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适于各种形状和壁厚缺损制作的智能加工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各种形状和壁厚缺损制作的智能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内安装有二维运动机构以及设置在二维运动机构上的切割机构;升降机构;用于调整切割机构内刀片切割方向的旋转机构;二维运动机构用于驱动切割机构在垂直于升降机构升降方向的平面内进行二维方向的调整;控制器,用于接收待加工缺损三维模型数据,并将其转化为二维运动机构的运行轨迹以及刀片切割方向数据,用于控制二维运动机构和旋转机构的运行。本发明的缺损智能制造装置结构简单,装置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智能化集成度高,能够在不破坏骨壁下组织的前提下,自动的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对具有不同壁厚的颅骨缺损的制造,而且缺损的形状任意。
浙江大学 2021-04-13
水产品加工副产物高值利用技术与产业化生产
水产品加工时通常产生大量的副产物(鱼鳞、鱼皮、鱼骨等),这些副产物中含有较丰富的胶原蛋白和钙等成分。目前水产品加工的副产物大多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本项目在农业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以水产品加工副产物(鱼鳞、鱼皮、鱼骨等)为原料,利用定向生物酶解、分离提取和干燥等技术开发了鱼蛋白多肽、鱼骨蛋白多肽、鱼骨多肽钙粉、鱼体生物保鲜剂等系列产品。该项目已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技术指标 鱼蛋白多肽: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开发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多肽,有降血压作用的降血压多肽粉,有抗氧化作用的抗氧化多肽粉,产品多肽达50%以上;鱼骨多肽钙粉:产品中有机钙含量达到15%以上,多肽含量为30%以上;鱼体生物保鲜剂:通过生物酶解开发的一种生物保鲜剂,可广泛地应用于鱼产品的保鲜及鱼肉制品的抗氧化作用。 投资预算及效益分析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目前基本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水产品加工副产物(鱼鳞、鱼皮、鱼骨等),经过加工后每吨副产物产值达到16000多元。建立年处理1500-3000吨动物副产物加工项目需要设备投资500-700万元,厂房3000-4000平方米(根据具体产品类型和生产规模而调整)。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双转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夹具高度及加工路径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转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夹具高度及加工路径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1)生成刀位轨迹文件;(2)提取刀位点位置坐标值和刀轴矢量;(3)计算双转台 A 轴旋转角度θA 和 C 轴旋转角度θC;(4)计算出系数和以及(5)利用这些系数计算出最优夹具高度,由此实现对机床的夹具高度及加工路径优化过程。通过本发明,由于最大程度避免了刀具及安装刀具的机床主轴在机床坐标系下的 X、Y、Z 轴上不必要的平移运动,可以有效地缩短加工时间,并能够避免局部运动幅度过大造成的加工质量劣化和撞刀事故。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预测金属难加工材料插铣最大铣削力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金属难加工材料插铣最大铣削力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为难加工材料建立反映插铣最大铣削力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使用插铣过程中的侧向步距、切宽、进给和切削速度这些参数作为预测因子;(2)设计且进行难加工材料的插铣加工实验并采集其插铣加工过程中的铣削力数据曲线;(3)通过对数据曲线执行滤波和取极值处理以获得实验数据并计算出预测模型中的修正系数和指数,由此确定指数模型;以及(4)运用指数模型来执行最大铣削力值的预测过程。通过本发明,由于在预测模型中增加了侧向步距作为参数,因此更准确全面地预测难加工材料插铣过程中的最大铣削力大小,从而能够为难加工材料的高效加工提供有效指导。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对采用球头刀具的五轴联动机床平滑加工路径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采用球头刀具的五轴联动机床平滑加工路径的方法,包括:(1)根据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工艺参数,生成刀位轨迹源文件;(2)对源文件依次进行逐行读取、解析并提取其刀位点位置和刀轴矢量,以及判断刀位行有无干涉锥角以确定其锥角值的操作,由此获得锥角刀路文件;(3)对锥角刀路文件依次进行逐行读取,解析并提取其刀位位置、刀轴矢量和锥角,以及确定所有刀位行最优刀轴矢量的操作;以及(4)根据最优刀轴矢量计算刀位点坐标并执行后置处理以生成机床加工路径,从而实现对机床加工路径的平滑处理。通过本发明,能够使刀轴平滑过渡局部变成三轴加工,以消除局部非线性误差,并消除了奇异位置机床旋转轴大幅旋转问题,提高加工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DS-RM-AE 加工中心(数控铣床)装调维修实验实训台
该实训装置为数控机床真实的电控系统,透明化展示,可进行电气配置、安装、接线、参数设置、PLC(PMC)编程、调试、性能优化、故障诊断等实训项目。 实验培训内容 1) 数控系统功能、结构、安装、参数设置、调试 2) 数控机床报警识别、故障诊断及维修 3) 数控系统数据备份、与计算机的通讯 4)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接线、调试及动态特性 5) 主轴电机的接线、参数设置和调试 6) 霍尔元件、接近开关等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7) 半闭环控制的实验和调试 8) PLC指令、编程及逻辑控制 9) 输入输出接口的定义、设置及调试 10)数控机床电气柜控制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11)低压电气元件的原理、性能及接线 12)丝杠螺距、传动比等参数设置 13)反向间隙补偿实验 14)丝杠螺距误差补偿实验 15)数控机床的编程、插补运动的实验 16) 车削中心C轴功能的调试、编程(四合一) 产品特点 1) 铝合金结构 2) 工业现场真实电控系统的透明展示 3) PLC控制面板 4) 刻度盘显示伺服电机转动 5) 电机区透明防护罩 6) 强力对流风机 7) 滚轮式可移动 8) 配置完整的实训指导书、系统说明书、调试手册、PLC程序,调试开发软件包、数据光盘等.
