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自动化抓握训练与记录装置
本发明针对如何使训练动物快速掌握各类规定的抓握动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自动化抓握训练与记录装置。该装置包括转盘主体、微控制器、给水控制系统、脑电信号记录仪和PC机。该装置操作简单,训练效率高;训练模式根据需要可调,可以实现不同抓握任务的训练范式;并精确检测手势,方便设计特定的实验范式,提高了后续分析的数据精度,便于后期的分析与整理。本发明可以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特定手势抓握训练,通过无痛苦的自动化训练过程,可以快速高效的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抓握训练,并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资源消耗。本发明适用于脑机接口领域康复医疗仪器的研究与开发。
浙江大学 2021-04-13
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动物门类多样性及其演化关系研究
项目成果/简介:以埃迪卡拉纪晚期至寒武纪早期的生物群和地层为研究对象,开展动物门类多样性及其演化关系研究。揭示海洋生态系统内动物门类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和时间上的演化过程。同时,发现更多门类的最早化石记录,提高三大亚界内部门类之间谱系演化关系的解析度。
西北大学 2021-01-12
一种测量运动物体横向速度的雷达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运动物体的横向速度的雷达及方法,包括线性调频脉冲波发射单元、线性调频 脉冲波射频前端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控制单元、速度显示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线性调频脉冲波 发射单元、线性调频脉冲波射频前端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速度显示单元连接;线性调频脉冲波射 频前端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速度显示单元依次连接。本发明放置于距离运动物体一定距离处,两 路间距一定的接收电路接收被运动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让两路信号相干涉、测速等处理后,由 速度显示单元显示运动物体的横向速度。本发明在精度和实时性等方面可以提高雷达系统对运动物体的 速度检测、识别和跟踪性能。 
武汉大学 2021-04-13
祼鼠筋肉含量 小动物体成分分析与成像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MiniQMR清醒小动物体成分分析与成像系统适用于测量活体小鼠、大鼠及其他动物体内全组分的台式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可快速、无损准确的测量动物脂肪、水分、瘦肉含量,并提供成像功能,进行脂肪分布研究。  MiniQMR清醒小动物体成分分析与成像系统(动物脂肪/代谢测量仪),是基于核磁共振(NMR)原理的分析技术。不同组织中H质子含量以及H质子的弛豫时间均有一定的差异,可通过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弛豫时间差异,用特定的信号处理与算法将脂肪、水分、瘦肉含量快速的区分开来。该方法可在小动物清醒状态下完成测试,测试过程对动物没有伤害,可对同一动物模型进行长期持续研究,排除个体差异影响。该仪器可用于从事糖尿病、肥胖症、代谢研究和营养学的科研机构、相应的大学和制药公司。技术指标:1、磁体类型:永磁体;2、磁场强度:0.3±0.05T,仪器主频率:12.8MHz;3、探头线圈直径:150mm;应用领域:1、肥胖研究2、糖尿病3、营养学研究4、药理学5、骨质疏松症6、心脏病学等研究仪器优势与功能:1、脂肪含量测定2、瘦肉含量测定3、自由水含量测定4、脂肪分布成像5、几分钟内检测全身的肌肉、脂肪和水分含量6、适合不同体位的测试,放样对测试无影响7、永磁体,无维护费用,使用成本低8、适用于裸鼠、小鼠和大鼠9、测试过程无损伤,对动物无风险10、动物可在清醒状态下测试,无需麻醉,测试过程简单应用案例一:快速测定老鼠脂肪,瘦肉含量应用案例二:脂肪分布-核磁共振成像测试应用软件注:仪器外观如有变动,以产品技术资料为准。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祼鼠营养模型 清醒小动物体成分分析仪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MiniQMR清醒小动物体成分分析仪适用于测量活体小鼠、大鼠及其他小动物体内全组分的台式核磁共振分析仪,可快速、无损准确的测量大、小鼠脂肪、水分、瘦肉含量。  