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重庆工程学院
重庆工程学院新工科教育先锋—工程师培养摇篮。教育部国标码:12608。重庆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以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为特色,经济管理和人文艺术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地处西部直辖市—重庆市,现设有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其中南泉校区位于主城人文风景区南温泉,双桥校区位于重庆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水湖畔。校园占地815.68亩,校舍建筑面积35.5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4.25万册。学校设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数字艺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通识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有2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15000余人,专任教师70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67.28%。学校坚持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理论基础好、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学生为目标,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土木类、设计学类、工商管理类、电子商务类等专业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围绕办学定位和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有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直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和“通识+专业+行业”及“1+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引入腾讯、中兴、阿里巴巴、奇安信、中科视传等知名企业入驻学校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双方探索出了一套“标准共定、方案共审、专业共建、师资共享、基地共用、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学生共育”的产教融合工作机制与运行模式,为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院校、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动漫游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优美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数字校园,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供不应求的订单就业,每年吸引着全国数千学子来校求学深造。经第三方社会机构评估,学校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 %以上,其中,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被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部队所录用,部分毕业生深造就读研究生,还有部分自主创业者成为了优秀企业家。“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学校扎实推进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正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智能技术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历史机遇,以跨越式姿态,朝着办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目标阔步前行。 招生电话:023-62846626 62846636 学校网址:http://www.cqie.edu.cn南泉校区: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林16号双桥校区:重庆市双桥经济开发区西湖大道76号招办微信公众号:gcxyzsb新生QQ群号:264920848
重庆工程学院 2021-02-01
长春工程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是吉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学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实施高校。学校具备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是首批试办边防子女预科班的全国五所大学之一,是吉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精神文明标兵单位。 一、历史沿革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为在短时期迅速恢复和建立国家基础工业体系,经东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筹划和批准,分别成立了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学校均几经易名,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多次变更,主要归属原冶金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管理,为冶金建筑、冶金地质和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专门技术人才。 1984年到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三所学校分别升格为长春建筑专科学校、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和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此后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为推动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发展,积累和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有4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务处曾两次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1997年,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在当时全国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建设中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1996年开始,三所学校陆续招收并培养建筑工程等16个专业本科生。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合校以来,学校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成了以建筑、地质、水利、电力、机械、电气工程等工科专业为主,工、管、理、艺、文等学科门类交叉共存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具有应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学型大学,凝练形成了“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主线,努力培养面向基础工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曾多次被吉林省政府、省教育厅、长春市委市政府授予“模范单位” “文明单位标兵”“先进党委”“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2017年,学校被吉林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2007年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全国具有国防生招生资格的百所大学之一。 2011年9月,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10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获得水利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2017年8月,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共建长春工程学院协议,学校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2018年1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实施高校。 二、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湖东校区和湖西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8万㎡;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46.3万㎡;运动场地总面积7.8万㎡;固定资产总值8.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277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119种、电子期刊17842种;校园网覆盖全校;建有84个实验室和计算机基础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力系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艺实践教学基地、岩土工程与钻探实践教学基地、电厂仿真实践教学基地、服装工艺实践教学基地、现代商务模拟实践教学基地与管理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等校内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建有140个校外实习基地;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建有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 学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3个二级学科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能源与动力工程、测绘工程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测绘工程7个专业为国家级、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专业为国家CDIO试点专业;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造价5个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造价、能源与动力工程7个专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三、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231人,“千人计划”专家1人, 