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碳包覆金属硫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金属硫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该电极材料由类半球双层结构颗粒组成,里层为金属硫化物, 外层为碳材料,金属硫化物的半球面被碳材料包覆,切面暴露;金属 硫化物的化学通式为 MSx,其中,M 为第四主族到第七主族金属元素 中的一种,1≤x≤3。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金属硫化物前驱 体覆盖在纳米线模板上,使之形成均匀整齐分散的纳米级产物;(2) 在金属硫化物表面覆盖一层均匀致密的碳材料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配位聚合物闪烁体、柔性闪烁体薄膜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光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配位聚合物闪烁体、柔性闪烁体薄膜及其应用,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配位聚合物闪烁体在360nm的激发光源下和X射线光源辐照下均发射绿光,并且对X射线展现处优异的线性响应性,并且表现出明显的热活化增强发光,当信噪比为3时,该闪烁体的最低检测限达到29.6nGy/s,这一数值较典型医学成像系统所需的检测限(5500nGy/s)低约186倍,同时,本发明所制备的闪烁体薄膜可对不同物体实现X射线成像效果,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闪烁体薄膜完全可以替代目前商用的闪烁体。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钛酸钾晶须改性高分子耐磨复合材料及其在机械与汽车上的应用
该成果采用钛酸钾晶须、碳纤维改性聚醚醚酮等聚合物,获得高强、高耐磨聚合物复合材料(耐磨垫片),或以其为内衬、金属为外层,通过特殊结构设计和预处理在高温高压使两者结合,得到所需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品(复合轴承)。相关产品实现高强、高耐磨、防抱死、免维护功能,与国外产品相比,具有部分功能(耐磨性、耐热性等)与成本优势。 该成果在科技部国家国际合作专项、湖南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包括2个发明专利,并于2013年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通过与长沙精达高分
长沙理工大学 2021-01-12
有关FeSe中的向列量子顺磁性的研究
大部分铁基超导的母体在有限温度会有“向列”相变,在此温度之下晶格的四重旋转对称性会自发破缺,而在此相变温度下略低或相同的温度会发生条纹反铁磁相变。所以通常认为这些铁基材料中的向列相是由反铁磁关联驱动。但是FeSe体材料的行为与典型的铁基超导材料非常不同。FeSe在90K温度有向列相变,但直到可以测量的最低温度都没有磁性长程序。最近的核磁共振研究在向列相变温度附近也没有看到低能自旋涨落的增强。基于这些结果,一些人推测FeSe中的向列相和磁性无关而可能是由轨道序驱动。通过理论论证和数值计算提出正方晶格上自旋为1的阻挫自旋模型可以有一种“向列量子顺磁相”。这个相自发地破缺晶格的四重旋转对称性,但是有自旋能隙,所以没有接近零能的自旋涨落。王垡及合作者指出这种物相可以解释FeSe体材料的不寻常物性,并且预言FeSe会在条纹反铁磁序和交错反铁磁序的两种波矢都具有有限能量的低能自旋涨落。
北京大学 2021-04-11
9-硝基喜树碱-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包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发 明 人】顾薇;陈军;杨希雄;陆姗姗;严旭 【摘要】 针对现有技术中9-硝基喜树碱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9-NC-环糊精包合物,其含有分子摩尔比为1:30~200的活性成分9-NC和包合剂β-CD或其衍生物;具体制备方法为:将9-NC丙酮饱和溶液滴加到CD溶液中,并在25~60℃下磁力搅拌至丙酮完全挥发;所得混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冷冻干燥得9-NC-CD包合物粉末。同时本发明提供含有上述9-NC-CD包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包合物相比于9-NC游离药物溶解度增加300倍以上;同时包合物表现出更高的内酯稳定性与体外缓释效果;用X射线衍射分析与热分析法表明包合物中9-NC已完全被包合,进一步验证工艺的可靠性。由此,包合物可被开发成为液体制剂,也可改善9-NC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人参青楷槭饮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青楷槭是长白山地区常见的乔木品种之一,在《本草纲目》、《本草再新》均被提及,其叶片、树皮及果实等部位,均可作为药材使用,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等多重疗效。此外,青楷槭的叶片亦常被用于泡茶或烹饪汤品,有助于缓解上呼吸道相关症状。人参被誉为“天然的能量补充剂”,在提升体力、缓解疲劳方面有显著的效果。现代研究表明,人参能提高体内的ATP(细胞能量来源)水平,改善微循环,从而有效抗疲劳。 青楷槭的抗氧化作用与人参的抗疲劳、增强体能的作用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抵御衰老和疲劳的双重挑战。青楷槭与人参的组合具有较好的互补作用。青楷槭的抗氧化、降血糖、调节内分泌等作用与人参的补气、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等特点相结合,能够在提升免疫力、抗衰老、缓解疲劳、调节血糖血脂等多个方面产生协同效应。通过科学的配比和加工,青楷槭与人参合用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功能全面、健康有益的饮品。 1.独特的原料组合与健康功能创新:本项目的核心创新在于将人参与青楷槭这两种具有显著保健功效的天然植物成分进行有机结合。人参以其滋补强身、增强免疫力的传统功效著称,而青楷槭则富含丰富的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及矿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衰老、抗疲劳等健康功效。