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VS9000 加速度计
产品详细介绍简介:测量范围:±2g ~ ±200g 非线性:<0.8%FS频响:0~ > 1.0 kHz @ 5%供电电源:5V输出信号:±4V差分信号输出/0.5~4.5V单端信号输出工作温度:-40~125℃特征 超小型LCC20 封装(8.9mm x 8.9mm) 振动传感  ±2g 到 ±200g 全部测量范围   大带宽(DC 到 > 1.0 kHz @ 5%) 优秀的长期稳定性 适应恶劣环境(冲击,振动,温度) 低功率模拟电压输出稳压保护 配有温度传感器 应用直升机和飞机试验航天结构/模态分析航天飞行和颤振试验直升机健康与使用监控系统汽车测试和碰撞测试铁路技术转向架监测与诊断工业试验介绍:    Colibrys VS9000 加速度计是一种新的超小型高端产品,致力于在振动传感领域的应用。大带宽,高耐用度和低功耗的设计以及优秀的零位稳定性,这种结合保证了 VS9000 MEMS 加速度传感器卓越的可靠性。ColibrysVS9000 系列是一个电容式 MEMS 加速度计,它是由一个体硅微加工工艺制成的硅表头元件,一个低功耗 ASIC 专用信号处理器和一个存储补偿值的微处理器以及一个温度传感器等元件组成。该产品是一个低功耗的,校准的,耐用的和性能稳定的产品。其电子配置中带有一个电源重置以防止电压不稳的全保护装置。这种可变电容传感器可专门用来提供大的带宽。对于± 100g,(VS9100.D),带宽是从直流到 > 1.0 千赫@ 5%。此产品还得益于MS9000 系列的高稳定性,低噪音和低偏置和温度系数比例因子。参数VS9000 side view0.8 所有数值特指在温度20°C (+86°F)和5伏工作电压条件下,除非另外说明              Units VS9002.D  VS9010.D  VS9030.D  VS9050.D  VS9100.D  VS9200.D 全部测量范围  g  ± 2g  ± 10g  ± 30g  ± 50g  ± 100g  ± 200g 封装  LCC20 (non magnetic, 8.9mm x 8.9mm / 0.35inch x 0.35inch) 带宽, (± 5 %) [3]  Hz  0 to > 250  0 to > 1000  0 to > 1000  0 to > 1000  0 to > 1000  0 to > 1000 谐振频率  kHz  1.3  2  4  5.1  7.2  11 噪声谱密度  V/Hz typ.  25  25  25  25  25  25 [0;400 Hz]  Max.  27  27  27  27  27  27 零位校准  mg  < 10  < 50  < 150  < 250  < 500  < 1000 1年期的时间零位稳定性[1]  Mg typ. (max.)  1.5 (<5)  7.5 (<25)  22 (<75)  37.5 (<125)  75 (<250)  150 (<500) 开/关重复性  mg max.  < 0.15  < 0.75  < 1.5  < 3.8  < 7.5  < 15.0 零位温度系数 [2]  mg/℃ typ.  <0.1  <0.5  <1.5  <2.5  < 5  < 10.0  mg/℃max.  ± 0.4  ± 2  ± 6  ± 10  ± 20  ± 40 比例因子(输出灵敏度) (K1)  mV/g  1000 ± 8  200 ± 2  66.6 ± 1  40 ± 1  20 ± 1  10 ± 1 一年期的比例因子稳定性 [1]  ppm typ. (max.)  300(<1000)  300(< 000)  300(< 000)  300(<1000)  300(<1000)  300(< 1000) 比例因子温度系数 [2]  ppm / °C typ.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min. / max.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输入轴偏心度(Kp, Ko)  mrad max.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max  1  1  1  1  1  1 分辨率/ 阈值(@ 1Hz)  mg max.  < 0.1  < 0.6  < 1.7  < 2.8  < 5.5  < 11.0 非线性度 [4]  %ofFSmax < 0.8  < 1  < 1  < 1  < 1  < 1  g max.  < 0.02  < 0.09  < 0.27  < 0.50  < 1  < 2 [1]: 一年期稳定性是按 IEEE 528-2001 标准:打开/打开, 放置在-55°C 和 85°C 环境中,在 -40°C 到125°C 之间循环,在-55°C 和 85°C 环境中,不带电经受扰动,震动和冲击(在6000g 单次冲击)。[2]: 温度系数是定义在 –40°C 到 20°C 温度范围, 其中温度变化是线性的。[3]: 带宽的定义是在某一频段其灵敏度降低到.5%以下。[4]: 200g 非线性规格适用的最大量程是100g.
