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计划内全国统一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北依龙凤山,南邻京密引水渠,西接八达岭高速,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交通便捷。学院占地367亩,建筑面积8.36万平方米,校园建筑按照国际现代教育理念设计,外观典雅,颇具特色。设有教育系、文化创意系、娱乐经济与管理系、基础部等4个系部,开设“影视动画、学前教育、体育服务与管理”三大特色专业群为主的学前教育、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商务英语、体育服务与管理、艺术设计、影视多媒体技术、影视动画等专业。 学院秉承“新型、高品位、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诚信求未来”的办学宗旨,突出职业型、国际化的教育特色,致力于培养新经济和新产业所需要的具有现代职业精神和良好职业技能的专业化、国际化人才。 学院先后荣获“北京市先进民间组织”、“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北京市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2006年被北京市教委、市民办教育协会列为“北京市特色民办学校建设”首批项目试点学校。学院200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北京市已参评的民办高职院校中成绩最好,同时也是唯一一所获得“良好”结论的民办院校,学院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得到市教委领导和教育部专家组的高度肯定。2009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9年度立项建设院校。2012年顺利通过北京市教委验收,成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同年在北京市民政局组织的市级民办非企业单位评估中获批五A级单位。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 2021-02-01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高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研究生、本科学历学位资格,并举办中职、高职专科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创建于1984年,是新中国第一所实行公有民办体制的新型高校,以务实、创新而著称,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恪守为民办学的公益性宗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型、实用性为特色,以服务区域发展为目标,走“本科立校,依法治校,优质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道路;学校实施“适合教育、全人教育、有效教育、实用教育”的育人理念,全力创建高水平大学,全心造就高素质人才。 学校艰苦创业,不懈努力,设置理工、文法、财经、艺术、外语、管理、医药等学科门类百余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教工2000余名,学校馆藏图书200余万册,实验实训室百余个,学生公寓等设施齐全,校园网络先进快捷。 学校拥有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以具有国内外名牌高校学术背景的博士和正、副教授为主体,以“双师型”人才为骨干,其中有数十名国家级、市级专家和教学名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另有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法、德、西、葡、日等语种的外教。兼任教师队伍多为来自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教师和行业、产业部门的工程师、企业家、技术专家。师资多样化的组合为教育教学带来了鲜明的特色和可靠的保障。 学校十分重视实用性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学校建立了社会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济、教育发展、3D打印技术等多个校级、市级研究院所和基地,在多个领域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教师论著和科研成果不断获得全国性和省市级奖项。学校面向社会开展社区教育与职业培训、管理咨询、技术转让和志愿服务,积极传播先进文化。 学校注重开阔师生的国际视野,先后同50多所境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选派各专业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并聘请合作院校教授来校讲学。学校自2013年起与世界50强名校英国华威大学联合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硕士教育项目。2015年学校在欧洲圣马力诺建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孔子学院。每年学校为来华留学生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全外文课程。 学校努力培养大批城镇化进程亟需的应用型优秀人才,并积极造就一批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服务等领域的高水平精英人才。学校注重结合市场需要设置学科专业,注重学生实用能力培养,注重环境育人、以文化人。学校以教育的高质量赢得了毕业生就业的高质量,毕业生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著称于用人单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十多年保持在98%以上,在高校中名列前茅,并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骨干和社会新星。 今天的北京城市学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北城人正意气风发走向辉煌的未来!
北京城市学院 2021-02-01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主管部门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院于1985年成立,前身是北京市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和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2006年改制更名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2009年成为北京市级示范高职院校,2011年成为国家骨干校建设院校,2019年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入选第一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牵头组建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建有年培训量2万人次以上规模的北京市养老人才教育培训学院。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开展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与鉴定、留学生教育等类型教育服务,是全国唯一一所同时拥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拥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88亩,设有劳动经济管理系、民生福祉系、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系、思想政治基础教育部、贯通培养基础教学部三系两部,开设普通高职专业近20个。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99%以上,重点专业就业率100%,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4.47%,被北京市评为“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学院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学生接受两年北京市十一学校的优质高中教育后,再进行三年职业教育,前往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就读本科,同时学生可选择前往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台湾树德科技大学等多所继续深造,并且可以为学生推荐到欧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知名大学深造。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2021-02-01
家用塔式电气柜
本实用新型家用塔式电气柜,家用塔式电气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为上、下两部分组成的中空圆柱形箱体,上、下两部分卡接配合;所述柜体的上端面边缘进行倒角处理,且倒角处设有散热孔;所述柜体下端面上设有可旋开的底座。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具有工业设计的美感,适合家庭电气设备布置。加工成本较低,便于进行市场推广。同时在电气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的现代社会,是一种发展的必然需求。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电气火灾监测系统用于工业现场和建筑物内电气火灾的监测。自动检测周围环境中火灾状况,通过控制主机,实现建筑物现场的电气火灾监测、报警、报表等功能。本项目产品针对目前工业现场和建筑物内火灾问题,设计一种监控报警系统,实现现场的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具有报警、监控(列表和拓普图形式)、查询(报警记录、故障记录、操作记录)、设置、复位、自检、功能试验、报表。 技术优势: 电气火灾探测器采用嵌入式仪表结构安装在强电竖井内配电箱柜面板上,电气火灾采集器设在配电箱柜内需要探测的回路中。 探测器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实时显示监控回路代号、设定值和实时参数等必要的监控数据; (2)有电源指示和各种必要的工作状态指示灯; (3)有自检功能,能方便地检查自身电气完好性; (4)在预警、报警时,发出不同声、光信号,除声信号可人工消音外,光信号应予以保持,直至故障排除后方可复位; (5)有漏电试验、消音、复位、自检等必要的功能操作键。 (6)有报警值设定功能,设定方法安全可靠。 (7)高速实时采样。 (8)模块化设计,可软件设定地址。