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海南医学院
学校全称:海南医学院;学校代码:11810;办学性质:公办;办学层次:本科;办学类型:普通高校。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邮编:571199。 海南医学院位于海南省省会海口市,具有七十余年办学历史,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内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为地区及南海国家战略培养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的重任。学校城西校区占地606.21亩,桂林洋校区规划占地近787.12亩;拥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7800余张;具备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等多层次教育资格;现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生物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口腔医学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面向“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招收国际留学生,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英国英格兰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2827人;现有专任教师1095人,其中高级职称76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924人,博士学位者403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0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海南省高层次杰出人才5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二级教授14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2018年,学校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成为海南省首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2019年学校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拥有院士工作站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联合研究中心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各1个,国家药物临床前安全评价机构实验室1个,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实验室1个;拥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拥有一批国家认证的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学科、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精品课程。是国家水上应急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项目牵头单位;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科院校和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3.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丰富,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完备;学校主办的6本期刊中,《亚太热带医药杂志》(英文版)和《亚太热带生物医药杂志》(英文版)已进入包括SCI在内的国际所有著名的检索数据库,《急性病杂志》(英文版)进入ESCI,《海南医学院学报》在全国医学学报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位。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厚德、严谨、博学、和谐”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海医精神沉淀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宣布、亲自推动海南实施全面开放的国家战略,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加快建设,学院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美好前景。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求,集中力量建设新医科,争创“双一流”专业,打造富有热带特色的学科群;夯实本科教学,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招生专业1.本科层次:2020年共有29个招生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精神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护理学、助产学、临床药学、药学、中药学、海洋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信息学、环境科学、生物技术、应用统计学、应用心理学。2.高职(专科)层次:2020年共有7个招生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助产、药学、药品服务与管理。
海南医学院 2021-02-01
新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学校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英属加拿大人、医学博士罗维灵在古城卫辉开办的西医诊所,医学教育肇始于1922年惠民医院护士学校,招收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并由中华护理学会(1923年名为“中华护士会”)颁发文凭。1949年冀鲁豫卫生学校及哈励逊医院迁入,于1950年成立平原省医科学校。学校经历华北第二医士学校、河南省汲县医士学校、新乡专区医学院等发展阶段,1962年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升格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1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获专家组好评。 学校目前占地面积1744.58亩(含临床学院),建筑面积129.396万平方米(含临床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69亿元,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212.4万册,电子图书3753.13GB。现有教职工12327人(含临床学院),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749人(含临床学院)。 学校设有21个教学院(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三全学院。开办有全日制教育、中外合作教育及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包含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等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900多人。 