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医学虚拟仿真教育软件产品体系
厦门立方幻境虚拟仿真系统将虚拟仿真技术与临床医学教学相结合,模拟数十种真实基础护理学案例,将基础临床医学专业操作规范要求、操作动作、器械位置等交互关系实时3D立体呈现;医学师生可直观观察各案例情况、按规范要求进行护理知识学习、实训;对操作过程实时展示、纠正错误、进行考评。系统能有效协助教师完成教学和考核工作,帮助医学生更快掌握基础护理学知识和技能。 系统拥有:PC、VR、AR、MR、3D交互墙、CAVE沉浸系统、移动版等多种软件版本,客户可根据需求定制。 产品涵盖: (1)、理虚实教学管理平台(2)、内科学(3)、外科学(4)、妇产科学(5)、儿科学(6)、口腔医学(7)、中医学(8)、基础护理(9)、急救护理(10)、老年护理(11)、康复治疗(12)、生理学(13)、动物学 等多个医学专业门类,及细分医学科目。更多产品资讯欢迎致电详询。
厦门立方幻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3
立方幻境医学虚拟仿真教学硬件产品体系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和体验模拟现实世界场景的仿真系统,可使用户沉浸到模拟现实的环境中并进行交互操作。立方幻境医学虚拟现实系统中所有医学场景和操作动作均可被操作者介入进行交互式操作;可将传统模拟人无法展现的视角盲点通过计算机图形模拟以透视、剖视等多角度实时呈现,使操作更贴近实际规程,让学生、医护工作者在课堂、实训中更易理解和掌握,让教师、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更轻松解释疑点和难点。系统可分为单人和多人等多种模式。 (1)、VR虚拟现实系统 (2)、AR增强现实系统 (3)、MR混合现实系统-Hololense (4)、浸式3D立体虚拟现实交互系统 (5)、CAVE四面融合沉浸式交互式教学系统 (6)、力反馈虚实结合训练系统 (7)、虚实结合一体机台车 (8)、虚实结合产品体系
厦门立方幻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3
胶体筛分离技术及其在工业去杂和纯化工艺中的应用
1. 项目概述胶体筛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碱和有机溶剂,机械强度大,抗生物污染能力强,分离效率高且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生物医药工业以及食品和环保工业中可用于胶体分离、超细催化剂回收、超细粉体分离、有害离子去除以及除油、脱色等工艺过程,并具有极高的分离精度。同时由于分离过程为物理过程,不引入其它的化学助剂,因此不会形成难以处理的二次污染,对产品品质无不利影响。2. 技术优势与传统的物理分离方式,如沉降、板框过滤、离心分离等相比较,以胶体筛为核心的分离工艺具有工艺简洁、处理能力大、设备投资小、处理成本低等特点,同时适应面广、分离装置简单、操作简便、能耗低,并且具有很高的分离精度(纳米级以上)。● 应用前景: 另外,胶体筛装置也可用于制药、化工行业的催化反应系统,如对氨基苯酚、环已酮肟、仲丁醇等,有效进行超细催化剂分离或回收作业,还可用于生物反应系统代替二沉池对超细颗粒污泥进行截留和回收等。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值精细化工中间体环己烯酮绿色合成技术
本技术以廉价易得的丙烯醛、2-甲氧基丙烯为原料,在不使用氧化剂、卤代试剂的前提下,通过两步反应,实现了环己烯酮的高产率合成。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环己烯酮又称2-环己烯-1-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主要用于化工制药。传统生产环己烯酮方法不仅品质低,环境污染大,而且步骤长、产物分离困难。规模化生产环己烯酮的技术已被淘汰,因此订单大量外移。本技术以2-甲氧基丙烯和丙烯醛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环己烯酮的创新合成。该方法所需原料廉价易得,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品质量好,目前已做过200升试验,可为后续工业化安全生产提供充足保障。 本技术以廉价易得的丙烯醛、2-甲氧基丙烯为原料,在不使用氧化剂、卤代试剂的前提下,通过两步反应,实现了环己烯酮的高产率合成。本技术具有原料廉价易得、产物分离简单、设备兼容性高、成本低、便于放大等特点,为环己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技术与经济上均可行的绿色新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在化工吸附分离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丁二烯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其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和有机溶剂对成分复杂的C4烃类混合物进行蒸馏分离。利用多孔材料进行吸附分离是一种潜在的高效分离提纯方法,但分子较小、极性较大的丁二烯容易被吸附,在脱附过程中不但容易被残留的其它C4烃类污染,而且容易受热聚合。我们前期已经发现可以利用合理设计的超微孔亲水多孔材料对C2烃类实现反常的极性选择。针对丁二烯分子柔性显著小于其它链状C4烃类的特点,我们希望能进一步通过特殊的孔道形状控制这些柔性客体分子的构型,利用构型变化的能量差获得反常的吸附选择性和最优的C4烃类吸附分离顺序。形状尺寸合适的离散孔洞最有利于控制柔性客体分子的构型和并反转吸附选择性,而连续的孔道对客体分子的吸附扩散又是必须的。通过模拟计算,发现具有准离散孔洞的柔性多孔材料MAF-23在两种要求中取得平衡,实现了反常而且最优的C4烃类混合物吸附分离顺序。常温常压下将丁二烯、丁烯、异丁烯和丁烷混合物通过MAF-23填充的固定床吸附装置后,吸附最弱的丁二烯最先流出而且纯度很容易达到99.9%,同时可避免常规纯化方法中因加热而产生的丁二烯自聚问题。
中山大学 2021-04-13
