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农业物联云平台
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结合了最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传感器、自动控制等技术,在浏览器或手机客户端实时显示大棚、大田、温室、茶园等温度、湿度、PH值、光强度、CO2含量,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 平台架构: 农业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采用各种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等来获取植物的各类信息。 传输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能将温度、湿度、PH值、光强度、CO2数据远传到云端数据服务器中,也可以将数据进行本地存储,具有远程查询,断点续传的特点,确保系统的数据完整性。 应用层: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平台可灵活配置实时画面,展现趋势图、报表、告警等,如温湿度、光照参数等,收集每个节点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实现整个测试点的信息动态显示,并根据各类信息进行自动灌溉、施肥、喷药、降温补光等控制。对异常信息进行自动报警。 平台监测功能(以茶树为例): (1)PH值监测 茶树是喜酸性土壤的作物,它只能在酸性土壤中才能生存,要求土壤PH值在4~6.5之间,以4.5~5.5之间最适合茶树生长。当酸度不在正常范围时,可通过施肥改变土壤酸碱性; (2)水分监测 茶树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90%之间,以70%~80%为宜,保证茶树水分的补给,满足生长要求; (3)湿度监测 茶树生长的相对湿度以80%~0%为宜,在空气湿度较高,土壤水分适当的情况下,新叶的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叶面富有光泽,角膜层薄,品质更加精良; (4)雨量监测 茶树虽喜潮湿,但也不能长期积水,茶树最适合的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茶园中应设排水沟和滴灌装置,一旦雨量超出正常范围,可及时采取措施; (5)温度监测 茶叶最适合的温度是15~35℃。10℃以下生长缓慢或停止;10℃左右开始发芽;35℃以上嫩叶灼伤,生长受限;-13℃,茶树冻枯甚至死亡; (6)光照监测 茶树耐阴,但也需要一定光照使其产生营养物质,根据光照分析叶片光合作用效率,避免在茶树适合生长的光照条件下采摘,避开生长期,完成采摘工作; (7)害虫监测 病虫害发生,是导致茶叶欠收和品质影响的重大因素,同时也是茶农使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的罪魁祸首。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防治,采用科学防治技术,不仅可以保证茶园的生态环境,更能保证茶叶质量; (8)数据分析 通过茶园安装的监测装置将茶树生长的环境实时传输到后台管理中心,对所有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 (9)数据推送 后台对茶园采集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当某一数值超出设定范围时,后台管理中心会向茶农发送报警信息提示茶农; (10)自动控制 后台管理中心监控到茶树的土壤水分或者湿度等数值偏离适合茶树生长的范围时,自动控制系统会打开茶园相应的水阀实施喷灌或者滴灌,当达到适应值时自动关闭水阀。
新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9-硝基喜树碱-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包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发 明 人】顾薇;陈军;杨希雄;陆姗姗;严旭 【摘要】 针对现有技术中9-硝基喜树碱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9-NC-环糊精包合物,其含有分子摩尔比为1:30~200的活性成分9-NC和包合剂β-CD或其衍生物;具体制备方法为:将9-NC丙酮饱和溶液滴加到CD溶液中,并在25~60℃下磁力搅拌至丙酮完全挥发;所得混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冷冻干燥得9-NC-CD包合物粉末。同时本发明提供含有上述9-NC-CD包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包合物相比于9-NC游离药物溶解度增加300倍以上;同时包合物表现出更高的内酯稳定性与体外缓释效果;用X射线衍射分析与热分析法表明包合物中9-NC已完全被包合,进一步验证工艺的可靠性。由此,包合物可被开发成为液体制剂,也可改善9-NC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文化符号多层次数字化开发与应用
团队研究方向:(1)XR与沉浸场景设计研究;(2)中国风格创新设计研究;(3)基于文化和设计驱动力的品牌战略研究。科研项目:承担国家科技部、文旅部、中宣部、教育部等国家课题多项。承担企事业横向课题几十余项。 1、痛点问题:当前,传统文化产业面临数字化转型挑战。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文化元素现代转化存在障碍,品牌力不足,市场潜力未充分挖掘。同时,互联网经济下,时尚节奏加快,传统设计样式及产品迭代效率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2、解决方案:成果开发了“文化符号多层次数据调取系统”软件算法,实现文化符号的数字化提取和二次开发。该技术能快速生成多元化设计原型,辅助设计和样品观赏。 3、竞争优势分析:成果在文化符号快速调取和应用方面具显著优势,可降低创新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AI对文化产业作用及市场应用前景:AI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升级,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时尚化产品需求。项目成果应用前景广阔,文旅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提升。成果已经在辽宁朝阳喀左的紫砂产业落地应用。 5、知识产权情况:《文化符号多层次数据调取系统》等2项软件著作权,法律状态已登记。
清华大学 2025-05-16
