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应用催化B:环境》报道我校合金界面促进氨电合成新突破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应用催化B:环境》(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以“相分离的铜银合金界面应力诱导界面铜缺陷促进氮气活化和电还原反应”(Phase-separated CuAg alloy interfacial stress induced Cu defects for efficient N2activation and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为题,在线报道了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在氮气(N2)电合成氨(NH3)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广西大学 2022-09-27
肿瘤前期诊断分子探针的合成及其分子影像活体诊断系统
常见肿瘤的前期诊断是目前的一个技术难点,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分子荧光探测技术,这些技术的核心是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合成以及这种分子探针的肿瘤靶向特性,我们已经合成了可以进行部分肿瘤标记的近红外分子探针,并在几种肿瘤的前期诊断中获得了成功。同时我们也已经成功开发了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可以进行分子荧光探针应用的相关研究。应用于医疗器械:肿瘤的前期诊断,获发明专利2项,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我们已经合成了可以进行部分肿瘤标记的近红外分子探针,并在几种肿瘤的前期诊断中获得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超声 CT 的合成孔径成像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 CT 的合成孔径成像方法及系统,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超声 CT 环阵探头采集超声反射接 收的数据,获取原始回波数据;S2、对所述原始回波数据进行合成孔 径聚焦,获取各成像点的值;S3、旋转超声 CT 的环阵探头,重复步 骤 S1-S2,得到多组成像点的值;其中每次旋转的角度小于相邻两个阵 元到环阵探头圆心之间的夹角;S4、对所有成像点的值进行加权平均, 再依次进行包络检测、对数压缩和灰度映射处理,得到最终的高分辨 率图像。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本发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治疗失眠症新药——雷美替胺合成新工艺研究
雷美替胺是日本武田制药公司开发的新作用靶点失眠症治疗药物,2005年7月首次在美国上市,商品名:Rameheon,Rozerem;剂型:片剂(8mg/片)。雷美替胺是目前唯一上市的用于治疗难入睡型失眠症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对慢性失眠和短期失眠也有确切疗效;由于本品无依赖性和药物滥用倾向,FDA将其列为不受管制的催眠药物。 由于专利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需多步高温、高压催化氢化反应,合成中还需采用不对称催化氢化还原,所用原料价昂,回收不易,并且合成步骤较长(约18步反应),导致总收率很低,原料药成本高。为此,本课题组发展了几种全新合成路线,成功合成了高纯度的雷美替胺(化学纯度>99%,光学纯度>99%),并使合成步骤大大简化(约9~11步反应),革除了高温、高压操作,使氢化反应常压即可进行,且所用化工原料均可在国内解决。所发现的新方法避免了武田公司专利方法---不对称催化氢化存在的缺点,以及可能引起专利纠纷,其中一些关键中间体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部分研究内容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三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四川大学 2016-04-15
微纳米银粉可控合成与高性能导电浆料生产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医药、能源等行业。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太阳能光伏的迅速发展,对以银粉为主要功能相的电子浆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国外微纳米银粉生产技术与导电银胶、导电银浆的配方和生产都属于保密技术。经本项目团队二十多年的研发,在微纳米银粉的液相可控合成、导电(胶)浆料生产技术方面具备产业化条件,实现产品系列化,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Pt/α-MoC1-x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合成与应用
本项目设计开发了一种新的碳化钼负载的原子级分散Pt催化剂,能够在低温(150 ~ 190 ℃)条件下实现对水和甲醇的高效液相重整产氢。其中,原子级分散铂-碳化钼双功能催化剂在190 ℃条件下,催化产氢速率可达~20000molH2/(molPt * h),活性较传统铂基催化剂提升了两个数量级。
北京大学 2021-04-11
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合成工艺的绿色研究
