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物联网智能交通信息采集及管理系统
根据智能交通信息检测需求,依据RFID检测系统的优势而设计出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智能交通诱导系统,该系统是一种针对智能交通领域的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处理系统。通过建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示范工程,为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上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和决策依据,以点带面,逐步建立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处理规范和标准,全面提高交通管理水平,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道路利用率,扩大交通管理范畴,提高交通和运输生活质量。利用了物联网的技术优势,通过无源高频率射频技术实时采集路段的车流量信息
扬州大学 2021-04-14
物联网智能交通信息采集及管理系统
根据智能交通信息检测需求,依据RFID检测系统的优势而设计出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智能交通诱导系统,该系统是一种针对智能交通领域的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处理系统。 通过建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示范工程,为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上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和决策依据,以点带面,逐步建立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处理规范和标准,全面提高交通管理水平,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道路利用率,扩大交通管理范畴,提高交通和运输生活质量。 利用了物联网的技术优势,通过无源高频率
扬州大学 2021-04-14
激光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交通供给能力不能满足现实和潜在的交通需求,基础设施短缺与其利用的低效率并存,交通管理智能化可以提高路网通行效率、提高道路利用率;智能化、全天候的交通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是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本成果发明了一种具有安全、无障碍、全天候、在多车道及各种速度下准确测量车速、流量、车型和道路利用率等多种信息的交通信息采集、信息处理系统,包含激光测量装置和交通信息智能处理软件两个组成模块。
南开大学 2021-04-14
复杂立体交通节点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针对南京市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项目的晓庄广场互通所在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工序转换频繁,施工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基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施的经验和教训,解决晓庄广场互通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包含四个子课题:复杂立体交通节点施工风险管理研究;立交互通桩基础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研究;超大跨度立交桥跨越既有隧道架设技术研究;立交互通施工与地铁施工相互影响及施工时序研究。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临沂宏森轨道交通材料有限公司
 临沂宏森轨道交通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注册资金5000万元。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金属材料锻压及锻压模具的设计和开发,长期专注于大中型高精密模锻件的锻压生产、性能处理和销售。产品主要服务于轨道交通系统配件、高速机车配件、重型载重汽车配件、石油机械配件、工程机械配件、核电化工阀体、模具研发制造及其它来图来样产拼的设计开发。 已形成对中铁宝桥集团、北方奔驰、陕汽汉德、湖北东风、山东临工、美国Oerlikon fairfield、法国POMA、意大利Leitner ropeways、瑞典Dellner等国内外企业配套。公司地处中国物流之都临沂,选址于环境怡人的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日东、京沪、长深高速贯穿东西南北,距临沂机场不足15公里,离日照港不足100公里,交通阡陌畅达,保障了物流便利迅捷。 公司将始终坚持“质量优先,用户至上”的宗旨,已通过ISO9000和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配备有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金相分析、机械性能综合测试等检测手段,努力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服务,同时愿与国内外广大客户真诚合作、携手并进,共谋发展,共创佳业。
临沂宏森轨道交通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25
专家报告荟萃㊸ | 北京理工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李旭珊: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届高校心理健康创新发展论坛是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同期学术活动。期间,李旭珊主任以《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作了主题报告。她提出,数字化时代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共同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3-14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首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提供科技人才保障,特制定本办法。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5-02-10
北京网络职业学院
(1)学院简介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深刻影响着全球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在新的经济形态下,各行各业都在努力融入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之中,迎接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机遇,社会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北京网络职业学院是为我国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培养人才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2)校园环境 学校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学校周边分布着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被誉为“北京城之源”的西周燕都遗址、具有1300年历史的佛教圣地云居寺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 校园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学楼两栋、实验实训楼一栋、学生公寓楼四栋、食堂一栋、室内体育馆一座。学校建筑现代大气、校园环境整洁优美,适宜学生生活和学习。 (3)基础设施 学校具有适合互联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学校建有各类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语音教室、影视演播室、画室、动漫实训室、计算机房和网络实验室等。学校建有大型图书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多功能体育馆、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高尔夫球练习场等文体设施,满足学生的课外生活。 (4)食堂餐饮 学校建有62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可容纳3000人同时就餐,能够提供品种多样的餐饮,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口味学生的饮食需求。 (5)住宿安保 学生宿舍可容纳7500余人。学生宿舍配备空调、网络接口,拥有独立卫生间和淋浴间。宿舍楼安装有消防报警系统,设有超市、医务室、洗衣房、自动取款机等服务设施。校警队24小时执勤,监控系统实施全天候全方位动态监控。
北京网络职业学院 2021-02-01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教育主管部门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学院溯源于1958年建校的北京市农业学校,有着60年的办学历史;现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担任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北京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 学院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秉承“立德、修业、求知、笃行”的院训精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为主线,主动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城乡一体化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积极贯彻学院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为导向,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深化管理改革、创新驱动和内涵建设为抓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科研支持与社会服务。 目前,学院总占地81.22公顷,建筑面积32.54万平米,固定资产7.12亿元。下设园艺、畜牧兽医、食品与生物工程等9个系部以及清河校区(机电工程学院)、北苑校区(国际教育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生及学院所属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学生合计9000余人,面向广东、湖南、安徽、四川、重庆等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院现开设普通高职专业39个,其中,园艺技术、畜牧兽医、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作为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创新形成了“植物生长周期循环”、“岗位轮动”、“1-4-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成了“任务导向、模块设置”、“岗位化”、“从田间到餐桌”的课程体系,为全国农业种植类、畜牧兽医类、食品安全类高职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范例。