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移动式医疗垃圾焚烧方舱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污染控制团队参与研制的“医疗垃圾应急处置方舱”发往武汉驰援疫区,为科学战“疫”贡献交大力量。 “移动式医疗垃圾焚烧方舱”每个方舱为20尺标准集装箱大小,体积约为30立方米,包括固废粉碎方舱、焚烧方舱和烟气净化方舱三部分,为应急抢险救灾过程中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动物尸体等固废提供移动式的处置方案,实现垃圾减量和无害化处理,焚烧烟气也经过净化达标排放。 上海交大团队主要负责烟气净化工艺及方舱设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瞿赞介绍,医疗垃圾经焚烧处置关键在病毒病菌的去除,在方舱焚烧炉中以850度以上维持两秒焚烧,病毒无法在这种条件下存活,该技术正好支持当前武汉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项目组根据武汉防疫医疗垃圾处理的现场要求,对垃圾焚烧及烟气净化方舱进行了优化改进,每日可以焚烧、无害化处理医疗垃圾5吨。 由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牵头,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与上海交通大学参与联合研制的多功能机动高效环保装备,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牵头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原高寒地区灾害现场安置装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成果,今年1月在青海格尔木通过军方验证试验。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方舱医疗隔断系统
2020年2月23日,沈阳建筑大学突击研发并加工制作的40套“方舱医疗隔断系统”在沈阳装车运往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一线。沈阳建筑大学绿色能源与建筑研究分中心,采用重大应急设计模式,2月初突击研发“快装隔断+机器人”的智慧方舱医院系统用于方舱医院建设,系统既可以减轻医疗人员负担、降低传染几率,更可以为患者带来及时的服务和贴心的关怀。“方舱医疗隔断系统”1套尺寸为3米宽、1.8米高、2.5厘米厚,重量约为9公斤。该系统为方舱医院的组成部分,最大的特点是“快”,具有超快速加工、徒手超快速组装、模数化、多样化快速分割空间等特点。同时,隔断系统可为医疗巡航机器人提供坐标系统和巡航轨迹,形成完整的智慧方舱医院系统。这项研究成果得到业内的一致好评,被“中国建筑学报”等35家媒体发布。 沈阳建筑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工厂)接连克服了材料短缺、工厂停工、人员不齐等困难,连夜组织采购、手工试制、批量加工、测试安装。设计团队和制作团队经过28小时不间断鏖战,终于顺利将40套共计120片方舱医疗隔断生产完成。隔断上还精心绘制了建大师生的艺术作品,表达师生们希望患者早日康复的深深祝愿。
沈阳建筑大学 2021-04-10
方舱CT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杨勇教授为方舱CT机(超级杀菌机器人)主要研发者,它能大幅提升新冠肺炎CT检测速度。 同别的CT机不同,这台机器每两次检测之间几乎不用“休息”,因为每次检测后的CT机杀菌时间只需要3分钟。像新冠肺炎CT影像检测,因为新冠肺炎传染性高,每次检测后CT机都要消毒,而且消毒要求很高,如果消毒达不到要求很容易造成二次甚至多次感染。有些疑似新冠患者接受检测,实际上本人并非真正感染,如果因为消毒不彻底被CT室上飘浮附着的病毒传染,那简直是灾难。所以一定程度来说,CT机的检测效率受限于消毒水平和速度。而明峰方舱CT机,自带“强紫外杀菌机器人”,考虑到一般CT机每次检测后的固定喷剂杀菌需要至少半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前者一旦开机,同样时间顶上好几个常规CT机加起来的检测量。最早援助武汉的两台明峰方舱CT机,都是捐赠给武汉的。后续还会有将近20台发往武汉和全国各地,进行新冠肺炎检测。这也是国内首次在方舱CT机上使用杀菌机器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移动指挥通信方舱
