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应用于扫描电镜中的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扫描电镜中的加热装置,该装置包括:样品坩埚、加热芯陶瓷、电热丝、热辐射屏蔽结构,样品坩埚布置于所述加热芯陶瓷的上端;电热丝以双螺旋的形式缠绕于所述加热芯陶瓷表面,且对加热芯陶瓷加热,电热丝的材料为掺杂钨丝;热辐射屏蔽结构包括内不锈钢屏蔽层、次外不锈钢屏蔽层、外不锈钢屏蔽层、上不锈钢屏蔽层、次上不锈钢屏蔽层以及屏蔽底座;内不锈钢屏蔽层、次外不锈钢屏蔽层、外不锈钢屏蔽层层与层之间均为真空,上述三层的直径比例由热损失方程确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装置加热效率高、体积小、屏蔽效果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影响扫描电正常工作的缺陷。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实验室用的电加热载物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的电加热载物台,属于热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水冷支撑板、阳极上夹持片、阳极下夹持片、阴极上夹持片、阴极下夹持片、进水中空铜柱、出水中空铜柱以及第二云母片,第二云母片设置在水冷支撑板上,阳极下夹持片和阴极下夹持片分别设置在水冷支撑板两个相对的侧面处,阳极上夹持片和阴极上夹持片分别压住电阻丝网两端并分别固定在阳极下夹持片和阴极下夹持片上,水冷支撑板上具有通孔,通孔位于电阻丝网下方,水冷支撑板内部还设置有水冷通道,进水中空铜柱和出水中空铜柱分别固定在水冷支撑板上并连通水冷通道。本发明载物台能使反应样品温度更均匀,还便于直接测量电阻丝网反应区的温度,并能最小化交互反应。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激光加热固膜的驻极体薄膜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加热固膜的驻极体薄膜制备方法, 包括:将导电基材层固定于旋涂、喷涂或者刮涂设备上,并配置适当 的驻极体纳米颗粒悬浮液;通过调整旋涂速度、喷涂速度或者刮涂厚 度参数使得驻极体悬浮液均匀覆盖,然后对驻极体悬浮液的溶剂执行 蒸发处理,由此在导电基材层上形成具备一定厚度的驻极体材料层; 采用激光加热设备将激光照射到驻极体材料层表面上,由此利用激光 照射产生的热量使得驻极体纳米颗粒融化并相互连接,由此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内部开合式高温电热炉及加热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部开合式高温电热炉及加热方法,包括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炉体和炉膛,炉膛 内设有测量温度的热电偶,炉体内壁上设有用于加热的电阻丝,炉膛内设有将其分成蓄热炉膛和试验炉 膛可以开合的空腔叶片,空腔叶片包括转轴和叶片,所述叶片可以绕转轴转动以实现空腔叶片的开合,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气氛激光加热原位热冲击/疲劳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氛激光加热原位热冲击/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气氛箱,气氛箱与真空装置或可调式持压泄压阀相连,所述气氛箱内设有样品夹持装置、激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气氛箱壁上开设有高温透可见光玻璃窗口,高温透可见光玻璃窗口外设有裂纹扩展实时监测装置;气氛箱壁上还开设有高温透红外波玻璃窗口,高温透红外波玻璃窗口外设有红外测温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在同一装置上实现热冲击与热疲劳,采用激光加热装置替代传统的火焰、电感、电阻等加热方式,可以对待测样品进行快速的加热,缩短了试验周期,还可实现不同气氛和真空条件下的热疲劳试验,具有可控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低能耗,实验周期短的优点。
四川大学 2017-12-28
固体钢加热变性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关键技术
研究钢中中夹杂物的行为,对提升钢材产品的质量和实现一些特殊用途的钢材的自主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整个冶炼生产环节中,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对钢中氧化物夹杂进行控制的方法。然而,在后续的热轧和热处理过程中,氧化夹杂物可能会与不锈钢基体中的高合金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这一过程中夹杂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最终钢材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因此,研究固体钢加热变性钢中非金属夹杂物非常重要。 (1)夹杂物系统检测技术。通过夹杂物自动分析电子显微镜对试样横截面全断面上的夹杂物进行检测,分析夹杂物的成分、数量、尺寸和氧化物夹杂在试样全横截面上二维分布;通过非水溶液电解侵蚀的方法揭示不通时刻氧化物夹杂的三维形貌;通过投射电镜统计不同尺寸夹杂物的特征和与晶粒尺寸的关系。 (2)热处理过程固态中氧化物夹杂的成分变化热力学研究。热力学计算预测研究不同温度下钢中年非金属夹杂物与钢基体反应的可能性,确定在热处理过程中固态钢基体与氧化物夹杂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实现对热处理过程中钢中氧化物夹杂的有效控制。 (3)热处理过程钢中氧化物夹杂的转变速率动力学研究。建立了一个热处理过程氧化物转变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不同尺寸和不同成分的氧化物夹杂与钢基体的传质和化学反应,可以有效预测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过程中夹杂物的转变率。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的热电联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的热电联产系统。本发明包含燃料燃烧单元、超临界CO2布雷顿发电单元、用户供热单元、工业供气单元,所述的燃料燃烧单元(1)用于产生高温烟气给所述的超临界CO2布雷顿发电单元提供热量;所述的超临界CO2布雷顿发电单元吸收燃料燃烧单元提供的热量在做功发电后分别将余热用于加热所述的用户供热单元和工业供气单元;所述的用
东南大学 2021-04-14
用于机械能热能协同收集的动态型压电热电发电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能耗管理与供能问题日益突出。收集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低频振动与低品位余热为物联网分布式供能提供了新的可行方案。低频机械能与热能的并向收集是近年来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基于压电(piezoelectric)/热释电(pyroelectric)收集振动热源的机械能与余热等静态型换能技术得到了一定关注,其通过耦合高电压输出的摩擦电(triboelectric)换能单元可实现高功率密度输出。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n型PbS基热电材料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n型PbS基热电材料,其成本只有传统商用PbTe基材料的20%,而热电性能则相当,本研究还基于所开发的热电材料制备了热电发电器件,实现了废热到电能11.2%的能量转换效率。该项成果能够极大地推动低成本热电材料的开发,加速热电发电技术的商用化进程。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 RBF 神经网络的电缆接头导线温度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 RBF 神经网络的电缆接头导线温度预测方法。本发明主要分以下 4 个步骤:1) 样本数据采集:实时测量与电缆接头导线温度有联系的关联因素(环境湿度、环境温度、护套温度、接 头处绝缘层温度、触头温度和各种表皮温度);2)网络训练:首先对 1)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划分 训练数据和预测数据,然后设置各种参数,创建网络,最后进行数据预测;本发明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 到电缆接头导线温度预测中,对电缆接头导线温度在线实时监测与故障分析有较好的作用。 
武汉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26 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