品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 201420406055.8 ZL 201420406067.0 ZL 201410349779.8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98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8
内燃机进气、燃烧和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课题组开发了用计算机采样的智能型气道稳流试验台,结合运用现代气道结构优化理论和涡流叶片高度可变装置,实现气道参数化设计,对内燃机进气过程进行分析及优化,提高内燃机气缸盖产品性能和质量。开发了性价比高的内燃机工作过程测量分析系统,结合运用内燃机新型燃烧模型与燃烧分析软件对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进行分析及优化,促进内燃机的设计研制和生产开发,完善内燃机整机性能。在传统柴油机燃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湍流火焰面分形理论的内燃机现象学准维燃烧模型,应用于一台双燃料发动机。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土压平衡盾构机隧道掘进参数智能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压平衡盾构机隧道掘进参数智能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数据提取影响盾构机掘 进性能的因素节点,S2:构建影响盾构机掘进性能所述因素节点的拓 扑结构,获取各节点之间的模糊关联矩阵 Wij,S3:构建土压平衡盾 构机掘进模糊控制网络图,根据迭代推理公式动态演化计算各个因素 节点在 t+1 时刻上的状态值,S4:利用所述模糊控制网络图进行多阶 段决策分析,实现对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参数的实时分析与纠偏控制。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统筹采用专家先验知识、模糊逻辑、图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精确控制浸没式光刻机浸液温度的装置及其温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控制浸没式光刻机浸液温度的装置,包括增压泵;初级热交换器,其浸液入口与增压泵出口连通,浸液在其中进行热交换,实现浸液温度的初级调控;次级热交换器,其浸液入口与初级热交换器浸液出口连通,浸液在其中进行再次热交换,实现浸液温度的次级调控;流量伺服阀,其入口与初级热交换器浸液出口连通,与次级热交换器形成并联,用于调节进入次级热交换器的浸液流量。通过协调控制进入初级热交换器和次级热交换器的冷媒流量,并结合流量伺服阀对进入次级热交换器的浸液流量的调节,可实现对浸液温度的两级调控,从而获得温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不经低温或低温不足的牡丹冬季催花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经低温或低温不足的冬季牡丹催花方法,在对牡丹植株进行起苗和移栽之后,可在销售前30‑50天移入温室,在移入温室同时,对牡丹植株进行药剂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为赤霉素和维生素C的混合液,其中赤霉素的有效浓度100‑1000mg/L,维生素C的有效浓度为0.1‑2%。本发明不受催花植株低温累积量的限制,可在不经低温或低温不足的情况下,保证催花牡丹在冬季成花,花色艳丽,且不需低温库等辅助设施,成本较低。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船舶动力设备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针对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需求,提出了结构振动信息作为性能指标的主动减振控制策略。解决了船舶复杂应用环境下,主动减振技术“减振不一定降噪”的难题。攻克超低频、高出力密度主动减振系统执行机构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了系列化的电磁式作动器和主被动复合减振器,应用于船舶主机、辅机和管路系统振动抑制。突破了现有主动执行机构低频作动能力的瓶颈,发明了准零刚度作动器,有效覆盖国外探测技术的频率下限,解决了新一代船舶对超低频线谱振动和水下辐射噪声控制的迫切需求。提出了稳定性高、收敛速度快、扩展性强的主动减振核心控制算法并形成工程应用软件。突破了参考输入线谱增强、多频振动均衡控制、控制输出饱和抑制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了主动减振技术实船应用的稳、快、准的难题。研发了首套兼具工作过程自监测、运行故障自诊断、控制效果自评估功能的集成化、模块化主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主动减振系统100%国产化。解决了船舶机械设备主动减振系统关键部件自主可控难题。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5-05-19
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高频逆变电源、能量发射装置、能量接收装置及能量变换电路;控制装置包括充电控制器、光电开关传感器,光电开关传感器安装在能量发射装置的四个角;光电开关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充电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充电控制器用于控制高频逆变电源是否工作;能量发射装置、充电控制器、高频逆变电源均安装在地面充电站。本发明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智能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巡检机器人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长期工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动充电还是手动充电;投入成本较低,控制方法灵活方便、可靠性较强,有很强的实用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3 44 45
  • ...
  • 756 7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