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小剪平板举升机 ML-G-3.0S
产品主要性能: *剪型隐藏式平板结构,占用空间小。 *进口液压、气动及电气元件,设备稳定可靠. *便于轮胎拆卸及底盘检修。 *气动宽齿自锁及防爆阀保险装置,安全可靠。 *举升总高度2.16M,同类产品中升程最高,平台长度单向可调,适合广泛车型。
深圳市米勒沙容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8
东莞乐博士小积木动力配件套装
产品详细介绍 型号:KJ021 产品详情:静态到动态的思维转变;动力与机械知识的扩充控制方式、传动结构的研究;提供基础动力配件,搭配基础配件实现模型的可动。 产品图片如下图:
广东乐博士教育装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422听小骨放大模型
XM-422听小骨放大模型   XM-422听小骨放大模型由锤骨、砧骨、镫骨3个部件组成,并显示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的位置、形态和相互连接的关系。 尺寸:放大,21×15×21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杭州小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小码教育由资深IT教育专家创立运营,引进欧美先进教育理念和课程平台,致力于成为杰出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机构。公司先后获得赛伯乐合伙人、多融创投、涌铧投资、微光创投、钟鼎创投的多轮亿元投资。小码王少儿编程构建孩子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让中国儿童与世界同步。
杭州小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南昌市小核桃科技有限公司
南昌市小核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为省团委VR孵化基地共同孵化高科技企业,公司新四板挂牌代码:160464,公司荣获国家高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公司位于中国南昌VR产业基地。公司团队来自于华为,中兴等具有行业10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互联网老兵。 公司70%以上为研发人员,公司以推动教育创新、促进教育更简单为宗旨,专注于VR智慧教育。致力于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岗前培训教育提供领先的VR/AR模拟仿真教学实训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坚持科技领先的战略,自主研发多人VR智慧课堂系统,Cave沉浸式教学系统,AR辅助实训系统等多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
南昌市小核桃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6
北京警察学院
北京警察学院是隶属于北京市公安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成立于1984年1月,其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4月的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公安学校,迄今已有60余年历史。2004年学院开始举办本科学历教育。学院的专业设置紧贴首都公安实际,具有鲜明的公安特色。学院现开设侦查学(含“公安情报”方向)、刑事科学技术(含“网络安全与执法”方向)和治安学3个本科专业,开设治安管理和道路交通管理2个专科专业。本科学制4年,专科学制3年。 学院座落于昌平区南口镇虎峪风景区内,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学院的道路交通管理专业在朝阳区东苇路校区授课,校区占地64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学院拥有完备的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实现情景教学、模拟教学及远程教学。DNA检验、情报分析、痕迹比对、刑事照相等实验室在国内公安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体能、技能、警务技战术训练场馆独具特色;图书馆藏书齐全,查阅方便快捷,可直接为教学、科研和警务实战服务。学院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齐全,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 学院与世界多国警察机构开展友好交往和学术交流。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科研活动的开展,特别是随着首都北京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学院对外交往和学术交流的规模还将不断扩大。 学院坚持政治建校和从严治校的方针,积极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学院以服务首都公安工作为目标,以“坚定、勤奋、求实、严明”为校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使学生成为政治合格、作风过硬、基础扎实、体魄强健、专业知识宽、警察技能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公安高等专门人才。建校60多年来,学院已为各级公安机关培育和输送毕业生近4万人,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领域专家和优秀领导干部,包括多任北京市公安局主要领导,被誉为“首都警官的摇篮”。
北京警察学院 2021-02-01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经、管、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1980年建校,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总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10月划归北京市管理。2018年2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并入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北路东段,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地处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源头,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宜人,是北京市授予的“美丽校园”、“文明校园”、和“花园式单位”。校园占地670余亩,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齐全。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学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室、智能物流系统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高校物流工程中心,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智能物流系统协同创新中心,是学习和科研的良好场所。 1993年,学校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1994年,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2010年,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目前,学校设有经济学院、物流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学院,另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教学机构。学校现有2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学(期货与证券)、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设备工程)、采购管理、质量管理工程(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会计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法学(流通法)、商务英语。 学校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拥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设20个二级学科/专业;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金融硕士)。学校拥有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目前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近8000人,其中本科生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几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流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尤其在物流、证券期货等行业中,毕业生享有较高社会声誉。 学校现有教职工646人,其中专任教师439人,教授68人,副教授18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9.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4.4%。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长城学者5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北京市骨干教师和骨干人才5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和青年拔尖人才24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9人,北京市高创名师3名,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4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12人,北京市优秀辅导员13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批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北京市一流专业1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北京市精品课程4门,北京市精品教材8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6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市级本科优秀教学团队6个;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立项1677项;2008年5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2年学校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底蕴的校园文化。