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唯一的电力类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教育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管理。学院坚持“立足电网、服务公司,奉献社会”的办学定位,以培育“电力工匠”为己任,按照“依法治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文化立校、品牌亮校”的思路,突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借助行业办学优势,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全面转型现代职业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6.5%、96.3%、95.6%,稳居湖南省同类院校前列。学院座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园占地面积400余亩,固定资产2.89亿元,建筑面积12.67余万平方米。构建了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的实训基地;拥有与生产现场同步的变电检修、输电带电作业、配电标准化作业、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与调试、输电运检、汽轮机检修、火(水)电仿真实训室等80多个实训室,还建有智慧教室及79间多媒体教室;拥有现代化的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所属发电、供电、施工、修造等企业为学院学子磨练技能提供了天然的实训基地。学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雅,是青年学子理想的求学深造场所。学院设有经国家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了所有电力行业特有工种和部分社会通用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学院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工学院签订了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合作协议,为优秀毕业生搭建了成长成才通道。学院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96人,“双师型”教师105人。学院还常年聘请了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专家、高校知名教授、教育专家为兼职教师。学院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学历教育、技能教育、远程教育和技能鉴定等多形式的教学、考评体系;1956年建校,60多年来,共为电力行业及社会输送了各类人才近5万名,先后开设电力类、动力类、经管类和计算机类等30多个专业。目前,学院核心专业包括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等,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能源电力专业群于201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优秀教育机构、团中央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以及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高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高校”等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高,无缝对接和适度超前的职业教育特色受到湖南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肯定。近年来我院学子在国家级、省级各项竞赛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专业技能。近年来,我院学子参加全国电力行业大型火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荣获“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学院设立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全过程进行就业指导,多方位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了广泛的毕业生就业网络。2018年开始,学院持续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定向培养供电服务职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第一方阵(保持95%以上),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毕业生大多推荐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深圳能源集团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湘潭钢铁集团、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各省(市)电力建设公司、华润湖南电力有限公司、长沙轨道运营公司(长沙地铁)、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永清环保集团公司等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就业。就业单位遍布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学院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铸品牌”的内涵发展之路,在新的征程上,正朝着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目标奋勇前行!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一种多功能电力仪表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力仪表,包括仪表主体和绝缘层,所述仪表主体的上端设有散热网,且散热网的一侧设有散热网安全销,所述仪表主体的外表面设有操作界面,且操作界面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时间显示表,所述时间显示表的一侧设有故障指示灯,所述操作界面的内部设有液晶显示屏,且液晶显示屏的底端设有控制键,所述仪表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全支架,所述绝缘层的内部设有防静电聚氯乙烯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力仪表,设有散热网和绝缘层,能够有效散除仪表工作时带来的热量,并能阻隔仪表内部强大电流,避免操作人员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危险,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力仪表,设有散热网和绝缘层,能够有效散除仪表工作时带来的热量,并能阻隔仪表内部强大电流,避免操作人员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危险,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天龙山麓、晋阳湖畔,始建于1955年。2004年5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学院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山西省电力公司管理,山西省教育厅对其教学工作进行检查与指导。 经过近60年的办学积淀和不断探索,学院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先进办学理念。根据教育部的办学要求,学院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通过与澳大利亚合作办学,引进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学院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高水平、有特色的发展轨道。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学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在全院教师中,现有副高及以上73人,研究生78人,“双师”素质教师130人,电力行业专家74人,电力技术院专家7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 学院现有87个实训实验室,拥有一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两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实训基地。同时,学院还与省内发电企业、供电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89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建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标准塑胶操场和现代化的文化体育设施。优良的办学条件,为学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奠定了基础。 学院根据电力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合理的专业设置。现设有“五系二部四中心”,即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企业管理系、基础部、思教部、电教中心、技能鉴定中心、实训中心、培训中心,共设置涵盖发电、供电、热能动力、集控运行、计算机、建筑工程技术等领域的21个专业,有10门省部级精品课程,形成了设置合理、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体系。 作为省政府确定的山西省电力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学院近年来依托电力行业,建立了畅通的就业渠道,学院毕业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学生的可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多年来,学院连续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鉴定站”、“山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平安校园标兵单位”等殊荣,学院正朝着创建“一流培训基地、一流高职院校、全国文明单位”的目标而努力奋进。