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碟式太阳能集热利用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碟式太阳能集热利用系统。包括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跟踪控制装置、立柱和热能转换利用装置;碟式太阳能聚光器部分地由第一和第二聚光器支架支撑,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第一和第二集热器支架固定在碟式太阳能聚光器的焦点处;第一聚光器支架与第一集热器支架的两端连通,第二聚光器支架与第二集热器支架的两端连通;立柱固定在地面上,立柱内设有第一和第二传输通道;第一集热器支架、第一聚光器支架和第一传输通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回旋加速器等时性磁场垫补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旋加速器等时性磁场垫补方法及系统。首 先通过有限元建模与计算得出回旋加速器磁极不同半径处单位边缘切 削面积磁场沿径向改变量,利用若干组改变量计算出表征切削向量同 整体磁场改变量的相关矩阵。在对加工的主磁铁进行测磁后,根据等 时场偏差和相关矩阵可逆向计算出所需要切削的边缘沿半径分布向 量,在通过插值得到连续加工坐标后,利用数控机床对磁极边缘进行 加工。本发明所提供的磁场垫补方法考虑了垫补过程中径向边缘场效 应,同时结合了有限元计算与实际测磁结果,具有可预测、高精度特 点,并基于相关矩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DF-101S集热式磁力搅拌器
集热式磁力搅拌器型号:101S    产地:郑州技术参数DF-101S 特征:平板 ; 搅拌容量:最大2000ml ; 搅拌速度:无级调速 0-2600; 加热温度:室温-400℃ ; 控温方式:智能自动; 工作电压:220V/50Hz ; 整机尺寸:239×245×220 ; 主要特点随意设定,自动恒温,使用更加方便、直观,控温精度高、准确可靠。 仪器介绍DF-101S在DF-101B基础上,增加了高精度时间比例式数显温控仪和智能型数字显示温度两种型号,随意设定,自动恒温,使用更加方便、直观,控温精度高、准确可靠。
巩义市城区众合仪器供应站 2025-05-12
调制红外热像(热波)无损检测设备及技术
1、成果简介 调制(又称锁相,Lock-in)红外热像 (热波)无损检测设备以频率可调的简谐波或阶跃函数方式对检测对象进行连续光热激励,以红外热像的相位、幅值等信息检测物体的内部缺陷,具有单次检测面积大、非接触、可单面检测、不必拆下总装后的部件、可在外场使用等优点。是一种适合于大型复合材料和多层胶接结构内部缺陷检测的可视化检测设备。与脉冲热像法相比检测设备简单、检测深度更深,但检测时间较长。主要检测对象有: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的内部分层、脱粘;蜂窝结构和夹层结构的内部分层、脱粘、积水;各类多层胶接结构的脱粘;固体发动机绝热层和包覆层脱粘;壁画空鼓等。该设备和技术是2001年以来4.5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次航空科学基金、2次航天支撑技术基金共同资助下的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典型技术指标: 加热功率:1000~4000W; 图像分辨率:320*240~620*480; 检测时间:20-300s; 单次检测面积:500mm*375mm及以上。 具体指标可根据实际需要的技术、经济性能合理调整。2、应用说明 用于各类材料、结构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如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的内部分层、脱粘、异物和撞击损伤,蜂窝结构和夹层结构的内部分层、脱粘、积水,铝蒙皮和金属板背面的腐蚀,热障涂层的内部脱粘、裂纹,固体发动机绝热层和包覆层脱粘。应用单位有航天二院201所、北京卫星制造厂,技术合作单位有航天6院389厂、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3、效益分析 该设备和技术是自2001年以来4.5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次航空科学基金、2次航天支撑技术基金共同资助下积累的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有台式、移动、便携形式,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脉冲红外热像(热波)无损检测设备及技术
1、成果简介 脉冲红外热像(热波)无损检测设备以闪光灯为热激励源,以红外热成像方式检测物体的内部缺陷,具有单次检测面积大、速度快、非接触、可单面检测、不必拆下总装后的部件、可在外场使用等优点。是一种适合于大型复合材料和金属板壳结构内部缺陷检测的可视化、数字化、定量化的检测设备。主要检测对象有: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的内部分层、脱粘、异物和撞击缺陷;蜂窝结构和夹层结构的内部分层、脱粘、积水;各类多层胶接结构的脱胶;铝蒙皮和金属板背面的腐蚀;热障涂层的内部脱粘、厚度不均;固体发动机绝热层和包覆层脱粘;壁画空鼓,等等。该设备和技术是自2001年以来4.5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次航空科学基金、2次航天支撑技术基金共同资助下积累的自主创新研究成果,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典型技术指标: 脉冲能量:3000~6000J; 图像分辨率:320*240~640*480; 检测时间:10~20s; 单次检测面积:500mm*375mm及以上。 