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深圳市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艾比森集团包含艾比森德国、日本、俄罗斯、巴西、迪拜、艾比森会务等13家海内外公司,旗下有2000多名员工。拥有国际领先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现代化的实验室、专业的管理、研发、生产及完善的销售和服务团队,为产品品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及快速交货提供了有力保障。 艾比森集团(股票代码:300389)始创于2001年,是全球领先的至真LED显示应用与服务提供商。产品远销美洲、欧洲、澳洲、亚洲、非洲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优秀产品案例包括总统新闻发布会、进博会、世界杯、NBA球赛、纽约时代广场等,目前已成功实施了50000多个应用实例,广泛应用于广告显示 (标准广告牌、户外大屏、交通枢纽、街景广告、数字标牌、体育等)、舞台显示 (企业活动、公共活动、演艺活动、电视广播等)、商业显示(品牌连锁、商业综合体、主题公园、展览展示、教堂、游轮、赌场等)、数据可视化(控制室、广电演播室等)、会议屏(政府及企事业、教育、金融、酒店等),显示屏产品出口额连续12年稳居行业第一。 艾比森人坚守“诚信、感恩、负责任”的核心价值观,秉承“谦卑、忠诚、创新、协作、担当、积极主动、坚韧不拔”的企业精神,始终精诚团结、追求卓越,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艾比森坚信质量是产品的灵魂,严守产品选材的每一项标准、生产的每一道工艺、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深圳市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1-12-07
MXY8000-7光电报警及红外遥控实验仪
一、仪器简介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MXY8000-7光电报警及红外遥控实验仪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光电报警系统,通过感光器件(红外接收管)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控制数码管的显示以及报警电路,利用部分数字逻辑电路及单片机,实现在报警过程中显示对应路数的功能。二是红外遥控系统(远程控制技术又称为遥控技术,是指实现对被控目标的遥远控制,在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家电领域应用广泛。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中),该系统通过对红外遥控器的解码实现各种控制电路,如数码管显示控制、发光二极管发光控制、蜂鸣器开关控制等。本款仪器的设计采用可搭建电路组件的结构,从设计、安装、搭建、调试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实验内容 (一) 原理性实验: 红外发射管伏安特性实验 红外接收管暗电流和光电流测量实验 矩形波产生实验(利用555芯片) 门电路输出实验 HS1838输出测量实验  (二)应用性实验: 单路信号报警及显示实验 多路信号报警及显示实验 红外遥控器解码实验 红外遥控数码管显示数字实验 红外遥控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控制实验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低成本光电液位传感器LLC200A3SH
产品详细介绍一、低成本经济型液位开关LLC200A3SH 详细说明: (1)响应速度快,(2)10mA驱动电流,光电晶体管开关输出。(3)工作温度:-20~85度,M12螺纹(4)引线为250mm 24AWG,8mm 镀锡 二、液位开关LLC200A3SH典型应用: 温泉池,漏液检测,自动贩卖饮料机,食品与饮料机,医疗,压缩机,打印机,水泵,家用电器,油位监控,HVAC,机床,高低液位开关,水位控制,汽车电子。
深圳市新世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混合导体致密透氧膜材料、膜制备及膜应用研究
本项目以天然气转化和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为背景,从应用过程对膜材料及膜的要求出发,运用材料化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开展膜材料的设计、膜材料及膜的制备、膜反应过程的设计及机理研究以及氧分离器的设计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膜反应过程,通过研究氧传输机理和膜反应机理、膜材料及膜微结构成形机理和控制方法、反应过程与膜分离过程的匹配理论以及膜微结构在反应条件下的演变规律,建立面向反应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的理论基础;提出天然气转化、二氧化碳利用的创新流程,为膜反应过程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目标定位光学系统
本成果通过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信号,分析光斑在四象限探测器上的分布获取目标位置信息,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具有位置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性价比高、结构紧凑的优点。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4-26
