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3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三年制大专学历文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面向全国招收国家任务大学专科学生。 学校地处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珠江三角洲,位于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被誉为“半城山色半城湖”风景如画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惠州。随着深莞惠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惠州得毗邻香港、澳门之利,将成为珠江口东岸区域服务和创新的中心。作为广州、香港、深圳连接粤东、福建和江西的交通要冲,美丽的惠州吸纳了山之仁、水之智,集古老而现代的文化气息于一体,就像一颗镶嵌在富饶的中国南海边的璀璨明珠,已拥有石化名城、数码之都、旅游胜地等著名名片,是宜学、宜商、宜业、宜居的上选佳地。 学校坐落于惠州市惠城区马安新乐教育园区,占地面积800余亩,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周边交通便利,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气势宏伟的图书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完善的体育运动设施、标准公寓式学生宿舍等设施。学校素以教育管理严格、教师教学严谨及文化气息浓郁著称,素质养成与技能培养相得益彰,形成了“诚信、勤奋、创新、精进”的良好学风和“浓厚的政治气氛、浓厚的学习研究气氛、浓厚的文娱体育气氛、浓厚的文明和谐气氛”的校风。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潜心求学致知的理想之地。 目前,学校有财经学院、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旅游学院、创业文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部等十三院一部,设有会计、财务管理、投资与理财、互联网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智能产品开发、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商务日语、文秘、广告设计与制作、服装与服饰设计、动漫制作技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34个专业,涵盖经济、管理、工科等协调发展的多个领域。现有在校生11000余人。学校拥有一个配置合理、结构优化、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打造了一支高素质、敬业爱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工并举、崇尚实用”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博学、求真、致用”的校训,确立了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又“立足惠州、辐射广东、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凸显前瞻性、职业性、实用性的办学特色,形成“学校专业、工厂实业、学生就业三业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轨并行,教学、实训、技能鉴定和生产经营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成功摸索出了一套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43334”治校方略,即坚持办学理念四句话不动摇,实施“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的三大战略不松懈,紧扣“以模式引领发展、以管理促进质量、以软实力提升硬实力”的三大办学方针不放松,推行“班有先进党员,系有战斗堡垒;系有精品课程,院有特色专业;系有教学名师,院有创新团队”的三大实施路径不改变,把学校发展为“学生喜爱、教师留恋、同行认可、社会满意”的特色高职院校的办学四大目标不落空。在“43334”治校方略的基础上,学校继续开拓进取,革故鼎新,进一步形成了“六个五”育人体系,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与好评。 自办学以来,学校教学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社会相关行业、知名企业为依托,面向市场,走合作办学道路,推行“三业对接,双轨并行,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相继建立了安东尼服装工程系实训工厂、金融实训中心、工商学院物流中心等17个高起点、高水准的校内实践基地,12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大力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实施“订单教育”和“双证教育”,采取“外语+专业+技能”的培养模式,学生毕业时可取得大学专科毕业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职业技术资格证、汽车驾驶证等证件。 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良好。学校与众多知名企业签订了长期、稳定、良好的定向培养和实习实训就业协议,学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后有充分的就业保障。数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就业率,近三年均超过98%,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 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学校形成了集普通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国际学历教育于一体的办学格局,与国内外名校合作开办了“专升本”和成人教育大专脱产班与函授班,并建立了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权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形成了为学生和社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考证服务体系。学校被指定为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培训示范基地和惠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2012年又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我院由“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升格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自2012年起,学校连续三年被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评为“广东高等教育院校(民办)竞争力10强单位”,2015年3月,学校荣获“家长学生信赖品牌学院”称号,2015年7月,学校荣获“2015中国职业技术学院50强”称号。2016年,学校被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命名为“广东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示范单位”,成为我省18所获此称号的高等院校之一;我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被省教育厅评定为A级;2017年,学校被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联合授予“2016年广东省好雇主”称号,学校被中国民办教育百强评选组委会授予“2017年度中国民办教育百强”称号,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近年来,学校十分注重内涵发展,致力于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锐意进取的精神,聚全校师生和社会之力,不断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社会效益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学校将努力铸造独具特色的优质高职教育,争当高职院校排头兵,力争实现升格为本科高职院校的腾飞之梦。