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面向快充的简易锂离子电池物理动态建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快充的简易锂离子电池物理动态建模方法,步骤S01:设计特性测试信号:步骤S02:构建欧姆阻抗响应模块:步骤S03:构建扩散动态压降模块;步骤S04:构建开路电压查找表模块:步骤S05:基于锂离子电池模型共由三部分构成,欧姆阻抗动态响应模块、扩散动态压降模块、开路电压查找表模块,并对全电池终端电压和正负极进行建模。本发明基于模型模拟了,欧姆阻抗动态响应、扩散动态压降、全电池(OCV),随后对全电池终端电压和正负极进行建模,通过恒流放电实验验证了负电极扩散行为是低SOC误差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电池模型的动态响应特性,为锂离子电池的快充策略的优化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剪切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剪切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步骤为: 1、完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多种应变率加载工况下的剪切试验得到各个工况下的载荷位移曲线; 2、采用Weibull损伤模型与粘弹性模型相结合推导出含Weibull损伤分布的待拟合载荷位移关系; 3、根据载荷位移曲线和载荷?位移关系构建多曲线最小二乘目标函数; 4、采用遗传算法得到待拟合参数的初值,通过信赖域方法在获得的参数初值附近搜索最终得到高精度参数值和确定的含Weibull损伤分布的载荷?位移关系; 5、根据载荷与应力关系、位移与应变关系以及载荷?位移关系推导出含Weibull损伤分布的复合材料动态剪切本构模型。本发明能够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工况下数值仿真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东南大学 2021-04-11
实时负荷变化下水电站多模式时空嵌套出力动态调整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电能源优化运行领域,公开了一种实时负荷下水电站多模式时空嵌套出力动态调整方法,该方法以实时负荷变化量大小为依据,制定多种模式调整策略。当电站接受到新负荷指令时,自动进入其相应调整模式。本发明方法可减少电站机组出力变幅、有效躲避振动区、降低穿越振动区次数,且电站总耗水率与计划经济运行计算得到的耗水率非常接近,无明显额外耗水。因此本发明方法兼顾稳定性、经济性与高效性,比现有技术更为经济、安全、高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高动态响应的经编集成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项目属针织机械领域,主要研究高动态响应经编装备集成控制技术,这些关键技术覆盖了电子横移、电子送经、贾卡提花和品质监测等几个模块,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系统集成,可为经编装备的高速化和智能化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已经在高速电脑经编机和高速电脑多梳经编机上全面推广应用。 关键技术 (1)高动态响应柔性横移技术:构建了经编横移运动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无冲击加速度电子凸轮曲线,采用 DSP 运动控制技术和基于 FPGA 的双 FIFO 动态缓冲技术,实现了高动态横移驱动的柔性响应要求。 (2)高精度随动多速送经技术:建立了经纱恒张力控制模型,采用了准闭环反馈技术和主轴脉冲细分倍频技术,实现了对单速恒定送纱量的稳态高精度控制和对多速变化送纱量的动态高响应控制,减轻了主轴速度切换时的织物横条疵点。 (3)高速率存取贾卡提花技术:采用了大容量 flash 闪存技术实现贾卡花型数据的静态存储,设计了基于动态 RAM 与贾卡驱动电路间的数据高速直传技术,解决了大容量动态花型数据的高速传输难题。 (4)高分辨识别在线监测技术:采用了高分辨图像识别技术,开发了基于嵌入式 ARM 系统的在线监测系统,建立了实时的动态织物疵点图像库,完成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疵点快速判别。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围绕高动态响应经编装备的集成控制技术,共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3 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1 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3 项,发表学术论文 22 篇。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1)效益分析 2011 年以来,项目成果已与常州润源、常德纺机、晋江佶龙和常州八纺等国内主要经编机械制造厂进行了新装备整体配套;对长乐永丰、长乐添利、广东彩艳、广东新生和海宁超达等 50 余家织造厂进行了旧设备技术升级。项目累积新增利润 9.5 亿元,新增税收 2.9 亿元。 (2)推广情况 项目成果在国内主要经编机械制造企业和国内主要经编织造企业都得到了应用,本项目开发的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市场推广。系统稳定可靠,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福建长乐等经编集散地,其市场份额已经达到同类机型的第一,可以完全替代进口。 
江南大学 2021-04-13