近三年,学生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西班牙哈巴涅拉国际合唱比赛等大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围绕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和国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在流通现代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建有流通经济研究所、农业与食品物流研究所、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物流统计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所、期货研究所、中国盐业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近三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课题96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33部;发表学术论文2355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200篇;获国家授权专利217项。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以现代物流产业研究院为平台,整合校内科研力量,形成对外合作窗口。近年来,建立市级大学科技园、中关村智慧物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和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创业孵化集聚区,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成立京东电子商务学院,促进教学科研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积极推进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全国商务系统、期货行业系统以及地方政府在内的“五大合作”,与北京市贸促会、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办公室、平谷区、中关村管委会、南通市、洛阳市、十堰市、厦门市、青岛市、赤峰市、拉萨市、三门峡市、山东省科技厅等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南方物流研究院、现代物流产业(华东)研究院、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研究中心、西藏现代物流研究中心、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平谷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等科研合作机构,逐步形成服务地方的合作模式。 发展与国内外院校,尤其是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关系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北京物资学院已经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42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在科研课题、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教师互访、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古韵今风相辉映,文脉相承育新人。如今,北京物资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校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正努力建设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中心、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物流技术创新中心,朝着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北京物资学院 2021-02-01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隶属于北京市,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学院印刷工艺系。1961年文化学院撤销,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印刷工艺系基础上组建成立北京印刷学院。经过近60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已经成为学科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科学研究创新、办学格局开阔的传媒类大学。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以特色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学校初步形成了传媒科技、传媒文化、传媒艺术、传媒管理四大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数字印刷、数字出版、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构成的新型数字媒体专业群,拥有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本科专业。学校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华南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6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个北京市一流专业,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学校是教育部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处挂靠单位、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北京市出版印刷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北京文化安全研究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2017年底,学校教职工共801人,其中专任教师538人,硕博比例达到89.78%,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0.93%。学校形成了以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毕昇印刷杰出成就奖获得者为核心的行业领军人才团队,以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团队。已建成了学历、年龄、职称结构不断优化的人才队伍。2013年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2017年11月,共计招收44位博士后,其中,7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6位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资助;1位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7位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其中一等资助2人;二等资助5人),24位获得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项目资助,4位获得北京市教委面上资助科研项目。在市属设站单位中,我校在站博士后获得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项目资助总人数排名第三,资助人数占在站博士后人数比例名列第一。 办学近60年,学校已经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工作,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工程。近五年学校科研经费稳定在6000万左右。5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项目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科技部软科学项目2项,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省部级项目123项,其中北京市科委项目19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9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3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项,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8项,国家新闻出版署项目15项,其他项目26项;市级项目284项,各类横向科研项目408项。 学校强化产学研结合,建立了覆盖新闻出版产业链的科研平台。2010年经北京市批准,学校成立了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印刷学院大学科技园。2013年,学校成立了文化产业安全研究院、青岛研究院。2014年,学校获批国家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协同创新基地,成立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传媒研究院。2015年,中国版权协会版权研究中心、国家复合数字出版工程和版权保护工程落户北印。2016年10月,北京印刷学院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发起成立“京南大学联盟”。学校与属地政府、20余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兄弟院校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发起成立北京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近五年承担了近200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学校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EI、ISTP、CSSCI等检索论文12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40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500余件;科研获奖国家级5项,省部级4项。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大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14个国家的50余所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签订了本科、研究生以及本科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共同授予学位的协议。在国内外百余家出版社、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多家企业在我校设立了奖助学金。学校成立校友会,积极利用校友资源,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服务。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2-01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前身是山东省旅游学校,隶属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系专科层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双重领导、以省文化和旅游厅为主的管理体制。