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收国家任务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隶属广东省教育厅。 学院坐落在南海之滨的中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北部湾新兴科技工业城市——湛江市,这里人文荟萃,景色美丽,交通便利,水陆空交通网络直通全国各地,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圆梦之地。 千亩生态园林式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常年绿树成荫,四季繁花飘香,威武将军山、俏丽日月湖把校园点缀得绚丽多姿。学院办学用地1303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图书馆、行政大楼、高标准的学生公寓、高校示范性餐饮中心、高标准的艺术馆,网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室内外篮球场、排球场、健身房等。学院实验实训中心8.2万平方米,已具备教学、培训、科技开发、生产四位一体功能。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基地139家,覆盖所开设的全部专业。基础设施按20000人的办学规模配套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支持学院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国家发改委为我院下拨了专项实训设施建设资金。学院将建成全省一流的“广东奥克体育运动中心”,内设“劳丽诗游泳跳水馆”。 学院秉承“生态文理、人文文理、特色文理、品牌文理”的办学理念,设有教学单位“七系一部三院”,50个专业。现有学生11299多人,教职员工901人,专任教师658人,“双师型”教师402名。正、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39.5%,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47.57%,聘请了30多名著名专家、教授为学院的特聘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引进了50多名知名度高的专家、教授为各专业课程带头人;每年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使教育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文化涵养。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迅速成长,16人次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学院高度重视教研与科研工作,设置有“粤西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廉江市电子电器研发中心”、“广东文理发展研究中心”、“茗龙茶学研究所”、“岭南廉江红橙研究所”等“四中心两所”,并制订相关政策,对教师取得教研、科研项目及成果给予经费支持与奖励。近年来教师参与申报的课题30多项,其中17项获得省级立项,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近年来,师生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61篇,编写教材13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98项,其中“太阳能LED广告牌”、“节能印刷机装置”等十多项已被企业转化应用。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200多人次。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致力推进校企合作,建有3个校办工厂和一大批校外实训基地,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敬业创新精神,特别在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就业率达99%以上。 学院一直坚持“全环境育人”。致力于打造园林意境生态校园,种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名贵植物3000多种20多万株,山水花木、石桥楼阁,皆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元素,构成了丰富多彩、有意味的校园景观。 学院致力于培育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每年举行一次大型校园文化艺术节,60多个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善于分享,学会发展。学院“醒狮队”多次参与社会大型活动;每年组队参与“香港国际武术节”、“湛江国际龙舟邀请赛”、“珠海全国龙舟邀请赛”并取得好成绩;组织学生参与“广东省运动会”、“2010亚运会”、“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海洋博览会”、“红橙旅游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担任志愿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综合素质。 学院“文理大讲坛”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又一课堂,多次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作讲座,把中华精神文化和企业管理文化直接引进课堂,实现学校与企业以及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双对接”。 学院对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学生,一律免去其学杂费和食宿费;设立“学院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学生,近年来共奖励750人次合计130多万元;先后资助贫困生近300人完成学业,合计近60万元。至今举办方仍保持着每年资助30多名贫困学生的义举,资助费用每年达到30多万元。 2016年7月10日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莅临学院考察时,对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正确,学院建设上档次、很大气;学院专业发展以理工科为主,为广东省的建设急需大量理工科人才提供了保障;学院在全国招生,有利于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全国各地培养人才。 学院正努力塑造新时期的大学精神,通过全环境育人,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在全国和全省高职高专技能大赛中获得多个奖项。2006年以来分别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 “广东省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园林式单位”等荣誉,广东省教育厅领导和教育界专家多次来校视察,对学院的立体育人环境和人才培养特色非常赞赏。大批德才兼备的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学生、家长、社会给予学院高度的评价。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2021-02-01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是省公安厅主管的全省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安高等院校,也是安徽省唯一一所由中央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发文(人社部发〔2015〕106号)认定的招收公安专业学生的公安类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创建于1949年,始名为皖北、皖南公安干部学校,之后历经省公安学校、省民警学校、省政法干校、省警校、安徽大学公安学院等时期。2004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置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学院素有“安徽公安警官摇篮”之称,建校以来,共培养2万余名全日制毕业生,培训政法干警8万多人次,完成成人学历教育1万余人。毕业生中涌现出“时代楷模”张劼,任飞、吴立军、傅文鸿、张劼、张宁海、孙长江等全国公安二级英模,王纯青、朱晓云、汪雪艳、张万党分别当选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代表,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基层一线科所队长中学院毕业生占38.21%,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中占40.76%,市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中占30%。