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是一所以高素质舞蹈人才培养、高水平舞蹈理论研究和作品创作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为北京舞蹈学校,始建于1954 年,是新中国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北京舞蹈学院,隶属于文化部,2000 年划转北京市人民政府。学校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全面的舞蹈知名院校,被誉为“舞蹈家摇篮”。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现设有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国际标准舞系、音乐剧系、创意学院(下设编导系、现代舞系、艺术设计系)、人文学院(下设舞蹈学系、艺术传播系、公共基础部)、教育学院,与研究生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舞蹈考级院、青年舞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等教学机构,共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教育体系。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近60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400人(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近200人、附中学生800余人),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学生约5000余人,舞蹈考级院每年在海内外培训舞蹈考级师资5万余人,有近50万学生参加舞蹈等级考试。 建校60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以“遵道崇德,天地人和,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的校训为引领,以“坚持高层次的文化追求、坚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坚持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为工作目标,以引领和推动中国舞蹈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职能,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学。 学校基本定位:教学研究型舞蹈高等学府。 服务定位:立足首都,服务全国,面向国际,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舞蹈文化建设。 功能定位:舞蹈人才培养基地,舞蹈学术研究基地,舞蹈作品创作基地,舞蹈文化传承创新基地,舞蹈文化艺术智库。 学科定位:重点发展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编导、舞蹈理论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推进舞台科艺、艺术管理、媒体科技与舞蹈人体科学等相关学科建设,努力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学科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础扎实、素质全面、适应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舞蹈文化人才。重点是培养舞蹈表演、编创精英人才和舞蹈教育、研究高级人才。
北京舞蹈学院 2021-02-01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兴学图强的结果,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在悠久的文明历程中,古代中国曾创立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等国家最高学府,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既是中华文脉和教育传统的传承者,也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其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对建立中国现代学制作出重要历史贡献。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初的重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李四光等一批杰出人士都曾在北京大学任教或任职。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临时大学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兼有前沿应用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2位北大校友。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稳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于1994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之后启动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在这一国家战略的支持和推动下,北京大学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的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1903年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医学实业馆为这所国立西医学校的诞生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理科、工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改革创新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北大加快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上取得新突破。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考察,并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近年来,北大继承光荣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成果丰硕,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学校发展思路清晰,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令人欣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和指引下,北京大学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坚持当好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创造前沿科技和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枢纽平台、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桥梁纽带,在新征程上不断谱写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崭新篇章。 现任校党委书记郝平、校长龚旗煌。
北京大学 2021-01-15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运动营养、健康营养食品研发与制造、数字化体育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体育科技公司,致力于为竞技运动人群、大众健身健康人群、军需人群提供运动营养、健康营养食品及科学化、智能化运动健身解决方案。2022年12月,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北交所运动营养第一股(证券代码 833429)。 康比特于2005年组建数字科技技术团队,启动数字体育科技研究,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科学训练管理平台、智慧营养管理平台、运动健康管理平台三大系列产品,致力于通过信息化物联网智能技术的研究与成果应用,赋能体育科技的数字化发展。数字体育科技是将康比特运动营养应用技术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数字化手段,旨在解决运动人群科学训练和精准营养的问题。 2020年,康比特成为教育部全国首批授权的“1+X证书”体育运动领域企业,《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首批体育运动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创了我国运动营养行业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历经近5年的发展,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认证体系日臻成熟,现已形成集考试、培训、职业技能竞赛、数字化实训室建设等“岗、课、赛、证、产”五位一体的运动营养教育生态体系。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11-06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为做好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进一步规范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市科学技术奖)的提名、受理、评审、授予等各项活动,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细则。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4-11-29
