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复杂薄壁类铝合金件超声辅助半固态压铸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杂薄壁类铝合金件超声辅助半固态压铸成型装置。包括压铸机、压铸模具、超声振动系统和冷却系统,压铸模具安装在压铸机,压射组件穿过静模固定板与压铸模具连接,压铸模具的动模上安装连接超声振动系统,超声振动系统直接作用于动模以超声辅助进行半固态压铸成型,动模设有与超声振动系统连接的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固相团聚程度,提高半固态金属的流动能力和充型能力,并且能细化晶粒,提高铸件的致密度,进一步提高铝合金铸件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为复杂薄壁类铝合金铸件制造提供一种新的成型方法。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稀疏的微小缺陷高频超声显微成像超分辨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稀疏超分辨检测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稀疏的微 小缺陷高频超声显微成像超分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执行 过采样高频超声显微 C-扫成像;根据过采样时的采样步长与超声探头 分辨率,计算出探头点扩散函数 k;由点扩散函数根据进行稀疏超分 辨计算,获得最终高分辨图像。本发明方法实现了高频显微成像对现 微小缺陷进行超分辨显微成像,增强图像信噪比和分辨率,提高微小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对于微观缺陷的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 地推动微器件可靠性的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面阵探头的三维超声实时成像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面阵探头的三维超声实时成像方法及系 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延时叠加、基线校准、包 络检测、对数压缩、降采样、灰度映射、以及三维显示步骤。所述系 统包括用于产生触发信号的外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实时采 集数据完成所述数据采集步骤并将数据调制后传送给上位机的下位 机、以及用于接收下位机传输的数据并实时显示三维图像的上位机。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面阵探头的三维超声实时成像方法及系统,实现了 三维超声图像的实时成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形状相关性活动轮廓模型的超声图像分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相关性活动轮廓模型的超声图像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针 对连续超声图像中病灶区域形状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信息进行挖掘并构建形状相关性的低秩模型;步骤 2: 构建基于低秩约束的活动轮廓模型;步骤 3:构建基于增广拉格朗日的优化算法用于快速计算分割结果。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基于有监督统计学习的分割方法在训练集不足和面对超声图像中病灶区域边缘模 糊和病灶区域形状形变的情况下分割结果不准确的结果。 
武汉大学 2021-04-14
新型铼功能材料应用
建立稀散金属铼功能材料催化氧化烯烃反应体系,实现反应选择性大于 99% ,产率大于 95% ,控制反应连续或循环可逆,并达到该类催化氧化技术的绿色工艺要求。研发了以铼离子液体既为催化剂又为溶剂的新型均相催化体系。实现了以多种铼离子液体为反应媒介,环辛烯、环己烯等烯烃为底物的高效催化烯烃环氧化工艺。将原催化体系转化为均相催化体系,降低反应条件至常温常压下进行,彻底改变了原体系回收率不高,在循环反应中选择性、催化活性变低等缺点。控制反应条件在常压进行,反应温度为 60 ℃ -80 ℃,实现了反应循环 12 次,催化效果无明显降低,并实现了选择性几乎 100% ,无副产,产率约 98% 。
辽宁大学 2021-04-11
永磁磁场分析及应用
一、 项目简介与电磁场相比,永磁体不消耗任何的水和电,无噪声干扰,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和保护生态环境,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课题组于1992年开始对永磁磁场数值求解方法及应用进行研究,2006年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单晶生长用永磁磁体的研制与产业化”。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在永磁磁场数值求解方法方面,分别采用矢量磁位和标量磁位对二维、三维永磁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编写了相应的永磁磁场数值分析软件包,实现了对永磁磁场的二维、三维磁场分析及磁场分布显示;采用场路耦合方法对永磁体充磁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确定了充磁电路参数和磁路参数对永磁材料剩磁的影响规律。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近年来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完成和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专著2本,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大部分被SCI、EI检索;申请专利5项。 运行中的环形永磁体     自控永磁可变磁场装置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首批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试点院校,是三晋大地本科教育升起的又一颗新星。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为己任,以倡导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是一所融入现代教育理念的普通高校。 建校27年来,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方针,以“追求应用型与学术性融合、致力于专业与产业链接轨”为核心理念,始终以“专家治校,名师执教”为立校之本。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六百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80人,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32.70%,同时还组成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百名专家教授团”,为确保教学质量和提高专家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充实“双师型”教学团队,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掌握真才实学,毕业后同生产一线实现零距离对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现有24个本科专业和24个专科专业,在校人数12000余人。历年来学校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茅,成为最有活力的、为社会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应用型高校。 学校奉行“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步履科学规范的全新教育,为山西民办教育带路、闯关,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书写了民办教育的壮丽篇章,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嘉奖。 “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开拓未来”是学校的发展目标。2016年6月,学校成为山西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2017年2月,学校成为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西省应用型高校联盟与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均设在我院,这必将为学校的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面向未来,学校将围绕应用型办学方向,推动内涵发展,打出“组合拳”,实现“三级跳”,即完成学位授予权、本科合格评估及设置专业硕士点的三大任务;未来发展将通过创建大学生创业励志基地、社区文化发展基地、晋商传播教育基地、三创活动实践基地、民办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等五个基地和创建山西民营科技创新园区、小发明小创造园区、民办教育示范园区等三个园区,扩大学校影响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2021-02-01