上海维逸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MS9000 加速度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简介测量范围:±2g,±10g,±30g, ±100g非线性:< 0.8%FS频响:1400~26000Hz供电电源:5V输出信号:0.5 到4.5 VDC 之间, (在 0g时,为2.5 V ± 5mV)工作温度:-55~125℃特点:超小型LCC20 封装(8.9mm x 8.9mm)±2g,±10g,±30g, ±100g 全部测量范围优秀的零位稳定性适应恶劣环境(冲击,振动,温度)达到MIL-STD-833-E 标准低功率模拟电压输出稳压保护应用:用于航空航天IMU / AHRS       航空电子设备        无人机陆地及海洋导航                定向钻井            地球物理火车应用     Colibrys 的MS9000惯性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新的超小型产品,适用于恶劣的使用环境和耐用度要求极高的应用领域。这种换代产品采用了LCC20(8.9mm x 8.9mm)陶瓷封装,具有从±2g 到±250g广泛的加速度测量范围。该传感器可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应用并且全使用寿命期间零位稳定保证在几毫g以内。   Colibrys MS9000系列是一个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它是由一个立体微加工工艺制成的硅元件,一个低功耗ASIC 专用信号处理器和一个存储补偿值的微控制器以及一个温度传感器等元件组成。该产品是一个低功耗的,校准的,功能强大和性能稳定的产品。其电子配置中带有一个电源重置以防止电压不稳的全保护装置。   参数:   Units  MS9002.D MS9010.D  MS9030.D  MS9050.D  MS9100.D  MS9250.D 全部测量范围  g  ± 2g  ± 10g  ± 30g  ± 50g  ± 100g  ± 250g 封装  LCC20 (无磁性, 8.9mm x 8.9mm / 0.35inch x 0.35inch) 零位校准  mg  < 10  < 50  < 150  < 250  < 500  < 1250 大于48小时的零位稳定性 [1]  mg typ.  < 0.05  < 0.25  < 0.75  < 1.25  < 2.25  < 6.25 1年时间的零位稳定性[2]  mgtyp. (max.)  1.5 (<5)  7.5 (<25)  22 (<75)  38 (<125)  75 (<250)  188 (<625) 开/关重复性  mg max.  < 0.15  < 0.75  < 1.5  < 3.8  < 7.5  < 18.8 零位温度系数[3]  mg/ ℃typ.  <0.1  <0.5  <1.5  <2.5  < 5  < 12.5  mg/℃max.   ± 0.4 ± 2  ± 6  ± 10  ± 20  ± 50 比例因子(输出灵敏度) (K1)  mV/g  1000 ± 8  200 ± 2  66.6 ± 1  40 ± 1  20 ± 1  8 ± 1 一年期比例因子 [2]  ppmtyp.(max.)  300 (< 1000)  300 (< 1000)  300 (< 1000)  300 (< 1000)  300 (< 1000)  300 (< 1000) 比例因子温度系数 [3]  ppm/℃typ.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min./max.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输入轴偏心度(Kp, Ko)  mrad max.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max  1  1  1  1  1  1 分辨率/ 阈值(@ 1Hz)  Mg max.  < 0.1  < 0.6  < 1.7  < 2.8  < 5.5  < 12.5 非线性度   %ofFS max.  < 0.8  < 0.9  < 0.9  < 0.9  < 1  < 1  gmax. < 0.02 < 0.09  < 0.27  < 0.50  < 1  < 2.5 带宽[4]  Hz  0to≥100  0to≥100  0to≥100  0to≥100  0to≥100  0to≥100 噪声谱密度  V/Hztyp.  18  18  18  18  18  18 [0 ; 9kHz)  max.  24  24  24  24  24  24 谐振频率  kHz  1.4  3.7  6.3  11  15  26 
上海维逸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溶剂环流同轴高压静电喷雾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溶剂环流同轴高压静电喷雾方法,采用聚合物稀释溶液为芯部工作流体;采用易挥发、与芯部工作流体具有相容性的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为外鞘环流工作流体;控制上述的流体进入一个同轴喷头,同轴喷头通过导线与高压静电场连接,在高压静电的作用下,同轴喷头电喷产生微纳米颗粒。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包括高压发生器、第一轴流泵、第二轴流泵、同轴喷头、接收板、高弹性硅胶软管。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高粘度溶剂型丙烯酸酯胶粘剂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一种粘合剂。   本项目制备的高粘度丙烯酸酯类胶粘剂采用特殊的聚合方法,胶液粘度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萃取法制备铼离子液体的方法
稀散金属铼及其化合物,由于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导电性、催化活性等,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石油化工铂铼重整催化剂、军工材料的研制、高温材料以及新型环保化合物的研发等众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萃取法直接从含铼料液中制备新型铼基离子液体,对空气和水稳定。工艺简单,缩短反应时间,简化了合成环节,萃取剂可循环利用。萃取法制备铼离子液体,产率可达60~70%。