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Guizhou electric power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简称“贵州电力职院”。是全国首批成立的电力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南方电网公司(含黔、粤、滇、桂、琼五省区)下属内唯一的一所电力类高职院校,同时也是贵州省首家经教育部批准实施中外联合办学的高职院校,行业特色十分鲜明。 2012年5月,经中国外交部、教育部批准,同意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十个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单位之一。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国家级重点中专原贵州电力学校和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原贵阳电力技工学校的基础上优化组建的,是电力体制改革后新组建的南方电网内唯一的电力类高校。校内还设有重庆大学等著名高校函授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已成为集各类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与鉴定于一体的现代教育培训基地 。2002年被贵州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同年被国家教育部、经贸委等五部委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近两年来学院招生报到率和一次性就业率在贵州省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拥有贵阳市区和市郊两个校区,占地22万平米,建筑面积10万平米。主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级风景区──贵阳红枫湖畔。校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造型各异的现代建筑掩映其中,景色宜人。
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由浙江省电力公司主办和管理,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以培养电力专业技术人才为特色的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79年的浙江省电力职工大学和杭州电力学校,学院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录取新生,学制三年,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文凭。 学院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综合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教职工287人,其中专职教师143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约占30%。校园建筑面积74254平方米,学院内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图书馆、标准运动场、网球场、健身房以及学生公寓、食堂等设施齐全。学院建有浙江省电网调度仿真装置、线路微机保护装置、综合自动化装置、电力营销实训基地、电厂热工控制实训与仿真基地、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电厂泵与风机装置、300MW模拟电厂、现代化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控制的语音教室及电子商务、电工、电机等实验室。 办学20多年来,始终坚持面向企业、面向生产、面向现代化的办学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浙江省电力工业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奋发的精神迎接新世纪、新经济的挑战!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是为满足大规模水利建设和管理任务对水利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隶属于吉林省水利厅。学院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毗邻国家5A级风景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和长影世纪城。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特聘教授19人,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3人,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66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7人,“双师型”教师57人;此外,省水利厅直属设计、科研单位50多位经验丰富的专家,长期作为我院的兼职教师;全国近10所水利高职院校支持我院建设,派名师来我院长期挂职28人。学院是以水利、电力、测绘地理信息和建筑为主,管理类、信息类、经济类等相关专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2018年被评为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学院设有水利系、电力系、测绘地理信息系、建筑系和管理学院等5个院系。水利系开设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务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等5个专业;测绘地理信息系开设工程测量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4个专业;电力系开设供用电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客户服务与管理等4个专业;建筑系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3个专业;管理学院开设家政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酒店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8个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测量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建筑工程技术等为重点专业,供用电技术、工程造价、无人机应用技术、家政服务与管理等为特色专业。吉林省水利厅高度重视学院工作,先后投入资金2.3亿元,用于学院基础设施和实习实训能力建设,并将学院的建设列入吉林水利“十三五”发展规划,后续投入还将持续加大。新立城水库、星星哨水库、哈达山水库、二龙山水库、石头口门水库、老龙口水库、沙河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和全省重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工地为学院实习实训场所,水利行业办学优势明显。 学院注重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水利高职院校互派教师交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合作。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一航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能源建设有限公司、吉林省水务投资集团、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吉林天正(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与我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与我院举办订单班;学院与华为公司共建ICT学院、与京东集团共建京东产业学院、与“三个阿姨”共建家政学院。2020年初,吉林省教育厅指定我院为家政行业领跑者高职院校。学院是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全国水利e教育平台发起成员单位,国家人社部、水利部认定的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2018年8月,吉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加挂吉林河湖长学院牌子。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将坚持“依托行业、面向社会、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与服务社会能力,秉承“修身报国、水利万物”的校训,立志为社会培养更多水利电力技术技能人才!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2021-02-01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为全国电力系统和工矿企事业等单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建校近50年来,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成功的育才经验,所培养的毕业生以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爱岗敬业,受到各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连续多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200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院校。 学院位于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680亩,院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亭台楼阁和壁画长廊错落有致,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学院成为一所花园式的学院。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5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4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人员128人,中级职称教师200多人,研究生30多人,“双师型”教师100多人。同时还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才为兼职教师。