通过选择水醇提取法、冷冻干燥等来确保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并保持其生物活性,创新性地将这两种植物的优势特性融合,开发出一种具有复合健康功能的功能性饮料,填补了市场上同类产品在多元化营养需求上的空白此外,开发了新型的成分稳定化技术,有效解决了植物成分在饮料中的保存和长期保鲜问题,确保了产品的品质稳定性与健康功效的长期有效。 2.口感优化与产品差异化创新:在口感方面,本项目通过多次配方调整与风味优化,使得人参和青楷槭的独特植物风味得到平衡,并加入天然水果香料,改善传统中草药饮料的“草本味”,使饮料口感更加顺滑、清新、适合现代消费者的接受口味。这种口感创新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饮用体验,也突破了传统草本饮料的单一风味模式,为市场带来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根据市场研究,健康饮品领域,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等多重功能的饮品。人参作为传统滋补佳品,已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凭借其强身健体、补气养血的功效,广受消费者喜爱。而青楷槭,作为富含多酚类、黄酮类等抗氧化成分的植物,其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等效果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两者结合的功能性饮料,能够满足市场对天然健康饮品的需求,成为新兴的市场亮点。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学生群体等年轻人开始关注抗疲劳、抗压、促进睡眠的饮品,这为人参青楷槭饮料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机会。 目前,市场上的功能性饮料竞争激烈,主要以一些大型饮料品牌为主导,如红牛、华润怡宝等企业推出的健康功能饮料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此外,还有一些植物性饮品品牌如植物萃取饮料、草本茶等逐渐获得关注,满足消费者对天然、低糖、无添加的偏好。然而,这些产品多集中在单一功能或传统草本成分上,缺乏多种植物成分的创新结合。因此,人参和青楷槭的结合,作为一种具有多重健康功效的饮品,有望在现有市场中开辟出新的细分市场,填补部分空白。
延边大学 2025-05-19
基于物联网的大棚智能滴灌设备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大棚智能滴灌设备,其包括控制模块,设置于大棚内的储水箱,若干埋设于土壤内、与储水箱导通的主水管和与控制模块连接、通过物联网与外部控制中心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滴灌管的进口端均设置有与控制模块进行通信的电磁阀,且每个电磁阀均具有唯一的身份标识;大棚所在土壤内均匀地布设有若干湿度传感器;每根滴灌管的入口端均设置有与控制模块进行通信的流量传感器,且每个流量传感器均具有唯一的身份标识。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大棚智能滴灌设备,其包括控制模块,设置于大棚内的储水箱,若干埋设于土壤内、与储水箱导通的主水管和与控制模块连接、通过物联网与外部控制中心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滴灌管的进口端均设置有与控制模块进行通信的电磁阀,且每个电磁阀均具有唯一的身份标识;大棚所在土壤内均匀地布设有若干湿度传感器;每根滴灌管的入口端均设置有与控制模块进行通信的流量传感器,且每个流量传感器均具有唯一的身份标识。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聚合物的无卤阻燃技术
高分子材料因其性能优异、价格低廉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因其易燃性而导致的火灾时常发生,对人们生命安全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在火灾死亡的人当中,大部分是因为吸入有害物质窒息致死。因此,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化近年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关键技术则是阻燃剂。过去大多使用含有卤素的阻燃剂,随着许多国家禁止使用有毒有害阻燃剂,市场对于环境友好无卤阻燃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成果结合聚合物自身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无卤阻燃改性,尽量降低或消除材料在火灾中的安全隐患。本技术是
厦门大学 2021-01-12
基于物联网的家庭智能滴灌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智能滴灌系统,包括有作为控制核心的AT89S52单片机(1),AT89S52单片机(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湿度采集模块(2),AT89S52单片机(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电路模块(3),AT89S52单片机(1)与无线通信模块(4)通讯连接,AT89S52单片机(1)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5)控制连接,步进电机驱动电路(5)与灌溉控制电路(6)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人性化等特点。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技术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技术,采用各种传感器设备,通过Zigbee或各种抗干扰能力强的无线通信协议组织成传感器网络,实时传输到后台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通过实时运算及时反映监测的各种环境和突发应急状况。目前正在执行两个项目: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区泥石流临灾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机会网络的风沙监测方法研究。 技术特点:1.易部署,易组网,低成本,高精度,高可靠2.具备海量存储、动态可扩展及多源灾情数据融合处理能力
兰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1 92 93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