武汉大学采购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武汉大学采购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阳光招采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网址:http://www.yangguangzhaocai.com/)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0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武汉大学 2022-05-27
基于五相开绕组FTFSCW-IPM电机驱动系统的零序电流抑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五相开绕组FTFSCW?IPM电机驱动系统的零序电流抑制方法,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将电机零序电流经过一个PI调节器得到共模电压的参考值,然后根据得到的共模电压的参考值将两个逆变器的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进行控制,使两个逆变器的开关序列错开时间工作,合成相对应的参考共模电压矢量,从而抑制零序电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比较简单,对控制器要求不高,可以方便的移植到其它共直流母线;同时,不仅能抑制由共模电压引起的零序电流,而且可以很好的抑制逆变器死区引起的零序电流,减少电流的谐波分量。
东南大学 2021-04-11
空间相贯曲线自动焊接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
目前管-管正交相贯形成的相贯曲线的直接轨迹插补算法、插补速度稳定性控制等基础理论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期刊、国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5篇。针对相贯曲线自动焊接数控装备技术,建立了焊接机器人与工件的模型。根据相交管道的几何模型及相贯处负责模态,开发了电焊枪姿态及轨迹的控制策略。用齐次变换矩阵分析了焊缝特征和焊枪姿态,得出了主管旋转角的变化规律及焊枪与世界坐标系的空间位置关系。利用MATLAB 和DirectX对相贯管道的几何模型和焊接过程的运动模型进行了仿真。通过实验验证,该自动焊接可以用于主管旋转式相贯曲线自动焊接的实时插补或离线编程。这些研究成果包括相贯曲线二、三、四坐标联动直接插补算法及插补速度稳定性控制,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前期工作基础。
山东大学 2021-04-10
铝熔体自生Al2O3-铁铝原位复相增强行为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采用原粉或中间合金直接在铝熔体中原位反应生成复合增强相的办法熔炼复合材料,分别在不同压力状态下(自重状态、100吨液压机上和1.5KW超声波发生器中)和约束状态下(将三维金属网预置于金属型中)凝固,在不同的工艺控制条件下(温度、压力、时间等),研究凝固组织中三维立体金属网、Al2O3、铁铝系金属化合物的形态及其微界面传热和传质规律,并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三维立体金属网络、自生弥散质点Al2O3、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对金属基体复相强化特点。从而获得了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模量、耐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30H 三相混合式细分步进电机驱动器
三相混合式细分步进电机驱动器具有动态性能好、运行平稳、噪音小、输出力矩大等优 点,体现了现代步进电机驱动的最新发展趋势。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 采用交流伺服控制原理,标准正弦波电流闭环驱动,低速运动平稳、无共振区、 噪音小。 (2) 直流 DC300V 母线电压,高速、高转矩输出。 (3) 具有过流、过压、过热、短路保护,可靠性高。 (4) 具有掉电相位记忆、半流功能。 (5) 具有各种细分数选择,最大可达 10000 细分,即最小步矩角为 0.036°(10000 步/ 转),具有很高的精度。 (6) 根据所使用电机的不同,具有各种电流选择,最大可以达到 6.8A,覆盖 90 至 130 全系列各种三相步进电机(4Nm-36Nm)。 (7) 对产品成本进行了严格控制,确保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 目前已投入批量生产,其技术与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性能稳定可靠,适合产业化与 市场推广。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采用移相梳状滤波阵列的光子型数字微波测频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移相梳状滤波阵列的光子型数字微波测频方法及装置。载波抑制型单边带调制下,待测微波信号加载到一个连续激光光源上生成单个光边带,然后输入到移相梳状滤波阵列中;该滤波阵列包含N个并行的梳状滤波响应,其中自由频谱区均为FSR且相邻梳状滤波响应的相对相移量为π/N;对N个梳状滤波响应及参考臂的输出光功率进行检测、对比和判决后,获得N比特数字编码的测频结果,其测频范围和分辨率分别为FSR和FSR/(2N)。同时,给出了以单个高双折射元件构建移相梳状滤波阵列的具体装置。本发明既具有光子型技术的优点,又易与各种数字接收处理设备融合和兼容,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7-0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0 111 112
  • ...
  • 147 1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