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功率LED灯具散热器设计与应用
大功率半导体(LED)照明的散热问题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灯具封装结构和一种复合式散热器,该散热器结合了金属导热快,聚合物易于制作复杂的表面微结构,增加散热面积等特点,提高了散热能力。本技术研究内容如下:1.大功率LED球泡灯散热器设计。本技术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芯片和灯具的封装结构,采用金属芯片基柱与聚合物散热外壳的结构组合式换热器,减小了芯片与外壳连接的接触热阻,充分利用金属导热快,聚合物外壳散热快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功率为3W和7W的LED球泡灯的散热问题。2.针对集成式大功率LED路灯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聚合物散热器,对翅片厚度、长度、高度等几何参数,以及表面辐射率和热导率对散热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优化后的散热模型,经过数值模拟发现其能够满足100W LED路灯的散热要求,并具有成本低、轻便、抗腐蚀等优点。3.大功率电子器件的聚合物微通道板式散热器设计。该散热器创新性的采用聚合物与金属结合的形式,并采用宽度为0.3mm的微通道作为主要散热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增加相同外形尺寸的散热器的换热面积。利用聚合物微注塑加工方法制作了散热器样品。4.对大功率芯片散热器测试试验系统设计。该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冷却介质,可对实验中需要的数据进行测量、显示及储存,能够实现对LED芯片的控制。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双腔半环面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
成果描述:现已装车使用的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由于金属间摩擦系数的限定以及带抗拉能力的制约,使得其在大扭矩传递中一直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相比,牵引式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器借助牵引油在输入锥盘、传力滚轮和输出锥盘接触区间的牵引性能传递运动和动力,极大地改善了接触面间的摩擦条件,提高了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器的承载能力,适用于中、大排量轿车。由于受牵引油剪切极限和运动构件材料的抗弯曲强度极限的限制,仅由牵引式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器传递的扭矩无法满足工程机械作业时对大扭矩的需求。双腔半环面型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通过功率分流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单腔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器传递功率受牵引油传递扭矩极限限制的缺陷,满足工程机械领域对大扭矩的需求。市场前景分析:根据匹配的柴油机型号,该产品适用于40装载机、18~22吨振动压路机、80水泥拖泵、20~25吨挖掘机、160~180平地机等工程机械。由于实现了无级变速和大扭矩传输,减少了工人作业时频繁换挡的疲劳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是工程机械发展的新趋势。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匹配柴油机型号:YC6A200L-T20,标定功率:148kW,转速:2200r/min 变速比:2.5~8; 输出扭矩:1488~3324 . 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1
大功率、高纯度、高阶LG模式激光器
本项目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LG光束产生方面的困难。主要研究内容是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中高质量LG光束的高效产生和有效调控,主要目标是拓展LG光束的波长(特别是在传统方法难以工作的蓝光和近紫外波段)、实现高阶LG光束的有效产生和提高LG光束的质量(包括纯度、强度等)。我们将利用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这一特色材料,设计新型的相位匹配机制,辅助以光学谐振腔,通过高效非线性光学混频过程来产生不同波长的高质量LG光束。与同行工作相比,我们的特色在于可以发展各种新型相位匹配机制,立足自主研发的多重准相位匹配理论和非线
南京大学 2021-04-14
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PFC)
输入电压 380VAC±10%/50Hz, 输出电压 680-800VDC ; 功率 14kW, 效率: ≥96% (最高效率), 功率因数: ≥0.99(半载), 电源具输入过、 欠压保护功能、 输入过流、 输出过欠压和过流保护功能,两电平或三电平, SVPWM 调制
扬州大学 2021-04-14
大功率电子冷却器及其关键技术