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校占地面积13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2个亿,纸质图书103.38万册,电子图书128.24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学校设有13个教学学院、1个教学部、5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全日制在校生11578人。现有教职工879人,其中博士78人、硕士394人、正高职称74人、副高职称284人。教师中有省管专家3人、市管专家1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学校现有1个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以及1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中心,6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2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产学研基地。近三年来,承担了百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面向未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培养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等需要的一线工程师和服务基础教育需要的一线教师为目标,立足毕节、服务贵州、面向全国,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021-02-01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常州科教城,占地1119.86亩,建筑面积36.05万平米。学院设有7个二级学院,41个专业,为绿色化工、新医药、新材料、检验检测认证、特种装备制造、建筑工业化及地下工程等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精品课程3门、资源共享课程3门、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牵头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实训基地1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663人,其中专任教师472人,副高及以上213人,博士73人(含在读),“双师”型教师403人,双师比例85.4%。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及“青蓝工程”等各类人才57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支。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及自考学生5000余人。设有常工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多个考试中心,可开展鉴定工种40余个,年社会培训20000余人次、鉴定6000余人次。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深度优化教学标准,系统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劳模班、跨专业卓越班等,探索复合型、创新型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2007年以来,学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一等奖90余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获12连冠。与巴斯夫、艺康、保利、中铁、宝洁、三菱等世界500强企业长期开展就业合作,现有稳定的优质就业基地500多家。近五年招生计划完成率、新生报到率、对口单招录取分数线等多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就业率、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就业现状满意度等指标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其中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体育服务与管理等十余个专业起薪超过5000元。 学院坚持校企协同育人,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与江苏省质量研究中心、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共建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共建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行业学院、设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中心(石油和化工),实现学历教育与国民终身教育互通互认。联合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京东集团、清华大学启迪控股、东风日产等大院大所及龙头企业,共建一批产教融合平台,包括东风日产汽车学院、天峋无人机学院等5个企业学院,现代建筑技术馆、光伏发电实训平台等10个实训平台(2个获批省级平台),累计吸引企业投入近6000万元。与北汽新能源、中国百兴集团、江苏顺风光电等行业领军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20余个、订单班30余个。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道路,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与加拿大莫哈克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与德国HWK合作共建中德国际焊接技术培训中心,与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合作共建中乌焊接技术研究所,与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展8个订单人才培养,成立“一带一路”研究分院,成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缅甸曼德勒分校,与柬埔寨柏威库萨马克理工学院共建柬埔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亚龙丝路学院。招收学历留学生160人,引进ISO9606国际焊工考核标准、澳大利亚TAFE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和实验室建设标准、德国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标准等7个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及标准,引进20余个国际专家指导专业建设。与东南亚周边国家近30所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江苏海外企业集团、泰国泰北华人商会等企业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韩国、日本、英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10余所高校结成姊妹学校。 学院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连续三年进入江苏高职院校人才竞争力前10强,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数据截止至 2018年12月)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位于山东省昌邑市院校中街217号,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高等职业院校,北临渤海莱州湾,东临潍河,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的叠加地带,处于青潍都市圈、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等 “五区”重叠交汇处,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物阜民丰。学院处于山东半岛和山东内陆的咽喉地带,交通非常便利,济青高铁、潍莱高铁、潍烟高铁、济青高速、潍莱高速、荣乌高速从昌邑南北通过,距离昌邑高铁站15公里、潍坊北站25公里、潍坊机场30公里、胶东国际机场70公里,形成了20分钟上高速、30分钟乘高铁、1小时乘飞机的陆空交通圈,具备了立足潍坊、辐射全省、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510亩,投资6亿元,建成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等17栋建筑,建设面积达15.3万平方米,所有建筑全部安装了中央空调系统,为师生创造了冬暖夏凉舒适的学习环境。按5G标准超前规划智慧校园,实现了校园互联网、校园监控网、校园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通,配备了触控一体机黑板、视频系统和音响系统,满足了远程教学、同步课堂和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培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国工匠为目标,确立了“德能兼修、知行合一”的校训,塑造了“兼爱至善、笃学励能”的校风、“博学精研、善教求真”的教风、“乐学善思,精技强能”的学风。打造了全新的教学理念,特色的成长课程,让学生健康幸福成长的育人体系。学院构建了以智能制造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环境保护为特色的三个专业群,开设了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6个专业。建成了与各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实验室和实训车间33个,图书馆藏书12万册,电子图书600GB,满足了学生学习、实验、实习的要求。学院有全职专任教师123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41人,双师型教师72人,研究生69人,兼职专家、工程师30余人。聘请中国工程院刘韵洁院士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原中国联通副总裁)姜正新博士担任荣誉院长。聘请清华大学聂永丰教授、吉林大学房春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院长等一批知各专家为办学顾问。引进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康鹏博士等13名博士为学院学科带头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让学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院在搞好专科教育的同时,强化专升本、自学本科和国际本科、研究生的教育,与30多家国企、央企等大型企业建立了人才就业基地,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发展铺平了成长之路。