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岩心含油率 岩心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MesoMR岩心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是纽迈公司于2010年推出的多功能核磁分析仪,可实现岩心分析与岩心成像功能,还可搭配自主研发的多种硬件模块(如低温高压控制模块,高温高压功能模块),可实现多种温压条件下的模拟研究。在地质研究、能源勘探等领域应用广泛。  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MesoMR岩心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器已有多种变体,可以从进样方向、温度控制、压力控制、线圈口径进行多方位组合,以满足客户的订制化需求。技术指标:1、磁体类型:永磁体;2、磁场强度:0.5±0.08T,仪器主频率:21.3MHz;3、探头线圈直径:60mm;应用解决方案:1、常规条件下岩心分析 岩心、岩屑孔隙度与孔径分布测量岩心、岩屑渗透率测量 岩心、岩屑流体饱和度测量束缚流体饱和度、可动流体饱和度、含油饱和度流体流动性/粘度分析 MRI孔隙流体分布测定 任意角度、多层面二维成像孔隙成像观察 钻井液含油含水率分析2、高压驱替、变温、冻融、吸附解吸、渗流研究等,请细情况请联系我们应用案例一:孔隙与裂缝弛豫分析图谱应用案例二:岩心裂缝成像注:仪器外观如有变动,以产品技术资料为准。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DSC差示扫描量热仪]药物结晶热分析仪
产品详细介绍品牌:久滨型号:JB-DSC-500B名称:差示扫描量热仪一、产品概述:  DSC测量的是与材料内部热转变相关的温度、热流的关系,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材料的研发、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的特性:如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相转变、熔融、结晶、热稳定性、固化/交联、氧化诱导期等,都是DSC的研发领域。二、仪器符合国家标准:GB/T 19466.2 – 2004 / ISO 11357-2: 1999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GB/T 19466.3 – 2004 / ISO 11357-3: 1999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GB /T 19466.6- 2009/ISO 11357-3 :1999 第6部分氧化诱导期 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要态OIT)的测定。三、技术参数:1、DSC量程:0~±500mW2、温度范围:室温~500℃   3、升温速率:0.1~80℃/min4、温度分辨率:0.01℃5、温度精度:±0.1℃6、温度重复性:±0.1℃7、DSC精度:±2%8、DSC分辨率:0.001mW9、DSC解析度:0.001mW10、控温方式:升温、恒温、降温、循环控温(全程序自动控制)11、曲线扫描:升温扫描12、气氛控制:气体质量流量计自动切换两路气体13、显示方式:24bit色,7寸LED触摸屏显示14、数据接口:USB标准接口,配套相应操作软件15、参数标准:配有标准校准物,带一键校准功能,用户可自行对温度进行校准16、工作电源:AC220V  50Hz/60Hz17、全封闭支架结构设计,防止物品掉入到炉体中、污染炉体,减少维修率
上海久滨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QR-4C型全自动碳硫联测分析仪
产品详细介绍QR-4C型全自动碳硫联测分析仪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碳:0.010~6.000% 硫:0.0003~2.0000% 测量时间:45秒 测量精度:符合GB223.69-2008,GB223.68-1997标准如改变测试条件,该范围可相应扩大仪器主要特点:1、采用单片机控制,全自动操作,零点自动调整彻底消除人为误差,性能可靠,抗干扰强;2、采用国际先进的传感技术,使用进口传感器测量结果可数字显示并自动打印测试结果;3、采用气体容量法定碳、碘量法定硫;4、机箱一体化设计,美观、大方;5、通用仪器接口,便于更新升级。
南京第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1HW-G型管式红外碳硫分析仪
产品详细介绍管式红外碳硫分析仪器1HW-G型1HW-G型管式红外碳硫分析仪配合高温管式炉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钢铁、合金、有色金属、稀土金属、水泥、矿石、焦炭、煤、炉渣、陶瓷、催化剂、铸造型芯砂、铁矿、无机物及其它材料中碳、硫两元素的质量分数。该产品是国际、国内先进技术融合的结晶.是集光.机、电、计算机、分析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多项技术国内领先,整机性能可与进口产品相媲美。具有测量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分析结果快速准确等特点。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碳:ω(C)0.001%—6.000%(可扩至99.999%)硫:ω(S)0.0005%—2.000%(可扩至99.999%)★分析误差:碳优于国标GB/T223.69—2008硫优于国标GB/T223.68—1997★分析时间:25—60秒可调,一般在35秒左右。★电子天平:称量范围:0—120g读数精度:0.001g★工作环境:室内温度:10-30℃相对湿度:小于75%主要特点★采用低噪声、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红外探测器。★整机模块化设计,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电子天平自动联机。★WINDOWS全中文操作界面,操作方便,易于掌握。★软件功能齐全,提供文件帮助、系统监测、通道选择、数理统计、结果校正、断点修正、系统诊断等四十多项功能。★动态显示分析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碳、硫释放曲线。★测量线性范围宽,并可扩展。★特制高温管式炉,温度可调,适合于不同材质样品分析要求。★高效合金除尘器,最大限度减少粉尘干扰。★测量线性范围宽,并可扩展。