无菌接种箱.超净工作台.超净台.净化工作台
产品详细介绍  无菌接种箱   一、接种箱的作用   接种箱的作用是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细菌,食用菌等菌种的接种。   二、接种箱的构造   本产品采用全钢结构,外表喷塑,台面为三聚氢氨板或理化板结构。前观察窗为70度的开启角度为方便操作,接种箱前为两个15公分的操作口,接种箱配有紫外线杀菌灯日光 灯和臭氧发生器。为方便散热和换气底部留有透气孔。   三、接种箱的使用   使用前先有百分之五的甲醛或百分之七十的酒精进行消毒,然后打开杀菌灯即紫外线杀菌管和 臭氧发生器进行60分钟的灭菌消毒。完成后再将照明开关打开,即可进行菌种的接种。 技术指标: 型         号   外形尺寸 操作区尺寸 电压 日光灯 紫外线 臭氧发生器 WJ—ZJX(单面) 1000×530×600 1000×490×580 220V 20W×1 20W×1 100-200mg/h WJ—ZJX (双面) 1000×900×600 1000×860×580 220V 20W×2 20W×2 100-200mg/h    
济南杰康净化设备厂 2021-08-23
蜂产品深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
本项目以蜂蜜、蜂花粉、蜂胶及蜂王浆为原料,采用中医食疗理论和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开发出了具有抗衰老、保护化学性肝脏损伤的功能性食品;采用指纹图谱技术鉴别蜂蜜的种类;采用绿色加工技术脱除蜂蜜中的农残和抗生素;开发出了一种蜂花粉饼干和一种具有保护慢性酒精肝脏损伤的蜂蜜制品。 本项目已获得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2项省级鉴定成果。
西北大学 2021-05-11
全息薄型CD光学产品与生产技术
一、市场分析 全息薄型CD光学头(含小机芯)是用于笔记本电脑光盘驱动器、移动VCD、便携CD机的重要核心部分。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并有持续性需求。该项目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属于信息产品中的光电存储产品,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方向,也符合武汉光谷地方经济的产业发展。二、项目简介 本课题组拥有该项目完整的、成套的生产技术,包括产品生产的技术文件、工艺文件等。并能够设计、制造产品生产线所需的全套生产设备(包括:调整机、评价机、工装治具等)。还可完成整条生产线的设计、安装、调试、样品试制、量产全过程。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樟芝活性物质提取及其产品生产技术
樟芝是一种珍稀药用真菌,但由于对生长条件要求苛刻,人工 种植一直未能突破。本技术实现了樟芝药用材料的人工培养,使樟芝大规模应 用成为可能。该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应用将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福音。该技术从 樟芝中筛选出多糖产率高的优良菌株,利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法,提取其中的 活性物质,确定了符合高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的药用真菌中活性多糖成分提 取的工艺流程和参数,筛选出 2 个优质工程菌株,特别是在国内外首次采用航 天卫星搭载方法获得了樟芝多糖含量高的新菌株。获得 4 项发明专利,开发出 调节免疫、健胃护肝、抗病毒、抗衰老、抗氧化、抗辐射等功效明显的樟芝多 糖胶囊产品。 市场前景及效益预测:据报道,我国现有 600 万癌症患者,按 80%接受放化 疗治疗计算,共有 480 万患者。其中 50%(240 万)接受樟芝产品治疗,若以胶 囊产品投放市场,每个癌症患者每天服用 6 粒胶囊,年需求量达 43200 万粒, 每粒胶囊以 6 元计算,总经济效益可达 25.92 亿元。若以保健品投放市场,用 来提高免疫、解酒、预防各种射线的辐射,按此需求计算,每年生产 50000 万 粒,年总收入可达 30 亿元以上。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聚乳酸类软包装产品产业化开发
聚乳酸是一种完全生物降解、低能耗、来源于植物体的可循环再生材料,从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来看,其原料来源有望从玉米变为玉米秸或玉米芯,在资源日趋紧张、价格飞涨、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其廉价、来源稳定、高性能、低资源消耗的特性已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内外均实现了产业化。虽然聚乳酸已吸引了全球的眼球,但其脆性特点,使其主要市场仅在纤维、硬包装、双向拉伸膜等领域,而国内主要是硬包装产品,较低的技术含量,使产业难以形成规模,由此抑制了聚乳酸国内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对国际科技发展动态的前瞻性判断,华东理工大学依据雄厚的研发能力,以对聚乳酸增韧改性为突破口,对软包装产品进行了开发,并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技术特点:(?)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粘流态支链聚酯改性聚乳酸新工艺,有效改善了聚乳酸材料的柔韧性和成膜加工性能。(?)采用液相吹塑的方法,为双膜泡吹塑过程提供了稳定的加工温度,简单有效的解决了双膜泡吹塑过程中温度波动对薄膜尺寸及性能的影响。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0 41 42
  • ...
  • 86 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