一种压电与光电复合的流体流速流向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电与光电复合的液体流速流向测量装置,装置包括圆柱体,压电纤维束,激光发射准直模块,弹性阻尼体,底座,二维 PSD 位移传感器,PSD 承载及信号放大电路板,以及测量数据处理模块;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圆柱体以及安装在圆柱体内部中心轴线区域的压电纤维束,将流体的流动转换为浸入流体中的圆柱体的偏转运动,以及压电纤维束随圆柱体偏转产生压差,利用圆柱体的偏转与流体流向的关系,以及压电纤维束压差与流体流速的关系,实现流体的流速和流向的测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型小巧,可以减少对流体的扰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全天候除霾光电池板装置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微小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严峻,雾霾已经成为很多地区人们倍加关注的污染重点,如何减少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是当前净化空气研究的重要课题。现有吸霾光电池板是利用二氧化钛活性材料做光触媒,喷涂在光电池板的表面形成光触媒净化膜,该吸霾光电池板在高效光伏发电的同时起到净化局部环境的作用。 光触媒净化膜的核心成分锐钛矿相纳米TiO2受日光照射后生成氢氧自由基,与空气中有机物质反应后既生成无毒的无机物,高效分解甲醛、苯、氨气等,将其转化成CO2和H2O,氧化去除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硫化物,以及各类臭气。但其受限于紫外光照,现有吸霾光电池板在雾霾严重时,由于光强不足,使光触媒净化效率大打折扣;而且在夜晚无光照情况下,吸霾光电池也不能起到消减雾霾影响的作用。此外,长期放置在室外的吸霾光电池板的板面很容易积灰尘,灰尘会影响到太阳能电池板上光线的穿透率,也降低了光电转化效率。 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可根据外界光强条件进行灯光补偿,实现全天候工作,同时自动除尘,以提高空气净化效率和发电效率的全天候除霾光电池板装置。 创新点 1、风光互补,自动除尘; 2、可根据外界光强条件进行灯光补偿,实现全天候工作,提高空气净化效率和太阳能光电板发电效率。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8-22
高性能系列铌酸锂、钽酸锂晶体和光电器件
光电晶体及其器件作为激光技术的关键材料和器件,被诸多国家列为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本项目在国家 863 计划、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国防科工局民口配套等项目支持下,瞄准国家需求,围绕产品化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以下主要科技创新: (1)自主设计基于经验数据库的智能计算机晶体生长自动控制系统,并开发了晶体生长成套装备,应用于多种晶体生长,得到批量推广应用。 (2)发展了两种非固液同成分共熔配比晶体的制备方法,实现了 SLN 晶体和 SLT 晶体的批量、廉价制备。 (3)开发了宽温度范围工作铌酸锂电光调 Q 晶体及电光调 Q 开关,在-55℃~70℃温度区间稳定工作,大幅提高了军用激光系统的温度稳定性。(4)以高温度稳定性电光调 Q 开关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系列高温度稳定性铌酸锂电光调 Q 激光系统,实现了批量生产和应用。 (5)开发了满足激光雷达等长期在线工作的低内电场铌酸锂电光调 Q 晶体和电光调 Q 开关。 (6)开发了高抗光损伤阈值的钽酸锂电光调 Q 晶体和电光调 Q开关,典型 1064nm 波段的激光损伤阈值比铌酸锂晶体提高两个数量级以上,且能够满足军工宽温度范围要求。
南开大学 2021-04-13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科学”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到2027年,浙江初步建成“人工智能+科学”算力底座、数据底座、模型底座,全面优化面向科学研究的人工智能要素供给,推动人工智能在三大科创高地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突破一批“人工智能+科学”关键理论和技术,培育4个以上“人工智能+科学”领域基础模型,打造8个以上“人工智能+科学”标杆应用场景,形成20个以上“人工智能+科学”数据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赋能10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显著提升科学研究效能,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地,抢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高点。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25-07-17
通信感知一体化氮化镓光电子集成芯片
研究背景 芯片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小到手机、电脑、数码相机,大到6G、物联网、云计算均基于芯片技术的不断突破。半导体光刻工艺水平的发展是以芯片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目前半导体光刻的制造工艺几乎是摩尔定律的物理极限。随着制造工艺的越来越小,芯片内晶体管单元已经接近分子尺度,半导体制作工艺的“瓶颈效应”越来越明显。随着全球化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急剧增长的庞大数据量要求数据处理模型和算法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带来的结果就是对计算能力和系统功耗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目前智能电子设备大多存在传输瓶颈、功耗增加以及计算力瓶颈等现象,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对计算力与功耗的需求,因此提高运算速度同时降低运算功耗是目前信息工业界面临的紧要问题。 