智能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智能检测方法作为当前测控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在航空、航天、国防、电测仪表、智能制造等诸多行业中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经过多年的研究,在窗函数与改进FFT信号分析方法及应用、高精度电子分析天平机理与仪器设计、电气参数测量理论与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开发、发动机振动信号分析与测试装置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针对窗函数与改进FFT信号分析方法已形成3款软件产品;研发的高精度电子分析天平在室温条件下完全满足量程为210g、感量为0.1mg的设计要求,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研发了虚拟化电能参数自动测试系统、三相多功能电能表、三相多功能谐波电能表、电能质量在线检测仪等新产品;采用独创的精细谱分析和迭代滤波算法实现发动机振动信号准确分析,该技术已成功应用至汽车发动机振动检测和压路机压实信号分析中。
湖南大学 2021-04-11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是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滇西大作为新型的普通公办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滇西大充分借鉴德国、瑞士应用技术大学模式,采取总部加若干特色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1+N+M)的开放式办学构架,以及“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按照“分层治理、产教融合、需求驱动、合作办学、开放衔接、省部共建”原则,从滇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以本科教育为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标准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推行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学校总部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规划用地面积329 亩,总建筑面积约18.8万平方米。首批建设傣医药学院(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洱茶学院(位于普洱市思茅区)、珠宝学院(位于保山腾冲市)3个特色学院;2018年5月,学校直属的管理学院正式成立。学校总部成立滇西金融研究院(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恒丰银行共建)、滇西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特色学院分别成立了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充分嫁接教育部直属“985”“211”重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大学等多所高校全方位的支持,与普洱茶集团、东方金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物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与多所部属高校开展经常性的访学项目,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立体化培养。 为尽快发挥试点示范作用,云南省教育厅同意2016年滇西大3个特色分别与大理大学、普洱学院、保山学院全面开展康复治疗学、茶学、工艺美术三个本科专业的合作培养工作。三个本科专业计划各招生100人,共计300人。2017年,学校圆满完成康复治疗学、傣医学、中药学、茶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和产品设计6个专业480名招生计划,2017级学生目前已顺利转到各特色学院开始新学年学习。2018年学校增加了7个本科招生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休闲体育)和3个专科专业(工艺美术品设计、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休闲体育),计划招生1050人(其中本科910人,专科140人)。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立足滇西,服务云南,辐射带动周边,按照“创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传承一方文化”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急需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具有良好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爱岗敬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引领全省乃至西部具有国际竞争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2021-02-01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南昌,始建于1984年。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以“健全人格+复合专业+实践能力”的“三元育人”为根本特色,围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及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干,人文与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内设: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国际商务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跨境电商与物流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教育与体育学院。学校在校生15000余人,校园占地1600余亩,馆藏纸质和电子图书112.9万册,建有建筑工程、机电工程、经济管理、电工电子、计算机、艺术教育、汽车维修与服务七大校内实训基地和75个固定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拥有覆盖全校的现代化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学校创意打造的“扬帆启航”、“春暖应科”、“感动应科”等文化活动为学生张扬个性,发挥潜能,历练才干提供了自由的舞台。办学至今,学校已累计为社会培养逾13万名各类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以其鲜明的育人特色和突出的办学成绩先后荣获“南昌市文明单位”“江西省优秀学院”“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江西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2011年,学校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首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三元育人”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3年,设于高校内的全国第一个合唱基地落户我校,2015年学校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立为江西省首批应用型转型发展本科高校,2018年学校团委成为三年来唯一被团中央评选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的大学校级团委。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270 2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