欢迎有志青年报考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选择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塑造一个健康、幸福、有成就的人生!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64年。学院面向全国17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教职工420余人。 学院是山东省首批特色名校优秀单位,先后获得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德育暨校园文明建设工作评估“双优”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教育慈善奖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审计先进集体、全省无偿献血先进高校、山东省高校后勤综合工作优秀单位、山东省高校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优秀单位、山东省高校校园绿化与管理优秀单位、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市纪检监察第五批“济南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先进单位、全市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纪检监察网上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济南市教育新闻宣传先进单位、济南市四星级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建有装配式建筑教学实训基地、山东省财政支持的建筑类实训基地、山东省门窗幕墙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和装配式建筑施工体验式教育试点基地、济南市建筑产业化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下设土木工程学院、工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外合作交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高度吻合,建有土建施工、建设工程管理、装备制造技术、现代商贸服务、环境艺术设计、交通运输、轻纺服装七个专业集群。开设招生专业35个,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专业分别与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合作,实施对口贯通培养本科高层次人才,会计专业与澳大利亚昆士兰TAFE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全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主持山东省高职三年制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和建设工程监理专业、五年制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制定完成山东省《民用建筑外窗工程技术规范》《建筑用塑料门窗及相关产品选用技术导则》等行业标准与规范;拥有省级特色专业7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能大师1人,济南市拔尖人才、领军人物、高级人才65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青年技能名师2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近三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4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建设部科技开发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31项;建有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济南市工人先锋号。 学校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十余家行业协会、二百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成立了济南市装配式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与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万斯达集团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培养培训建筑(住宅)产业化人才的万斯达学院,校行企三方合作成立了“门窗幕墙学院”并建立了中国门窗幕墙人才教育网,与山东广信试验检测集团合作成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与天齐集团合作建设了山东省“建筑安全体验(培训)中心”,与济南奥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省内领先的“BIM技术应用中心”,与济南轨道交通公司合作成立了“轨道交通实验班”,与章丘市政府合作成立高教基地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建有国家级、省市级建筑岗位培训点,形成了“合作育人、利益共享”的办学体制机制。 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突出。近三年先后获国家级奖项107人次、省级奖项471人次。其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国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新西兰大洋洲技能挑战赛金牌1枚;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山东省大学生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毕业生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突出特点赢得社会高度认可,就业率达99%以上,企业评价满意率达90%以上,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张志伟获得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称号。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传承“以事业凝聚人心”干事创业的光荣传统,秉承“德能并重,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兴校,特色建校”的办学方针,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全力争创全国优质高职院校。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是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国家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授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职业资格教学改革试点院校”;省级“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 学校最早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发展高职教育20余年。学校地处“武汉•中国光谷”腹地,深耕区域经济发展,专业结构优良,对接产业板块,建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五大专业集群,培养现代产业紧缺人才,形成了“合作广、影响大、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办学格局。2016年、2017年,学校连续两年获评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走在湖北高职教育的前列。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9亿元。学校拥有47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有国家级、省级等实训基地4个,教科研设备总值达到1.39亿元。 学校设有10大学院、57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12个,开设软件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两个本科试点班。学校现有教职工1016人,其中专任教师591人,高级职称教师280人,教授41人,硕、博士以上学历教师395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6项,成功构建职业基本素养培育体系,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升,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斩获大奖近千项。 由政府牵头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办学理事会,吸纳多方优质资源办学;学校牵头成立湖北省信息技术、武汉电子信息、武汉智能制造、武汉财经商贸、武汉生命健康技术、武汉服装智能制造等六大职教集团,吸纳十多个行业协会组织参与办学,先后与西门子、华中数控、青岛海尔、富士康等363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厚德尚能、崇实敬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大力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与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加拿大圣力嘉学院、法国工程师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泰国北部大学、芬兰图尔库应用技术大学、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等开展项目合作,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流和留学服务。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职业教育梦想,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加快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而不懈奋斗。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351 3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