如当年集成电路开创信息时代一样,当下已经普及的光通信正在成为新革命力量的开路先锋。与此同时,光子芯片正在从分立式器件向集成光路演进,光子芯片向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已是必然。相对于电子驱动的集成电路,光子芯片有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等特点,利用光信号进行数据获取、传输、计算、存储和显示的光子芯片,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能。 项目功能 本项目瞄准光通信关键技术及核心芯片,基于量子阱二极管发光探测共存现象,探索关键微纳制造技术,研制出可以同时实现通信、感知功能的一体化光电子芯片。 技术路线 一、技术原理及可行性 本项目主要负责人王永进教授发现如图1所示的量子阱二极管发光探测共存现象,首次研制出同质集成发射、传输、调制和接收器件的光电子芯片,这些原创工作引起了业界相关科研小组地广泛关注,化合物半导体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成为研究热点。香港大学的蔡凯威小组和申请人合作提出湿法刻蚀和激光选择性剥离技术,在蓝宝石氮化物晶圆上实现LED基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Optica 5, 564-569 (2018))。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Ooi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Nakamura教授小组在蓝宝石氮化物晶圆上,研制出基于氮化物激光器的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Opt. Express 26, A219(2018))。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孙钱小组在硅衬底氮化物晶圆上,研制出基于氮化物激光器的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IEEE J. Sel. Top. Quantum Electron. 24, 8200305 (2018))。在NRZ-OOK调制方式下,InGaN/GaN量子阱二极管可实现Gbps的光发射、调制和探测速率(Appl. Phys. Express 13, 014001 (2020))。这些工作表明研发基于光子传输的化合物半导体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以实现片上光子通信是可行的。   二、总体结构设计及工艺流程 本项目提出的同时通信/感知一体化光电子芯片基于常规的蓝宝石衬底氮化镓基多量子阱LED外延片进行设计,无需特殊定制的外延结构。以典型的2寸氮化镓基蓝光LED外延片为例,其外延片结构如图2所示,从下至上依次为蓝宝石衬底、AlGaN缓冲层、未掺杂GaN层、N型GaN层、InGaN/GaN多量子阱层和P型GaN层,通过调节InGaN/GaN多量子阱层的参数(层厚度与In的比例等等)可制备具有不同中心波长的光源器件。   图3为本项目所提出的同时通信/感知一体化光电子芯片结构。在蓝宝石衬底的氮化物晶圆上通过刻蚀和沉积等一系列晶圆级微纳加工技术,制备出单片集成的InGaN/GaN多量子阱LED和PD。光子芯片的P、N电极可以采用倒装技术直接与基板相连,光线从透明的蓝宝石衬底发出,这样不仅使得器件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热特性而且简化了其后期的封装工艺。 三、技术创新优势 1、同一块晶圆上集成LED和PD使得两者间距离大大缩短,不仅有助于增强PD对蓝宝石表面反射光线的耦合,提升感知系统性能,而且缩小了器件整体外形,符合集成电子器件小型化、便携化的发展趋势; 2、单片集成的LED和PD器件相比于传统异质的、分立的LED和PD简化了封装形式和工艺,不再需要对LED和PD进行单独的封装,而且同质集成器件的基板也较异质结构的简单统一,极大地缩短了集成系统的制作周期; 3、同时通信/感知一体化光电子芯片采用相同的工艺就可以制作出LED和PD,简化了生长异质材料的复杂性,缩短了器件流片的周期,使用同一工艺就可将LED和PD进行批量生产,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实验验证 本项目团队所在的Peter Grünberg研究中心拥有完整的LED器件制备、光电性能测试与电学性能测试平台,并且项目成员积累了丰富的测试技术与经验,能够满足本项目的同时通信/感知一体化光电子芯片测试同时表征光电参数与电学参数的需求。下图4所示为器件形貌表征图,从左边依次是扫描电镜图、光镜图、原子力显微镜图。   基于通信感知一体化芯片,本项目利用单个多功能集成器件成功实现了对人体脉搏的监测功能,如图5所示。   另外基于通信感知一体化氮化镓光电子芯片,我们还实现了照明、成像和探测功能为一体的LED阵列系统,如图6所示。该系统可以在点亮照明的同时,实现对外界光信号的探测与感知,通过后端系统处理后,再将信息通过阵列显示出来,实现多种功能的集成。 项目负责人王永进教授是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国家973项目获得者,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Light-Sci Appl.等主流学术期刊发表一系列高质量研究论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3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被National Science Review、Semiconductor Today等做9次专题报道,荣获2019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2019年南京市十大重大原创成果奖等。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685 68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