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机械产品结构智能优化设计(轻量化)技术
通常达到机械轻量化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改进机械本身使用的材料,二是采用先进设计手段,使机械结构更加合理。采用新型材料由于制造成本、加工工艺、环保等方面的问题,新材料很难用于一般机械上,而通过结构优化在保证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却更具有实际意义。 本技术就是结合CAD技术、有限元技术、博弈技术、拓扑优化技术、数据挖掘、多目标优化等技术对机械结构进行轻量化设计的技术。采用本技术在保证强度、刚度、稳定性、加工成本的前提下减少质量,降低成本。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两收全程机械化水稻栽培技术
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省种、省工、节水、调节劳力、生产成本低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几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逐年提高,为我国南方稻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该发明探寻一种建立在全程机械化作业基础上的水稻“一种两收”技术,形成相应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为实现水稻“一种两收”过吨粮提供技术支撑。该成果适用于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又不足的地区及双季稻区只种一季中稻的区域。实现再生稻的高产必须做到春分提早播种、推荐机插密度为1.3-1.8万蔸/亩、再生季两次施肥(促芽肥于头季收割前10-15天施用,每亩施尿素6-8 kg,氯化钾5-7 kg;提苗肥于头季收割后2-3天内结合灌水施用,每亩施尿素7.5-10 kg)、留茬高度保留倒二叶叶枕等。 应用全程机械化“一种两收”技术模式,实现水稻比单季稻增产25%以上,效益增加20%,亩增收200元以上;比双季稻增产5%左右,效益增加30%以上,亩增收节支500元以上。 转化条件:目前需要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再生稻专用收割机。 成果完成时间:2013 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控制系统
(专利号:ZL 201310652676.4)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控制系统,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动力总成部件智能体包括发动机智能体、电动机智能体、蓄电池智能体、变速器智能体以及系统智能体,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主要部件智能体监测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变速器的实时状态信息,并将此信息交互至系统智能体;系统智能体接收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变速器状态信息,智能选择与当前车辆自身状态及当前行驶路况相吻合的工作模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可回收机械零部件技术评价理论和技术
报废机械零件的剩余强度和剩余寿命评价和预测。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建筑物内去除VOCs等有害气体的新技术及设备
随着建筑物内特别是分布广泛的化学实验室、有机溶剂仓库和一些涉及有机溶剂化工生产车间内挥发 近年来化工园区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吸引投资的重要手 性VOCs等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其相应的控制与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技术成果针对目前室 段,同时其作为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也是国家发展规划的要求。目前我国化工园区存在布点不足,已有的园 内空气污染净化方法存在净化效果不理想、对设备要求高、作用时间长、能耗较大以及二次污染等问题, 区产业项目大多没有特色,产业链布局规划和配套服务跟不上园区的发展等诸多问题。 通过短程有序,形貌规整的类整体式催化剂的设计,充分利用类整体式催化剂在结构上的优势,金属和载 本技术成果拥有丰富的专家库资源,专长于为各类化工园区提供技术策划咨询服务,具体内容涵盖园 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贵金属优异的催化性能,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对室内甲醛等VOCs的完全催化氧化脱 区的战略规划、产业链布局规划、化工项目可研等方面;同时延伸开展招商策划、目标企业招商资源整合 除。利用所开发的高效催化剂,已研制了空气催化净化系统和通风催化净化装置等相关设备。
中山大学 2021-04-10
大跨度与多高层建筑结构物振动控制新技术
本项目科技成果可以有效解决大跨度或多高层民用、商用或工业用途筑结构物中的振动问题,振动类型可以是由地震和风等环境荷载诱发的结构振动,也可以是由电机和旋转机械等工业设备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反应。科研项目“多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的消能与控制”系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专题,课题编号 101-9914006-3,由国家计委下达。本项目是在日本、美国和新西兰等地震多发国家近十年来广泛关注的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也备受重视。其基本思想是使被设计的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符合基于三个水准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实质是强调满足生命安全和损坏控制这样两个设计目标,但是解决的手段依靠的是包括消能减震技术在内结构控制技术。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以被动控制技术为主,开发了包括挤压型铅合金阻尼器和弯剪型铅合金阻尼器在内的各种工程实用的阻尼器。项目研究成果 2007 年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建设部,获奖年度为 2006 年),其中的弯剪型铅合金阻尼器获国家发明专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撞击流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新技术
