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药物中间体“1H-八氢吲哚-2-羧酸”制备工艺
该化合物为高血压治疗药物群多普利的中间体,是合成的手性非天然氨基酸,从环状化合物和天然氨基酸出发进行制备。产品外观为白色固体,纯度>98%。国外利用此中间体开发的新药已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
南开大学 2021-04-10
金属卟啉仿生催化氧化合成含氧有机化学品
含氧有机产品如己内酯、环氧环己烷均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己内酯主要用于合成聚己内酯和与 其它酯类共聚或共混改性,其中聚己内酯具有独特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以及良好的渗透性,在环保和医 用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环氧环己烷开环反应可制备大量中间体,是合成盐酸苯海索、农药三环锡、 克螨特、1,2-环己二醇、聚碳酸酯等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固化剂、增塑剂等领域。由于 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的合成存在生产的安全性和产品的稳定性等方面的难题,因此其合成技术难度大,目 前只有美、英、日等国的很少几家公司在生产,而我国主要依靠进口。 仿生催化氧化技术就是模拟血红素的活性中心结构,通过设计合成与酶结构相似的化合物,模拟与酶 催化反应相似的反应历程,实现温和条件下的催化氧化过程。本技术以氧气为氧化剂,以类酶结构的化合 物为催化剂,实现在温和条件下环己酮、环己烯高选择性氧化制得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的仿生催化工艺。 本技术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备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新工艺,目前正处 在中试阶段。本技术成果填补了目前氧气氧化环己酮、环己烯制备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的国内外技术空白。
中山大学 2021-04-10
多点交替进水混合液资回流阶式A2/O工艺
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工艺是东南大学借鉴UNITANK与A2/O的优点,而研发的新型活性污泥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周期运行,连续、交替进水,连续出水,一体化设计,单独设置专用的沉淀池。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不设混合液回流设备,污泥少量回流。
东南大学 2021-04-10
碳化硅提纯工艺信息化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碳化硅微粉的提纯工艺要求实时在线监测提纯罐中微粉溶液的温度、液位、搅拌机时间等参量;如果分别选购市场上已有的数字化测温仪、液位计和搅拌机运动监测(如转速)仪表分别监测相关参量,还需另外选购工业控制计算机(车间环境温度夏季高达50℃以上,普通PC机无法胜任),以便把测温仪、液位计和(搅拌机)运动监测的信号实时采集和存储。此方案不仅成本高,而且占用车间生产、物流空间较多,将对车间正常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受连云港乐园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委托)我们以增强型嵌入式微控制器AT89S52为核心,自行设计研制了集提纯罐溶液温度、液位、搅拌机监测与提纯工艺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多参量监测仪。该仪器支持时下流行的在系统编程(In-SystemProgramming)下载技术,便于今后的程序升级;采用液晶显示器和键盘作为人机接口;采用Flash存储器AT29C010A作数据备份之用;采用一主多从的方式通过RS-485总线协议实现分布式结点与上位机的通信,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东南大学 2021-04-10
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胆酸结合蛋白方面的研究
主要是利用传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基因修饰的小鼠疾病模型,对有限的几个胆酸相关蛋白进行研究,进展缓慢。迄今为止还从未有在蛋白质组水平上全面发掘可以和胆酸分子相互作用的靶标蛋白的研究,而化学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平台。首次以天然胆酸分子结构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可以模拟其生物学功能的光交联胆酸分子探针,然后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活细胞水平上全面探寻了哺乳动物体内可以和胆酸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潜在蛋白靶点,并从生化水平上进行了验证。
北京大学 2021-04-11
核反应堆进出口接管锻造工艺的模拟研究
用数值模拟对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进出口接管锻造各工序的温度场、应力应变场和金属塑形变形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工艺参数对锻造过程的影响,优化确定锻造工艺规范。通过多次模拟试验,确定了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和质量满足要求的试制方案,产品经国家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其各项性能指标测试完全达到合同要求;首创“斜十字镦粗法”,使钢锭中心始终保持较大的三向压应力,在拔长时采用合理的砧宽比和接砧角,改善锻件应力状态并提高拔长效率。项目获得专利2项,发表文章2篇。
东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汽车轻量化的少片簧关键工艺和材料技术研究