MiniQMR清醒小动物体成分分析仪(动物脂肪/代谢测量仪),是基于核磁共振(NMR)原理的分析技术。不同组织中H质子含量以及H质子的弛豫时间均有一定的差异,可通过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弛豫时间差异,用特定的信号处理与算法将脂肪、水分、瘦肉含量快速的区分开来。该方法可在小动物清醒状态下完成测试,测试过程对动物没有伤害,可对同一动物模型进行长期持续研究,排除个体差异影响。该仪器可用于从事糖尿病、肥胖症、代谢研究和营养学的科研机构、相应的大学和制药公司。技术指标:1、磁体类型:永磁体;2、磁场强度:0.5±0.08T,仪器主频率:21.3MHz;3、探头线圈直径:60mm;应用领域:1、肥胖研究2、糖尿病3、营养学研究4、药理学5、骨质疏松症6、心脏病学等研究仪器优势与功能:1、脂肪含量测定2、瘦肉含量测定3、自由水含量测定4、几分钟内检测全身的肌肉、脂肪和水分含量5、适合不同体位的测试,放样对测试无影响6、永磁体,无维护费用,使用成本低7、适用于裸鼠、小鼠和大鼠8、测试过程无损伤,对动物无风险9、动物可在清醒状态下测试,无需麻醉,测试过程简单应用案例一:快速测定老鼠脂肪,瘦肉含量测试应用软件注:仪器外观如有变动,以产品技术资料为准。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ZL-09A多通道小动物体温维持记录仪
简单介绍: 多通道小动物体温维持记录仪本仪器具有测温、控温和加热、体温记录等功能,用于维持试验动物正常体温。该设备测、控精度高,响应迅速快,工作稳定可靠,对试验动物无电磁干扰。 详情介绍: 1、通道数:4通道,带温度记录功能2、采用5寸液晶触摸屏显示测温和控温3、智能温控,精度高,可靠性好4、与太阳光类似的远红外加温,热量易被动物机体吸收,安全舒适5、采用安全的直流低电压加温6、持续显示设定温度与测量的实际温度7、数字式显示直观清晰。8、触摸式调节键使用便捷。9、测控温度范围:0~40℃ 精度:0.1℃。 10、恒温毯表面容易清洁。11、不锈钢肛温传感器直径1.5mm圆头,对动物无刺激12、外形尺寸:200mm长185mm宽150mm高13、加热垫尺寸:250mm长150mm16、带加热功率输出显示比10%~100%,10级显示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6
新冠肺炎影像学AI智能辅助诊断研究
“现阶段医生需要在大量影像数据中快速诊断出新冠肺炎的病例,此外还需要诊断出病灶分布的位置、大小等来评估严重程度。”薛向阳介绍,针对临床的现实需求,团队将设计目标定位于“肺炎分类鉴别”和“关键病灶检测”两大功能,前者是为区别健康状态、新冠肺炎、其他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后者则为找到并分隔出磨玻璃影等病灶区域。针对这些需求,团队设计诊断算法模型,让机器利用模型进行训练,学习不同类型肺炎在CT影像表现上的不同特征,最终具备智能辅助诊断的能力。而这需要突破小样本学习、小目标检测等多个技术难题。“小样本学习”即在较少训练数据样本的条件下进行机器学习。在疫情发生前期,能够获取的新冠肺炎影像数据相对较少,且由于一线影像医生任务繁重,无法获得大量专家标注,因此需要算法在少量样本的条件下“自学成才”。为此,团队采用基于自迁移学习的半监督学习等技巧,使算法具备一定的“小样本学习”能力,在不增加医生标注工作量的情况下较好地提高了算法模型的普适性。由于CT影像切片中的病灶区域有大有小,且往往大中小病灶区域面积悬殊,如何使算法能同时检测大、中、小各个目标是另一大难题。团队利用神经网络的层次性特点与病灶区域的大小进行对应,“网络的底层关注细节,即小病灶区域,而网络中层到高层所关注的病灶区域则越来越大,因此模型通过不同层次的加权和融合,最终便能达到同时检测大小病灶区域的目标。”薛向阳解释道。“不过,即便有诊断‘神器’,影像科医生也是不可替代的。”薛向阳说,人是复杂的机体,病毒在不同人体内感染的反映也不一定相同。”他表示,当遇到机器未曾学习过的微小病变或疑难病例时,仍需要影像医生的经验和智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无论是机器学习数据,还是测试评估数据,都来源于临床真实病例。在算法模型定型过程中,为了检验模型的准确率和泛化性,团队也利用现实疑似病例进行了测试。
复旦大学 2021-04-10
基于AI 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研究