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8人,其中正教授25人、副教授178人;现有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5个、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优秀教师3名、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11名、青年教学名师1人,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名师4名,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5名,形成了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院校中有场,场中有园,校内实践场所占地700余亩,建有彩色苗木繁育中心、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心、教学动物医院、种禽繁育中心、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等37个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156个实验室,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80%以上;连同330个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为有效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均在98%以上。 学院不断创新三农服务机制,相继组建都市现代农业、畜牧兽医新技术等专业化服务工作室和奶牛、健康养殖、种苗组培、设施农业等产学研服一体化工作室;连续12年选派专业骨干组建科技挂职服务团队,累计派出155名236人次服务郊区,以“项目带动计划”、“人才支撑计划”为依托,在“院乡、院镇、院区、院企”共建合作中,创新实践了“科技挂职1+1”、“五能标杆”主题工作,形成了“滴灌式”、“孵化式”、“链条式”等服务模式和“五个一”挂职服务机制。建立实习实训、产学研服基地百余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百余项。生态环保养猪、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项目已成为品牌项目。学院同时获“北京新型农民培养先进单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农业部认定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分别与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农业大学、德国宁堡农学院、英国贝辛斯托克技术学院、荷兰郎蒂斯教育集团、韩国富川大学、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等16所职业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交流关系,开展教师科研项目交流、专业交流、学生海外实习、学生互换交流等项目;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美国卡比奥拉尼社区学院联合举办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专业高职合作办学项目;学院具有接待国外留学生来华留学资质,先后招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韩国和泰国等国留学生来院学习汉语、进行农业专业实习培训。 “十三五”期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将坚持“需求、目标、问题、绩效”四个导向,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国际化、社会化、一体化、集约化、信息化、法制化,促进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将学院建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服务区域城乡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稻田南里5号(102442) 总机:010-80358899 传真:010-80358822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2021-02-01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资格的北京市属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学院。学院设置 9 个系,开设财经商贸、双语教育、信息技术、艺术传媒和民生服务五大专业群,共28个专业,现有学生近 3000 人,其中外国留学生百余人。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154万元,教学用计算机1501台,多媒体教室50间,校内实训室5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8个,纸质图书34.11万册。学院建立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会计、计算机等专业教学团队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多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或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多项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或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2017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院亲笔回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为校训,心系国家、艰苦奋斗,传承发扬老校长艾黎和何克倡导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心培养了大批人才。” 2008 年 4 月 12 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给我院同学们复信,并亲书校训。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与嘉勉给全院师生很大教育、鞭策和鼓舞,全院师生认真学习贯彻回信精神,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在努力把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建设成为国际人才培养基地的征程中,取得显著办学成绩,得到党和政府的认可及奖励,多次获得中央和市级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二、优势特色 历史名校 学院职业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优良传统传承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社会活动家、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开拓者新西兰人路易·艾黎在1940年创办的培黎学校。路易·艾黎和马海德生前是我校首任名誉校长。苏步青、吴阶平院士长期任我校名誉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黄孟复为我院现任名誉校长。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受聘为我院“顾问教授”。 国际化教育和交流平台培黎学院不仅是一所大学,而且是一个国际化教育和交流平台。2017 年 4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培黎回信“希望你们发扬传承艾老‘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谱写国际友谊新篇章,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学院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回信精神,与日本、西班牙、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多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将大量中国学生送出国外留学深造的同时,也吸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生来我院交流学习。学院服务国家外交,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北京市“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为各国人民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搭建良好平台。 学府圣地 学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与国内著名大学相邻,信息畅通,交通便捷,环境优雅,书香浸染。 显著的区位优势,为学院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与“高、精、尖”产业发展以及学生实现就业、升学、出国深造与创业的人生梦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适合教育 学院推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教书育人在细微处的教育理念,坚持以高端服务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走产学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学院传承发扬老校长艾黎和何克倡导的职业教育思想,构建学生就业有路、创业有方、升学有门、出国有途的“四有”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心每位学生成长成才,努力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兴趣、爱好、特长的教育,满足其就业、创业、升学、出国等不同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实现人生梦想。学院秉承“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校训,培养有知识、有技能,会动脑、会动手,善分析、勇创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优质就业学院非常重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就业率高,用人单位满意,逐步做到有质量的就业。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8%。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 30 31
  • ...
  • 238 2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