荣立三等功以上荣誉的5267人。 学院老校区地处合肥市高新区,紧邻风景优美的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面积约302亩,校舍建筑面积7.5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39万,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2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个,图书30万册。学院现有公安专业在校生2292人,每年培训在职民警6000人次。正在规划建设的新校区位于合肥滨湖新区,占地1062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学院专业布局合理,现有11个专业,其中9个公安专业,侦查、治安管理和道路交通管理为省级特色专业,刑事技术、交通管理、侦查三个为省级骨干专业。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坚持“围绕实战、服务实战、实战检验、实战引领”原则,强化公安实践教学,积极推行“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忠诚为警魂的警察职业精神和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养成教育,各专业突出“一个精神,三个基本”即“警察职业精神、基本公安业务、基本法律知识、基本警实战务技能”综合培养,合理构建专业课程模块。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学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12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务教师67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厅、院级专业带头人12人,有10人被评为省部级教学名师。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4门,曾多次荣获省、部级教学技能大赛和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学院依托校局和局平台,强化实训教学,现有刑事侦查实训基地、公安法学教育实训基地、治安管理专业校局合作实训基地三个省级实训示范基地项目。2012年顺利通过了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办学水平评估,在公安部举办的两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学院先后荣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优异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公安职业学院紧紧抓住公安招录体制改革的重大机遇,以培养高素质公安应用型人才为已任,全面加强学院建设,强力推进升级发展。自2015年12月启动升本筹建工作以来,省公安厅党委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批示予以支持,省政府分管副省长更是站在全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高度,亲自谋划学院升本工作,并协调省内资源全力支持。在公安部和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和大力支持下,报经教育部评审批准,2017年9月,整合全省公安教育资源筹建本科层次安徽公安学院正式列入“十三五”高校设置发展规划。下一步,学院将对照本科层次的公安院校设置标准,全面完成新校区建设,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中青年优秀教育培养计划,使专职教师总量达到300人以上,正教授15人以上,博士研究生20人,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提升科研服务实战能力,强化公安办学特色,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升本目标,为安徽公安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 2021-02-01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是江西唯一一所水利水电类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江西省水利厅。 硬件条件优越 学院地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占地面积708亩,校园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毗邻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省内名校。学院教学设备充足,基础设施完善,总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21万册,体育活动场4万平方米,建有室内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14个球类运动场。建有1万余平方米的实训大楼1座,实习(训)场所及实验室49个,教学、科研设备5000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5000万余元。并在峡江、共青城等地建有校外实习基地。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00余人,专任教师179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拥有多名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水利职业教育名师和全国水利、机电等高技能人才和技术能手,近年来,承担省级以上课题16项,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与教材50多部,教科研能力增强。 专业特色鲜明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技能为重,实用为要,特色为魂”的办学思想,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设有水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资源环境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思政基础部等7个系部,开设了农业水利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 办学成效显著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主动服务江西水利和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行业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管理和高技能人才,被誉为江西“水利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学院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多次荣获江西省厅直文明单位、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职业院校就业先进单位。 目前学院正在进一步加快内涵建设,实施跨越发展,朝着建设富有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目标而努力。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2021-02-01
长春健康职业学院
长春健康职业学院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学历证书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长春市高新大学城,占地面积18.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8万平方米,毗邻长春市百花园、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动画学院等高等学府,风景秀丽,交通方便,人文气息浓厚。 学院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依托大健康产业,产教融合,链条式发展。构建“一专业、一行业、一企业、一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设有健康医学系、健康饮食系、健康运动系、健康教育系、健康管理系、健康环境系、健康基础部7个系(部)。开设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养生保健、食品营养与检测、休闲体育、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6个专业。 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中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院办学条件完备,拥有可以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的实验室、实训室、校内实习基地、体育馆、室内外网球场、灯光足球场、迷你高尔夫球场、艺术体操等多功能设施。 学院将借助“健康中国”的战略需要,依托行业、根植区域,成为培养“职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健康产业专门人才的摇篮。