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5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被遴选为吉林省高级专家,5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被遴选为吉林省高校学科领军教授,7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新世纪人才,6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春苗人才,10人被遴选为吉林省级主讲教授、教学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被遴选为吉林省“长白山技能名师”,7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科研团队被遴选为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合作共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8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6人曾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58人被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人才培养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硕士研究生、高职高专、留学生、预科生及成人继续教育,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余人。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工程训练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拥有54个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笃行务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光荣传统,发扬“重教崇实、和谐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的育人理念,始终坚持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积极推进各项教学建设与改革,专心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十二五”以来,学校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在吉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稳居在省属高校前列,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近14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为发展我国建筑、地质、水利、电力等基础工业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的大地上,凡有大型建筑工地、金属矿山、水电工程和电力工业的地方,就有长春工程学院毕业生的身影和业绩。 五、教研与科研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对教学工作的先导和促进作用。“十二五”以来,全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主持或参加了594项各级各类教研教改课题,其中省部级课题196项;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8项;获省级及以上教育技术成果奖10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15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秀课程24门。 学校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努力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贡献。学校现建有配电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建筑能源供应及室内环境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水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土木工程抗震减灾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汽车集成制造技术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城市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配电设备自动化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寒区住宅建设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油页岩钻探与环境保护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制造在线检测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汽车零部件检测中心、吉林省智能电网测控技术与数据分析工程实验室和东北地域装饰文化研究中心等19个省级科研平台;学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42个。 “十二五”以来,我校教师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6项、省部级课题312项;合作承担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课题1项;转化授权专利8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37项;发表论文3400余篇,其中SCI、EI等收录论文847篇。 六、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俄罗斯南俄国立技术大学、西班牙罗维拉•维尔吉利大学、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技术大学、德国雅德应用科学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韩国莲庵工业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大同大学和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等国家(地区)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并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教育和科研合作。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先后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合作开办了土木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专业教育项目、与俄罗斯南俄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开办了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教育项目。 学校设立了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专项经费,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近5年来,共选派100余名教师赴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丹麦、日本、德国、荷兰、台湾等国家(地区)高等院校进行访学、交流或进修。 学校十分重视保持和加深与冶金、有色金属、建筑、水利、电力等行业企业的传统联系和友谊,不断巩固和扩大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域。新形势下,学校将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努力为发展我国基础工业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长春工程学院 2021-02-01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信息化城市50强、全国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名人辈出的湖南省工业重镇——衡阳市。 学校始于1991年创办的衡阳市中南技工学校。1996年9月,建立衡阳市中南科技财经管理学校,开始了中专学历教育;1999年4月,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中南科技财经管理专修学院,成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2004年5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中南科技财经管理专修学院为基础,创建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开展高等职业教育。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基础上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1、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1159.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8.8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25.3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5亿元,教学用计算机2161台,多媒体教室12145个座位和语音室座位数600个。160个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12个校内教学实训中心,共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53间。大型仿真交通轨道模拟实训场1个14300平方米,有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馆藏纸质图书104万册,电子图书190万册,中外文期刊1055种,电子文献数据库2个,校园网累计出口带宽达到7G,实现万兆到楼栋,千兆到桌面,全校实现了空调、网络、多媒体、视频、监控全覆盖。形成了一条街(大学生创业一条街)、二大园(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三中心(驾驶员培训中心、机动车检测中心、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四基地(航华汽车维修中心、新西城汽车检测中心、创新主题酒店、智星国际教育集团)的“一二三四”就业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2、学科专业 学校逐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按照专业对应职业、专业对应产业、专业对应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思路,现设有23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打造了大交通专业集群,涵盖了基础实力较强的学科专业群。