北京航天科恩实验室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航天科恩是一家实验室建设EPC总承包商,作为深耕实验室建设领域20年的行业先锋,我们始终以"科学设计·精准交付"为理念,为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高校科研、医疗检测等领域的客户提供一站式实验室解决方案。我们的业务范围不限于实验室规划设计、实验室装修装饰、实验室改造翻新、实验室施工、实验室水电气/暖通系统设计、实验室废气废液处理、实验室家具定制安装销售、实验室相关配件供应等。  
北京航天科恩实验室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24-12-11
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
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以编辑、出版、发行艺术音像制品为主的音像出版社,属新闻出版署中国音像协会正式会员单位,位于中央音乐学院内。     该社所出版发行的“艺术素质教育大系”音像电子制品包括教学系列、辅导系列、欣赏系列,现十个大类产品,计400余个品种的CD、VCD、教学软件等多介质音像电子出版物。已荣获近30项国家级大奖及有关部门质量认证、条码认证、“3.15”认证的消协推荐产品,众多品种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众多媒体长期播出,被国家教育部列入“国家卫星电视教程”并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该社下属的北京天天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担负着该社的出版及海内外有关出版社各类音像电子软件制品的发行及市场运营管理工作任务,该社出版发行的音像制品已形成专题化、系列化、规模化,市场运营网络已遍及全国各地艺术院校、艺术中心、新华书店、音像书店、外文书店、琴行、乐器店及社会多渠道经销网点已达500余家,成为颇具独立运营特色与市场竞争力的国内权威性艺术教育音像制品出版社。     该社致力于我国艺术素质教育领域中多种艺术门类教学、欣赏相关多媒体、多介质音像电子制品、远程艺术教育、网络教育的研究、开发、出版、发行工作,力求配合各地各级教育、文化、传媒部门为推进我国的艺术素质教育事业,进行密切的合作。
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 2021-01-15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为重”的办学宗旨,以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以办成全国一流且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等卫生职业院校为目标,以培养“专业型、实用型、国际型”高等医药卫生技术人才为方向,积极稳步探索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适合学院发展的改革之路。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5200人,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学生5800余人;2016年1月系部制改革,成立五系一部,分别为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相关医学与管理系、中药与康复系,文化基础部。设有护理、药学、中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疗仪器维修技术、助产、药剂、口腔医学技术、口腔修复工艺、卫生信息管理、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康复保健等14个专业。现有教职工520人,专任教师25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03人,中级职称教师209人,双师型教师125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北京市职业院校职教名师2人,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2人,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3个,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1人,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9人,名老中医继承人1人,北京卫生系统“十百千”优秀人才工程“百”层次卫生人才2人。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实验室、实训基地和供学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场所和设施,现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中药、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近万余平方米,能够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需求。其中护理实训基地获得教育部职业院校实训基地重点建设项目资助,药学专业实训基地是北京市职业院校实训基地重点建设项目。现有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等13所教学医院。同时还与北京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研究机构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的临床教学及实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根本上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院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融入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培养的毕业生岗位竞争力和适应力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很多毕业生成为首都医疗卫生行业的骨干。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高达98%以上,特别是护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多年来,学院为北京市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了七万余名卫生专业人才,其中护理人才占北京地区该类技术人才培养量的60%以上,为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院护理专业毕业生陈征、王克荣分别获得第40届和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为学院赢得了荣誉。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将以提升内涵建设为重点,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战略,不断深化改革,将学院建成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服务区域经济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高等职业院校。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2021-02-01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北京市体育局于2008年6月创建的一所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该院是在原北京市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和北京市第二、第五体育运动学校基础上整合而成的。 现有专业:竞技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竞技体能训练方向)、社会体育专业(康体健身方向)、体育保健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在校生源:北京市市级优秀运动队的本市户籍学生、外省市已进入北京市集体户口的高级中等学校毕业的在训运动员,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 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学院与兄弟院校联办的各类学历教育,高职、中职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其他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班)的管理;根据市教委有关政策和规定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拟定学院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教育管理改革意见,并组织实施;承担高职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学籍管理、毕业生审核与毕业证书颁发工作;负责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社会体育经营人才的基础教育、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承办北京市体育局系统内相关培训事项;承担北京市体育局系统优秀运动员退役转型期间职业技能及相关培训工作。 