1 成果简介移动指挥通信方舱是用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和军事指挥的大型作战指挥系统。其可和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多种交通工具配套使用,满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快速响应、移动指挥决策、现场应急处置等需求,是国际领先的大型现场综合指挥调度处置系统。2 应用说明移动指挥通信方舱可在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实现现场的应急通信、网络、视频会商等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 1)现场应急通信功能:通过数据和语音通信方式,保证移动应急平台和指挥中心、现场各部门人员等之间图像、数据、语音的通信。 ( 2)现场网络功能: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现场各部门连接及接入移动应急平台,以保证移动应急平台可作为现场应急救援最高的指挥场所,对现场其它应急指挥车或平台进行指挥调度、现场音视频和数据等采集信息实时接收以及超视距的现场信息采集、现场办公需求。 ( 3)语音互联互通指挥调度功能:实现多个不同部门使用不同频段、不同制式的通信设备在同时运作和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效保障现场指挥人员对现场各部门人员的指挥调度和现场各部门人员的互相通信与协作。 ( 4)视频会商功能:移动应急平台通过卫星链路、有线链路等多种方式实现和指挥中心、各部门应急平台之间的视频会议。 ( 5)环境信息监测监控功能:移动应急平台结合低空飞艇智能扫描定位监测系统、移动应急通信与数据集成系统、现场环境参数采集传输系统、应急现场定向空投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现场图像、地理信息、危险源信息以及环境参数等多种信息采集监测监控。 ( 6)事件分析研判功能:通过本地模块调用,对事态发展和后果进行模拟预测和分析,对事件影响范围、影响方式、持续事件和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研判,并参考预案进行预警分级,供指挥决策时参考。 ( 7)移动 GIS 功能:动态定位追踪移动应急车辆、单兵、救援力量、物资调度等动态变化情况,并可查询、量算、路径规划等功能,实现定位点周边情况查询分析、路径优化、距离及坡度量算。 ( 8)电子沙盘功能:实现综合可视化、空间分析、查询检索、快速标注,为现场指挥决策人员进行意图表达供便捷手段,使现场应急指挥更加直观、便捷。 ( 9)现场办公功能:提供现场会商、打印、复印、扫描、传真等功能,满足现场应急办公需求。3 效益分析实现移动指挥通信方舱的产品化,应用于各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企业、专项部门等移动应急平台的建设。4 合作方式商谈。
清华大学 2021-04-13
移动应急监测方舱
1 成果简介移动应急监测方舱用于现场图像、语音、环境参数、气体浓度等多种信息采集、监测的大型应急监测系统;其可和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多种交通工具配套使用,满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快速响应、现场信息采集监测、通信中继等需求。2 应用说明移动应急监测方舱具有国际领先的大型现场信息采集系统,其装载低空飞艇智能扫描监测系统、移动应急通信与数据集成系统、环境参数采集传输系统、自动导航动力飞艇图像监测系统、应急现场定向空投信息采集系统等提供多种对现场信息的采集方式。目前,移动应急监测方舱在世界上还处于研发阶段,清华大学研发的移动应急监测方舱属国际领先水平。3 效益分析实现移动指挥通信方舱的产品化,应用于各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企业、专项部门等移动应急平台的建设。4 合作方式商谈。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医疗垃圾焚烧飞灰微波烧制多孔陶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垃圾焚烧飞灰微波烧制多孔陶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医疗垃圾焚烧飞灰与辅料充分混合,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水并经成型机造粒成型;(2)造粒成型并干燥得到颗粒生料,在颗粒生料周围填充微波耦合剂粉末;(3)将填粉后的颗粒生料进行微波烧结,烧结后冷却至常温得到多孔陶粒。本发明能够借助飞灰中高含量活性炭在微波场中的“热点”效应将飞灰中二恶英即时彻底分解,同时将大部分重金属包裹固化在烧结产物网格中,并将飞灰快速烧结成多孔陶粒,该陶粒可用于建筑集料或废水滤料,在实现医疗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的同时进一步将其资源化利用,一举多得。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垃圾衍生燃料及低污染焚烧技术
内容介绍 垃圾衍生燃料及焚烧技术是以经过预处理的生活垃圾中的可燃成分 (包括塑料、橡胶、纸、纤维、木材等)为主要原料,配比适量的其它 燃料等物质制备出衍生燃料,简称RDF。与这种燃料配套使用的焚烧技术 可以回收高余热能,并且抑制二恶英低污染锅炉的排放。 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在城市生活垃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垃圾焚烧飞灰填埋成套技术集成