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紧紧对接湘桂经济走廊建设和衡阳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等产业集群,拓展工科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整体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发展潜力有优势、能满足本科办学和人才培养需要且较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1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59人,副高职称106人,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32.35%;有博士48人,硕士223人,硕士以上学位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1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6人,校级专业带头人18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 4、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培养人才的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合格人才为重心,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定位准确,着力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化学生创新创业、人文科学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180人。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课部、创新创业学院、高科技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我校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勤奋务实、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5、科学研究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成立了高科技研究院,下设6个研究所、3个研究中心,师生参与教、科研面广,学术及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升本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283项,科研项目总经费2131.00万元。获省部级成果奖6项,其他科研奖6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63篇,其中在学术刊物发表1155篇,在学术会议发表8篇,在SCI、EI、ISTP收录49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统编教材34部。获专利106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专利44项;省级成果鉴定项目4项。拥有中国职业教育能力源工程创新项目示范性教学基地1个,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1个、创新创业研究中心1个、湖南智能交通科技研发中心1个。2016年学校被评为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单位,机械制造等12个教研室被学校评为优秀教研室。 6、教学成效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调整专业结构,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突出实验实践教学,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成效明显:教学制度健全,管理工作规范;专业设置紧扣地方产业,社会效益明显;坚持校企合作,践行协同育人;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丰富第二课堂;积淀办学成果,初显办学特色。 教改成果颇丰:学校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鉴定所1个,国家行业协会1个。国考考点6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设计创意教学中心1个,中国职业教育能力源工程创新项目示范性教学基地1个,学校是衡阳创业就业研究基地。有国家级行业双师型教学团队1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十三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校级综合试点改革试点专业3个,校级优秀教研室12个,校级精品专业6个,制订了本科课程标准90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重点课程14门,校级综合教学改革课程6门。四年来,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172项,市级1项。获国家奖学金20人,国家励志奖学金319人。护理专业执业资格证通过率连年达93%以上,位列全省前茅。大部分学生取得了各类职业技能等级或执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就业率高,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保持较高水平,多次获国家、省级就业先进单位。 7、国际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活动,通过引进一批海外学者及高学历高职称留学人员以及选送一批年轻优秀教师赴海外研修、进修,组建一支能够胜任国际交流与合作、可用双语教学的教学科研团队,不断拓宽办学视野。目前已与10余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和国际交流关系。 8、学校荣誉 学校接受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院校,荣获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奖。学校是全国民办十大特色院校、全国就业先进院校、中国职业教育设计创业教育基地,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党建工作合格高校、湖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出国劳务培训考证基地、湖南省消防培训基地、衡阳市就业创业研究基地。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点、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点、普通话测试站等考证、助考培训机构。 9、发展方向 学校适应湖南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体现为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服务的办学特色,结合当代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本校实际,立足湘南、面向湖南、辐射全国,努力把学校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2021-02-01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是在2002年创办的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地处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市市区,与风景秀丽的国家5A级清源山景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西湖公园相隔咫尺。学校建设园林式校园,四季飘香,开窗即景,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校园绿化率70%以上,是“泉州市最美单位庭院绿化”。学校占地面积894.2亩,建筑面积29.33万平方米。 学校坚持“面向产业、服务地方”,“以工为主、工贸结合”,以工学为主体,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为特色,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各学科协调发展;工科类专业占比70%;下设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学院及通识教育中心。 学校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宗旨,秉承“知行合一”校训,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着力构筑四轴联动、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致力于培养“实基础、强能力、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在校内建设了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研究中心3个等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包括中央财政、省财政支持和与企业共建的11个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4个、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95间实验实训室(区),仪器设备价值近1亿元人民币;与德国博世力士乐(中国)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嘉泰数控科技股份公司、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等118家企业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牵头组建了泉州信息、机械2个职教集团;在泉州江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厦门软件园等科技园区自主建设研发(实训)基地。此外,还建有近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构筑“校中厂”、“厂中校”、“园中校”和“孵化器”四轴联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近几年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大赛共754人次获282个奖项。 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学校目前建成六个专业群,其中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2个;拥有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3个。学校先后取得国家教育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与二等奖3项,福建省高等教学团队、福建省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一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成果。 学校获得“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赞誉和用人单位广泛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近8年均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转换角色快,工作岗位适应性强,善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重视学科专业国际化和人才培养国际化,确立国际化应用型办学定位。