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博会活动日程⑰ | 凝聚侨力服务发展学术活动
高博会活动日程⑰ | 凝聚侨力服务发展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4-03
注意力评估与训练仪心理设备心理咨询室
★软件具有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软件具有省级或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软件产品登记测试报告。 注意力评估与训练仪包含教师端和学生端两个平台。本产品从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分配四个维度来全面地评估与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并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潜能开发理论以及认知加工等相关理论,形成32个富有趣味性的训练游戏,在改善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手眼协调能力、反应速度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并通过详细的数据统计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 教师端: 注意力评估与训练系统教师端包括训练须知、学生信息、评估管理、训练管理、个体报告、筛查统计及系统管理等模块。各模块功能介绍如下: 1、训练须知:可以了解注意力基本专业知识和系统中注意力4个维度32个训练方案的特点和训练设计理论依据。 2、学生信息:实现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3、评估管理:教师可以通过此模块详细了解评估测验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针对性的个体化测验,并通过测验情况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 4、训练管理:教师可以通过此模块详细了解每个训练方案的目标和方法,并能根据学生的测验情况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还可以通过图表成绩、文字描述等记录并分析学生的训练进展情况,以便于统计分析和训练计划的及时调整。 5、个体报告:可以对学生个体测验的评估情况、训练效果和综合分析情况通过系统生成报告进行查看、编辑和分析等综合管理。 6、筛查统计:可生成班级、年级评估报告,帮助教师了解不同班级、年级的注意力发展的差异和变化趋势,以及整体的平均水平,并根据这些评估数据筛选出特定的对象。 7、系统管理:支持多用户管理,实现数据安全备份。 学生端: 注意力评估与训练系统学生端平台主要包括个人中心、筛查评估、训练方案、训练助手等功能模块。 1、个人中心:可以查看到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和注意力四个维度各个训练方案的成果展示。 2、筛查评估:从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和注意分配四个维度来全方位评价学生的注意力水平,结合专业量表等辅助评估方法,帮助老师详细了解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水平。 3.训练方案包括了注意力四个维度的训练游戏,比如动物王国、服装搭配、面孔识别、声声入耳、安全驾驶、慧眼识物、双球得分、蜗牛回家等多种类型不同风格的趣味性训练游戏。(提供功能截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注意力水平、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等选择难易程度、训练维度等适合自己的训练游戏,通过训练提升自己的注意力品质。 4.训练助手主要为学生提供了三种放松与训练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和辅助工具来调整自己的状态,提高注意力水平。 22寸嵌入式流线型一体化操作台,配有无线键鼠。
北京中盛普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山东力得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力得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重卡制动系统制造企业。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注册资金8153.3420万元,位于东昌府区郑家镇。拥有各种先进设备660余台(套),主要产品为冲焊重卡制动器、制动鼓、轮毂、车桥总成等汽车零部件产品,现已形成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公司先后被评为聊城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 聊城市“节能示范企业”;聊城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工行聊城分行 “AA+”级信用客户。公司先后通过了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已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业”。 公司的生产、检测设备齐全,为中国一汽、中国二汽、济南重汽、陕西重汽、江淮汽车、华菱重卡、柳汽、北汽福田、中通客车等国内众多大型知名企业配套了各类制动器、制动鼓轮毂等产品。我公司研发的重卡制动系列产品,现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冲焊制动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山东力得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7
一种能产生高振强的多波变正弦曲线变频控制振动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频控制的振动磨,特别是一种能产生高振强的多波变正弦曲线变频控制振动磨, 属于振动利用工程技术领域。由电源、变频器、振动磨、传感器、记录分析仪组成,变频器接线一端与电 源相连接,变频器接线另一端与振动磨的驱动电机相连接;变频器上可以进行多点频率的变化输入,以使 电机的输入频率按照设定的规律变化,从而驱动振动磨系统工作;传感器依靠磁力置于振动磨磨筒上,传 感器搭配积分电荷放大器使用,可将检测的加速度信号及二次积分即振幅信号,传输给记录分析仪,进而可以确定振动磨的振强、振幅变化曲线,便于调整变频器的变化规律,进行控制程序编制,对振动磨机实 施变频控制。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导航、防控态势及溯源研究
