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秸秆全营养平衡精简还田改土增肥减损增效技术
在快速诊断土壤-作物养分供应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秸秆还田数量提供精准配肥方案及配套肥料产品,保障秸秆还田后所有作物必需营养元素处于相对平衡供应状态, 结合基础地力和作物目标产量,整合、优化作物栽培技术方案,并开展实时实地科学调控,确保作物在不限量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综合肥力性状改善、作物养分吸收利用效率提高、土壤及肥料养分损失减少,最终实现作物生产的可持续高产、高效。
扬州大学 2021-04-14
超分子介孔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回收及可控释放取得
以咔唑为中心,在其2,7,9号为分别进行芳基化,制备了新型的二维、三维的螺旋桨状芳香性两亲物, 并通过折叠芳香性平面的组装制备了空心球。与传统的基于一维芳香性分子的超分子多孔材料相比,二、三维π-共轭组装体在水溶液中提供了疏水性碳环境,可以吸附回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介孔球对有机污染物—乙炔雌二醇(Eo)和双酚A(BPA)的回收率分别为92%和90%。值得注意的是,介孔球可以识别盐的浓度。随着盐的加入,折叠的芳香性分子被观察到逐渐变得平坦,诱导强的π-π相互作用,使多孔球体融化并相连一起形成实心的纤维。这种多孔向无孔材料的转变引发被吸附的污染物从多孔结构中自发释放,而随后的透析使超分子多孔结构恢复吸附容量。
中山大学 2021-04-13
生物质微波热化学定向转化制炭基缓释肥技术
“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地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及节省人力物 力的有效方法。但是此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时间周期长,而且容易造成耕地问题 保水性变差等一系列问题。据调查,我国仅因氮肥流失造成的损失每年在 400 亿元以上,且部分地区由于施肥不当已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数据显示:若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1%的话,相当于土壤从空气中净吸收 了 306 亿吨 CO2。每增加 0.1 个百分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就可释放 600-800 千克 /公顷的粮食生产潜力。如果将秸秆经过热解炭化转化为生物炭,并与化肥进行 调质处理后施用可实现两全其美。 
山东大学 2021-04-13
生物质微波热化学定向转化制炭基缓释肥技术
“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地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及节省人力物力的有效方法。但是此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时间周期长,而且容易造成耕地问题保水性变差等一系列问题。据调查,我国仅因氮肥流失造成的损失每年在400亿元以上,且部分地区由于施肥不当已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数据显示:若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的话,相当于土壤从空气中净吸收了306亿吨CO2。每增加0.1个百分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就可释放600-800千克/公顷的粮食生产潜力。如果将秸秆经过热解炭化转化为生
山东大学 2021-04-14
适用于紫色页岩土壤的柑橘专用配方肥及应用
该成果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紫色页岩土壤的柑橘专用配方肥的制备及其应用。特征是,肥料中有效元素以纯养分计的重量百分比为:氮:14-18;五氧化二磷:8-10;氧化钾:8-12;腐殖酸:8;纯硼0.05-0.08和氧化锌0.6-1,或氮:12-15;五氧化二磷:6-10;氧化钾:12-15;腐殖酸:8.该成果的柑橘专用配方肥更适用于三峡地区柑橘园,解决了该地区柑橘密度过大、施肥种类单一、肥料配比不合理且导致肥料利用率不高和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应用该成果,连续两年纽荷尔脐橙增产38.53%,23.04%,罗伯逊脐橙增产10.68%,21.14%,红肉脐橙为25.7%,15.38%;果实维生素C含量提高2-5mg/100g。果实商品性好。 市场预期:专利产品在宜昌、丹江口、郴州、南丰等地开展示范试验。然后大量投放市场,现推广施用面积已达100万亩以上。截止2013年12月专利产品的柑桔专用配方肥已生产77000吨,新增销售额16940万元,新增利润2502万元。 成果完成时间:2010年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加工技术和设备
一、成果简介 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高温堆肥生产有机肥,或者对堆肥产品进一步制成各种作物专用有机无机复混合肥,以便用于非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A级)生产基地。利用具有耐高温、分解速度快的特异发酵微生物种群和快速堆肥发酵技术,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和廉价的国产设备及当地广阔的市场,生产营养丰富、兼有长效有机肥和速效化肥特点的生物有机复混肥料。既可以将废弃物资源充分利用,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养殖业发展,符合国家可持续发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堆肥发酵接种剂及规模化生物有机肥产业化
一、技术(成果)简介 本项目针对当前我国城镇普遍存在的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展开,重点通过开发一种微生物发酵接种剂,开展城市污泥、农村畜禽粪便的好氧堆肥快速生物处理,这对于保障生态环境,推动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大批生物有机肥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项目已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主要技术成果包括: 1、完成了7种不同功能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与驯化,首次构建并研制成功稳定的堆肥接种剂优化组合,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污泥堆肥快速发酵及规模化生物有机肥产业化
一、成果简介 本项目针对当前我国城乡大量存在的市镇污泥,采用环境生物技术,开展好氧堆肥发酵快速处理,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对于保障生态环境,推动有机固体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以及生物有机肥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解决了传统污泥堆肥中堆肥时间长、养分损失大、臭味控制难以及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水平落后等问题,堆肥周期从已往的35-45天缩短到10-15天,堆肥养分损失减少了30%以上,堆肥臭味得到明显控制,有关成果已授权专利4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世界首创的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该技术为南京林业大学周建斌教授团队于2002年在世界首创的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技术,采用自主专利的气化多联产装置将农林生物质在不需要外加能源,也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品、添加剂、催化剂的条件下同时生产气、固、液三相产物并分别进行高值化利用。产出的生物质可燃气、生物质炭、生物质提取液,在工业、农业和民用设置方面均有广泛用途。 创新提出了林农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肥、热的理念,攻克了其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解决了传统生物质气化、生物质炭等行业长期存在的产品单一、废水废渣污染(世界性难题)等问题,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和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各1项。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人才需求:缓控释技术和生物酶技术研发人员,理论与实践二者兼而有之
缓控释技术和生物酶技术研发人员,理论与实践二者兼而有之
山东高复利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