目前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实现高层互访、师资共享、升学读研、师生访学、短期交换、学术科研合作等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对外合作交流,引进和共享优质的国际教育教学资源。与美国、德国、乌克兰、台湾等地区多所知名高校开展“4+0”“3+1”“2+2”及“3+2”等联合培养模式,选拔本科毕业生赴境外攻读专业硕士学位,实现“本硕连读”。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成长在泉州的文化沃土上,洋溢着泉州的蓬勃朝气,承载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命。学院将以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目标,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2021-02-01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高科技企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举办、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非营利性民办应用型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次中心城市——芜湖市。学校现有文津校区和新芜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400亩,教职工5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000余人。学校设有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大学生创意与创新中心、大学生创新与创业中心和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竞争力促进中心等七院四中心,设置包含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含人工智能方向)等24个在招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80余万册,电子图书256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1.2万种,以及包括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系统,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 学校现有7个教学实验中心,下设覆盖全校所有专业的72个实验室,43个教学机房,113个多媒体教室。同时建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华东高校中最大的体验式拓展训练基地,校外教学实习基地70余家。 学校以“产业工程师、创业企业家的摇篮”为办学愿景,践行“厚基础、重实践、强应用”办学理念,秉承“立志、诚毅、创新”校训精神,紧密对接人才市场和产业需求, 依托讯飞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借鉴欧美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实施“面向市场、聚焦应用、创新驱动”系列改革举措,致力于打造特色一流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2021-02-01
江西工程学院
江西工程学院始创于1983年。建校35年来,学校注重创新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就,形成了同类高校无与伦比的九大亮点: 1.毕业生中亿万富豪企业家校友数量多少是评价一所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特色的核心指标。学校位居2016年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第76名,是中国唯一入围百强应用型高校。 2.校友、木林森光电公司董事长孙清焕多次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和胡润百富榜,晋升2017年江西首富;校友、鸿利光电公司董事长李国平跻身江西2017财富榜20强。 3.前不久,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发布应用大学排名榜,以应用指数、学术指数、声誉指数、二次评估指数四个一级指标建构综合指数,科学评价国内872所本科院校(非博士培养单位),江西24所上榜,江西工程学院在江西排名12名,全国排名551-600名之间。 4.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田满文博士申报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空间并购、产业升级与政策创新研究》获重点项目立项,位居全国高校531位,江西高校第12位,江西重点立项高校仅6所(其余5所为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5.仙女湖科技园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获批首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6.连续四年代表江西高校参展中国科技第一展——深圳高交会,多自由度美女机器人、工业机械臂下象棋机器人先后荣获高交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产品奖,产生了巨大反响。 7.参加中国大学第一赛——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大赛,2015年获得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3个,与南昌大学名列第一,获江西省奖项的十分之一;2016年获省级铜奖3个,荣获十佳优秀组织奖,排名第五名;2017年获省级铜奖5个,荣获十佳优秀组织奖,排名第九名。 8.参加中国大学最高层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7年我校与江西理工大学各获全国2个一等奖,并列江西省第一名,江西财经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紧随于后获得1个全国一等奖。 9.参加2018年全省大学生电子专题设计竞赛,获全省一等奖20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12人,获奖率70%,再度卫冕成功,牢牢稳坐江西省电子专题设计大赛头把交椅。 学校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于市场,壮大于市场。从职业技术培训起步,1988年成立新余市电子技术学校,1992年成立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 ,1997年列为江西省首批高等教育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2001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晋升为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资格,并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普通高校。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江西工程学院。学院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电子信息技术为特色,经、管、艺、文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创造了职业教育领域的“新余现象,江工效应”。 学院拥有11个二级学院和4个教学部。校园占地面积206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有学生15000余人,教职工900余人,60%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目前获批51个专科专业,23个本科专业。 学院坐落在唯一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江西省新余市。新余东靠上海,南接广东,西通长沙,北至武汉,沪昆高铁、浙赣铁路、蒙华铁路横贯全境,京九铁路傍市而过,赣粤、沪瑞、武吉三条高速交汇于此,地理位置优越,是江西城镇化水平、生活水准最高的城市。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日本环境省主办的绿色城镇化国际研讨会发布“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排名”,北京、上海、深圳综合排名居前三位,新余环境排名居第15位。 新余人杰地灵,是国画大师傅抱石的故乡和“仙女下凡”神话的发源地。300多年前,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新余潜心研究,完成了蜚声世界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今天,秉承科技传统,载物格物开物,江西工程学院是有志青年读书求学问、成就理想的好地方。 独树一帜的办学理念——顶层设计科学,办学定位准确 学校坚持“三个面向”培养人才,即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人才,面向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培养人才,面向“互联网+”行动计划培养人才,形成“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能”的育人格局,致力于工程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创新,把学院建成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电子信息技术特色的多科性技术型、应用型、创新型本科院校。 大力创新培养模式,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开设了创新工程师实验班、创业实验班、研究生预科班。依托名校资源优势,建成了“北京大学管理智慧课题组人才实践基地”、“钱学森教育思想研究院”。形成了专科、本科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构建了一个“升专达本,订单就业,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互通教育平台。 独具匠心的校园建设——打造江南最美生态人文水域大学校园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建有实验实训中心8个,可开设各类实验实训项目1054项。已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单位600余家,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0余个。拥有教育部指定建设的江西省内规模最大的数控实训基地。机器人及智能加工实训室全省首屈一指。中国高等教育产学研示范区——仙女湖科技园区处于江西职教园区核心地带,占地800余亩,投资2亿元。其它体育、文娱、医疗、购物等设施一应俱全。校园呈生态园林水域式布局,绿化面积占50%,水域面积占15%,构建了一幅“青山迢递,绿水逶迤”美丽的校园风光,与国家级旅游胜地——仙女湖遥相呼应,享有“江南高校生态人文校园新景观”之美称。 独出心裁的专业设置——为中国2025高端智能制造、“互联网+”培养人才并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学院一直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支撑,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学科专业体系。