学校学科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7个门类;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河南省特色学科(A类)1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等8个一级学科获批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等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29个;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和药学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10个、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1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获批为国家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建有3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国家全科医师临床培养基地,1个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学校创办有《新乡医学院学报》《眼科新进展》《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心身疾病杂志》《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等5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其中《眼科新进展》《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建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共9406张,其中4所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学校还拥有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百余个教学实践基地,多所医院获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连续入选全国地市级医院100强。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普通本科专业整体列入一本招生,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和录取分数连年位居河南省理科类院校前列。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等活动中屡获佳绩。获得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硕士研究生年底就业率多年保持100%,国家执业医师资格(临床类别)通过率达80%以上。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近年来,启动“265人才工程”,实施了“太行学者”和“太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聘请法国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7人来校工作。现有3个省级特聘教授岗位,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个省级优秀省级优秀创新型科技团队。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原学者、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省特聘教授、海外留学归国专家、知名学者等300余人。 学校坚持科技兴校。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干细胞与生物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分子诊断与医学检验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生物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等近30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40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伍斯特大学、澳大利亚科文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建立河南省医用组织再生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免疫与模式动物国际联合实验室等8个国际合作实验室。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樊代明院士、戚发轫院士、徐建国院士等专家学者来校交流,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进修、讲学或开展学术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校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历代新医人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薪火相传,矢志不渝,不懈奋斗,形成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逐渐积淀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被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综合实力20强领军高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文明标兵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千秋大业,实干为基;宏伟蓝图,落实为要。今天的新乡医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战略,主动融入和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学校转型发展,朝着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而阔步迈进。
新乡医学院 2021-02-01
医学健康严肃游戏
1 成果简介医学游戏系列不仅针对抑郁症、儿童自闭症等心理精神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 还针对老年孤独、 孕妇护理教育等社会公共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截止 2011 年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 11%,共有 3.4 亿抑郁症患者, 我国患病人数也达到 5600 万,但得到治疗的不足 10%。 我国儿童自闭症(孤独症)的发病率为 1.53%,现阶段全国的 0-19岁的患儿达到了 200 多万, 据统计家长迫切希望得到廉价的治疗服务。 至 2009 年,我国已有老龄人口 1.69 亿,占总人口数的 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关怀空巢老人的健康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主要问题之一。2002~2011 年我国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为 1603 万人,据世卫组织统计,我国孕妇的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如何指导孕妇的日常保健是十分重要的。 