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深圳市豪龙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豪龙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前身为豪龙科技)创建于1999年,总部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是一家专注于金属表面前处理及清洗防腐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着眼打造中国金属表面前处理及工业清洗民族品牌,坚持创业初心,坚定环保理念,坚守工匠精神,坚信自主创新,践行诚实守信,努力拼搏攻关,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提供最优秀产品、最优质服务”的理念,由博士硕士研发团队,与中科院、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联合建立产学研基地,持续钻研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拥有多项专利和科学著作,荣获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2019年中国(精细化学品行业)十大质量示范品牌”、“信用认证企业”等荣誉,入选央视“崛起中国”栏目合作伙伴,是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理事单位,深圳市先进技术协同创新协会、机械行业协会和钣金加工协会会员单位,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海洋智能装备、船舶、汽车、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通讯、电气设备、精密五金等领域,业务网点覆盖全国各地,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处于国内金属表面处理及清洗防腐行业领先地位。
深圳市豪龙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2021-11-02
德旭新材料(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德旭新材料(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坐落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区——科学城,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拥有学识渊博、技术精干、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为材料加工及金属表面处理提供解决方案。公司长期专注于金属材料防腐蚀、金属材料和光学材料抗摩擦、工业清洗、益智玩具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德旭新材料(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2021-11-05
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1年11月11日 总部位置:青岛·西海岸新区 主营业务: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整套生产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可为客户提供整条自动化生产线解决方案,涵盖后续的设备安装、调试、技术培训及售后维护、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生产锂电池隔膜产品。 产业结构 高端c 公司以双向同步拉伸锂电池隔膜设备为基础,拓展隔膜设备在其它高端隔膜领域的应用。 高性能新材料生产 公司以高分子、化工、环保、机械、电气的团队,以及外部合作的研发团队为基础,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及特有设备,此类材料公司自己生产。
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3
荣成青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荣成青木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始建于2012年。公司位于中国山东半岛美丽的海滨城市--荣成市。地处山东省沿海开放前沿蓝色经济圈战略要地。距威海机场20分钟车程,距荣成动车站仅10分钟车程,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乘船朝发夕至,拥有发达的陆海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公司处于荣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内,占地面积130余亩,是荣成市政府重点扶持的精细化工项目,注册资金3452.2万元,总投资3亿元。拥有一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精尖人才队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0余人,新产品研发团队20余人。为推动公司向“高、精、尖”目标迈进,公司已与中科院兰州物理化学研究所、沈阳化工大学、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青岛科技大学等国内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是专业从事集功能性高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精细化工企业,主要从事锂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制造与销售。经过几年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公司现已成为国内外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主要生产厂家。公司主要产品:碳酸亚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1,3-丙烷磺内酯。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用于改善电池性能。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赢得了国内外卓越的商誉,并获得了广泛认可。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诚信、质量、创新、忠诚、安全、健康、环保”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拼搏奋斗精神,获得了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及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荣成青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9
高性能3D打印高分子材料
博理3D打印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解决了传统光固化3D打印材料性能单一的应用局限性问题,从分子设计和合成出发,实现了材料性能的强度可调、硬度可调、颜色可调、韧性可调等主要技术指标。目前博理已研发5000多种材料配方,可替代大部分传统的塑料类制品,为3D打印打开了广泛的应用场景,开启了“3D打印+行业应用”新局面。 ELASTO 弹性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弯折疲劳性能,是一种快回弹性的3D打印材料,通过欧盟RoHS和美国加州CP-65检测认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被大量应用于鞋中底、汽车坐垫、防震头盔、文物囊匣、防震晶格等领域; PLASTO 塑性体材料,一种具有高延伸率和卓越柔韧性的类聚丙烯树脂,它可用来坚韧性部件,广泛用于汽车工业、医疗器械、消费电子、家居用品等领域; 医疗专用材料,医疗专用系列材料具有更高成型精度,更高强度,符合医疗等相关安全标准,在齿科模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定制材料,博理可根据用户的产品性能要求定制研发相应的材料。  
苏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19
开放式网上材料力学虚拟实验室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力学、材料与土木等专业。 材料力学课程是机械、材料、土木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的实验教学是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目前,现实中的材料力学实验存在以下局限性: 1.硬件依存性较强,只能在特定实验室进行; 2.实验设备外形较大,实验室难以摆放足够数量的设备,无法满足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的需求; 3.实验设备昂贵,操作不当极易造成设备损坏; 4.实验器材损耗大,如试样拉伸断裂后无法再使用,浪费现象严重; 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材料力学实验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仪器设备台套数和实验教师数量相对不足等问题愈加突出。为了以最少的经费投入解决以上问题,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验效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特定制开发开放式网上材料力学虚拟实验室软件。 使用现有器材模型,课程可开展如下10个常用材料力学虚拟实验的训练: •     拉伸虚拟实验 •     压缩虚拟实验 •     扭转虚拟实验 •     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虚拟实验 •     冲击演示虚拟实验 •     梁弯曲正应力虚拟实验 •     弹性模量虚拟实验 • ​​​​​​​    压杆稳定虚拟实验 • ​​​​​​​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测定实验 • ​​​​​​​    ​​​​​​​金属材料的疲劳虚拟实验 系统服务器端用户分为学生、教师、教务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四种角色,不同角色拥有不同权限。 • ​​​​​​​    学生:选课、选择实验、开展实验、接受实验指导、在线提交实验报告、保存和提交实验结果、查询实验成绩和批语。 • ​​​​​​​    教师:典型实验库维护、发布实验、安排实验、批改实验报告、系统指导、统计并发布学生的实验成绩和批语。  • ​​​​​​​    教务管理员:课程计划、开课计划、选课日期设置、开课审核、开课查询。  •     系统管理员:用户管理、分组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系统维护等。 性能指标 支持同时在线用户数1万人以上,经测试,系统运行稳定,不限终端用户数,完全能满足日常教学使用。 服务器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Linux/Unix Server Web服务器:Tomcat6.0,JDK6.0 数据库:MySQL 客户端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 All Windows系列
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9
人才需求:软磁复合材料的共性技术研发难题,有关软磁复合材料及应用领域的人才
软磁复合材料的共性技术研发难题,有关软磁复合材料及应用领域的人才
山东精创功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21-09-02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王秀梅团队发现取向结构材料诱导大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定向迁移和分化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王秀梅团队提出了多模态组织工程新策略,通过自主开发的多级定向纳米纤维蛋白水凝胶(alignedfibrinnanofiberhydrogel,AFG)对脊髓与外周神经损伤进行干预,并在大鼠、比格犬、食蟹猴上取得了良好的再生修复效果和运动功能恢复。
清华大学 2021-12-08
近代物理所MAX相材料辐照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MAX相材料中氦离子(He)与重离子共同辐照损伤效应研究中获进展,揭示了材料中氦行为与辐照损伤的关系。
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2-11-07
泡沫炭表面原位合成Si3N4涂层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泡沫炭材料表面原位合成Si3N4涂层的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其主要特点在于利用泡沫炭多孔结构及Si3N4纳米纤维复合体对自来水中颗粒及污染物的过滤和吸附功能实现软净水一体化功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8 119 120
  • ...
  • 216 2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