长春健康职业学院 2021-02-01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是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隶属甘肃省教育厅,其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甘肃省卫生学校。学院是首批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训基地,是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是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护理分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主任和秘书长单位、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单位。 学院现有占地面积1100亩(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校区1050亩,五里铺校区50亩),教学、生活、体育等配套设施齐全,有满足各专业教学的先进设备、远程教学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实验实训室面积10万㎡。 教职工425人,其中专任教师270人;有教授5人,副教授101人,讲师121人;有硕士84人,博士2人。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800余人,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共11个高职专业,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医药卫生高职教育专业群。其中护理、涉外护理、助产、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专业曾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专业曾被评为省级骨干专业。学院与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开设有护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口腔医学等专业本科层次成人教育,形成了大专与本科并存、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并存的多元化办学模式。 学院为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远程医学教育服务,是全省重要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医学科学研究基地、医学信息交流基地和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学院遵循“医德为先,技能为本,服务师生成长,服务人民健康”的办学指导思想,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努力创新办学机制,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培养医药卫生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未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将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建设总体水平、提高学院综合实力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中心;遵循“勤奋自强 厚德 博学”的校训,创建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高等卫生职业院校;以厚德博学之师,育勤奋自强之人;努力为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甘肃省卫生学校简介 甘肃省卫生学校地处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60号,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省人民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三甲医院和兰州大学、甘肃中医学院、兰州商学院等高校相邻,是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卫生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学校、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训基地。 1、久远的办学历史。学校发端于1956年创立的“甘肃省兰州护士学校”,1962年6月更名为“甘肃省兰州卫生学校”,1969年经甘肃省革委会决定撤销“甘肃省兰州卫生学校”,并于1970年搬迁至定西,创立了“定西地区卫生学校”。1973年5月在原兰州校址恢复成立“甘肃省兰州护士学校”,1984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甘肃省卫生学校”。 2、优良的师资队伍。学校现设18个职能科室,10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副教授51人,讲师62人;有硕士61人,博士1人。 3、科学的专业设置。学校现开设有五个省级示范专业(护理、涉外护理、助产、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工艺修复),两个省级骨干专业(医学检验技术、药剂),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6657人。 4、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155亩(校本部50亩,东校区105亩),总建筑面积8. 6万㎡,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远程教学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有50多个各类专业实验室,教学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图书馆藏书20万册(含6万册电子书刊)。 5、优越的实习条件。现有实习基地60多家,其中兰州市区有兰州大学第一、第二医院、省人民医院、省第二、三人民医院、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省中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省外有北京同仁、朝阳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北大深圳中心医院,北大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 6、多证书的培养方向。学校是全国护士(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全国医护英语水平考试(METS)、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普通话等级考试等国家认证类考试考点,学校在每周六上午规范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开设护士资格证考试、PETS、METS、NIT、普通话等国家级考试辅导班和音乐、书画、集邮、形体礼仪、舞蹈、球类等兴趣特长培训班。 7、多层次的办学形式。学校现是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的兰州学习中心(护理、药理专业的专科及专升本),兰州大学成人教育省卫校教学点(口腔医学、医学检验专业专科),中医学院成人教育省卫校教学点(口腔医学、医学检验、影像技术专业专科),和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市自考办联办护理专业自考大专“双证书班”,为学生的继续深造提供了多种渠道。 8、雄厚的教科研实力。