具体指标可根据实际需要的技术、经济性能合理调整。2、应用说明 用于各类材料、结构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如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的内部分层、脱粘、异物和撞击损伤,蜂窝结构和夹层结构的内部分层、脱粘、积水,铝蒙皮和金属板背面的腐蚀,热障涂层的内部脱粘、裂纹,固体发动机绝热层和包覆层脱粘。应用单位有航天二院201所、北京卫星制造厂,技术合作单位有航天6院389厂、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3、效益分析 该设备和技术是自2001年以来4.5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次航空科学基金、2次航天支撑技术基金共同资助下积累的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有台式、移动、便携形式,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一种微加速度振动装置
一种微加速度振动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的激振组件,激振组件由磁钢、磁轭、动圈、动轴和复位弹簧组件组成,磁钢和磁轭固定,动圈和动轴固定,动圈由动圈骨架和缠绕于动圈骨架上的线圈组成,磁钢、磁轭、动圈和动轴同轴,磁钢、磁轭、动圈和动轴依次从下向上布置;复位弹簧组件设置于动轴与外壳之间,复位弹簧组件具有提供使动轴向下的预紧力的第一复位弹簧和提供使动轴向上的预紧力的第二复位弹簧;外壳的顶部设有允许动轴顶面外露的通孔,动轴的外露面作为工作台面;外壳通过吊装弹簧悬挂于吊装支架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有效隔离外界振动,使激振组件不受外界干扰振动的影响,同时能够提供微加速度震源的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S波段医用加速器束流模块
1. 痛点问题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第一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肿瘤治疗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手段进行综合治疗,对恶性肿瘤的治愈率(5年生存率)可达到45%,其中的40%(绝对值的18%)由放射治疗贡献。在最新统计数据中, 发达国家的治愈率已上升至55%,其中放射治疗贡献40%,对应绝对值的22%。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放射治疗将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我国放射治疗装备国产化率低,相关研究落后。早在1976年我国成功研制首台国产医用直线电子加速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未能结合数字化和图像诊疗等技术,我国厂商与国外先进水平迅速拉开差距,国产设备市占率从2000年初的50%迅速下降至不足10%。目前这种放疗设备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况,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也不利于国内放射治疗物理师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客观上限制了放射治疗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因此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战略角度,亟需解决放疗设备国产化问题。 医用直线加速器利用高能X射线或电子线对肿瘤进行照射。束流模块是医用直线加速器中产生高能X射线或电子线的部分,是其中的关键核心部件,类似于汽车的发动机。衡量医用加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剂量率”主要由束流模块决定,目前国际主流加速器的剂量率在1200MU/min左右。 束流模块是目前制约国产医用直线加速器性能提升的“卡脖子”技术,剂量率、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其关键,也是国产设备和进口产品存在水平差距的主要因素。突破高性能束流模块的关键技术,对于振兴国产医用加速器产业发展、实现高端医疗器械“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 解决方案 本项目通过对紧凑的优化屏蔽系统、高精度的机械对中系统、集成冷却和高精度温控系统、功率源及加速管匹配等核心技术的攻关,S波段高性能束流模块实现剂量率1400MU/min,为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可靠性方面,已开展可靠性测试,无故障时间大于1800小时,高压无故障时间大于200小时,该指标可实现束流模块在医院较高负荷使用环境下一年内无故障。 合作需求 寻求医用加速器相关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清华大学 2021-12-13