现设有饭店管理系、旅游外语系、旅行社管理系、休闲产业管理系、营养与烹饪系、基础部、计算机网络中心7个教学系部。学院专业体系完善。学院紧扣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了涵盖旅游业各主要领域的专业体系,共开设29个专业和方向。 学院位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的济南东部大学城,校区占地1000亩,依山而建,风景秀丽,紧靠经十东路,交通极为便利。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系济南市花园式单位。 学院以先进的国际化办学思想为指导,秉承“我们的天职是创造幸福”的校训,坚持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人文化、生态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高等院校,全力打造现代旅游管理服务精英的摇篮,办学水平和品牌形象不断上升。 学校硬件设施在国内同类旅游高等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除建有办公楼、教学楼、学生餐厅学生宿舍楼和多功能塑胶田径场等主体设施外,还配有多功能厅、形体训练房、模拟导游室、模拟客房、模拟餐厅、英式酒吧等,功能先进的航空模拟教学中心、大学生生活服务和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学院是全国唯一拥有四星级校内实习宾馆、开办全资质国际旅行社、建有高尔夫练习场、出版发行大型时尚旅游期刊的旅游专业院校。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国际型”教师队伍。既有一批具有丰富旅游业实践经验并赴英国、美国、德国、瑞士、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留学进修的专业课教师,又有一批多年从事专业技术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同时还常年聘请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外籍教师任课。 学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坚持“与市场接轨、与国际一流水准接轨”的办学方向,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国际化办学,已成为突出特色。与洲际、凯宾斯基、喜达屋、香格里拉、文华东方、华美达等国际著名饭店管理品牌,广州白天鹅宾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花园饭店、西郊宾馆等一大批五星级饭店,以及深圳世界之窗、上海华侨城欢乐谷等知名旅游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学院每年有超过10%的学生赴日本、阿联酋、美国、英国、新加坡、澳门、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企业实习研修和就业。世界最大的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在我院建立了英才培养学院。与英国波恩茅斯和普尔学院、法国拉罗谢尔高等商学院、韩国信兴大学、金泉大学校、韩北大学校、韩国资源评价研究院、新加坡厨艺学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采取“2+1”、“2+2”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中外双学历、本科直读、攻读研究生等多种留学选择。自招生办学以来,毕业生连年供不应求,大部分毕业生在国内外著名旅游企业就业,部分毕业生成为职业经理人,成为旅游行业管理服务的精英人才。 学院是中国旅游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并开办了山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旅游培训中心、山东葡萄酒培训中心、《旅游世界》杂志社等省属事业单位。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省直文明单位、全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等称号。2008年8月,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学会将世界服务业最高荣誉“国际五星钻石奖”授予我院,这是世界上教育机构第一次获得这一奖项。2009年3月,山东省教育厅公布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2009年4月,我院成为十一届全运会“全运村指定服务单位”。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2021-02-01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位于开放前沿的海滨城市——烟台,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现有烟台和济南两个校区。烟台校区坐落于烟台市国家级高新区的中心地带,背靠高新产业,北临大海,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教育文化氛围浓郁;济南校区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学校校园占地1418亩,校舍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0亿多元。目前,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市招生,在校生1500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围绕行业改革发展和当地经济建设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核心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和培育具有特色的办学优势,近年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形成以大学专科教育为主体、涵盖“3+2”专本贯通、校企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和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设立会计系、经济管理系、食品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与艺术设计系、商务外语系、建筑工程系和基础教学部、思政理论课教学部等9个教学职能部门,设教学研究室、教师发展中心等教学辅助机构。建成了独具优势的经济管理、食品科技、机械数控、信息技术、会计财务、商务外语、艺术设计、建筑工程等八大专业群,开设会计、审计、投资与理财、统计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连锁经营管理、商务经纪与代理、物流管理、港口与航运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粮食工程技术、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应用韩语、商务日语、应用英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环境艺术设计等42个大专专业。 学校建立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实践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学与科研队伍。学校现有教师1181人,教授、副教授229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博士研究生学历12人,硕士以上研究生学位占80%。 建校四十多年来,学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和实践性教学设施条件。学校建有2.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藏书120.37万册。建有9万多平方米的实验实训场地,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和制粉工艺实训中心两个现代化实训基地,并设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14个,建有高标准的专业实验室、实训室200多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6亿多元。同时,学校借助行业办学优势,与业务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有37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聘请了376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 学校以“立足粮食行业、服务蓝黄经济”为办学宗旨,秉承“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多彩人生”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商务现代化教育。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全面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有效实施职业技能教育,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的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拳头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优异的育人质量和雄厚的办学实力,使我校连续多年超额完成招生计划。近八年学校录取新生全部为第一志愿,成为全省招生情况最好的几所专科院校之一。 学校积极面向行业改革发展和当地经济建设主战场,集中研究解决有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充分发挥高校“智囊团”作用,为行业改革发展和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援。 学校以“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造就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以“好学、慎思、致用”的学风,引导着一代又一代学生成长成才,以“明德、立信”的校训,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事业和人生。学校是省级文明单位、德育与校园文明建设双优高校、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烟台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粮食职业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中国职教学会商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现为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级平安校园、国家粮食局科创联盟首批理事单位、全国粮食行业职教集团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 新的时期,学校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需要、企业欢迎、在全省职业教育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现代高职院校。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 ...
  • 318 3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