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可配置的多机器人三维仿真系统
机器人仿真系统为机器人系统的前期设计、后期验证提供了平台,利用机器人仿真实验替代实体机器人实验,能够有效避免机器人可能出现的硬件损伤,并提高工作效率。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作为机器人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机器人仿真技术始终是机器人领域的热点之一。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优势引入到机器人的研究中,使实验者更加逼真地感受到机器人的空间三维环境。机器人仿真系统为机器人系统的前期设计、后期验证提供了平台,利用机器人仿真实验替代实体机器人实验,能够有效避免机器人可能出现的硬件损伤,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用于机器人学的教学中,丰富教学的内容。 项目特色: 对机器人的三维仿真实现。根据真实机器人的几何尺寸,利用AutoCAD和3dsMax进行机器人建模,最终通过Managed Direct3D实现高仿真度的仿真机器人场景,并允许用户以各种方式控制仿真场景的平移、旋转、缩放操作。 根据“可配置”的设计目标,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实现与真实网络多机器人系统相同的架构,保证仿真系统与真实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替代,允许用户在仿真模块与真实模块间的自由切换。 通过对机器人学中正逆运动学、雅克比矩阵、轨迹规划等基础知识的研究,依据.Net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实现了三维仿真系统的整体架构,利用Managed Direct3D实现了仿真场景,并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图形显示优势实现了可扩展功能,例如:机器人末端点标记,机器人数据文件的记录回放功能等。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万次无故障运行,运行过程中内存占用为55M。 可运行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中,包括:Windows 2000,Windows XP及Windows Vista。 仿真场景可以实现60fps的刷新率。 可通过Internet实现与真实网络多机器人系统的连接。
南开大学 2022-08-12
面向表单图像的文字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平台
苏州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平台的目标是能处理多模态文字数据,精准分析语言内部结构,对人类语言进行深层理解,以支持各种应用需求。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苏州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平台的目标是能处理多模态文字数据,精准分析语言内部结构,对人类语言进行深层理解,以支持各种应用需求。系统可以处理多种非结构化数据,比如说明书、技术标准、车间工单等纸质文档或电子文档。把图像识别技术(OCR)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NLP)相结合,从表单图像中抽取关键要素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搭建了包括知识图谱问答 (KBQA)、常见问题检索 (FAQ)、对话 (Chatbot)在内的智能问答及对话系统、以及面向大数据的文档信息抽取系统。能够对给定的自然语言问题通过查询、推理提供精准满意的答案,和面向大规模文档提供信息抽取和舆情分析等服务。目前已经向多家公司提供各项相关服务。
苏州大学 2022-08-15
面向生命科学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
研究团队面向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制出具有可视化、微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的,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研究,并于1996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2002年获得微纳机器人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些年来,研究团队面向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制出具有可视化、微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的,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研究团队利用该仪器实现了机器人化的细胞核移植流程,并致力于提高克隆操作发育率。首先,通过在核移植过程中分析细胞受力,提出了基于最小力的细胞拨动方法,攻破了自动化核移植最大的技术屏障;其次,探索了面向减小细胞伤害的微操作方法,提高了胚胎发育中最关键的指标——囊胚率;最终,在2017年,将510枚利用该仪器完成核移植的重构胚移植到代孕猪中,并于2017年4月底分两胎生下17头小猪。这是世界首例由机器人完成核移植操作的克隆猪,该成果已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
南开大学 2022-07-28
生物基聚氨脂类产品的生物-化学组合合成技术
聚氨酯(Polyurethane, PU)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 “第五大塑料”,与橡胶材料相比,聚氨酯特殊的微相分离结构赋予PU良好的耐磨性、耐擦伤性、粘结性、柔韧性、优良的保光性与低温性等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电子、医疗、建筑、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特种有机树脂之一。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聚氨酯(Polyurethane, PU)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 “第五大塑料”,与橡胶材料相比,聚氨酯特殊的微相分离结构赋予PU良好的耐磨性、耐擦伤性、粘结性、柔韧性、优良的保光性与低温性等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电子、医疗、建筑、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特种有机树脂之一。自从1998年以来,国内聚氨酯产业发展迅速, 据统计,2020年,我国聚氨酯行业产量在1470万吨左右,总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6.4%,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石油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寻求廉价、高效、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资源替代石化资源合成PU已迫在眉睫,这也是行业近年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基于箕舌线的变步长LMS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本成果是国家授权发明专利(ZL201210199429.9)。它提供一种基于箕舌线的变步长LMS谐波电流检测方法。该方法对跃变的跟踪能力强,实时性好,对负载电流大小的依赖性小、适用范围更广;能消除同频谐波和基波无功电流对步长更新的干扰使得稳态误差小,检测结果更准确。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一个分布式的最优快速管理算法
用电设备的最优管理是智能电网中实现需求侧响应的关键一环。然而该问题通常需要同时管理调度大量的用电设备,同时考虑多个时槽,是一个时间空间耦合的复杂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该问题十分困难。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算法,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计算时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水杨酸调控植物顶端弯钩发育的分子机制
在过去十多年中一直关注植物幼苗顶端弯钩的发育调控机制,多项重要研究成果表明,多种植物激素,如乙烯、生长素、赤霉素、茉莉酸等都参与到顶端弯钩的调控,也说明了顶端弯钩调控的重要性。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测量颗粒群分形维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颗粒群分形维数的方法,属于颗粒群尺度检测领域,包括 S1 测量颗粒群中各个粒子体积和各个体积的粒子数量,获得粒子体积 v 与数量 n 间的分布关系 v-n;S2 计算颗粒群的 k阶矩 Mk;S3 将分布关系 v-n 转换为 x-y 关系、计算获得无量纲 k 阶矩<img file=""DDA0000622097930000011.GIF"" wi=""72"" he=""80"" />并进一步计算获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选择开关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选择开关,属于光交换器件,解决现 有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选择开关输出端口数量受到限制的问题。本发 明由设置在光路上的输入单模光纤、偏振转换组件、反射镜、傅里叶 透镜、衍射光栅、硅基液晶相位空间光调制器、自聚焦准直透镜阵列 和输出二维单模光纤阵列构成。本发明对需要交换的光束利用硅基液 晶相位空间光调制器实现二维偏转,使波长选择开关输出光纤阵列的 光束由一维向二维转化,能够大幅度增加波长选择开关输出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塑料注塑过程的在线工况过程监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注塑过程的在线工况过程监控方法,属 于工业监控和故障诊断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S1 利用传感器收集各 个工况下的数据,组成建模用的训练样本集 X;S2 进行数据预处理和 归一化,使得训练样本集 X 的均值为 0,方差为 1,得到矩阵 X′; S3 根据所述矩阵 X′,应用高斯核函数计算获得距离矩阵 W;S4 对 所述距离矩阵 W 进行标准化,获得马尔科夫矩阵 P<sup>(1)</sup>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