辽宁大学 2021-04-11
银杏叶黄酮、内酯的超临界萃取技术开发
银杏树Ginkgo bilola L 是世界公认的无公害树种,为现存古代子遗植物之一,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称。银杏叶存在两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和萜内酯(ginkglides and biobalide),它们具有扑获游离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促进血液循环及脑代谢等功能。银杏叶提取物制成的药物、保健品和化妆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增强记忆功能,治疗老年痴呆和防治皮肤病,脱发等,效果显著,几乎没有毒副作用,适用于长期的服用和使用。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德、法和日本等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相继推出了Tanakan、Tebonin、Forte、Ginkogink、Graton、Duophan等几个著名品牌,到20世纪90年代末,银杏制品的年销售额已达40多亿美元,成为世界的热点产品。    我国银杏树拥有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银杏叶资源极其丰富。但在综合利用方面,提取工艺技术开发落后。在全国已建的200多家银杏叶制品生产厂,主要用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和树脂法生产银杏叶提取物(简称GBE)出口供外商精加工。由于上述两法生产的粗提物总收率和活性成分含量较低,质量不稳定,与国际认可的GBE质量标准(总黄酮≥24%、银杏内酯≥6%、银杏酸<10㎎/㎏﹚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丢掉了精加工所产生的巨额利润。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外商对我国GBE的质量标准趋严,加之国内银杏叶系列产品开发需要高品质的GBE,传统的提取工艺渐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是国外20世纪70年代出现并投入工业化生产的一种用于物质分离的高新技术。它采用CO2作萃取介质,在常温下工作,活性成分和热不稳定成分不易被分解破坏而保持天然特征,可以高效快速地从植物中提取精华,对产品及环境无污染和三废排放,同时通过控制临界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可以达到选择性提取和分离纯化天然产物的目的。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银杏黄酮和萜内酯,是当今世界范围发展的趋势,目前欧美国家已大量使用这种技术提取出的物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针对上述,武汉化工学院制药系与化工系长期从事天然成份研究和化工过程研究的专家、教授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学科特色,对超临界CO2萃取提取银杏黄酮和内酯的工艺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获得湖北省2000年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现已在萃取体积为1L的超临界萃取装置上完成小試研究工作,确定了CO2——SFE提取银杏黄酮和内酯的较佳工艺条件(萃取温度、压力、时间),选择出合适的夹带剂种类、用量,进行了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分析。正准备寻求合作伙伴进行工业化技术开发。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电子镇痛仪
由于创伤、切口和其它原因产生的疼痛是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且都不愿意再经历的极不舒服的感觉。 电子镇痛仪是利用经皮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简称:TENS)原理研制的具有较好镇痛效果,且无毒副作用的电子仪器。2002年美国市场以电子绷带名称出现的TENS被R&D杂志评为当年度最有益健康的100项发明之一。美国市场售价在$120——$1050。国内也有类似产品,但由于对原理理解不足,所以使用时针刺感较强,镇痛效果不明显,同时仪器体积较大。 电子镇痛仪操作简单,将刺激电极安置于疼痛区域周围,使疼痛区域在两电极之间。调节刺激强度,根据感觉程度可以逐步增强,使之在可耐受范围内的上限即可。通常使用30——40分钟后,停止使用。每天使用1——4次就可以起到明显效果。
大连理工大学 2025-02-21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床研制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 KV/MV” 同源双束医用 IGRT 加速器