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王金兰教授团队与其合作者在钙钛矿激发态动力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王金兰教授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德国不莱梅大学Thomas Frauenheim教授课题组及美国南加州大学Oleg V. Prezhdo教授在钙钛矿激发态动力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东南大学 2022-10-10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办学性质与环境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成立于2003年3月,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武汉汤逊湖畔,占地面积5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教学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科专业 学校依托与湖北经济学院毗邻的区位优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湖北经济学院优势资源设置专业,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艺术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开办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19个,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0200余人。开办的会计学(注册会计师)、金融学、市场营销等特色专业受到社会欢迎;《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经济法概论》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市场营销专业入选为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首批立项建设项目;会计学、金融学、英语三个专业获批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电子商务专业获批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与企业、行业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AFP资格创新班)、市场营销专业(注册市场经理SCMP)以及各类定制班。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师531人,其中专任教师484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60人,占比53.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1人,占比27.1%,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61人,占比53.9%;“双师型”教师62人,占比12.8%。 办学特色 社会声誉优良,知名度高:我校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8年全国独立学院排名中位列第66位,在中国财经类独立学院中位列第7。 专业建设强化,集中度高:学校根据“内涵发展、突出优势、统筹兼顾、寻求突破”的专业建设原则,在重点建设好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优势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兼顾其他专业的平衡发展,形成了特色较为鲜明的专业体系。 招生就业稳定,满意度高:近3年,我校新生整体报到率稳居全省32所民办本科院校前两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其中在金融机构就业率超过30%。我校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和对母校推荐度均在全省32所民办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一。 校企合作深入,契合度高:学校按照“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要求培养人才,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合作开办了定制班;与中百仓储合作开办了“中百精英班”;与宜昌人福医药合作开设了“营销精英班”并获该公司捐赠50万元设立“人福奖学金”;以金融学专业(AFP资格创新班)、市场营销专业(SCMP)为试点,推进实施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专职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授课;与黄冈市政府等开展校政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学生管理细实,精准度高: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提升育人质量,聚焦重点、瞄准难点,加强思想引领,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引导学生爱国爱校、积极学习、快乐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资源完善,共享度高:学校实行与举办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长期依存、共同发展”的发展模式,共享举办高校师资、学科、科研、教学、信息技术、国际教育等教研资源,教室、实验室、运动场馆、图书馆、校园活动场所等教学场馆与设施,医院、食堂、安全保卫等后勤保障设施,共享校园文化资源。 对外合作 学校先后与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俄克拉荷马基督大学、俄亥俄大学、丹麦科林学院北欧多媒体学院、法国克莱蒙费朗第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台湾)、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为学生出国(出境)深造提供良好机会。其中,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会计专业和金融管理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学校常年聘请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外籍教师任教,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提供良好平台。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2021-02-01
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软件及管理平台采购竞争性磋商
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软件及管理平台采购竞争性磋商
北京化工大学 2022-05-27
理学院大数据研究团队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处理领域发表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
我校理学院大数据研究团队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和Information Sciences三大人工智能顶级期刊。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目前最为火热的研究方向——深度学习的架构基础。虽然深度学习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关于如何设计最优神经网络架构的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该团队分别针对人工智能中神经网络结构复杂、高维大规模数据存在无效和冗余特征、难以获取长时序信息等问题与缺陷,设计出了一系列网络结构优化、大数据特征选择和时序循环神经网络模型,有效改善了上述不足,提高了人工智能模型的学习性能。 题目为《带Group Lasso惩罚与控制冗余的神经网络特征选择》(Feature Selection using a Neural Network With Group Lasso Regularization and Controlled Redundancy)的研究论文发表在人工智能领域权威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王健副教授和博士生张华清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我校荣誉教授Nikhil R. Pal院士(印度统计研究所)参与指导,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第一署名单位。