学校是教育部、卫生部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单位和中职教育教学研究会的主任单位,是中华医学教育学会全国卫生职业教育(中等医学教育)研究会的常务副主任和秘书长单位,是中国职教学会教学管理工作委员会的常委单位、教学工作委员会医护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单位,是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单位,是甘肃省卫生职教集团的牵头单位;有40多位教师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会、学会中担任学术兼职,有9位教师任甘肃省中等医学教育研究会各学科校级教研会的主任、副主任;是卫生部《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的牵头学校,有25位教师参加了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有5位教师为主编,6位教师为副主编;学校教师近五年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国家级期刊《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由学校承担具体的编辑、出版及发行工作,该杂志是我国综合性医学教育期刊中惟一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杂志。 9、良好的社会声誉。自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出3万多名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并涌现出了以 “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亚丽、 “感动甘肃·2012十大陇原骄子”、“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获得者旦正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甘肃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学校曾先后荣获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心理教育百校工程科研基地、全国创建和谐校园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甘肃省中职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三八红旗集体等光荣称号,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2021-02-01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创建于1996年。建校之初为甘肃省国防中等专业学校,由教育厅批准成立,甘肃省计委、省国防教育委员会、省军区共同主管,办学采取军队院校管理模式,培养军地两用人才。2013年5月,经省政府、省教育厅综合评估,通过教育部备案,更名为兰州科技职业学院,办学层次升格为高等学历教育,2014年纳入国家普通高考招生计划。 学院占地面积230亩,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标准化塑胶田径运动场、网球场、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基本设施完善。设有4个教学单位,开设15个专业。在校生1814人,教职工145人,教师总数94人。其中护理和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分别由兰州大学医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国航天第九研究院第十六研究所教授及博士讲授,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35%,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把办学基本条件建设作为发展的基础工程,建成省内高职院校第一个高新技术综合实训基地,涵盖了口腔医学技术、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工智能焊接、康复治疗技术等多个“高、新、特”专业学科,并全部投入使用。其中人体生命科学馆是省内馆藏标本最多、病理标本最全的医学专业实训中心,也是甘肃省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生命科学教育培训基地和科普基地;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中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十六研究所承建,是该所在筛选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项目”“工业机器人示教基地”“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也是西北地区高职院校规模较大、机器人型号最全的实训中心,校内实训中心总数达到35个。馆藏纸质图书11.1万册,生均92册,办学条件优越。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拓展能力。确立了“人文立教,内涵立学”的办学理念和“立德树人,格致精业”的校训,形成了“风清气正,教学相长”的校风,“有教无类,致知力行”的教风和“学问思辩行”的学风,紧跟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着力构建“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先后荣获“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园林化单位”和“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办学成效得到社会认同。2017年,在甘肃省全省性社会组织评估中被评为“5A”级单位。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皖北地区唯一公办卫生类学历教育省级重点高职院校、办学合格单位、乡村医生培训基地和蚌埠医学院教学点。学院座落在宿州市大学园区,占地740余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景致怡人,有园林式学校之美誉,连续多年获得 “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学院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蚌埠市立工人联合医院附设护士学校,1953年更名为安徽省蚌埠护士学校,1958年更名为安徽省蚌埠卫生学校,1969年更名为宿县地区卫生学校,1998年更名为宿州卫生学校。2006年,学院搬入新校区。2014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正式成为专科层次的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400余人,专任教师21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83人。每年约有20余人参编国家级或省级规划教材,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建校69年以来,学院培养了近五万名高、中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很多人成为医学硕士、博士,更多已是省内外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临床技术骨干。 学院设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生产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药学、卫生信息管理12个专科专业,大、中专在校生8000余人。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学院现有近140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实训室,建立了护理、康复治疗、医学检验、医学美容、药剂等8个校内实训中心(基地)。拥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115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00万元;学院拥有大型的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阅览室,内有纸质图书近30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电子资源总量 1500GB。 校训:严谨、敬业、求实、创新 办学理念:成人成才、优良习惯、管理规范、文化引领、平安和谐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2021-02-01
上海健康医学院