医学保健严肃游戏是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溶入到电子游戏系统中,实现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和逼真的体验,从而可能达到辅助疾病治疗目的。 医学保健严肃游戏系列包含多平台的、简单快捷、低成本且高效、可控的且能够实时监测和评估疗效的新型大众心理辅助治疗及孕妇健康保健游戏,此系列软件治疗成本廉价、疗效显著、采用无创干预治疗方式,无明显副作用,在国内外均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免疫学专家认为,心理治疗有利于调整患者的情绪、改善躯体症状、增强免疫效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一部分患者中还可以改善预后, 延长生存期。因此,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经临床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恰当地进行心理干预,对辅助治疗疾病具有很大意义。 表 2.1.1 疗效优势对比 2 效益分析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 本系列游戏以其安全高效,副作用小,治疗成本低等独特创新之处及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预计投放市场后将会取得很高的经济收益。3 合作方式联合推广。4 所属行业领域医疗健康领域。
清华大学 2021-04-13
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系统
武汉大学张永军教授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摄影测量遥感的科学概念,构建了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技术体系,突破了匹配干扰地物快速智能分割、语义辅助几何处理与大范围影像镶嵌合成、地物信息智能提取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系统MIPS。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武汉大学张永军教授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摄影测量遥感的科学概念,构建了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技术体系,突破了匹配干扰地物快速智能分割、语义辅助几何处理与大范围影像镶嵌合成、地物信息智能提取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系统MIPS,相关技术理论《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技术及应用》2021年荣获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 技术特色: (1) 首次提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多模态卫星影像语义分割与几何处理融合新理论。创建了卫星影像跨域稳健语义分割技术,通过自适应增量优化提升深度分割网络模型的迁移性和普适性,保证多类型地物语义分割的时效性、容错性、稳定性和区域一致性。 (2) 通过语义分割结果全自动进行多源地理信息控制点粗差剔除,实现超大范围多模态影像精准几何处理;提出辐射不变特征变换算法进行多模态影像高可靠性匹配;单台机器2.5分钟可完成8000景卫星影像的并行区域网平差,大幅提高了自动化处理精度和效率。 (3) 突破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视遥感影像三维地形及大范围合成影像智能生成技术,采用物方半全局优化提升困难区域的密集匹配精度,并在语义分割结果的辅助下进行大范围遥感影像无缝镶嵌合成。 (4) 基于深度学习进行建筑物、道路、农作物等典型地物目标语义信息智能提取;基于多尺度语义分割网络融合经验知识实现建筑物矢量边缘精确提取;结合语义分割和多起点中心线追踪优化提取道路网拓扑矢量;基于3D卷积和注意力机制实现多类农作物精细分类及其时空特征智能提取。 (5) 构建了全新的多模态卫星遥感影像几何语义一体化智能处理技术体系,研制出我国首套自主产权的多模态卫星影像一体化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软件系统MIPS,其数据处理效果和效率均有明显优势,显著提升了融合处理的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 先进性 MIPS具备快速语义分割、语义辅助精准几何处理、三维地形提取与多影像时序合成、地物语义信息智能提取等特色功能。系统采用最新的卫星影像摄影测量处理、多源影像融合、语义信息提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CPU/GPU两级加速并行处理及深度学习技术,处理效果和效率均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软件。例如单机情况下19小时即可完成1551景2米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全自动处理,包括云区检测、影像融合、影像匹配、区域网平差、正射影像纠正等全部处理流程。语义分割结果约束的立体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自动化程度和精度均显著提升,例如在1:1万基础测绘产品DEM/DOM的辅助下,高分七号立体卫星影像的全自动处理高程精度从2.6米大幅提升至0.8米以内,镶嵌接边精度优于1像素。
武汉大学 2022-08-15
机载LiDAR点云与多视航空影像联合城市三维建模系统
机载LiDAR与航空影像联合城市三维建模系统(LiDARPro)主要以机载LiDAR点云及多视航空影像作为输入数据,通过点云语义分割、点云影像配准、实景三维模型重建、建筑物单体结构化模型重建、人机交互等功能模块,实现高效率、(半)自动的城市实体三维模型重建,具备全自动大测区城市建模、半自动城市高精度精细实体模型重建等多种解决方案,致力于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自动化程度,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进程。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创新性: 机载LiDAR与航空影像联合城市三维建模系统(LiDARPro)主要以机载LiDAR点云及多视航空影像作为输入数据,通过点云语义分割、点云影像配准、实景三维模型重建、建筑物单体结构化模型重建、人机交互等功能模块,实现高效率、(半)自动的城市实体三维模型重建,具备全自动大测区城市建模、半自动城市高精度精细实体模型重建等多种解决方案,致力于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自动化程度,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进程。系统主要由两部分功能模块组成:自动化模型重建模块及三维可视化交互管理系统模块。其中自动建模模块由点云影像自动配准、实景三维模型重建、点云滤波、点云分类、建筑物单体化分割、建筑物结构化模型重建等软件子模块构成。系统支持DEM、DOM、实景三维模型、建筑物LoD1至LoD3模型等多种产品生产;支持多核、多CPU、多GPU架构的任务并行化管理,支持搭建点云、影像、模型数据库,支持人机交互进行语义分割、模型编辑、纹理编辑等功能。 软件解决的关键问题: LiDAR点云与倾斜影像异源异构数据配准问题,点云影像数据难以联合应用; 单一数据源三维信息与纹理信息不全,高质量模型结果依赖高精度数据输入,导致数据获取成本昂贵、效率较低; 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重建自动化程度低,低精度自动结构化模型成果难复用,而手动模型绘制难度高、工艺繁琐; 实景三维数据制作单位高度依赖国外软件,国产化难。 先进性: 当前,国内90%以上地形级实景三维数据制作测绘单位都基于国外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而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则重度依赖全人工手动勾绘且需调用国外专业三维建模软件,模型重建学习成本极高、软件针对性不强而效率低下。 