垃圾焚烧飞灰处理达标后在卫生填埋场分区处置是今后我国发达地区飞灰处置的主流途径,这类填埋场的污染形成途径、强度与控制方法均与传统原生垃圾填埋场不同,现有填埋场污染控制技术从环境和经济角度均不适用,亟需高效的控制技术。本项目依据处理后焚烧飞灰填埋的污染衍生途径,发展控制处理飞灰填埋作业中黏附作业机械、风吹飘散的飞灰颗粒化技术;同步集成飞灰溶解性盐分缓释技术;发展雨水近零渗入的处理飞灰填埋作业技术。依据所集成的飞灰填埋前处理和作业技术,进行现场运行验证及条件优化试验。项目旨在发展既能够提高填埋场污染控制的效果,也能改善污染控制的经济条件的集成技术;而且同步开展现场应用验证试验,使成果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通过推广应用可以为焚烧飞灰填埋场的运行提供支撑条件。 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近5年来已主持承担和完成国家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国家863和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项目等20余项;相关成果分别获国家级科技奖励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拥有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0项。在长期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已积累了扎实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在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向,分别承担了国家973计划课题(可燃固体废弃物热转化过程中重金属的排放控制及关键污染物的协同脱除(编号2011CB201504),城市固废物-化-生相变及污染物产生(编号2012CB719801)),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技术与设备(编号2001AA644010)、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技术及示范(编号2003AA64402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低成本可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关键技术(编号2006BAJ04A06-05)等10余项课题(子课题)的研究。 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是国内较早开展处理后达标焚烧飞灰在卫生填埋场处置的单位;在数年的实际运行中,面临了渗滤液收集管道阻塞等问题,也通过与同济大学的合作,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了一系列实用技术。目前,该中心二期续建工程已施工完毕,即将投入运行,正是集成各项新技术,开展试验研究的有利时机。为利用有利条件,发展行业共性技术,同济大学将联合该中心开展项目研究。
同济大学 2021-04-11
一种协同处理垃圾焚烧飞灰和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处理垃圾焚烧飞灰和垃圾渗滤液的方法,该方法依次将焚烧飞灰、垃圾渗滤液、空气/氧气注入至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无害化处置,垃圾渗滤液和垃圾焚烧飞灰的液/固比可以根据垃圾焚烧厂实际情况而定,反应温度为150℃-250℃,注入氧气的浓度为垃圾渗滤液原始COD的1.2倍,通过该方法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中的二噁英等有机污染物基本降解,稳定化后的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全部达标,同时显著降低垃圾渗滤液中的COD、氨氮、悬浮颗粒和总有机碳等指标,本发明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同时不产生有毒副产物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1
半干法-湿法耦合型垃圾焚烧超低排放技术
垃圾焚烧烟气具有高污染性和成分复杂性,开发高效的垃圾焚烧尾气净化技术与工艺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技术成果包括: (1)新型锥形半干法喷雾脱酸塔构建; (2)廉价吸附剂开发及吸附剂喷射装置优化; (3)垃圾焚烧炉内SNCR脱硝优化及炉后低温SCR脱硝联合脱硝; (4)半干法-湿法耦合型垃圾焚烧超低排放净化系统集成。
东南大学 2021-04-13
1 2 3 4 5 6
  • ...
  • 29 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