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科技支撑计划的资助。 特征选择技术也称属性选择,是指从原始特征或属性中选择出最有效的特征或属性以降低数据维度的过程,它是人工智能数据预处理环节的重要步骤,也是大数据处理技术的重要环节。该项工作在神经网络中嵌入Group Lasso惩罚项并实现特征冗余控制,在选出对解决问题最有帮助、蕴含信息量最大的特征或属性的同时,控制所选特征子集的冗余程度,以达到降维的最优效果,从而使模型的泛化能力更强,降低神经网络模型产生过拟合的风险。 题目为《基于L1正则化的神经网络结构优化模型设计与分析》(Learning Optimized Structure of Neural Networks by Hidden Node Pruning With L1Regularization)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人工智能领域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硕士生谢雪涛和博士生张华清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健副教授为通讯作者,我校荣誉教授Nikhil R. Pal院士(印度统计研究所)参与指导,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第一署名单位。该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 该项工作借助L1正则子具有的稀疏表达能力,提出两种神经网络结构优化学习模型;本项工作另外一个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一种简单且具有通用性的收敛性证明方法,同时保证了模型设计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具有强大的鲁棒性、广泛的适用性、理想的剪枝能力和良好的泛化能力,适用处理高维大数据。该研究成果在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构造最简网络结构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应用推广价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1-02-01
材料与物理学院教师陈亚鑫、鞠治成在炭材料及储能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针对高缺陷炭负极电化学储钾容量与稳定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报道一种原位缺陷选择性调变与导电骨架搭建策略,通过热力学与动力学双重调控,提高缺陷炭负极电化学储钾综合性能。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阳区。学校校园规划精致,环境优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受中央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2年,中央贸易部撤销,学校划归对外贸易部,受对外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由教育部委托对外贸易部领导。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年,学校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2010年12月,教育部与商务部正式签署协议,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历经几代师生员工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工等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目前,学校下设研究生院及17个学院,并设有体育部和文化艺术教学部;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本科专业46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学校还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及外国专家。这是一处群英荟萃之地,老教授中名家耀眼,中青年教师里新秀辈出。大批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受聘担任政府学术机构成员的专家学者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在国外留学或进修过,教学科研水平高,许多人被评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入选国家优秀人才培养工程。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300余人,研究生5200余人,来华留学学历生2500余人。学校培养的学生一直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外贸、金融、会计、教育科研等行业领域及国家机关、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贸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学术研究在我国对外经贸科研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设有110余个研究单位,其中中国WTO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图书馆文献总量180余万册(件)。学校主办并公开发行多种学术刊物,其中《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日语学习与研究》、《Journal of WTO and China》(WTO与中国)等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学校出版社每年出书百余种,在高校中享有较高声誉。学校也是国家培训高级经济管理干部的基地之一,设有政府委托或与外国合办的多个高级在职培训机构。 学校于1989年11月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校董会。李岚清为首任校董会主席,荣毅仁、霍英东等任名誉主席,吴仪为第二任校董会主席。2011年9月,校董会第三届会议选举施建军为第三任校董会主席,石广生、刘鸿儒、陈元为荣誉主席。校董会的建立,对于学校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和支持:政府机构、企业家、财团、大公司等纷纷向学校捐资设立基金或奖学金,许多国际著名的跨国企业成为学校的赞助团体。目前,社会力量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奖教金等20余项,院系级基金则更多。学校与美、英、法、德、日、俄、意、澳等48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开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向世界办学的特色更加鲜明。 面对新时期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学校倡导追求卓越、创造精品的理念,坚持办精品大学、控制办学规模,办特色大学,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现代化发展之路,加强国际化建设,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将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长期愿景和历史使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1-02-01