利用TCGA数据库资源发现直肠癌相关microRNA分子标志物的方法及系统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TCGA数据库资源发现直肠癌相关microRNA分子标志物的方法及系统和应用。基于公共数据资源例如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直肠癌miRNA测序数据,合理运用开放性的大数据资源和多样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miRNA表达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识别与直肠癌等复杂疾病相关的miRNA。包括:样本数据下载和整理;对miRNA表达数据的差异表达分析;将miRNA按照变化幅度排序;选定靶基因;对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本发明能解决不擅长整合现有网络资源、不熟悉miRNA相关的最常用数据库及前沿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极由复合纳米纤维PA6-GR修饰电极浸于TEOS溶液中制得;所述复合纳米纤维PA6-GR修饰电极通过静电纺丝收集于裸电极表面制得。本发明制备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良好、电子传递速率快,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生物传感检测等领域。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静电纺丝技术和电学修饰相结合,制备流程简单方便、成本低、原料来源广、产率高,可以大规模生产应用。
东南大学 2021-04-13
金属复合物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D,L-薄荷醇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复合物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D,L-薄荷醇中的应用,该金属复合物催化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镍70-85%、铝8-10%、钒5-10%、钴2-10%。该金属复合物催化剂应用于百里酚加氢制备D,L-薄荷醇时,具有反应活性高,手性化合物消旋化速度快的特点。同时异构化中加入的某种碱是减少轻组分副产物的关键。整个工艺反应选择性好,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合成路线对环境友好。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极由复合纳米纤维PA6?GR修饰电极浸于TEOS溶液中制得;所述复合纳米纤维PA6?GR修饰电极由聚酰胺6与石墨烯混合溶于间甲酚/甲酸/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中形成前驱体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收集于裸电极表面制得。本发明制备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稳定性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rTRAIL突变体-单甲基化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偶联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TRAIL突变体-单甲基化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偶联物及其应用。该偶联物由单甲基化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偶联rTRAIL突变体三聚体构成,rTRAIL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单甲基化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的分子量为3000~10000Da。所述应用是指该偶联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mPEGMAL-rTRAIL突变体偶联物质量易于控制,具有更长的半衰期,更好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保留了原TRAIL分子对肿瘤细胞约20%的凋亡诱导活性,成药性更高;制备mPEGMAL-rTRAIL突变体偶联物的反应时间更短,目的产物得率更高;不存在肝毒性隐患。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高效催化合成喹啉类衍生物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460926.9)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催化合成喹啉类衍生物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该合成反应中活泼α-甲基或亚甲基羰基化合物与2-氨基苯乙酮的摩尔比为1∶1,多磺酸根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摩尔量是所用2-氨基苯乙酮的7~10%,反应溶剂75%乙醇水溶液的体积量(ml)为2-氨基苯乙酮摩尔量(mmol)的3~5倍,回流反应时间为5~25min,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所得滤渣真空干燥得到纯喹啉类衍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效生物催化合成烟酸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烟酸又称维生素 PP 或维生素 B3,是人体必需的 13 种维生素之一,作为药物中间体及饲料或食品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全球烟酸市场在 8 万吨以上,目前主要采用化学法生产。 本项目打通了生物转化 3-氰基吡啶制备烟酸的工艺路线,建成了国际上首条烟酸生物法生产线,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项目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菌种、建立了腈水解酶的高效表达和系统改造技术、构建了固定化和高浓度转化体系;腈水解酶发酵酶活及烟酸转化产量均为目前国际报道的最高水平。已建成年产2000 吨烟酸生物法生产线,相比传统化学合成工艺节约能耗 30%以上,降低污染物排放 70%以上。在 Catal Sci Tech,ChemCatChem,Crit Rev Biotechnol 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20 余篇,1 篇入选BioMed 数据库 Highly accessed 论文;213受邀合编英文专著 1 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15 项,其中已授权 9项。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6 37 38
  • ...
  • 327 3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