1 成果简介放射治疗是主要肿瘤治疗手段之一。我国目前每年有共计约 200 万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目前国内装备的直线加速器只能满足其中约五分之一左右的需求。据专家估计现在全国每年新增的医用直线加速器数量应该近 150 台,年均增长率近 15%左右。目前国内的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基本被三家跨国公司瓦里安、医科达和西门子所占据, 100%的中高端以及 60%以上的低端市场都被国外公司占据。 现代放射治疗需要影像引导,医用加速器与影像设备一体化是革命性发展方向。近年来,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外发展了称之为影像引导放疗( 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IGRT)的技术和设备。医科达的 Synergy以及瓦里安的 OBI等 IGRT加速器一经推出,就迅速普及推广。 但是,目前国际上放疗加速器厂商的 IGRT 设备,都分别存在各自技术缺陷。医科达的Synergy 以及瓦里安的 OBI(图 1 右下),都是使用 MV 级射线治疗,同时,与治疗射线束轴 90 度方向另加一套 KV 级 X 射线影像系统的方式来实现 IGRT。这种结构除了增加制造成本外,非同源影像所反映的治疗靶区运动变化情况也有先天的致命缺陷,无法保证治疗空间坐标和成像空间坐标的一致性,带来治疗误差;西门子的 MVision(图 1 左上) 以及Tomotherapy 公司的 Hi-Art 则利用治疗用的 MV 级射线成像,解决了同源问题,但由于 MV级射线能量高,无法得到高质量图像。“ 同源” 结构, KV 级射线的影像,成了几家主要厂商的无奈取舍,“ KV/MV 同源双束” 加速管技术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完美组合。各厂家近十年来均非常重视“ KV/MV 同源双束” 加速管技术的研发。  图 1 几种 IGRT 技术的对比 清华大学 2006 年 12 月承担了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 放射治疗及与影像定位一体化装置的研制” 课题,经过两年多的攻关,发明了国内外尚没有的“ KV/MV 同源双束” 加速管,并制造出能稳定出束,快速切换高能和低能的“ KV/MV 同源双束” 加速管,高能 6MV,低能达 500KV,其他指标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并研制出“ KV/MV 同源双束” IGRT 加速器样机。 2009 年该课题通过科技部、卫生部验收。2 技术指标3 应用说明本设备可以在病人每个射野照射治疗前进行 KV 级图像配准,验证位置误差,实现精确放疗。由于同源,定位便捷精确, KV 级影像带来的高质量影像,也完全满足位置验证的需求。该设备应用于我国千余家放疗单位(医院),还可出口海外。4 效益分析国外IGRT加速器售价在 1000~2000万元/台,本设备成本约 200万元,预计售价500~1000万元,预计年销售 30~50 台,年销售额约 3 亿( 2008 年 Varian 公司全球放疗销售额 17 亿美元)。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医用 IGRT 加速器产业化成功,不仅可以改变我国中高端医用加速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还可出口海外市场,其经济、社会效益极大, 推广前景广阔。5 合作方式清华大学目前正进行产品化工作,寻求战略投资及合作伙伴。
清华大学 2021-04-13
AI机器学习技术加速功能新材料的研发
1.痛点问题 新材料的设计与研发往往面临挑战:急需的新材料难以快速筛选设计,而设计出的新材料又难以找到高效且低成本的合成配方,拥有合成配方的新材料又会面临规模化的长周期探索。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30余家大型骨干企业调查结果显示,130种关键材料中,有32%国内完全空白、54%虽能生产,但性能稳定性较差、只有14%左右可以完全自给,亟需新思路来解决我国新材料研发难题。本项目着眼于新材料研发,希望通过创建目前业内空白的智能化新材料研发范式,引领行业智能材料开发自动化服务与工艺的开发。 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国家和各行业的产业界都非常看重科研的智能化升级。通过持续的交流与调研,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和研发团队目前对智能研发存在大量潜在需求,而智能研究服务与工艺的同类竞品极少。因此,清华智研将作为一家高新科技企业,以AI赋能研发(AIEmpoweringResearch&Development)为使命,组建国际顶尖水平团队,向国内引进并自主开发世界前沿的AIforScience技术,打造世界级的AI未来实验室(World-ClassAIFutureLab)。 2.解决方案 本技术为新材料研发数字化智能服务平台,可在材料研发过程中对各个尺度以及不同研发阶段下进行智能化的加速及分析服务。以各种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如主动学习算法,图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等,我们根据不同材料体系的尺度包括三大方面:1.针对分子及晶体等微观尺度的功能材料研发,设计智能化的深度学习系统。2.针对二维功能材料及其功能性器件、催化剂、膜材料等宏观尺度,设计智能化的深度学习系统。3.针对功能材料研发的表征仪器等平台尺度,设计智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这些智能化解决方案能极大地加速新材料尤其是碳中和相关材料的研发速度,从而大大地降低研发成本与时间,为企业获得有竞争优势的科研壁垒。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助力未来智能实验室的方方面面,从样品制备(称量固体、添加液体、超声处理.等),到合成(分配液体,控制温度,混合,测量pH值,干燥等)、表征(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分光光度法等),通过自动化/机器人的辅助,可以有效提高可重复性,提高信噪比,加快实验速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实验数据转换为可操作的智能指导,快速浏览并利用复杂的数据,提升认知能力。 智能化研发平台 3.合作需求 拟成立公司推动该项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希望对接 1)工程化、产品化所需的资源; 2)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合作企业。
清华大学 2022-09-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183 1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