重点建设电子、机械、信息、财经、管理等一批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集群。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7门。 ——这里有最具影响力、最具品牌效应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工程造价、物联网应用技术; ——这里有最热门、最走俏的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楼宇智能化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会计、建筑工程技术等; ——这里有最前沿、最具发展前景的专业:计算机云技术、物联网金融、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光电应用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影视动画、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等; ——这里有最实用、最具特色的专业: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等。 独具一格的科研工作——取得一批产学研重大转化与创新成果 学院成立了互联网+产业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研究所、智能机械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建成了新余市智能机器人、3D打印三维成型重点实验室,今年将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以省级大学科技园仙女湖科技园为依托,学校取得了产学研重大转化与创新成果。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江西立项本科高校15所,其中重点立项高校仅6所(其余5所为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网络链接)。自主研制高空高清视频实时传输航拍无人机。成功中标江西省移动公司营业大厅迎宾机器人项目。连续四年代表江西高校参展中国第一展——深圳高交会,多自由度美女机器人、工业机械臂下象棋机器人获高交会优秀产品奖。2017年参展世界互联网大会,是全国唯一的高校。参展江西省首届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有10家企业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研制智能龙舟,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持,转化科研成果186项,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近5年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632项。38家公司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率先与全城电商进行战略合作,打造了学生创业新平台。自1998年起,13次蝉联江西省大学生大专组电子赛和电脑赛两项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电子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大赛中屡屡摘金揽银抱铜。参加全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虚拟现实(VR)制作与设计取得优异成绩,填补江西省空白。2017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名列江西省第一名。参加2018年全省大学生电子专题设计竞赛,再度卫冕成功,牢牢稳坐江西省电子专题设计大赛头把交椅。近5年参加国家和省级各项技能竞赛获奖942项,其中国家级竞赛奖及省级竞赛一等奖353项,不少比赛创造了与名牌大学同场竞技、同台领奖的优异成绩。 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六个一”、“五个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受到教育部专家好评 学院形成了以“六个一”、“五个合”为内核的“教研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六个一”即开设一个专业,对接一个产业,创办一所研究机构,举办一个企业实体,参加一项全国竞赛,创建一批校企合作基地;“五个合”即专业与产业融合,课程与前沿契合,教学与科研汇合,学院与企业联合,教师教学与学生参赛结合。2014年12月,教育部专家莅临学校,对学校办学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 独占鳌头的造福贡献——校友多次蝉联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榜人物,学校跻身2016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100强,在同类高校中绝无仅有 学院为社会培养了18余万名优秀技能型应用性人才,造就了数十几位亿万富翁及一大批拥有千万元资产的企业家,其中校友、木林森光电公司董事长孙清焕多次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和胡润百富榜,晋升2017年江西首富;校友、鸿利光电公司董事长李国平跻身江西2017财富榜20强。7位校友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学校跻身2016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100强,是唯一的进入前100名的应用型大学(网络链接)。广州日报发布应用大学排名榜,科学评价国内872所本科院校(非博士培养单位),江西24所上榜,学院在江西排名12名,全国排名551-600名之间(网络链接)。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工作,为学院赢得了“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孵化器”的美誉。 独辟蹊径的国际交流——全力推动跨国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大学签订了2+1或3+1的联合办学协议,实施高中起点本硕连读、专科起点本硕连读、本科攻读硕士、硕士攻读博士项目。有90多名学生获美国伊氏教育基金奖。聘请了一批外籍专家、教授来校任教,有计划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明显。 独占一席的品牌效应——受到党和政府及各级领导、社会各界高度认可与赞誉 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十大应用型高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最具综合实力应用型高校等称号。创办人杨名权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首届江西十大杰出校长等称号。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先后三次来校指导工作。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介绍学院办学情况。2005年,全国中职教育会议在学院召开,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莅临学院视察,对学院的各项事业进行了充分肯定。会议结束后,前来参观学习、指导的单位和领导络绎不绝,几年来共接待各类教育考察团体236个,4968人次。这充分体现了学院强大的亲和力和突出的品牌效应,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学院办学水平的高度认可。
江西工程学院 2021-02-01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国家示范软件学院——办学条件名列前茅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95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20年励精图治,现拥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在江北学院路和哈东(宾西)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园占地面积1044亩,校舍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261.18万元,图书76.8万册;专任教师473人,副高级以上的任课教师达41%。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以及一流的硬件条件建设,在全省同类院校名列前茅!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黑龙江省仅有的2所"国家示范软件学院",其中一所是久负盛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另一所就是异军突起的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办国内一流高校——志存高远 "办国内一流高校"是我校奋力追求的办学目标!学校秉承"积极、踏实、学习、开放"的校风和"规范严谨、精益求精"的校训,"培养卓越工程师”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学校的教学改革,实现了"与世界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学生管理改革,率先引进了香港大学"书院制"管理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实验室与一流企业共建,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控能力与工程能力……方方面面改革,让学校风生水起,博得广泛的社会声誉! 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特色鲜明 我校现有本科专业7个,高职专业7个,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7个,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软件、计算机专业与苹果合作培养IOS开发工程师,与谷歌合作培养ANDROID开发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华为合作培养芯片设计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电子商务专业与阿里巴巴合作培养数据分析工程师、电商运营工程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中影动画合作培养动画设计师……长期的校企合作,受益于与企业共享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共建现代化实验室,让学生学到生产一线先进的工程技术,从而能够成为符合世界一流企业规格与标准的技术人才。 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前途无限 我校作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具有现代特色的"微课程"、"移动学习"、"网络教研"等新型网络学习体系的建设,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知识的应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北京、上海、深圳、大连、哈尔滨等一线城市,部分学生进入苹果、华为、阿里巴巴、联想等高端企业就职。