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辽源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2004年学院被教育部、建设部确定为全国71所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点校之一。2005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资助煤矿安全实训基地建设点校之一。 200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6、2014年两次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被省发改委、教育厅等部门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5年,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 学院现有校本部、医药分院和成人校区三个校区。设七系四部54个专业。拥有信息畅通、资源丰富的校园网络。全院所有教室均安装多媒体教学装备。 学院全日制在校生6491人,教职工516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长白山技能名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和省级拔尖创新人才93人。近年来,建成5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 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和24门省级精品课和优秀课。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比赛等,获多项大奖。 两年来,学院先后与16家国内外企业及政府签订了办学协议,联合成立了电商学院、中德诺浩汽车学院、农牧学院、德标牙科技术学院、同创动漫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宝凤民族艺术学院、显顺艺术学院等8个学院。并与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白城师范学院开展本科联合办学,办学层次不断提升。 学院始终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与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北京、天津、广州、深圳、大连、沈阳、长春等地区的100余家大型国有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就业基地。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5%。 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了“电子商务创业园”、“英才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科技大市场”等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的资源与服务,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应。 学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每月一次学术报告会,每月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演讲、征文或大学生辩论,每年一次“校园之声”演唱会,每年一次田径运动会,每两年一次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业余党校坚持开展学生非党积极分子培训,武术、轮滑、街舞、文学、书法等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实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舞台,取得了丰硕成果。 校训:厚德 立业 笃学 强能 校风:团结自强 志存高远 开拓创新 教风:博学严谨 为人师表 学风:明志 勤勉 善学 精技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区。学校建于195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民族院校,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自治区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与1955年成立的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2013年,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6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特色立校,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办学理念,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应用性特色,以“培养民族优秀人才、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宗旨,累计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35000余人,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传承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稳定与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坚持“崇正、尚智、务本、传承”的校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多次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学校主要面向内蒙古和蒙古语文协作八省区,并辐射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内扶外引,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精通业务、教学水平较高、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84人,离退休教职工199人;博士45人,在读博士33人;二级教授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65.4%,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9.4%;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高校创新培育团队各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获得“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人选11人;现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教坛新秀6人、教学团队6个,建设校级科研创新培育团队10个。 学校现设有蒙古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传媒系、教育系、音乐系、体育系、美术系、管理系、经济系、法律系、数学系、计算机系、环境工程系和马列教研部等15个教学机构,开设税收学、金融学、法学、民族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翻译、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环境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行政管理、档案学、音乐表演、音乐学、影视摄影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美术学、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35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目前23个本科专业以蒙汉双语教学为主。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逐步确立了蒙古语新闻传播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蒙翻译)、民族师范教育为优势学科专业,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民族传统体育等特色学科专业。 学校致力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研究,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重点建设学科,促进了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建设有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即中国少数民族史(蒙元文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蒙翻译)。获批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的“内蒙古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共建的“新时代内蒙古三少民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等3个民族文化传承平台;获批国家民委“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语言分中心蒙古语文研究基地”、自治区民委“八省区蒙古语文规范化研究中心”、“内蒙古语言与翻译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自治区教育厅“蒙古语翻译重点研究基地”等5个学科建设平台;获批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院校应用型学科专业重点研究基地”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基地”等2个教改平台;学校有在国家教育部备案的蒙古国研究中心,有自治区级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和应用数学与大数据实验教学中心。升本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20项,部分教师承担了《中国蒙古学文库》出版选题,参加《蒙古学大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 学报《蒙古学研究》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A级学术期刊,被纳入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学术期刊名单。“蒙古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立项为自治区高校“名栏建设”项目,“民俗学研究”、“蒙古思想史研究”2个栏目分别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奖”与“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栏”奖。 学校与蒙古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和教育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启了校企、校地、校校合作模式,与中央民族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南京工业大学和区内有关高校开展合作培养和交流;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智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青岛轻软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区内外有关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大学生实习协议》,选派学生顶岗实习,开展实践训练。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学校“344+”党建工程,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办学特色,为早日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族院校而努力奋斗。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21-02-01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2022-11-11
卓越教育 艺文学院
艺体生梦想冲刺季 文化课冲刺宝典
广州市卓越里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北京大学激光剥蚀系统公开招标公告
激光剥蚀系统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华采招标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6号楼1601室)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5日 14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北京大学 2022-05-27
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回信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1日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回信,对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北京科技大学 2022-04-22
北京市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研究
该研究成果对于服务北京市地方法治建设、推动北京市地方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 2021-02-01
北京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5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代市长殷勇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北京所发生的新的历史性变化,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思路,提出了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并部署了十二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北京日报 2023-01-16
WOT全球技术创新大会2022·北京站
WOT(World of Tech)全球技术创新大会是由51CTO开创的综合性高端技术会议品牌,致力于展现国内外技术领域的热点和趋势、搭建全球技术人的深度分享和广泛交流平台、推动先进技术在中国的场景落地和行业融合。自2012年首次举办以来,历时10年沉淀,累计超过万名技术人员现场参与,同时吸引了几百家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和行业龙头、近千位技术领军人物深度合作。
云上高博会 2022-04-01
北京交通大学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
基地下设“两中心、一园区”,校内基地主体面积1985平米,包含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其他场地面积5037平米。
北京交通大学 2022-08-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7 198 199
  • ...
  • 351 3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