保定理工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保定贺阳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学校办学层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生14000多人。 学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北京南大门之称的河北省保定市,保定作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与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党中央、国务院新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座落在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距保定10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学校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具有齐全的教学基础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和学生综合服务设施。图书馆藏书130万册,拥有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等多个电子期刊数据库。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注重内涵、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知识匹配、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设有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工程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和基础课教学部、体育课部等8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地质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造价、商务英语、数字媒体艺术等37个本科专业,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一所以地学为特色,工科为主体,理、工、经、管、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 学校依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智力和人才资源优势,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独立学院特色及学生特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3+1”和“1+1+N”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倒推式”课程设计思路,即按照“培养目标→主要岗位→主要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课程设置,使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实现匹配对接。同时,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先后与美国威斯康辛州协和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韩国加耶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匈牙利潘诺尼亚大学、伦敦商业金融学院(新加坡校区)、英国格罗斯特大学、英国BPP大学、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等多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校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并把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校内设有地学、工程技术、电子信息、经济管理、外语等5个实验教学中心80多个实验室;校外在北京、天津、周口店、秦皇岛、新疆、黑龙江等地建有100余个教学实习基地;构建了由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组成的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向知识应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形势报告,打造了“机械设计大赛”、“英语辩论赛”、“沙盘模拟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系列校园文化精品活动。为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格,学校对学生实施准军校式管理。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并积极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实习、助学岗位,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学校毕业生以作风朴实、专业过硬、态度积极、勇于创新等显著特点广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连续八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现有八届毕业生中共有1772名学生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独立学院。
保定理工学院 2021-02-01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是2019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将“新职教、新工科、国际化,成就新理工”作为办学的特色和路径,以新工科引领专业建设,形成理工科专业为主、其它市场所需要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以新职教建设为引领,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基础实的技术技能人才。办学理念:新职教、新工科、国际化、成就新理工校训:德技双修发展愿景:树职教典范立百年名校○12个前沿专业○占地面积533亩○规划建设面积4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国有大型企业参与举办的高职院校○云南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摇篮○云南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基地○云南大数据人才培养高地○能投实力推进新理工○翰文底蕴托举新职教云南首家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能投推进新理工、翰文托举新职教。国企民企,共同投资办学1.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举办者之一云南能投集团是省属国有骨干企业,能投集团连续六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列第216位),跨国百强企业第66位,排名服务企业第84位。○能投集团为学院建设和办学提供了资金保障;○集团及旗下190余家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实习基地;○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在集团和下属企业就业;○承接国内产业多,岗位需求大,海外项目多,跨国化指数20%;○能源研究院建立10余项省市区级科技创新平台;○能投集团74位行业领域专家支持理工教学。2.云南翰文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举办者之一云南翰文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有28年的办学经验,成功举办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和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目前是云南本土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国企民企强强联手办学,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学院与神州高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神州高铁学院,与湖北美和易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美和易思大数据学院。神州高铁学院与西南区域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国有铁路、地方铁路等轨道交通领域及相关机电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美和易思大数据学院与国内外50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签订了长期的用人协议,企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绝佳的设施,高端的服务学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食宿条件。学校宿舍引进最先进、最安全的直饮水直净化技术,每间宿舍配备洗衣机,拥有独立卫浴24小时不间断热水。学校还为学生配备网红餐厅、时光走廊书吧等。品牌文化,助力发展丰富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理工讲坛、品牌活动、音乐艺术类社团、演讲协会和辩论队、创新创业类社团、学生教官队伍、体育俱乐部......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学院除依托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资源优势办学外,还主动与企业联系,探讨共建行业学院。