我校学生毕业出口通畅,薪酬待遇高于省内同类院校,几年前就被教育部授予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花园式现代校园——绿色 智慧 我校哈东新校区的启用,将会成为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新校园独具匠心的规划设计和高标准建设,使新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因而成为哈东一处最靓丽、最引人注目和驻足的新景观: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雄伟壮观的教学大楼、卓尔不俗的大学生艺体活动中心、高雅别致的国际交流中心、绿草如茵的凝萃园、碧波荡漾的荷花湖、奔流不息的猞猁河、苍翠欲滴的太平山……小桥流水的温馨,亭台楼阁的浪漫,让校园洋溢着盎然生机! 新校园花园式的怡人景观,正是通过借鉴欧美一流名校绿色、低碳的先进理念,特意选址建成了这座适宜学习和生活的现代化校园,让年轻的生命可以规避闹市的雾霾和噪音污染,从而享受新校园清新的空气与蔚蓝的天!而且新校园毗邻一所新建的民生医院,为全校师生的健康保障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医疗条件。 荣誉在手,重任在肩 多年来,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正是以不俗的前瞻意识,脚踏实地办学实践,一步一个脚印,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2003年 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软件技术学院; 2004年 被国家劳动部、信息产业部联合批准为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007年 教育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 2009年 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09年 被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为黑龙江省动漫人才培养基地; 2012年 被列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 2008-2016年 陆续成为苹果、谷歌、华为、阿里巴巴、百度等国际优秀企业合作院校。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2021-02-01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坐落于素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学校发端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首开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先河。在漫长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民族命运相连。1908年开始举办工业教育,开设了铁路、电报两科,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是福建乃至全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1953年学校分立为轻工业部福州工业学校和福州建筑工程学校,之后两校几易校名,2000年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与1985年成立的福建中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福建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福建工程学院。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办学120余年来,学校秉承“真、诚、勤、勇”校训精神,不断传承创新,凝练形成了围绕“大机电、大土木”学科布局的办学特色,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20多万各级各类人才,被誉为福建“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机电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现有旗山、鳝溪、浦东、铜盘等校区,总占地面积136.88公顷,校舍建筑面积65.7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6.0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40.41万册,电子图书224.73万册,已基本建成信息覆盖全面、环境日臻优美的现代化校园。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200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68人(含外国留学生),15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5个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学术型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现有教职工1891人,专任教师1242人,其中高级职称549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入选省“百人计划”等各类省级人才项目11人,闽江学者14人,省级教学及科技创新团队8个。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幼堃(Y.K.Lin)、两院院士沈志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雪榆、陈清泉、陈一坚、郭孔辉、侯立安、杨永斌等国内外200多位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坚守“以工为主、应用型、地方性”办学定位,打好“地方牌”、“工程牌”、“基层牌”,紧扣福建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构建以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业、现代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八大专业集群,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现有各类国家级教学实践平台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1项。“电子信息与电气技术实验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城市规划(即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类(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通过住建部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2012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10项。参与国家863重大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人文社科基金项目54项;主持福建省科研重大(重点)专项83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和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项,其中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得授权专利548项,其中发明专利163项。 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赛事上获国际级奖55项、国家级奖949项,省级奖1283项,无人机创新设计、方程式赛车等项目成绩斐然;在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阳光组)中,校男子篮球队是唯一一支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总决赛八强的队伍,获2015赛季亚军、2016赛季冠军、2017赛季第五名。校学生管乐团获得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毕业生深受欢迎,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初次签约率保持在80%以上,稳居福建省高校前列。 2017年以来,学校积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注重加强面向产业前沿的教学科研平台建设。获批省经信委“福建省智能装备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省科技厅“福建省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省发改委首批建设数字福建物联网领域重点实验室“数字福建工业制造物联网实验室”、“福建省精确成型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和“数字福建交通大数据研究所”等。同时,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开设现代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和建筑行业工程师实验班,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建筑现代化产业学院、智慧水务产业学院。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英国华威大学,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新泽西理工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鲍尔州立大学,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马来亚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捷克奥斯特拉瓦技术大学等境外优质高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是国家留学基金委签约项目单位,2012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逢甲大学等多所台湾地区高校开展闽台合作交流。 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历史,不懈的创新追求是福建工程学院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十三五”期间学校确立了建成高水平示范性应用型大学、更名为“大学”、推进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培育单位建设“三大目标”。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定不移推进内涵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01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的电力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成为安徽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年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且于2013年10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是安徽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文明单位。 学院座落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占地面积134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完善的生活体育设施。