项目概况 该项目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片簧及关键工艺和材料技术,实现其轻量化、高性能和长寿命要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承受高应力少片簧的关键制造技术,申请了“承受高应力的高强度变截面簧片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200710132237.5)。 本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获得2008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特点 在少片簧优化设计的基础上,采用高洁净度、控制夹杂物形态和减少夹杂物数量、形变细化晶粒、表面无全脱碳的新型高强度弹簧钢,对少片簧进行变截面控温轧制,细化晶粒,减少表面缺陷,优化热处理工艺,减少脱碳,改善韧性;,提高表面应力喷丸的预应力大小和喷丸强度等措施,解决了少片簧在承受应力水平提高后,其强度提高和疲劳性能的匹配问题,以及疲劳性能对表面和内部缺陷敏感性显著增加的问题,稳定和提高了少片簧疲劳性能,实现了承受高应力的高性能、长寿命少片簧开发,可减轻悬架弹簧重量20~30%,提高平顺性约10%,具有明显的省材节能降耗效果。技术指标     少片簧设计应力1000-1200MPa、抗拉强度水平≥1800MPa,减轻悬架弹簧重量约20~30%,提高平顺性约10%,满足台架疲劳寿命和实际使用要求。市场前景     本项目已在依维柯系列轻型客车系列上实现了少片簧的国产化批量生产应用,取代了进口,满足了近万台份依维柯车的高端市场需求,减轻了悬架重量,提高了整车平顺性及乘座舒适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正推广应用于更多的车型上。鉴于高应力少片簧具有整车轻量化、提高整车平顺性和降低材料消耗和燃油消耗等减重、节能、环保的效果,因此,该项目具有十分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能显著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填补该领域的国内空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基于化学自组装的低成本纳米图案化蓝宝石衬底制备技术
1 成果简介GaN 基的发光二极管( LED)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固体能源,将成为人类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第三代照明工具。外延 GaN 使用最广泛的衬底是蓝宝石,与普通的平整蓝宝石衬底相比,经生长或刻蚀的方式制作出的具有周期性凸凹起伏结构的图案化蓝宝石衬底,可以减少外延生长 GaN 的位错密度,改善晶体质量,提升 LED 内量子效率。同时图案化的蓝宝石衬底有效解决了由于 GaN 材料折射率大引起的全反射问题,增加了光提取效率。研究表明,微米级图案化蓝宝石衬底可以大幅度提高 LED 的芯片亮度,而使用纳米级的图案化蓝宝石衬底亮度将更高。目前虽然可以制造出微米级图案化蓝宝石衬底,但是需要进行黄光光刻工艺,存在成本高且产率低等问题;如果要形成纳米级周期性结构,所采用的次微米图形加工工艺昂贵, 500nm 以下的图形成本更高。我们以化学自组装工艺代替传统半导体光刻工艺,发展出一种低成本的纳米级图案化蓝宝石衬底加工技术,以提供 LED 企业急需的面向高端产品(高亮度、大功率照明用 LED)的蓝宝石衬底。2 应用说明本技术以胶体纳米球作为构筑基元,利用化学自组装方法制备大面积(可达 4 英寸)胶体晶体单层——一种纳米级有序排列形成的周期性结构(图 1),再通过干法刻蚀或者湿法腐蚀的方法将该周期性结构转移到蓝宝石衬底上,从而得到纳米级图案化蓝宝石衬底(图2)。 整个方法建立在化学自组装技术基础上,摈弃了传统半导体光刻工艺,快速、重复性好,大大降低了纳米级图案化蓝宝石衬底的制备成本,从而为外延生长高亮度、大功率照明用 GaN 材料提供更高质量、更低成本的蓝宝石衬底。  图 1 化学自组装方法在 2 英寸蓝宝石衬底上制备的胶体晶体单层及其微细结构。  图 2 纳米级图案化蓝宝石衬底, 左图为蒙古包状图形衬底, 右图为凹坑状图形衬底。3 效益分析目前我国照明行业产值已达 800 多亿元,市场对高端 LED 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为了提高 LED 的发光效率,除采用优化的外延结构外,使用图案化蓝宝石衬底是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目前高光效图案化蓝宝石衬底的市场年需求量为 1000 多万片,并且随着我国“ 十城万盏” 计划的推进,每年的需求量将有一个很大的递增。当前的图案化蓝宝石衬底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是供不应求,而在中国国内还未有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外延所需的图案化衬底主要从美国、韩国和台湾进口。因此,面对市场对高端 LED 产品的需求,纳米级图案化衬底的市场规模巨大,前景非常好。本项目携手蓝宝石衬底企业或 LED 企业,瞄准 LED 高端市场的需求,生产目前 LED 企业急需的纳米级图案化蓝宝石衬底,力争成为国内首家纳米级图案化蓝宝石衬底专业制造商。4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商谈。5 所属行业领域能源环境。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荆芥内酯邻溴苯甲酸酯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
【发 明 人】 丁安伟 ; 单鸣秋 ; 张丽 ; 李念光 ; 曹雨诞 ; 包贝华【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荆芥内酯邻溴苯甲酸酯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荆芥内酯邻溴苯甲酸酯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荆芥内酯邻溴苯甲酸酯,其特征是分子式为C17H17BrO4,熔点为184-186℃,其比旋度为本发明还公开了它的提取方法,以及在制备抗疱疹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潜指纹显现的新型银显现试剂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检测潜在指纹的新型银显现试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基于银镜反应的传统指纹检测技术制备困难、操作复杂、反应液保质期短等问题。本发明以醋酸银、氨水和甲酸的混合溶液为原材料,利用化学还原反应制备了具有反应活性的银显现试剂。该试剂在空气中加热挥发溶剂后能原位生成银纳米粒子,从而实现潜指纹的显现。此外,该显现试剂还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保质期长等优点,能够快速的显现潜指纹,并且在多种材料的表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潜指纹显现效果,为识别个人的身份信息提供依据,因此本发明在法庭科学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38 639 640
  • ...
  • 681 68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