项目简介: 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是超高效、广谱、安全的绿色化农药品种,分别于 2007、2013 年通过农业部审核,获得农业部正式登记证。其中单嘧磺隆适用于小麦、谷子、玉米等主要作物,尤其是作为谷子除草剂,它的作用无可替代,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为 5.1 亿亩,小麦 4.5亿亩,谷子 3000 万亩,因而市场相当广阔。目前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原药生产废水量较大,亟需对它们的合成工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实现合成工艺绿色化,使整个工艺废水达到“零排放”。 项目特色: 设计单嘧磺隆生产工艺路线时,对氨解工段反应进行改进,用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反应溶剂,使生产工艺更为绿色化;对氨基酯工段后处理进行了改进,通过蒸馏回收了丙酮;对关环工段后处理进行了改进,在近回流情况下通过水萃取除掉无机盐,水可以通过蒸发回用,既保证了中间体的纯度,又减少了废水排放。设计废水处理方案时,采用了“生产工艺废水套用—蒸发回用—结晶”这样的一个内循环过程,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工艺废水的处理成本,而且回收绝大部分的水以及无机盐。可以实现水回用,基本达到废液“零排放”,满足了节能环保的要求。该方法不仅操作简便,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运行成本低。 本项目先后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 3 项,“十一五”科技支撑 1 项、科技部推广 1 项,农业部成果转化 1 项、天津市重点攻关 1项和天津市成果转化 1 项;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创业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科技发明一等奖、天津市发明专利金奖,天津市最有价值发明专利称号,天津科技重大成就奖等。 社会贡献和经济效益: 可降低单嘧磺隆生产工艺废水的处理成本,而且回收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以及部分原料,能基本达到废液“零排放”。同时,可能该方法应用于同类产品单嘧磺酯等的生产工艺废水处理中。该项目不仅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基本实现生产工艺“绿色化”,这对单嘧磺隆、单嘧磺酯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开大学 2021-04-13
厂家直销高压高温消解罐\KH-100ML水热合成
产品详细介绍厂家直销高压高温消解罐\\KH-100ML水热合成反应釜水热合成反应釜的特点1、 抗腐蚀性好,无有害物质溢出,减少污染,使用安全。2、 升温、升压后,能快速无损地溶解在常规条件下难以溶解的试样及含有挥发性元素的试样。3、 外观美观,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缩短分析时间,数据可靠。4、 内有聚四氟乙烯衬套,生成护理,可耐酸,碱等。5、 可替代铂坩埚解决高纯氧化铝中微量元素分析的溶样处理问题。烘箱中使用的高压消解罐,也称为溶样器、压力溶弹、水热合成反应釜、消化罐、聚四氟乙烯高压罐,是利用罐体内强酸或强碱且高温高压密闭的环境来达到快速消解难溶物质的目的。是测定微量元素及痕量元素时消解样品的得力助手。样品前处理消解重金属、农残、食品、淤泥、稀土、水产品、有机物等。厂家直销高压高温消解罐\\KH-100ML水热合成反应釜釜体304优质不锈钢,采用圆形榫槽密封,手动螺旋坚固.具有密封性好,安全系数高,消耗酸溶剂少,使用简便!厂家直销高压高温消解罐\\KH-100ML水热合成反应釜内胆材质为聚四氟乙烯(PTFE简称F4),其特性: 1.耐高温:使用温度-200~+300℃; 2.耐低温:-196℃可保持5%; 3.耐腐蚀:耐强酸、强碱、王水和各种有机溶剂; 4.耐绝缘:介电性能与温度、频率无关; 5.高润滑:固体材料中摩擦系数最底; 6.不粘附:不粘附任何物质;自润性强:固体材料中摩擦系数为0.04 7.无毒害:具有惰性,可植入人体内;耐老化可长期在大气中使用 8.防污染:金属元素空白值低,铅含量小于10-11 g/ml,铀含量小于10-12 g/ml; 9.防泄漏:从离地1.2米高处落下,瓶体不破裂,瓶盖不脱落,无破损泄漏现象
郑州杜甫仪器厂 2021-08-23
高压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树脂合成制备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高压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树脂合成制备系统1 使用范围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他高分子树脂的合成制备与中试研究2 执行标准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HG/T 20592-94 机械搅拌设备HG 20592~20635-97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T 20546-2009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3 中试50L高压反应釜树脂合成制备系统规格3.1 设备规格型号50L高压反应釜树脂合成制备系统及辅助设备3.2 设备外观尺寸50L高压反应釜树脂合成制备系外观设计尺寸见各自分设备尺寸4 中试50L高压反应釜树脂合成制备系统的主要配置及技术参数 4.1 不锈钢反应釜及其系统4.1.1高压反应釜(1)材质:304不锈钢材质,内外抛光;50L容积;厚度不少于6mm;(2)工作温度范围:-20℃~300℃;(3)夹套可以承受的温差:≥60℃;(4)高压反应釜正常工作压力范围:–2MPa ~ 5MPa;(5)零死角底放料阀,釜体需设计取样口;(6)釜体口与釜盖连接处凹槽“O”型圈式设计,使高压反应釜体系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满足系统的真空度要求。