校园景观及环境优美,具有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育人氛围。 悠久的办学历史 学院2003年由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合肥电力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始建于1979年,被原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合肥电力学校创办于1964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两校治学严谨,特色鲜明,为安徽省电力及相关行业培养了一大批生产技术骨干和基层管理干部,成为电力电气人才的摇篮。 求实的办学理念 学院秉承“求真、崇善、守诚、躬行”的校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特色兴校、厚德重技、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电力电气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技能教学为重点,面向电力行业及地方企业,培养高素质电力电气技术应用型人才。 特色的专业设置 开设电网技术方向、电源技术方向、自动化技术方向等三个专业群,其中,“发电厂与电力系统”、“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是国家重点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精品特色或示范专业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 优秀的师资队伍 学院教职工共有276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的85.5%;具有高级职称85人(其中正高级9人)、中级职称113人,中级以上职称占职工总数的71.74%。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1人,省级“双师型”教师9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国网公司级专业领军人才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教坛新秀9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人。学院还从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特聘了百余名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 先进的实训设施 学院通过校企共建,建成79个校内实训(实验)室,24个企业员工岗位培训实训室。包括600兆瓦超临界和300兆瓦亚临界火电仿真系统,循环流化床仿真系统,500千伏和220千伏变电仿真系统,220千伏区域电网调度运行仿真系统,低压配电工程、高级电工、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DCS控制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布线以及新能源发电技术实训室等。获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9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个。 丰硕的教科研成果 学院近年来出版课程教材35部,其中8部为“十二五”规划教材,15部为“项目导向”专业课程教材。编制校本实训教材53部。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教学教研项目6项;获省级及行业协会优秀教学教研成果奖4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管理创新奖2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在全省及全国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多次获一、二、三等奖。 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和就业前景 学院与省内外100多家知名大中型企业紧密合作,建立校外专业实训基地50余个,开展“订单培养”,推行“工学结合”,强化“顶岗实习”,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 80%以上的学生,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最终就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被评为“安徽省教育厅就业先进集体”和“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院毕业生因专业技能强、职业素质优,深受企业欢迎,被用人单位赞誉为“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潜力大”,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兰州石化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
产品详细介绍企业信息您只要致电:021-55884001(袁经理)我们可以解答 三维科技3D打印机 的相关疑问!我们可以帮您推荐符合您要求的 工业级大行程3D教学打印机,三维科技3D打印机 相关产品!找不到所需产品?请点击 产品导航页当前产品页面地址:http://www.shfdtw.com/productshow-117-1623-1.html兰州石化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序号品目主要技术参数1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备 110000 TWMES-03一、技术参数1、交流电源:三相五线AC 380 V±10% 50Hz;2、温度:-10~50℃;环境湿度:≤90%无水珠凝结;3、外形尺寸:长×宽×高=2100mm×1000mm×1500mm;4、整机功耗:≤1.5 kVA;5、安全保护措施:实训台桌面采用高绝缘、高强度、耐高温的高密度板。具有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功能,安全性符合相关的国标标准。一、功能要求1、供料单元按照需要将放置在料仓中待加工工件(原料)自动地推出到物料台上,以便输送单元的机械手将其抓取,输送到其他单元上。2、加工单元(1)把该单元物料台上的工件(工件由输送单元的抓取机械手装置供料送来)送到冲压机构下面,完成一次冲压加工动作,然后再送回到物料台上,待输送单元的抓取机械手装置取出。(2)该单元物料台上的工件(工件由输送单元的抓取机械手装置从装配站送来)送到冲压机构下面,完成把小工件压入到大工件的工作过程,然后再送回到物料台上,待输送单元的抓取机械手装置取出。3、装配单元(1)把从加工单元已加工好的大工件进行装配(通过机械手把小工件装配到大工件内),然由输送单元的搬运机械手搬向分解单元。把从供料单元的大工件进行装配(通过机械手把小工件装配到大工件内),然由输送单元的搬运机械手搬加工单元进行冲压的加工。4、分拣单元完成将上一单元送来的已加工、装配的工件进行分拣,使不同颜色的工件从不同的料槽分流、分别进行组合的功能。5、输送单元该单元通过到指定单元的物料台精确定位,并在该物料台上抓取工件,把抓取到的工件输送到指定地点然后放下的功能。6、配编程电脑(1)CPU(G3260 3.3GHz)(2)主板SB20J14612(3)内存4G(4)硬盘驱动器500G(5)显卡2G(6)电源AC100-240V 50/60Hz、机箱、鼠标、键盘(7)显示器规格(21″)TFT 液晶最大分辨率1600×900 行频/带宽83KHz/208MHz2单片机控制功能实训考核装置55000TWS-05A一、设备技术指标1. 输入电源:单相AC 220V±10%(50Hz)2. 输出电源:DC ±12V±5%/1A;DC±5V±5%/1A;DC 24V±5%/1.5A3. 温度:-10~40 ℃;环境湿度:≤90%(25℃)4. 外形尺寸:1225mm×690mm×820mm(L×W×H)5. 整机功耗:≤0.5 kW6. 安全保护措施:具有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功能,安全性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二、功能要求(1)主机模块:AT89S52 在系统下载设计、RS232 串行通信接口、有源蜂鸣器(2)电源模块:DC±5V、DC±12V、DC24V(3)仿真器模块:ME-52HU(4)显示模块:8 位跑马灯、8 位数码管动态显示、16×32 点阵LED 屏、128×64 绘图液晶显示屏、1602字符型液晶显示屏(5)继电器模块:6 路电磁继电器、2 路固态继电器、(带驱动和隔离)、继电器状态指示功能(6)指令模块:PS2 键盘接口、8 个独立键盘接口、8 路8 位开关量输入、4*4 矩形键盘接口(7)ADC/DAC 模块:ADC0809、DAC0832、0-5V 模拟电压输出、8 等级LED 电平指示、有源时钟发生器(8)交直流电机控制模块:24V 直流减速电机、220V 交流减速电机、光电开关计数输出(9)步进电机控制模块:步进电机、水平移动装置、闭环控制装置(10)传感器配接模块:4 路传感器接口、16 路光电隔离IO 口(11)扩展模块:8255 芯片、74LS245 芯片(12)温度传感器模块:18B20/LM35、恒温控制装置(13)智能物料搬运装置:智能物料搬运机构、双轴直线搬运机器人机构、接供料机构、气泵、物料小球、转换头(14)静音空气压缩机额定电压220V、额定频率50HZ、额定电流2.22A/额定功率:560W、最大气压:1MP。(15)智能仓储装置:三轴直线搬运机器人机构、物料传输皮带及导轨支架、RFID 射频识别、9 个配置电子标签的物料、接供料机构、触摸屏、伺服调制器(16)串行AD/DA/EEPROM/RTC 模块:TLC1549 串行ADC 电路、TLC5615 串行DAC 电路、24CXX 外部存储器电路、PCF8563 实时时钟电路、0-5V 模拟电压输出(17)短距离通讯模块:无线射频读写(RFID)电路、315MHz 无线控制电路、红外遥控电路(18)单片机控制软件V1.0该软件具有流水灯实训、动态数码管显示实训、蜂鸣器演奏实训、液晶显示模块控制实训、流水灯实训、单总线温度采集实训、矩阵键盘接口实训、点阵LED 平汉字显示实训、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控制实训、交直流减速电机控制实训等功能。(19)配编程电脑CPU(G3260 3.3GHz),主板SB20J14612,内存4G,硬盘驱动器500G,显卡2G,电源AC100-240V 50/60Hz、机箱、鼠标、键盘;显示器规格21″,TFT 液晶, 最大分辨率1600×900, 行频/带宽83KHz/208MHz。3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装置57000TW-156A(1)配电箱模块:规格电力配电箱(450mm×220mm×520mm)、照明配电箱(250mm×120mm×220mm)、电气控制箱(550mm×240mm×700mm)、具有接地保护、过流、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2)机床故障检修模块:车床、铣床、磨床、钻床、镗床(700mm×600mm)、智能设故。序号品目主要技术参数1立体仓库实训装置12000 TWCC-03一、技术参数1、交流电源:单相AC 220 V±10% 50Hz;2、温度:-10~50℃;环境湿度:≤90%无水珠凝结;3、外形尺寸:长×宽×高=1100mm×600mm×1260mm;4、整机功耗:≤1.0 kVA;5、安全保护措施:实训台桌面采用高绝缘、高强度、耐高温的高密度板。具有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功能,安全性符合相关的国标标准。二、功能要求1、仓库的横轴和竖轴的机械传动采用高精密的步进电机驱动,配以先进地机械设计、精密的机械加工及装配,可使物料非常平稳地进行精确位置控制,将物料送入指定库位;2、采用选进的步进电机作为横轴和竖轴的动力源,可实现0.45 度的细分,即每转一圈需要800 步,步进电机的正常单步角度为0.9°;3、采用晶体管式PLC 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主机,可实现PLC 高级指令编程、脉冲发送指令;4、PLC 各I/O 点和继电器、电机驱动器、各电器的连接线都被开放到网孔板上,学生可进行现场接线操作实训,培训学生实际动手接线能力;5、配套铝钢式机械手台架,竖轴及横轴采用经氧化处理的铝型材,而台架的侧面及底面采用1mm 厚度经烤漆处理的钢板,台架与地面之间采用带自锁功能的万向轮,使整个台架不但坚固耐用而且移动方便。