可以量产/n撞击流(Impinging streams, IS)是一种较新颖的技术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两股等量两相流沿同轴相向流动,并在中点处撞击。其结果是在两根加速管之间造成一个高度湍动的撞击区,大大地强化了传质过程。。采用撞击流气液反应器(ZL200620095838.4),钠钙双碱法(有条件企业也可采用氨法)脱除尾气(烟气)中的SO2,在国际上属先进的、具有创新性的脱硫技术。示范工程表明,含SO2高达2000mg/m3的气体经撞击流气液反应器脱硫后,排出的尾气中SO2含量降至100mg/m3以下,完全能达到国家《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2-2010)的要求。。传统的塔式湿法脱硫装置存在需内装填料,或需设备尺寸大的缺点。撞击流气液反应器充分利用了本身具有良好的微观混合、可大大强化传递过程的特点,因而使其结构简单,设备尺寸小,可节省设备初投资。。撞击流气液反应器,由于在导气管内装有压力漩涡喷嘴(亦是自有专利技术,ZL00230305.1),可将脱硫液分散成几十微米的液滴,可大大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再加上其良好的微观混合和强化传质,因而可大大降低液气比(仅为0.35-0.50 L/m3左右;相比之下传统的塔式湿法脱硫装置液气比高达2~3L/m3),一般塔式湿法脱硫装置设备阻力约为1200~2000Pa,撞击流气液反应器的气相阻力约为300~500Pa,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支持额度:。500。万元。承接单位:。湖北省。项目进展:。撞击流(Impinging streams, IS)是一种较新颖的技术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两股等量两相流沿同轴相向流动,并在中点处撞击。其结果是在两根加速管之间造成一个高度湍动的撞击区,大大地强化了传质过程。采用撞击流气液反应器(ZL200620095838.4),钠钙双碱法(有条件企业也可采用氨法)脱除尾气(烟气)中的SO2,在国际上属先进的、具有创新性的脱硫技术。示范工程表明,含SO2高达2000mg/m3的气体经撞击流气液反应器脱硫后,排出的尾气中SO2含量降至100mg/m3以下,完全能达到国家《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2-2010)的要求。传统的塔式湿法脱硫装置存在需内装填料,或需设备尺寸大的缺点。撞击流气液反应器充分利用了本身具有良好的微观混合、可大大强化传递过程的特点,因而使其结构简单,设备尺寸小,可节省设备初投资。撞击流气液反应器,由于在导气管内装有压力漩涡喷嘴(亦是自有专利技术,ZL00230305.1),可将脱硫液分散成几十微米的液滴,可大大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再加上其良好的微观混合和强化传质,因而可大大降低液气比(仅为0.35-0.50 L/m3左右;相比之下传统的塔式湿法脱硫装置液气比高达2~3L/m3),一般塔式湿法脱硫装置设备阻力约为1200~2000Pa,撞击流气液反应器的气相阻力约为300~500Pa,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项目基本内容:。钠碱吸收剂反应活性高、吸收速度快,在液气比一定的情况下,脱硫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吸收剂的再生和脱硫渣的沉淀发生在反应器外,大大降低了反应器和管道内的结垢机会,避免了反应器内堵塞和磨损;石灰作再生剂(实际消耗物),安全可靠,来源广泛,价格低;操作简便,系统可长期稳定运行。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关于召开首届智慧校园新技术创新论坛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响应党中央关于推进新基建的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更好地推动高校智慧化校园建设和高校教、管、服一体化平台建设,发掘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新技术,助力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服务与安全运维体系,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首届智慧校园新技术创新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08
关于召开首届智慧校园新技术创新论坛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响应党中央关于推进新基建的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更好地推动高校智慧化校园建设和高校教、管、服一体化平台建设,发掘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新技术,助力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服务与安全运维体系,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首届智慧校园新技术创新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09
大跨径钢箱梁桥温度效应及其新技术研究
该项目深人研究了跨海河水中架桥的高程测量技术,提出了全站仪中间法监测复杂地形桥梁沉降的方案,效果显著。研究和探讨了桥梁结构主体倾斜监测及水平位移监测技术,重点研究了时空内插模型对于跨河桥梁的线形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首次利用盲孔法试验测试了大跨径连续钢箱梁顶板焊缝的焊接残余应力,有效控制了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为钢结构桥梁的焊接精确施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通过研究钢箱梁桥桥面铺装层模量,发现铺装层模量与铺装层应变呈非线性关系的规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铺装层沥青混凝土模量可以有效降低桥面铺装层应变水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715 7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