学院注重体育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北京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造就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各类体育职业人才,同时为运动员退役后顺利转型就业搭建桥梁。学院同时开展各类与体育职业相关的岗位资质培训,多角度、多层次培养体育人才,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体育职业院校。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2021-02-01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综合性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创建于1997年,建校十八年来,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秉承校党委书记周继庭同志所倡导的“育人报国”宗旨,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学校建设的巨大成就。形成了占地面积达2875亩的林木叠翠、鸟语花香、依山傍水、亭塔相间的昌平沙河校区和八达岭校区。现有教育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38亿元,专兼职教师180人。 2007年学校通过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在重视专业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把“立德树人,育人育魂”作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三制”(体制、机制、责任制)做保证,全员全过程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008年,学校开展的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抗震救灾中踊跃献血,捐款捐物;在参与奥运服务过程中无私奉献,有力地提升了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学校有直接参与奥运会标兵引导员、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奥运会开闭幕式演员、残奥会开闭幕式演员、标兵引领员、票务工作者共近3000人,有残奥会乐队和拉拉队志愿者 10000人;共参与奥运服务活动达6万多人次。学生们积极参与奥运服务,得到了北京市奥组委奖励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多年来我校普通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 一、学校的办学思想及定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定位。主动适应首都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需要(我院处于中关村核心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融合发展的引领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突出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以转型与精专发展建设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活力,积极推进校企融合,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同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定执行我校董事会提出的“质量、特色”、“同心多元”和“一主多辅”的发展方略,即:以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或中心),以特色教育,如老年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国际教育、与企业合作的培训教育等为多元辅助的发展格局,推动北科院真正走上“精专”型发展道路。 二、发展战略 坚持“质量特色、同心多元”的发展方针,走“精专”型发展道路,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建设成有专业特色的精品大学。 所谓的“精”,它的内涵有以下七点:第一是搞教育的人要精干。第二是业务要精湛。第三是工作要精细。第四是设备要精良。第五是校园要精美。第六是质量要精品。第七是学生实践能力精通。 所谓“专”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有特色专业。第二是事事有专责。第三是人人有专长。 三、办学方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质量立校,从严治校,服务兴校,人才强校。 四、教学观 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五、育人观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 应用能力为本,社会评价为据; 切实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 北科求学,就业创业。 六、办学特色 专业建设与校企合作融为一体。专业建设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校企合作为专业建设提供保障;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坚定不移走产学一体化发展道路。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信仰文化为核心内容,以道德培养为基础,以“三制”(体制、机制、责任制)做保证,全员全程做学生工作的体系框架。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的辅导员队伍 ,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形成北科特色的“安全、和谐、节约,学生苦学、教师精教、干部勤政”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政府和家长放心、学生满意。 七、北科校训 致知格物 品端学粹 八、办学宗旨 育人报国 九、办学目标 经过3-5年的努力,力争建设成有专业特色的精品大学 十、师生简约 精教苦学 严管守纪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的普通高校,参加全国计划内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国家承认学历。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前身是中华社会大学,成立于1982年,是由聂真、刘达、范若愚、张友渔等老教育家发起创办,经北京市政府工农教育办公室批准成立的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所民办大学。 学院位于北京市良乡高教园区,校园周边学术气氛浓厚,交通方便,环境优雅,目前学院占地面积200余亩,已完成教学和生活用房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教学和生活设施比较齐全。 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各类岗位资格培训、高等自学考试等非学历教育为辅,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展多证教育。学院设国际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外语系、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四个系,学院还设立综合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航空服务学院四个二级学院,共开设有17个高职专业及专业方向和20多个高自考和培训专业,现有在校生60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400余人,其中50%教师拥有高级职称,为保证教学质量,学院还从北京知名高校聘请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任教,同时拥有一支200多名懂教学,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乐于奉献的教学与生活管理干部队伍。 学院从建立到发展,始终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各级领导同志的关怀和鼓励,国务院曾专款资助学院兴建校舍,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发展,对全院教职员工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学院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特色为目标、创新为灵魂、学生成才和就业为导向和归宿的办学理念。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上级党政和教育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全院师生员工历经24年的艰苦创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学院多次受到上级奖励,鲜明的办学理念和高水平的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学院定期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并为他们推荐工作。24年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了近20000名各类本专科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骨干和就业新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67 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