1221L 加速度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特点:传感器:微机械电容、充氮阻尼、密封封装低噪音:5μg/√HZ (2g 满量程为例)内置温度传感器(用于输出温度补偿)全量程线性标定DC/AC 加速度响应可提供非标量程定制服务传感器已内置放大信号处理符合RoHS标准应用:地震监测 消费电子 机器人安全系统 冲撞测试 机械控制振动检测 模态分析 振动分析仪器仪表 车辆动态性能测试参数:传感器性能:(数据为5V供电,温度输出 25℃ 得出)性能 -002 -005 -010 -025 -050 -100 -200 -400 单位输入量程 ±2 ±5 ±10 ±25 ±50 ±100 ±200 ±400 g频率响应(3dB) 0-400 0-600 0-1000 0-1500 0-2000 0-2500 0-3500 0-4000 Hz灵敏度(差分输出) 2000 800 400 160 80 40 20 10 mV/g输出噪声(差分模式,典型值) 5 7 10 25 50 100 200 400 μg/root HZ可承受最大冲击(0.1ms) 2000 5000 g传感器性能:(除注明外,数据为5V供电,温度输出 25℃ ,差分模式得出)性能参数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横轴灵敏度 2 3 %偏置标定误差 -002 2 4 满量程的% -005~-200 1 2 偏置温漂TC=-55~125℃ -002 100 300 PPM%满量程/℃ -005~-200 50 200 标定误差比例因子 1 2 %温漂比例因子TC=-55~125℃ -250 250 Ppm/ ℃非线性(±90%满量程) -002~-050 0.15 0.5 满量程的% -100 0.25 1.0 -200 0.4 1.5 -400 0.7 2.0 电源抑制比 25 DB输出阻抗 90 欧姆供电电压 4.75 5.0 5.25 V功耗 8 10 mA质量(L型) 0.62 克
上海维逸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MS8000 加速度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简介:测量范围:±2g ~ ±100g 非线性:<0.8%FS频响:0~ >11.5KHz 供电电源:5V输出信号:±4V差分信号输出/0.5~4.5V单端信号输出工作温度:-55~125℃    Colibrys 的MS8000加速度传感器是广泛的应用于惯性和倾斜/倾角领域的传感器. 强大而低功耗的设计加上出色的零位稳定性保证了MS8000 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很高的可靠性。Colibrys MS8000系列是一个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它是由一个立体微加工工艺制成的硅元件,一个低功耗ASIC 专用信号处理器和一个存储补偿值的微控制器等元件组成。    该产品是一个低功耗的,校准的,功能强大和性能稳定的产品。其电子配置中带有一个电源重置以防止电压不稳的全保护装置。该产品的零位长期稳定度和比例因子通常都小于全测量范围的0.1 %。对于±2g的MS8002.D型, 在宽带>800Hz(at -3dB)时,典型的零位温度系数为100μg /ºC,比例因子温度系数为100ppm/ºC。 特征 优秀的零位稳定性 ±2g,±10g,±30g, ±100g 全部测量范围 恶劣环境(冲击,振动,温度) 低成本高指标 低功率模拟电压输出 防止掉电 LCC 48 集成温度传感器 应用 惯性传感 用于航天航空IMU / AHRS 航空电子设备 无人机 陆地导航 定向钻井(油和气) 倾角感应 火车应用 交通运输 稳定装置 参数 所有数值特指在温度20 °C (+86°F)和5伏工作电压条件下,除非另外说明  单位  MS8002.D  MS8010.D  MS8030.D  MS8100.D 全部测量范围  g  ± 2g  ± 10g  ± 30g  ± 100g 封装  LCC 48  LCC 48  LCC 48  LCC 48 零位校准  mg  < 10  < 50  < 150  < 500 大于48小时的零位稳定性[1]  mg typ.  < 0.05  < 0.25  < 0.75  < 2.5 1年时间的零位稳定性[2]  mg typ. (max.)  1.5 (< 5)  7.5 (< 25)  22 (< 75)  75 (< 250) 开/关重复性  mg max.  < 0.15  < 0.75  < 1.5  < 7.5 零位温度系数[3]  mg/°C typ.  0.1  0.5  1.5  5  mg/°C max.  ± 0.4  ± 2  ± 6  ± 20 比例因子(输出灵敏度)(K1)  mV/g  1000 ± 8  200 ± 2  66.6 ± 1  20 ± 1 一年期比例因子[2]  ppm typ. (max.)  300 (< 1000)  300 (< 1000)  300 (< 1000)  300 (< 1000) 比例因子温度系数[3]  ppm / °C typ.  100  100  100  100  min. / max.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输入轴偏心度(Kp, Ko)  mrad max.  < 10  < 10  < 10  < 10  % max  1  1  1  1 分辨率/ 阈值(@ 1Hz)  mg max.  < 0.1  < 0.6  < 1.7  < 5.5 非线性度  % of FS max.  < 0.8  < 0.9  < 0.9  < 1  g max.  < 0.02  < 0.09  < 0.27  < 1 带宽[4]  Hz  0 to ≥ 200  0 to ≥ 200  0 to ≥ 100  0 to ≥ 200 噪声谱密度 [0 ; 9kHz)  V/Hz typ.  11  11  11  11  max.  < 18  < 18  < 18  < 18 谐振频率  kHz  1.4  3.7  6.3  11.5 [1]: 按IEEE 1293-1998 12.3.8标准:20°C条件下连续48h测量,测量前产品一小时稳定准备。[2]: 一年期稳定性是按 IEEE 528-2001标准: 打开/打开, 放置在-55°C 和 85°C环境中,在 -40°C 到125°C 之间循环,在-55°C 和 85°C环境中,不带电经受扰动,震动和冲击。[3]: 温度系数是定义在 –40°C 到 20°C温度范围, 其中温度变化是线性的.[4]: 带宽的定义是在某一频段其灵敏度降低到 3dB以下.