2019年12月以来,由SARS-CoV-2病毒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在全球开始蔓延。报道显示,SARS-CoV-2感染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10天,而武汉患者在发病10天后症状有可能加重。因此,住院时间是COVID-19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CT影像学已成为COVID-19肺炎的诊断和监测工具,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实变及混合密度影。然而,现阶段的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病灶的定性和半定量描述,缺乏对病灶的全定量分析。因此,基于前期提出的CT定量监测COVID-19肺炎病程,团队假设在CT病灶背后的高通量影像特征“隐藏”了患者预后转归的“秘密”。 本研究纳入了兰州、安康、丽水、镇江、临夏5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自2020年1月23日到2月8日期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首次CT资料,所有患者经RT-PCR证实SARS-CoV-2病毒感染。至2月20日,研究共纳入31例治愈出院的患者(排除14例未出院患者和7例首次CT检查无肺炎表现患者),并将10天作为住院时长的二分类阈值。基于有限的样本量,团队将4个中心作为训练队列,另外一个中心作为验证队列。通过自动分割肺叶和半自动分割病灶,31名患者中累计分割出72个病灶。在对病灶图像预处理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为了研究影像组学特征的稳定性,团队使用了Logistics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对筛选的特征分别进行建模和验证。​结果发现,6个筛选出的二阶特征在两种不同分类器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价值。在外部测试队列中,Logistics回归模型的AUC为0·97(95%CI 0·83-1·0), 敏感性 1·0, 特异性0·89;随机森林模型的AUC为0·92 (95%CI 0·67-1·0),敏感性 0·75, 特异性1·0。随后,研究又纳入了2月20日-28日新出院的6名患者,利用已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正确预测所有6名患者的住院时间。 
东南大学 2021-04-10
火山滑坡海啸的地震学快速检测方法
提出基于地震波观测的滑坡快速检测和滑动几何形态的分析方法,可服务于滑坡次生灾害的预警。       2018年12月22日因无预警海啸致使印尼苏达海峡沿岸城市437人死亡,几千人受灾。叶玲玲教授等利用印尼的宽频带地震波数据,发现此次海啸由滑坡引发,与2018年活跃的Anak Krakatau火山活动有关。相对于地震滑动,滑坡造成的地振动以低频成分为主,高频成分较少(图1),造成目前常规基于高频地振动信号的地震-海啸预警系统失效。雷达影像资料分析进一步证实海啸源是Anak Krakatau火山西南侧的滑坡(图2)。采用震源单力模型,长周期地震波观测约束滑坡平均倾角为12°;结合地震波和卫星遥感资料观测,得到滑动体积约为0.2 km3。这些参数为海啸模拟提供了重要约束。 在2018年印尼火山滑坡事件中, 地震波信号10分钟传播到整个苏门答腊和爪哇地区, 被几十个地震台接收,利用Wphase反演方法15分钟可得到有效的滑坡信息。由滑坡引发的海啸波传播速度较慢, 半小时后传播到附近的海岸带地区。因而该研究中基于Wphase方法的滑坡快速检测和滑动几何形态的分析方法可有效运用于该类型滑坡海啸预警中。
中山大学 2021-04-13
构建组学数据库助力肿瘤信号通路
建设消化系统肿瘤的大数据平台,通过整合肿瘤临床信息、影像数据、生物样本库数据、高通量生物多组学的数据,系统地构建消化系统肿瘤大数据,并结合人工智能平台进行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该团队基于肿瘤大数据平台开展肿瘤临床诊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探索肿瘤的精准诊断、预后预测和耐药分子机制 徐瑞华教授团队开始着手构建磷酸化定量数据库qPhos。通过收集已发表的定量磷酸化组数据,共整合了199071个磷酸化位点上的3537533个定量磷酸化信息,其中86%的数据来自肿瘤组织样本及相关细胞系。有关定量实验的详细信息,包括实验条件、实验所用的细胞系或样本等数据也纳入了数据库中。对每个磷酸化位点,都注释了实验验证的或潜在的上游激酶,以便理解其分子调控机制。同时,通过整合UniProt,ExPASy和DrugBank等数据库中的信息,对磷酸化位点所在蛋白质的生化特征、上游激酶的靶向药物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注释,方便查询和使用。       此外,数据库中还开发了qKinAct分析模块,研究人员可以基于自己的定量磷酸化组数据分析得到相应的激酶活性相关磷酸化位点信息,进而分析异常的磷酸化信号通路。因此,qPhos是首个全面涵盖肿瘤和疾病相关重要磷酸化修饰动态水平的数据库,为研究蛋白磷酸化修饰及其动态调控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58 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