(7)侧接口:采用不锈钢法兰密封,保证整个导热系统的导热介质大流量充分循环。(8)标准高压反应釜盖,有可视窗口,开口设计不少于5个。(9)配备立式分馏柱、立式冷凝柱、卧式冷凝器、馏分储罐(带视镜)。4.1.2常压掺合不锈钢反应釜(1)材质:304不锈钢材质;内外抛光;100L容积;厚度≥6mm;(2)工作温度范围:-20℃~300℃。(3)掺合不锈钢釜压力工作范围:常压。(4)零死角底放料阀。(5)标准不锈钢反应釜盖,有可视窗口,有投料口,釜内预留温度传感器接口(掺合釜夹套内通循环水,温度无需监控)。4.1.3搅拌系统搅拌电机功率范围:0.4KW≤功率≤1.2KW;最大转速为120 r/min,配备变频器。搅拌方式的设计需满足充分搅拌反应物料(无死角)的要求。4.1.4搅拌密封系统套管式密封搅拌系统,PTFE或更高材质密封,可根据情况选配机械封。要求整体密封性达到真空度小于2000Pa。4.1.5进料系统恒压滴定漏斗或负压进料,两釜体通过管路密封相连。4.1.6减压蒸馏系统冷凝回流柱,配减压蒸馏系统。4.1.7支架系统凳式支架或根据具体需求确定。整个系统拆卸与安装要求方便。4.2 高精度温控系统(1)全封闭温控系统,控制温度范围:-20~300℃;(2)控温精度稳定性在:±0.1℃,精确控制高压反应釜体温度,配备液晶屏显示器,显示设定温度、夹套温度及实际反应温度,并可显示三者的温度曲线;(3)可设定釜体和夹套的最大温差,防止温度差过大引发的爆裂;(4)可编程控温,保存并随时调出使用,方便快捷;(5)如遇突发放热现象,超过机器设定值,加热功能停止。
烟台松岭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办公立,面向全国招生,为生物医药产业培养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辐射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技术产业带。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历经了五十年职业教育,以行业好、专业好、就业好闻名遐迩。能够系统培养运用现代生物医药应用技术,从事药品科研服务、生产、检验和销售流通及制药工程设备维修,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多渠道与生物医药企业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确保顺利进入生物医药行业工作。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注重提升办学水平与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学校实行专本无缝对接,在校进行专科学习的同时,接受本科教育,在取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的同时,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文凭。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各项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另外,通过与企业合作实施和提供订单培养自助和勤工俭学岗位资助。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同学,毕业后可以享受天津市政府为支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到天津就业的相关户籍政策落户天津。 校徽注释 1、校徽图形为圆形。象征学院的凝聚力和规范化,以及作为教育机构的包容万象、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2、校徽图形由内外两部分结合构成,外环内容为学院中英文对照规范名称;内核为校徽基本图形。 内核上方“Y”形图案,似“医药”的汉语拼音声母,代表学院的办学特色、主要的专业方向和社会服务领域;三个方向的中心连接图案代表着学校、企业、社会齐心协力办好教育,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内核下方的水体波浪图案,一方面代表学校坐落在渤海之滨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彰显我校教学知识面丰富,是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处所之寓意。 3、校徽的整体颜色采用代表生命的绿色,喻意着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为人类健康服务,昭示着学院的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校训”一词意为:学校教诲或学校法则。校训代表着学校办学准则及宗旨,奋斗方向和学校精神,培养目标及教学目的,全体师生都必须铭记在心。 本“校训”可释为:在校学习、探求学问精细严密;从事职业诚实守信。对现实中所闻见的有悖道德规范之言行不同流合污,主持正义并严格约束自己 校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兼顾到学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存在。 严谨求学是针对师生而言,治学求学,均应以严谨务实,崇尚科学为根本。 诚信从业则是对师生终生的职业操守约定,在各自岗位从业都要以诚实守信为标准。 自洁律己知行规范。更是告诫师生应以此作为加强道德修养谨言慎行,在思想追求和实践作为上坚守的准则。 医药业自古就是视诚信为生命,自身修养为重中之重的“仁业”,对从业者资质要求之高非一般行业可比。校训亦秉承发展了这一传统行规,在大反商业贿赂诚信制药的今日更具现实意义。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7 78 79
  • ...
  • 179 1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