各系部配备了一支年富力强、责任心重、专兼结合的学生管理队伍。学院设有电气自动化系、动力机械系、经济管理系、计算机信息系、艺术与设计系、公共教育系和中专部等教学部门。开设的专业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热能动力工程)、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火电厂集控运行、检测技术及应用(热工检测与控制技术方向)、水电站动力设备及管理、电厂化学、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供用电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制冷与冷藏技术(制冷与空调)、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制冷与空调)、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工业动力设备及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与监理)、影视动画、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电力市场营销方向)、电子商务、法律文秘、会计电算化(涉外会计方向)、焊接技术等大专近40个专业和中专近20个专业。学院已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拥有三年制普通大专、五年一贯制高职(大专)和三年制普通中专三个层次的全日制在校生10000多人。学院教学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建有300MW发电机组集控运行仿真中心、125MW机组仿真中心、DSC分散控制系统、变电站运行仿真中心、电力营销仿真培训中心、模拟电厂、计算机中心、电化教学中心、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及校内实训基地。有标准运动场、室内综合馆等体育设施。学院以发展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办出特色为着力点,不断推动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共取得13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29项获联合国TIPS奖及省、部局级科技进步奖。教师撰写的论文、编写的教材多次获得全国及省部级表彰,有的论文还在美、英、法、日等国发表。 学院以发展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办出特色为着力点,不断推动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共取得13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29项获联合国TIPS奖及省、部局级科技进步奖。教师撰写的论文、编写的教材多次获得全国及省部级表彰,有的论文还在美、英、法、日等国发表。 学院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宗旨,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设立了健全有力的学生管理机构,拥有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在全院已成功推行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在学生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取得显著成效。 学院是经江西省政府批准的“江西省职业培训综合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术鉴定所”,具有电力、计算机、机械、电子、英语、文秘、特殊工种、安全监察等行业8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资格。学院还与武汉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南昌大学等省内外本科院校联系,鼓励和支持在校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自考专升本”、“成人专升本”和“普通专升本”,为学生的继续深造创造了有力条件。 为加强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引进国外优势教学资源,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澳大利亚启思蒙TAFE学院(Chisholm Institute Of TAFE)合作办学,让莘莘学子未出国门就可享受国际一流的教学资源。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学院确定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办出特色”的办学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学院第一要务,全面推进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学科专业创新,努力实现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谋发展的战略。在学生中,倡导并推行“学历与技能并重,文凭与证书兼得”的教学理念,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培养为根本,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全国电力系统及工矿企事业等单位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继续努力。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坐落于渤海之滨、运河之畔的沧州市,是河北省教育厅直属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学校于1952年在天津建校,由河北省水利厅、交通厅、工业厅合办,校名为“河北水利土木学校”,是当时华北地区最早建立的水利学校之一,也是解放后全国最早独立设立的水利学校之一;1955年更名为“河北省天津水利学校”;1958年,迁至保定市,升格为高等学校,更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196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北水利学院”;1966年,迁至石家庄平山县岗南镇,更名为“河北水利工读专科学校”;1970年迁至沧州市,更名为“河北水利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2016年3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再次升格为本科院校,重新命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201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新校区占地550余亩,校舍面积近20万平方米,位于沧州西南高教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校园建筑布局合理,环境恬静优美。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先进,设施齐全,条件优良。图书馆拥有现代化的图书管理系统,馆藏纸质图书约65万册、纸质报刊2700余种、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11个;学校现有七院三部两中心,设本科、专科专业四十余个,涉及工学、管理学、文学3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学专业为主体,水利电力专业为龙头,建筑、测绘、自动化、交通、机械、信息技术、经济贸易等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试点专业1个,水利部示范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 学校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适应应用技术型本科教学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四百余人,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占5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国家级和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水利职教名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二十余人,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十余人。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建有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2个,校企合作共建科研平台3个,校内科研平台7个,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近年来,教师主持科研项目四百余项,出版教材、学术著作二百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千余三百余篇,主持、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决策咨询四百余项,获国家专利一百七十余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探索教育规律,狠抓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推进改革创新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题。每一个水院人将继续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优化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将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良性互动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为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设美丽河北贡献力量!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2021-02-01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其前身始建于1957年,现隶属国家电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是一所伴随着电力工业发展应运而生,有着五十多年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有着电力行业背景的公办高职院校。