为服务社会大众了解疫情走势,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大数据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刘旭东教授、胡春明教授、李建欣教授等组织师生,与复杂系统可靠性实验室李大庆研究员联合组成团队,全力投入建模和系统研发,已向决策部门提供疫情数据评估与预警报告、区域物资保障评估专项报告等,并迅速开发“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导航服务”平台,数据单日访问量近 5 万次。此外,中心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评估与预测报告并开发疫情实时更新系统。中心对疫情现状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疫情态势分析、走势预测、舆情动态和政策措施等智能数据服务,实现全国及重点城市日度传播系数计算、短期确诊人数预测和长期疫情拐点与结束日期预测、疫情缓解系数评估等功能。此外,大数据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团队根据疫情确诊患者相关公开数据,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从已公开全国各省市直辖区四千余位确诊患者轨迹中抽取了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常住地、工作、接触史等)、轨迹(时间、地点、交通工具、事件)及病患关系形成结构化信息。同时开发确诊患者轨迹可视化查询与分析系统,为疫情传播与防控相关研究提供有效支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奶牛性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应用
本成果创建了良种奶牛高质量高活率性控冻精生产技术体系,改进优化了奶牛精子分离技术工艺,建立了性控精液低剂量人工授精技术,完善了性控胚胎体内外生产技术程序,研制了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药物配方,建立了胚胎移植技术体系。本成果将生产成本降低15%,母牛情期受胎率提高5%;犊牛性别控制准确率达95.2%以上,人工授精时母牛的总妊娠率达到87.5%,鲜胚移植成功率60.95%,冻胚移植成功率50.35%。该体系打破了国外对奶牛性控关键技术的垄断,破解了我国奶牛良种率低、扩繁速度慢等难题。技术/产品辐射到全国14个省、市、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5-11
智能控温节能氧化钒(VO2)薄膜的制备
成果介绍智能控温薄膜可以实现高温下对红外线的反射和低温下对红外线的透射,是一种无需能源的智能空调。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室温可用(20℃-40℃)节能减排(无需能源)满足了实时反馈的需求满足了温度控制的需求提出了在室温下实现智能变色的可能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血液多指标分析仪
已有样品/n养老产业是未来的黄金产业,养老院的常规体检和快速诊断是一个痛点。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体液多参数分析仪满足了这个需求,市场需求在50 亿人民币以上,目前还没有同类产品。该成果针对社区医院和养老院的常规体检和疾病诊断,开发了于微流控芯片的体液多参数分析仪,更换芯片可以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尿液、免疫等多个项目。实现一台仪器检测多种常见疾病。目前阶段性成果或结题成果获得:专利1 项、SCI 论文11 篇、湖北省自然科
武汉大学 2021-01-12
微流控芯片通道成形与自动对准装配系统
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塑料微流控芯片通道成形与自动对准装配系统的研究,研制成功国内外首台塑料微流控芯片自动化制造装备,采用并发展了新技术,研制了包括塑料微流控芯片微通道热压成形机、热键合机、光电对准系统、操作机器人、上下料装置等设备所构成的芯片制作装备,取得了热压键合温度循环控制方法与装置、芯片预联接方法与装置、芯片对准键合全自动卡盘装置以及芯片检测器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触控分子通信(touchable molecular communication)”信道模型和体系架
利用纳米机器人为信息载体的“触控分子通信(touchable molecular communication)”信道模型和体系架构,并基于此分析和设计靶向给药和造影成像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分子通信效率和实用性。该文章还入选了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Bioscience期刊的亮点文章(Featured Article)及高点击量文章(Top Accessed Article),相关成果被收入IEEE 1906.1国际标准。 IEEE 1906.1是IEEE首个以分子通信和纳米通信为主旨的国际标准,被列入IEEE通信学会“纳米通信网络最佳读物”(Best Readings in Nanosca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纳米通信网络指纳米尺度的设备(如纳米生物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通过信息共享而组成的短距离、小尺度通信网络,以协助纳米设备在较大的空间范围上完成较复杂的任务。这些纳米尺度的设备可以通过血液注入或者人体植入的方式,在人体单个器官或者全身分布多个节点,形成一个可存储、计算及传送信息的通信网络,完成生理病理信息监测、药物和造影剂输送等,同时与外部监控设备以及无线通信网络相连接,协助移动医疗和相关大数据处理等。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3 54 55
  • ...
  • 329 3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