南京第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动物医学院孔庆科博士课题组在多糖疫苗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际顶级综合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动物医学院孔庆科博士课题组在多糖疫苗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成果“Synthesis and delivery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apsular polysaccharides by recombinant attenuated Salmonella vaccines”(减毒沙门氏菌疫苗合成及递送来源于肺炎链球菌的多糖抗原)。该研究首次通过合成生物学,细菌遗传学及免疫学等方法,将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表面多糖抗原成功表达合成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减毒沙门氏菌的表面,并连接于沙门氏菌内毒素的类脂A上,利用遗传改造及调控的减毒沙门菌疫苗载体递送肺炎链球菌的多糖抗原开发新型疫苗。该方法突破了目前固有的阳性细菌多糖疫苗的构建方式,为将来快速、高效的构建多糖疫苗奠定了基础。 博士后苏华荔及青年教师刘青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动物医学院孔庆科博士为通讯作者,西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及第一通讯作者单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佛罗里达大学Curtiss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动物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卞晓萍及佛罗里达大学王世峰博士参与相关工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美国NIH项目的资助。
西南大学 2021-02-01
徐宇君课题组发现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中的一个“大管家”
不孕不育严重影响人类的卫生健康,而DAZ家族蛋白的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最常见的分子缺陷之一,约占非梗阻性无精症男性不育患者的10—15%。但是,对于DAZ家族蛋白缺失导致不育的机理尚不清楚。  徐宇君课题组对男性不育因子DAZ家族的DAZL蛋白在精子发生发育中的调控作用进行全面的遗传学、发育学、分子生物学水平机制剖析。研究发现DAZL蛋白直接结合3000多个睾丸中的转录本,其中包括了控制多个精子发生关键节点。直接通过参与这些精子发生必需蛋白质翻译调控,促进这些下游靶标转录本翻译成蛋白。DAZL敲掉后其靶标基因的表达在蛋白水平全部显著下降,精子的发育各阶段所需的特殊蛋白无法得到满足,精子发生的重要事件被迫停滞,从而影响精子的发育和雄性生殖。这些发现对于DAZ家族导致男性不育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新的认识。
南京医科大学 2021-04-28
动物尿液中抗菌药残留微生物学快速筛选法及试剂盒研究
研发阶段/n本成果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能同时检测动物尿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林可霉素等抗菌药物残留的微生物学快速筛选方法。本法对各类药物的检测限均低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通过系列工艺研究及放大试验、稳定性考察、动物给药及残留实样考核等研究,研制的试剂盒假阴性率为0,假阳性率为7%以下,保质期不低于6个月,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该试剂盒的灵敏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重现性等更好。技术水平:鉴定成果(成果鉴定号:农科果鉴字(2008)第52号,该成果总体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结核分枝杆菌自然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核分枝杆菌自然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将健康非人灵长类动 物与经过人工感染结核并有咳嗽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一起饲养于气流自循环组合式负压隔离器中,使其自 然感染上结核。自然感染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揭示激活结核潜伏感染的条件因子(如艾滋病毒)及相关机 制。并且为研发和评估抗结核疫苗和药物提供了更有临床意义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武汉大学 2021-04-14
技术需求:动力学分析机械机械运动机构的速度、加速度、力等,针对分析结果对运动机构优化改进
1、有限元分析机械结构的强度、刚度、变形程度等,并根据分析结果又针对性的优化改进设计;2、动力学分析机械机械运动机构的速度、加速度、力等,针对分析结果对运动机构优化改进;3、整机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2021-08-23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研究揭示脊椎动物分支形态发生的新机制
目前人们关于脊椎动物分支形态发生的认知,绝大部分基于果蝇等无脊椎动物上的研究,而生命学院吕鹏飞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发现脊椎动物中上皮分支形态发生则采用了一种与无脊椎动物迥异的方式。
上海科技大学 2022-02-2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92 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