上海健康医学院诞生于“健康中国”新时代,是一所上海市属应用技术型本科医学院校。学校地处浦东张江科学城国际医学园区,拥有北苑、南苑和新南苑三个生机勃勃的校区。学校现有在校生1.5万余人,开设了14个本科专业和27个专科专业,具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卫生检验与检疫、临床工程技术等多个特色专业。其中,临床工程技术、医疗产品管理等专业为全国首创,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影像技术等多个专业填补上海市空白。学校秉承60多年的办学历史,坚持“健康促进的使者,白衣天使的摇篮”和“医疗器械工程师的摇篮”的办学传统,紧密对接时代需求,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卫生事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紧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学校定位于“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医学本科院校,坚持“医工结合、医养结合、医保结合”发展方向。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心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行业引领潜质的人类健康促进者,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拥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东方学者、浦江学者、启明星计划及曙光计划等高水平中青年专家,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占30%。创建获批了上海市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首批一流本科引领专业及市高校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学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高、稳定性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三年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学校拥有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嘉定区中心医院、周浦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等5所附属医院及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多所教学医院,十余个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并与数百家高水平医疗服务机构、医疗器械企业和检测单位保持全方位紧密合作关系。同美、英、法、德、日等几十个知名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学校近年陆续主办了国际护理大赛、全国医学影像技能大赛、亚洲核医学论坛、国际康复创新与应用研讨会、医疗器械及法规研讨会等十几个高水平大赛和学术会议。其中,亚洲核医学大会连续3届在我校召开,引领了亚洲核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国数字医疗产业论坛在我校召开,标志着上海在全国率先搭建数字医疗产学研合作桥梁。学校在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的同时,不忘服务于社会,与新疆、西藏、青海和贵州等多地进行了援建学校、共建医院和定向培养等对口帮扶项目,提高边远地区的医疗水平,培养医疗行业紧缺人才。学校将高举新时代健康中国大旗,不忘初心,继续深化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实力,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健康医学院 2021-02-01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是贵州省唯一一家以“健康”命名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自2017年首次招生以来发展迅猛,已然成为贵州省高职院校中的一颗璀璨新星,目前在校生已近7000人,到2020年秋季在校生将达一万人,旨在争创“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集医、护、药、养和大健康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新型高校。高标准办学条件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及生活设施一流。校园占地总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24亿余元,全力打造现代化智慧校园,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建有高标准的图书馆、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品位餐厅、现代化学生公寓等,为学子们潜心求学、健康成长提供优越、舒适的条件。大健康特色专业学校精心打造大健康品牌专业,开设专业均系“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健康产业所需专业,发展前景广阔。2020年招收护理、护理(老年方向)、药学、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医学美容技术、助产、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专业,致力于培养健康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拥有德技双馨、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队伍。近年来,荣获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高职高专工科组第一名、全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全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为学子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供扎实有力的保障。全方位资助体系学校已建立由中央、省、市、学校、社会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学生资助体系,全面实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坚实的资助保障,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超广阔发展前景学校积极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医教协同的多元化办学模式,与贵州医科大学、吉首大学、苏州大学护理学院、铜仁市人民医院、铜仁市妇幼保健院、铜仁市各区县医院、铜仁宏昕康新中医医院、江苏百佳惠瑞丰大药房、苏州雷允上药业集团等多家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毕业生就业及深造前景广阔。热忱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我校,共创大健康美好未来!联系人:翁老师,何老师,冉老师,宁老师咨询电话:0856-5218571、5218693学校地址:贵州省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邮编:554300。学校官网:www.gzjkzy.com 学校微信公众号: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微校园。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 2021-02-01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政府批准、昭通市人民政府主管、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从事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学院。学院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校园规划总占地面积800亩。现已建成275.66亩,校舍建筑面积51472.9平方米,实验实训投入2100万元,图书投入291万元。学院现有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99人,副高职称以上50人,“双师型”专任教师50人。学院设有基础医学、临床技能、护理技能三大实验实训中心,占地21682平方米。学院第二期投入建设,含第二教学大楼、第三实验实训大楼、图书馆等,占地面积31056.1平方米。学院有附属医院1所,教学实习医院27所。开设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2016年,学院拟计划招生600人;十三五末,昭通卫生职业学院在校生规模将达6000人。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办学立足滇东北,辐射川、滇、黔,面向基层,突出特色,以开办高职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继续教育培训,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较高的人文素养的高技能卫生技术人才,是乌蒙山片区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基地。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2 153 154
  • ...
  • 350 3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