目前,已与神州高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株洲壹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神州高铁学院,与湖北美和易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美和易思大数据学院;还分别与昆明电器科学研究院、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企业就合作共建新能源、电力、机器人等方面的专业进行了初步协商。产教融合是学院的基本办学特点,学院携手一流的企业,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携手一流企业,培养一流人才学院立足云南,面向全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转型服务,聚焦于新工科专业对于人才的质量、水平和规格的要求,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积极发展与新兴科技趋势相关的学科专业,形成特色专业群和重点专业。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按照“学基础、强能力、能创新”的原则,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按照专业基本要求与自身发展规划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个性化定制的人才成长方案,高水平教师指导学生成长成才。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学院人才培养标准强调以下核心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家国情怀、创新创业、批判性思维、自主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沟通与协商、体育与艺术修养,并创造一切条件着力培养。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提升国际化发展空间学校依托翰文教育集团国际化和精英人才培养的战略背景,聘请资深外籍文教专家实行“双语教学”、“专业+小语种”等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视野。同时,学校实行英语分层教学,设立英语教学精英班,与新东方签订合作协议,针对学生四六级、雅思、托福等外语考试进行专项培训,为学生顺利进入能投集团海外投资项目实习、就业提供有力保障。升学有平台,就业有保障学院鼓励学生提升学历层次,为学生搭建全方位升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升学渠道“3+2”专本连读、专升本、专本套读、出国留学、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征兵入伍、国家基层项目等不同形式提升自我。扶贫助学,牵手希望除国家奖助学金外,学校设置“翰文教育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成绩优秀的学生,金额2000元/生;还设立了每年10万元人民币的“能投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为困难学生提供教学助理、行政助理等勤工助学岗位,每月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 2021-02-01
闽南理工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创办的以工学学科为主,兼有理学学科、管理学学科、经济学学科等多种学科协调发展,以光电技术应用为鲜明特色,光、机、电一体化为优势,具有独立颁发高等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院前身系泉州光电信息学院,始建于1998年。十年来,学院根据海西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其中光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设置填补福建省及周边省份高职专业设置的空白,已毕业六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2%以上。学院的办学成绩得到省、地、市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好评,200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在泉州光电信息学院基础上组建本科院校,并列为福建省“十一五”重点项目之一,2007年10月学院接受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优秀”。 学院位于三面环海的著名侨乡、闻名全国的物流集散地、中国服装名城——石狮,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具有闽南标志的宝盖山风景区,毗邻市政府,校园面积1056.9亩,现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目前,学院资产达3.5亿元。 [办学规模] 现全日制在校生4500多人。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师282人,其中专任教师23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2人、副教授6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93人。学院与长春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签订教学资源共享合作协议书,为学院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系部与专业设置] 学院现设光电与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系、外语系、经济管理系和基础教学部等五系一部。本科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2个专业5个培养方向;专科设置光电技术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市场营销等17个专业。目前,学院有省级精品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 [办学硬件建设] 学院建有26000平方米的实验教学楼,现有工程光学、MPTS模块化生产培训系统、CAD/CAM、 Proe、数控加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感测技术、高频电路、通信原理、EDA、单片机、PLC、ERP等48个实验(训)室。其中ERP实训中心和MPTS模块化生产培训系统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523万元。 学院建有1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设有光学冷加工工厂、模具厂、电子厂等三个校内生产性实习(训)基地。 [办学特色] 建院以来,根据海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设置光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与光机电相结合的相关专业,并形成光机电相结合的专业群,现已初步构建了以光电技术应用为特色,光机电相结合为优势的特色专业体系。 学院重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先后与上海光学集团、宁波光学集团、TCL国际电工、TCL移动、中远集团、凤凰光学集团、泉州港务集团、泉州电信局等10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为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业前景] 学院所设专业均符合国家和福建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所急需人才的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自2002年以来,学院构建福建、浙江、江苏、广东等四个就业网。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上海光学集团、广东凤凰光学集团、TCL集团、苏州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福建中远集团、泉州港务集团、泉州电信局等合作单位,已毕业六届毕业生,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2%以上。毕业生中有多人担任厂级领导和技术骨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闽南理工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469 4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