南京德西数控新技术有限公司 2021-12-08
高精度多功能CPTU测试成套设备
成果介绍数字式多功能探头、贯入系统、量测系统、智能分析软件组成的整体CPTU检测软硬件产品,采集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高。技术创新点及参数格栅型消浪结构,透空板式防浪结构,预制结构。市场前景与施工单位合作,进行施工前土层探测;配合政府进行土层探测和规划设计。进一步优化结构,实现产品迭代。争取更多的施工工程应用。
东南大学 2021-04-11
石化设备及管道系统新型阻尼减振技术
石化企业中许多压缩机、换热器等设备及其管道系统都存在强烈的振动现象。强烈的振动会使设备的焊缝、管道与附件的连接部位等处发生松动或疲劳断裂,轻则造成泄漏,重则引起爆炸,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常规的减振方法多为加固定刚性支撑、加装缓冲罐等,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欲降低系统的振动,关键是消耗其振动的机械能,新型阻尼减振技术的原理就是消耗掉系统振动所产生的能量,同时保证不将振动传到其它设备上。新型阻尼减振技术的特点如下: (1)可以提高整个设备系统阻尼,同时不将振动传到其它设备上。 (2)可以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实现设备在线安装,不用维修,使用寿命长。 (3)在所有自由度上对振动的反应都毫不延迟。 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中石化巴陵分公司换热器壳程出口管线减振改造项目、中国石化沧州分公司离心压缩机及出口管道系统减振改造项目、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空冷器集合管管线减振改造项目、中国石油抚顺石油三厂往复式氢气压缩机出口管道减振技术改造项目等。有效抑制了设备的振动,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可以降低系统振动幅值达60%以上,提高石化设备及管道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适用于石化、电力行业中各种泵、往复压缩机、离心压缩机、换热器和塔设备等常见设备及管道系统。在国家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大背景下,以压缩机、换热器等为核心的大型石化装备市场不断扩大。新型阻尼减振技术立足于解决泵、往复压缩机、离心压缩机、换热器和塔设备等常见设备及管道系统的振动问题,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振动,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其市场需求大,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Lyocell纤维国产化工艺与设备的研究
课题组自1994年进行Lyocell纤维实验室小试;2001年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共同申请的“年产1000吨Lyocell纤维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新材料专项项目,又于2004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首批“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年产千吨规模Lyocell纤维工业化生产线正在生产。成果获“2000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称号。课题组还开发各种改性Lyocell纤维。
东华大学 2021-02-01
苄星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苄星青霉素一般通过悬浮液制剂注射给药,对于注射用药物结晶产品,不但 有晶型选择性的严格要求,对产品的粒度分布的要求也很严格,因为它直接影响 着药物的注射和吸收过程。 我国苄星青霉素生产企业的设备简陋,全部依靠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 手工操作导致批间差异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晶形不完整,粒度分布不均匀, 粘结性极其严重,亲水性较差,难以进行皮下注射,产品质量无法同国外相比。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14 天津大学自主开发的新型苄星青霉素反应结晶技术与设备完全解决了上述 问题,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先进标准。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原料青霉素 G 钾盐和 DBED 经加水溶解脱色后,进入新型结晶器进行反应 结晶,结晶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出高质量的苄星青霉素晶体产品。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新技术与设备已实现年产 300 吨规模的产业化。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苄星青霉素是青霉素工业盐的下游产品。我国是 世界上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国,但青霉素已经很少直接作为药物使用,一般需转化 为苄星青霉素等系列产品。本技术不仅适用于苄星青霉素的结晶生产,而且适用 于其他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生产,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应用领域:青霉素系列产品的结晶生产。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具体面谈。 合作方式及条件:具体面谈。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3 94 95
  • ...
  • 167 1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