三种产品及其关键技术: 1、冷凝端扩展型仿生毛细管芯平板热管 基本原理:(1)在散热翅片内构造许多通道,增加平板热管冷凝端的散热面积。(2)在平板热管蒸发端表面上烧结仿生毛细管芯,提高热管蒸发端的传热系数。(3)热管蒸发端和冷凝端(散热翅片)采用一体化设计,从而确保平板热管和散热器之间的紧密接触。(4)众多散热翅片内的通道与仿生毛细芯相结合,类似于许多微型热管同时工作。 技术指标:(1)提高散热性能20%(用于大功率LED的散热器产品如图5所示)。(2)中心温度降低20℃;减少产品重量50%。(3)材料成本可节省50%。 综合优势:(1)由于固体翅片内存在延伸冷凝器,可为加热区提供充足的液体,保证加热区在超高热流密度下不会达到干燥状态。(2)翅片不仅用作散热器,还用作冷凝器。固体翅片内的冷凝传热确保了沿翅片高度方向均匀温度,从而提高翅片效率。(3)散热器可在反重力状态下运行,体积小,重量轻。由于集成设计,蒸发器和翅片散热器之间不存在接触热阻。 应用领域:电力电子、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石油化工、军工设备等领域中大功率、大热流密度芯片及其设备的散热,例如大功率激光器、照明LED、控制芯片、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激光、雷达及大数据计算中心等。 2、回路热管 基本原理:(1)回路热管内部构造了三层毛细芯,第一层毛细芯为多尺度结构吸液芯,取代了传统回路热管中的实心沟槽微通道。多尺度结构吸液芯可将蒸发器内的汽-液流动路径分开,液体通过多尺度毛细芯吸入,蒸汽在固-液-汽界面处产生,并通过大尺度沟槽溢出。多尺度毛细芯同时满足了两个需求:蒸汽溢出需要多尺度孔隙,液体吸入需要小尺度孔隙。(2)第二层和第三毛细芯不仅起到回流液体的作用,还起到防止热泄露的作用。第三毛细芯为超低导热率材料,可大大减少从蒸发器到补偿箱的热泄漏。 技术指标:(1)与传统回路热管相比,蒸发器中心温度可降低20-50℃,最大热流密度可达40W/cm2。(2)在300W加热功率下,最大反重力高度可达500mm。 综合优势:(1)可在反重力状态下运行。(2)散热功率大,散热距离长。 应用领域:航空航天、能源动力和军工装备等领域光电设备的散热。 3、超薄热管 基本原理:(1)将仿生多尺度微-纳结构应用于热管蒸发端毛细芯。(2)热管超亲水蒸发端和超疏水冷凝端相互匹配,共同调节热管内部的汽液相分布。(3)热管蒸发端和冷凝端的相变传热主要是核态传热机制,传热系数对于热流密度的变化具有自适应响应特性。 技术指标:(1)显著降低热管蒸发端中心温度30-40℃(~100W/cm2)。(2)蒸发传热系数提高2.4倍。(3)冷凝传热系数提高4倍。 综合优势:(1)体积小,重量轻。(2)显著提高设备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应用领域:笔记本电脑、微处理器、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的散热。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7-20
用于同时检测CU2+ Pb2+ Cd2+的阵列式薄膜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同时检测Cu2+,Pb2+,Cd2+的阵列式薄膜传感器及基制备方法,以p型或n型Si片作基底,在基底上依次为SiO2层,对Cu2+,Pb2+,Cd2+敏感的三种薄膜;该薄膜传感器是通过激光脉冲沉积技术在SiO2表面上制备三种敏感薄膜,采用激光沉积技术把三个敏感材料分别制备在SiO2表面上,最后形成三种阵列式薄膜传感器.它对溶液中的Cu2+,Pb2+,Cd2+具有选择性,能检测出Cu2+,Pb2+,Cd2+的含量.本发明可在江河湖泊,生物医学领域(如血液,体液),工业废水,中药,蔬菜,水果,茶叶等领域中对Cu2+,Pb2+,Cd2+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4-30
双功能光信号微阵列传感器构建及 痕量农药残留可视化快速检测新技术
以配合物与被检测物(农残等有害物)间形成人工配体受体关系从而实现对被检测物的分子识别,同时它们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即与被测物分子间相互作用会产生特异的光谱响应,通过纳米与酶的复合物构建微芯片可建立对被检测物的“指纹图谱”,因此,可实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分子指纹图谱”效果。系统由微阵列芯片、微分析系统、光学信号采集、转化系统、信号的分析处理与显示系统、嵌入式系统、微控制系统及数据库的集成。该系统选择具有特异性分子识别作用的卟啉分子,构建微传感阵列,以微传感阵列与被测物分子相互
重庆大学 2021-04-14
Advanced Materials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在单原子气敏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综述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以“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Single-atom Catalystsfor Gas Sensing”为题,在线报道了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单原子气体传感领域的评论性综述论文。
华东理工大学 2022-10-11
一种宽量程高精度集成双膜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宽量程高精度集成双膜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制作方法,包括玻璃衬底,玻璃衬底上设有浅槽一与浅槽二,浅槽一与浅槽二通过细槽连通,浅槽二中心位置设有浅槽通孔,浅槽通孔从浅槽二底面延至玻璃衬底底面,浅槽一上设有可测量低压差的电容C1,浅槽二上设有可测量高压差的电容C2,可测量低压差的电容C1包括底电极板与薄压力敏感膜,可测量高压差的电容C2包括厚压力敏感膜与顶电极板,浅槽通孔通过细槽与可测量低压差的电容C1对应设置,浅槽通孔通过浅槽二与可测量高压差的电容C2对应设置。本发明通过可测量低压差的电容C1与可测量高压差的电容C2分别实现了压力在低压段与高压段的高精度测量。
东南大学 2021-04-11
超声、微波辅助水热合成氧化锌基的纳米复合颗粒用于气敏传感器的应用
使用超声、微波辅助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出不同相貌的ZnO、Cr ZnO、CoO ZnO等纳米复合颗粒,通过复合和掺杂改性,分别构建p-n结和形成催化活性位点,提高气敏性能。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8 49 50
  • ...
  • 334 3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