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标兵学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华北电网公司双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学院始终把竭诚为电力企业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办学宗旨,五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电力和其它行业,为我国的电力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办学功能完善:具有高职、中职教育办学资格;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电力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站和全国计算机制图员考试点。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拥有专兼任教师3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90余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80余人,“双师型”骨干教师104人,学院还常年聘请行业工程师、技术专家、知名教授、教育专家为顾问。 专业特色鲜明:学院现设有面向电力系统服务及满足社会企业需求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8个专业。 办学条件优良: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折合图书55万余册;拥有300MW火电仿真实训室、220KV 和500KV变电仿真实训室、300MW和600MW发电厂仿真实训室、网络设备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室102个;拥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培训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拥有宽带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英语发射台;有现代化的游泳馆、篮排球馆和健身房;有标准田径运动场、塑胶篮排球场和多功能大礼堂及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 办学理念先进: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坚持“耕耘希望、传播光明,为电力企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铸就了“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了“严谨勤奋,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 学院环境一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楼群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喷泉广场、亭台楼阁、清新雅致,是读书、求学、成才的理想殿堂。 教学科研相长: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近五年来,学院取得各类教科研成果288项,主参编教材85种,在正式刊物发表论文585篇,并呈现着逐年递增趋势。 就业前景广阔:学院坚持“双证”制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掌握多种技能,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深得企业的欢迎,打造了“保定电院”品牌。‍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国家公办的东北三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电力类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隶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学院1958年建校,办学底蕴丰厚,功能完善,环境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理念先进,专业特色鲜明,就业前景广阔。建校六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电力和其它行业,为我国的电力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大力倡导“严、实、精、勤”的校风和“乐教、重德、求专、善导”的教风,把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且能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专业人才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确立了创办精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奋斗目标。 雄厚的教学资源 学院教学生活设施配套完善,学院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拥有183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7435平方米的实验、实训基地,18862平方米的学生宿舍,4000平方米的俱乐部,17909平方米的体育场和4118平方米的体育馆;设有6个校内实训基地,10个校外实训基地,60个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649万元,拥有125MW、200MW、300MW、600MW火力发电机组仿真系统,12MW、300MW循环流化床火电机组仿真系统及电压等级为66KV、110KV、220KV、500KV变电站仿真系统,强化了学生实践教学,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精干的师资力量 学院有一个懂业务、善管理、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48人,其中专职教师147人,高级职称人员73人,“双师型”教师7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42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学院在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得到社会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鲜明的专业特色 我院是东北三省唯一一所电力类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致力于为电力系统和社会各界培养懂专业、善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向市场需求,突出行业特色,开设火电厂集控运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等七个特色专业。 先进的鉴定条件 2000年5月学院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黑龙江省第一火力发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可以对电气、汽轮机、锅炉、集控等72个工种进行初、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站设有七个仿真运行培训场地,拥有微机237台,每一台微机上都装有多套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仿真系统。在其中的50台微机上还分别装有500kV、220kV和66kV三套三维立体场景的变电站仿真系统。实际工作中可根据需要采用单机或多机运行方式进行培训。2003年开始投入使用这种单、多机运行培训模式,尚属国内首创。学院被确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电力人才培训中心”。 广阔的就业前景 学院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全面提升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注重加强学生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自己的办学功能和优越的办学条件,培养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获得多种技术等级证书,努力培育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深得社会的普遍赞誉。学院拥有稳定的就业网络和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教学管理一丝不苟,就业率一直位于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多年来先后有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华润电力有限公司等几大集团公司下属的火力发电厂及风力发电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福建省、广东省等多家电力公司下属的供电公司;中国核电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首钢集团、中粮集团、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等几百家用人单位来我院录用毕业生,就业单位分布多个省、市、自治区。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年的第一个学期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就业率连续多年都在94%以上。我院是东北三省唯一一所允许参加电网公司公开招聘考试的专科院校。黑龙江省教育厅2016年公布的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在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第一。毕业生对我院的就业工作、签约的单位普遍满意,连续多年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满意度”调查,满意率都在96%以上。随着我国电力建设规模的扩大,电力事业发展仍需要大批专业生产建设人员,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会更加广阔。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6 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