6、配编程电脑(1)CPU(G3260 3.3GHz)(2)主板SB20J14612(3)内存4G(4)硬盘驱动器500G(5)显卡2G(6)电源AC100-240V 50/60Hz、机箱、鼠标、键盘(7)显示器规格(21″)TFT 液晶最大分辨率1600×900 行频/带宽83KHz/208MHz 2 循环搬运自动控制实训装置24000TWSY-003一、技术参数1、交流电源:单相AC 220 V±10% 50Hz;2、温度:-10~50℃;环境湿度:≤90%无水珠凝结;3、外形尺寸:长×宽×高840mm×800mm×1500mm;4、整机功耗:≤1.0 kVA;5、安全保护措施:实训台桌面采用高绝缘、高强度、耐高温的高密度板。具有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功能,安全性符合相关的国标标准。二、功能要求(1)PLC:PLC 为三菱FX 晶体管型;模块材料要求:高强度塑料外壳、重量轻,面板是铝塑板,图案、文字符号采用进口油墨丝印。(2)一体化接线排:接线排壳体上两侧相对设置有一初级接线区(接线端子)和一次级接线区(安全插座);接线端子与对应的安全插座通过导电弹性件连接;接线排壳体边缘卷折,设有固定用的螺孔,可以通过螺丝杆固定在实训桌上。(3)直行机构手搬运机构:运动部分主要包括直线丝杠和导杆机械手气。放置在导轨底端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物料后,导杆机械手下降进行抓搬运动作,机械手上升到位后,直线丝杠运行机械直流减速电机正转进行直线搬运。(4)转角气动机械手搬运单元:光电机传感检测到工件,回转夹紧缸下降旋转将工件搬运到滑轨方,松开气动手爪将工件放到滑轨上,完成工件的旋转搬运工作。(5)旋转气动机械手搬运单元:滑轨底端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后,气动手爪进行抓动作,旋转进行旋转搬运动作,将工作旋转搬运到滑轨上。(6)设备台架:采用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7)配编程电脑(1)CPU(G3260 3.3GHz)(2)主板SB20J14612(3)内存4G(4)硬盘驱动器500G(5)显卡2G(6)电源AC100-240V 50/60Hz、机箱、鼠标、键盘(7)显示器规格(21″)TFT 液晶最大分辨率1600×900 行频/带宽83KHz/208MHz3六层透明电梯实训装置37000 TW-A7001一、基本功能1. 超速安全保护系统当电梯发生意外事故时,轿厢超速或高速下滑(如钢丝绳折断,轿顶滑轮脱离,曳引机蜗轮蜗杆合失灵,电机下降转速过高等原因)。这时,限速器就会紧急制动,通过安全钢索及连杆机构,带动安全钳动作,使轿厢卡在导轨上而不会下落。2. 轿厢、对重用弹簧缓冲装置缓冲器是电梯极限位置的安全装置,当电梯因故障,造成轿厢或对重蹲底或冲顶时(极限开关保护失效),轿厢或对重撞击弹簧缓冲器,由缓冲器吸收电梯的能量,从而使轿厢或对重安全减速直至停止。3. 门安全触板保护装置在轿厢门的边沿上,装有活动的安全触板。当门在关闭过程中,安全触板与乘客或障碍物相接触时,通过与安全触板相连的联杆,触及装在轿厢门上的微动开关动作,使门重新打开,避免事故发生。4. 上、下限位开关:在电梯井道的上、下端部安装此开关,并且安装在上、下极限开关之内,起目的在于保护较箱不超出此范围,如果超出上限位或下限位,则电机自动停止,不在工作,跟上、下极限开关区分在于此开关不会掉电。5. 厅门自动闭合装置电梯层门的开与关,是通过装在轿门上的门刀片来实现的。每个层门都装有一把门锁。层门关闭后,门锁的机械锁钩啮合,此时电梯才能启动运行。6. 层门连锁开关:当所有层的门都关闭时,电梯可以升降,若有一层的层门开着,电梯即不能运行。7. 终端极限开关安全保护系统在电梯井道的顶层及底层装有终端极限开关。当电梯因故障失控,轿厢发生冲顶或蹲底时,终端极限开关动作,发出报警信号并切断控制电路,使轿厢停止运行。8. 提供3D 电梯仿真软件,基于LABVIEW 软件设计,具有楼层,呼叫,轿箱等全方位仿真,现场演示9. 配编程电脑(1)CPU(G3260 3.3GHz)(2)主板SB20J14612(3)内存4G(4)硬盘驱动器500G(5)显卡2G(6)电源AC100-240V 50/60Hz、机箱、鼠标、键盘(7)显示器规格(21″)TFT 液晶最大分辨率1600×900 行频/带宽83KHz/208MHz二、技术性能1、输入电源:单相三线220V±10% 50Hz2、工作环境:温度-10℃~+40℃ 相对湿度<85%(25℃) 海拔<4000m3、装置容量:<1.5kVA4、整机尺寸:700mm×700mm×2300mm4CA6140 型透明教学车床实训装置66000 TW-CCA6140一、主要功能:1、该车床模型属于非标产品,箱体外壳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造,润滑系统采用灯光显示,传动部件零件采用铝合金、钢材精加工制作,且能全透明地看到产品内部结构与动作;2、该车床模型与实物机床按0.75:1 比例进行生产制造;3、该车床模型所有解剖元件均能进行正常的机械运转,能充分展示各个细微结构和机构装配装置;4、该车床模型能自动运转、演绎产品运作过程,使学生很直观的了解整体过程;5、该车床模型整体看上去美观大方、形象逼真、各部件分布清楚、一目了然,具体转动灵活、演示方便等特点;6、该车床模型,可加工尼龙工件。二、主要配置及技术指标1、工作范围(1)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φ300mm(2)刀架上最大回转直径:φ150mm(3)床身轨道宽度:300mm(实物为400mm)(4)主轴孔径:φ30mm2、刀架(1)下刀架最大横向行程:240mm(2)上刀架最大行程:100mm3、主电机功率:0.75KW4、外形尺寸为(长×宽×高):1960×900×1160mm5、缩放比例:1:0.756、重量:270KG5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330000TW-LJQR05一、功能要求(1)ABB 六自由度机器人工作范围:580mm;有效荷重:3kg;自由度:6 轴;集成信号源:10 路;集成气源:4 路;重复定位精度:0.01mm;防护等级:IP30;轴1 旋转工作范围+165°~-165°最大速度250°/s;轴2 手臂工作范围+110°~-110°最大速度250°/s;轴3 手臂工作范围+70°~-90°最大速度250°/s;轴4 手腕工作范围+160°~-160°最大速度320°/s;轴5 弯曲工作范围+120°~-120°最大速度320°/s;轴6 翻转工作范围+400°~-400°最大速度420°/s;1kg 拾料节拍:25×300×25mm 0.58sTCP 最大速度6.2m/sTCP 最大加速度28m/s加速时间0-1m/s 0.07s电源电压:200-600V,50/60Hz;变压器额定功率:3.0kVA;功耗:0.25kW;机器人底座尺寸:180×180mm;机器人高度700mm;机器人重量:25kg。(2)三菱变频器:FR-D720S-0.4k-CH(3)三菱主机:FX2N-32MR(4)气动装置: 标准汽缸三只、手爪一只、油水分离器一个双向电磁阀1 只、单相电磁阀3 只、汇流板1 块等。(5)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1 只、光电传感器2 只、磁性开关4 只、光纤传感器1 只(6)配编程电脑(1)CPU(G3260 3.3GHz)(2)主板SB20J14612(3)内存4G(4)硬盘驱动器500G(5)显卡2G(6)电源AC100-240V 50/60Hz、机箱、鼠标、键盘(7)显示器规格(21″)TFT 液晶最大分辨率1600×900 行频/带宽83KHz/208MHz二、技术指标1. 交流电源:220VAC±10% 50 Hz;2. 温度:-10~40 ℃;环境湿度:≤90%(25℃);3. 外形尺寸:长×宽×高=1600mm×810mm×820mm4. 整机功耗:≤3.5 kW;5. 安全保护措施:具有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功能,安全性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6. 具有台号自动显示显示系统,采用点阵显示系统,配置LabVIEW 软件,对其任意台号管理,具有“实验室管理软件”软件著作权证书,没有专利产权纠纷。(招标现场提供演示),所有配件模块化,配齐其软硬件,便于管理。7.基于Labview 软件机器人实时动作跟踪演示软件;能够与机器人动作进行通讯跟踪。8.基于Labview 软件机器人实训软件,能够通过三维虚拟机器人实现机器人结构、组成、拆装、控制等全面的学习实训。6变频器控制柜26000 TW-BP190(1)规格600*600*1600、具有多段速操作、模拟量控制、变频与工频的切换、PID 控制、带BOP 操作面板;(2)变频器:AC380V、频率50/60Hz、ABB、5.5KW、PLC:S7-300 24 输入16 输出、(4)电源系统至少配置4 通道模拟量输入(0-3V);4 通道数字量输入;3 通道继电器输出(220V,1A);2路DA 输出(0-3V);带标准以太网接口、中文正版操作系统;(3)变频式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AC308V、频率50/60Hz、5.5KW;(4) 压力传感器:0-16Mpa;(5)9 寸彩色触摸屏:TPC7062KD;(6)投入式液位开关:TEK-1; (6)提供数据云系统上传平台,手机app 数据查询,历史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统计。(7)多功能仪表,显示运行功率、电压、电流、压力、运行时间。(8)具有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缺相、欠压等多种保护。7软启动控制柜(1)规格W600*D600*H1600、带旁路控制系统、显示运行电压、电流、运行时间。(2)软启动器:ABB、5.5KW、具有接地保护、短路保护、漏电过载过流保护功能、正版操作系统、参数的显示为中文,参数设置直观方便。(3)起动模式设定:1-电流限流2-电压斜坡;(4)启动转矩、电流、电压、时间可根据负载不同灵活设定;(5)配置故障自诊断功能,485 通讯接口,0-20mA 模拟电流信号输出;(6)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AC308V、频率50/60Hz、7.5KW (7) 斜坡起动时间设置:斜坡起动时间的设置范围为1~60 秒,斜坡初始电压设置为30%~50%范围内。(8)电流限流倍数设定范围:(200-500)%;(9) 起动过流时间设定: 范围:1-30s;(10)9 寸触摸屏人性化设置功能:便捷直观人性化的操作触摸屏,可根据不同负载,对起、停、运行、保护等参数进行设置;高教职教实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金融/银行模拟实验室工程制图实验室热力光电磁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和综合性物理医学物理/物理演示仪器教学模型教学挂图电工电子实训室通用电工.电子教室电工电子技能实训考核立式电工电子实训考核电工.电拖.机床电气考核柜模电数电电气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学技术实训与考核技师电子技术实训设备汽车教学实训室汽车驾驶模拟器汽车发动机实训台汽车电路仿真实习台透明汽车教学模型汽车示教板系列新能源汽车实训室驾校培训设备发动机拆装翻转架专业技能培训教室心肺复苏模拟人太阳能风光互补实验部队.军校培训系列工厂电气控制供电过程控制实验室装置流体力学实验室热工类教学实验环境工程实验装置普教/劳技/理化生/科学/历史中小学劳技设备理化生实验仪器设备创新科技科学探究室无油空气压缩机历史实验室教学设备地理实验室教学设备通用技术教学设备教学黑板、桌椅系列PLC单片机工业自动传感器PLC可编程实训装置微机.单片机实验台工业自动化实训实验箱系列电机类实验室直流电动机电机变压器检测与转换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综合实验台机械教学实验室机械示教陈列柜智能机械陈列实验台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钳工和焊工实验室数控车铣床电气技能考核机械构造与创新实验注塑冲压模具系列数控教学车床.普通机床职业技能学院设备气动液压PLC实验台家电实验室设备制冷制热实训考核中央空调仿真教学船舶轮机工程实训透明电梯教学模型智能楼宇实训设备3D打印机
上海天威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51 3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