上海维逸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MS7000 加速度计
产品详细介绍简介:测量范围:±2g ~ ±10g 非线性:<0.8%FS频响:0~ > 800Hz 供电电源:3V输出信号:±2V差分信号输出/0.5~2.5V单端信号输出工作温度:-40~125℃    Colibrys 的 MS7000 加速度传感器是广泛的应用于振动、惯性和倾斜/倾角领域的传感器. 强大而低功耗的设计加上出色的零位稳定性与相对高的带宽的结合保证了M7000 MEMS 加速度传感器很高的稳定性。MS7000 系列是一个电容式 MEMS 加速度计,它是由一个立体微加工工艺制成的硅元件,一个低功耗 ASIC 专用信号处理器和一个存储补偿值的微控制器等元件组成。该产品是一个低功耗的,校准的,功能强大和性能稳定的产品。该产品的零位长期稳定度和比例因子通常都小于全测量范围的0.1%。对于±2g 的 MS7002.3 型, 在宽带>800Hz(at -3dB)时,典型的零位温度系数为 100 µg /ºC,比例因子温度系数为100ppm/ºC。 特征 具有良好的高带宽零位稳定性 ± 2g, ±10g 全测量范围 高冲击 低成本高性能 低功率模拟电压输出 TO8包装 应用 振动测量        数据记录器                 HUMS                 结构监测 惯性测量        钻井(石油和天然气)                 民用航空 倾角测量        仪器仪表                 交通运输参数 Specifications  所有数值特指在温度20 °C (+86°F)和3伏工作电压条件下,除非另外说明。  Units  MS7002.3  MS7010.3 全部测量范围  g  ± 2g  ± 10g 封装  TO8, 12 管脚  TO8, 12 管脚 零位校准  mg  < 10  < 50 1年时间的零位稳定性[1]  mg typ. (max.)  2 (< 5)  10 (< 25) 零位温度系数[3]  mg/°C typ.  0.1  0.5  mg/°C max.  ± 0.4  ± 2 比例因子(输出灵敏度) (K1)  mV/g  500 ± 4  100 ± 1 一年期比例因子稳定性[2]  ppm typ. (max.)  500 (< 1000)  500 (< 1000) 比例因子温度系数[3]  ppm / °C typ.  100  100  min. / max.  -50 / 250  -50 / 250 输入轴偏心度(Kp, Ko)  mrad max.  < 10  < 10  % max  1  1 分辨率/阈值(@ 1Hz)  mg max.  < 0.1  < 0.6 非线性度  % of FS max.  < 0.8  < 0.9  g max.  < 0.02  < 0.09 带宽[4]  Hz  0 to ≥ 800  0 to ≥ 600 噪声谱密度 [0 ; 9kHz)  V/Hz typ.  7  7  max.  < 18  < 18 谐振频率  kHz  1.4  3.7[1]: 一年期稳定性是按 IEEE 528-2001标准: 打开/打开, 放置在-55°C 和 85°C环境中,在 -40°C 到125°C 之间循环,在-55°C 和 85°C环境中,不带电经受扰动,震动和冲击。[2]: 温度系数是定义在–40°C到20°C温度范围, 其中温度变化是线性的.[3]: 带宽的定义是在某一频段其灵敏度降低到 3dB以下.
上海维逸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577 5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