机载LiDAR与航空影像联合城市三维建模系统软件系统以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重建为首要目标。软件系统具备高精度点云影像配准模块提供异源数据联合应用基础;采用LiDAR点云约束的多视影像密集匹配策略实现高精度、全覆盖三维数据输入以实现高质量实景三维模型重建;采取地面点滤波、非地面点地物分类、目标地物单体实例分割递进式流程得到建筑物等地物单体化三维数据;优化自动结构化模型重建与人工干预的结构化建模流程,无需额外依赖专业建模软件;提供针对建筑物结构化建模的模型编辑、纹理编辑模块,不达标的自动模型可复用,三维点云端、二维影像端可独立或联合编辑,具备交互友好的参照式、勾绘式、半自动编辑模式。 独占性: 系统主要搭建两条生产路线,以适应不同地域模型精度要求差异、不同应用时间响应要求。其一是以LiDAR点云为主的快速建筑物结构化模型重建,经过点云分类、建筑物实例分割、结构化模型重建等步骤构建人工地物结构化模型,并利用配准后多视影像对模型纹理映射,此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DOM、DEM、 LoD2为主的建筑物结构化模型、典型地物真实色彩点云等轻量基础数据;其二是在LiDAR点云约束下生成高精度密集匹配点云构造高质量实景三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建筑物单体三角网数据,经过模型简化抽象得到建筑物LoD3模型,此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实景三维模型、建筑物LoD3模型等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要素。 此外,软件系统支持在Windows (Win7/10)、Ubuntu (16.04/18.04/ 20.04)、国产麒麟(V4/V10)等多操作系统中运行,已阶段性实现国产化。
武汉大学 2022-08-15
基于 RCM 译码符号不等分配的视频传输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RCM 译码符号不等分配的无线视频传输 方法。该方法包括:(1)根据 RCM 的成功解码概率模型以及视频失真 与 I 帧、P 帧和 B 帧的成功解码概率的关系,确定分配给视频 I 帧、P 帧和 B 帧的译码符号数;(2)对 H.264 视频的 I 帧、P 帧和 B 帧的比特 流进行数据提取和比特划分;(3)根据步骤(1)得到的分配给视频 I 帧、P 帧和 B 帧的译码符号数,对 H.264 视频的 I 帧、P 帧和 B 帧的比特流 进行 RCM 编码和传输。本发明通过为视频重建中重要性逐渐减小的 I 帧、P 帧和 B 帧合理地分配数量依次减小的 RCM 译码符号,实现了 H.264 视频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平滑质量传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基于高速无线网络的音视频传输系统
该系统包含管理调度中心、中继器及音视频采集探头三层设备,不同层面的设备在一个区域内实现无线网络组网。该系统基于改进的COFDAM无线协议,具有较高的传输带宽及传送速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利用可靠的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实现音视频数据传输。 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 (1)复杂工况下的无线传输高可靠性 系统为保证无线网络通讯可靠性,需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解码技术、差错控制技术,并结合数字图像压缩等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视频、语音实时、同步传输。 (2)优化的多路并行实时信息采集与处理 管理中心可以实时采集多个采集点的多路信息,多路并行实时数据的处理需要高效可靠的数据处理算法,以实现对多路数据管理的优化,构建一个优化的数据管理平台,满足现场的管理需要。 (3)多媒体信息采集与传输 在现场复杂情况下,语音通话保持清晰畅通,且可以权限设置。摄像功能是根据管理需要进行照相、摄像(自动上传),保证同时多路图像实时传输的效果。采集终端设计包括耗电低、待机时间长,室内、外充电方便、防水、抗震、抗干扰、携带方便。    项目主要应用范围: 最近几年,国内的视频监控主流市场仍采用有线方式,个别采用无线方式可靠性不高。系统若能推广成功,可广泛应用于各个小区、工作面等场所,提高各个区域的管理效率。该项目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预期效果: 基于高速无线网络的音视频传输系统,无线传输范围10kM(中继更远);接收误码率<10E-5,误帧率<1%;图像在640×480分辨率条件下,25帧/秒。预计年销售额5000万左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激光光源传输腔室的温控与净化控制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光源的传输腔室内的温控与净化控制系 统,包括:设置在光路传输通道的模块腔体之前的二级调压阀,用于 调节待进入模块腔体的通道中的气体压力;设置在光路传输通道的气 体净化装置和模块腔体之间的毛细管,用于保证光路传输腔室气压与 外界气压有微正压;以及设置在光路传输通道的模块腔体之后的节流 阀,且每个模块腔体之后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的节流阀,用于调节各模 块腔室与环境大气压的压差。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温控与净化控制 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通过控制腔体与外界的压差恒定,同时通 过加热器和热交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电磁机构动态实验演示装置及其方法
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电磁机构动态实验演示装置及其方法,装置构成是:底座的纵向滑轨与左、右基座底部的滑槽配合;底座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左、右纵向调节丝杆,两丝杆分别与左、右基座上的螺母连接;左、右基座顶部横向的滑轨分别与左、右横向滑块底部的滑槽配合,左、右横向滑块的相对面分别螺纹连接发射线圈承载板与接收线圈承载板;左、右基座前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左、右横向调节丝杆,两横向调节丝杆分别与左、右横向滑块上的螺母连接;能量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功率测试及处理显示设备相连。该装置能够测试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相对距离与系统传输效率的数量关系,为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制造与使用、维护提供实验依据。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5
一种基于自适应调节基准向量的LTE信号传输系统
一种基于自适应调节基准向量的LTE信号传输系统。本发明的基于自适应调节基准向量的LTE信号传输系统解决了现有LTE系统的传输效率和传输带宽的互相受限的问题,同时也较好的解决了较高调制增益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问题,大幅提高了频带利用率。所述系统包括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编码向量偏移关系预设单元,其中,所述发射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多路变换单元、分组单元、联合发射信号生成单元、以及射频发射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相关器单元、多路恢复单元、以及第二多路变换单元。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561 5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