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 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吉市和珲春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 学校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和“自强、和合、日新”校风,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广泛交流、多边合作”的优良办学传统,深入实施学校转型发展新战略新举措,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学校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各类纸质藏书达188.96万册。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74个本科专业;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5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吉林省研究生工作站7个。2017年和2022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先后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还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3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校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229人,其中专任教师1,36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0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06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765人。聘请了包括金宁一、陈芬儿等在内的10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启动了“图们江学者支持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9,086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194人,本科生21,104人,专科生1,788人),来自13个国家的留学生62人。现建有东北寒区肉牛科技创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长白山天然药物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延边特色高品质牛肉精深加工创新重点实验室等5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积极打造图们江论坛和长白山论坛两大国际学术论坛品牌。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各类重大重点项目、基金项目586项,发表学术论文4,358篇。    学校坚持国际化战略,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277所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获得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加强“延边大学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建设。先后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日本明治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交流互访的专家学者近千名。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抓住国家和吉林省“双一流”“双特色”高校建设重大机遇,锚定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目标任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信自强、笃行实干,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延边大学 2021-02-01
齐齐哈尔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黑龙江省属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她坐落在嫩江之滨闻名遐尔的丹顶鹤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花园式学校”称号,2007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08年荣获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2011年、2015年、2017年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一期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植物性食品加工技术特色学科获批省“双一流”工程地方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学校已通过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 近年来,齐齐哈尔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有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理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轻工与纺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育与传媒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哲学与法学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2个学院;还有高教研究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实验设备管理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网络信息中心、学术理论研究部、图书馆、资产运营管理中心等教辅单位。 学校现有76个本科招生专业,隶属11个学科门类,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生物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法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商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育学、美术学、轻化工程、生物工程、生物科学、体育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表演、应用化学、英语、制药工程等17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21门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程;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5个教育硕士授权领域,3个体育硕士授权领域,1个会计硕士授权领域)。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批准为高教强省优势特色学科。 学校亚麻加工技术工程研发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表面活性剂与工业助剂实验室、玉米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实验室为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实验室和农产品加工实验室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嫩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为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农产品(玉米)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豆精深加工研发中心、亚麻加工技术工程研发中心、通用聚合物复合改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个中心为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担任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精细化工培训中心和粮油食品加工技术培训中心为省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学校还拥有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4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并在北京设有研发中心。 现有专任教师143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0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2.2%,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91人,聘有外籍教师39人。教师中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教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者3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校科学研究工作效果显著。近五年来,先后获批各类各级科研课题1218项,其中国家、省部级课题236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1项,发表在核心刊物和被三大检索系统检索的高水平学术论文逐年递增。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校生总数25294人,其中本科生24135人,研究生987人,留学生172人,另有成人生8920人。 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图书馆藏书277万册,电子图书81万册,中外数据库34个,社科、外文资料等专门阅览室5个;建有网络多媒体教室和现代语言实验室共计134间,每个多媒体教室均具有主播教室功能,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主控室实现了多媒体教室集中管理和控制。拥有省内一流的体育馆、游泳馆、音乐厅和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学校定期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有《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自然科学版)和《高师理科学刊》3种。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坚持立足龙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贯彻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教学为中心,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坚持把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努力把学校建成有特色省属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形成了“秉承艰苦创业、奉献边疆的办学传统,面向基层培养踏实敬业、会学善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深化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学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2006年受教育部指派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省内巡演活动,2012年校地合作成功打造的大型风情音画《达斡尔人》荣获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等十一项大奖,入选教育部确定的50个“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相继与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13个国家近70余所院校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校际往来、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并取得了积极成果。被教育部确定为“中俄大学生艺术交流基地”和“来华留学生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学校。 在66年的办学实践中,齐齐哈尔大学几代人保持和弘扬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了17万多名各类高素质人才。他们扎根龙江,遍布祖国各地,以安于基层、吃苦耐劳、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美誉在工作岗位上广泛受到好评。齐齐哈尔大学秉承“养正毓德、精存自生”的校训,正在面向未来,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建设有特色省属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2021-02-01
临沂大学
临沂大学是国家设立、山东省政府直属管理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之城、红色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省临沂市。前身是1941年由中共滨海区委和抗大一分校共同创建的滨海建国学院。在77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承“实”的校风和“明义、锐思、弘毅、致远”的校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学校现设有24个学院、2个分校区,学科涵盖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11大学科门类,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0285人,专任教师223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55人,博士、硕士师资1732人。 学校以“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为奋斗目标。聚力定位塑校,确立科学发展愿景;聚力教学立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聚力科研强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聚力服务荣校,实现校地互动发展;聚力人才兴校,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聚力开放亮校,努力拓展国际视野;聚力文化铸校,彰显特色办学精神;聚力改革活校,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努力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校园由美国EDSA公司融合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规划理念设计而成,校园环境优雅,学术底蕴浓厚。学校校舍面积113万平方米,其中图书馆、实验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是目前国内高校建筑面积最大的楼体之一。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450余万册,电子图书220余万册,电子期刊1.7余万种,建成了国内较为先进的数字化校园系统。 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法国、印度等19个国家的56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有中韩学院、世宗学堂、中印软件学院等国际合作办学平台,中外合作本专科专业6个。学校设立的汉学、中国武术、中国民族乐器、中国画、中国书法、国际经济与贸易、翻译学、艺术设计、工商管理、新闻学等专业招收国外留学生。
临沂大学 2021-02-01
长春大学
长春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省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创办的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后历经多次易名于1987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原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4所学校合并,组建成长春大学。2000年8月,原吉林省林业学校并入长春大学。 学校现有20个教学院部,50个本科专业,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811人。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备。目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63亿元。图书馆是吉林省先进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154万册、电子藏书60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4个。学校拥有特殊教育展览馆、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成果展馆、萨满文化博物馆、生物标本展馆等四个展馆。创建于1987年的特殊教育学院开创了我国残障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先河,构建了高等特殊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空白。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62人,其中正高级113人,副高级282人;研究生导师96人。学校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白山特聘教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专家56人。 学校在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级4项,省级奖39项。学校现有6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优秀课程47门;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学校建有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国家高等教育视障资源中心、吉林省残疾人康复设备及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材料设计与量子模拟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萨满文化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特殊教育吉林省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基地、大豆加工生物技术吉林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 “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科技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国家体育总局项目、吉林省科技计划、吉林省社科规划等国家、省(部)、厅局级科研项目721项。有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收录论文439篇,CSSCI收录期刊论文142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40余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获得授权2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9项。 学校重视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目前,学校共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128个,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满足了学生多层面的兴趣爱好。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各项赛事中共获银奖4项、铜奖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等国内外科技文体竞赛中屡获佳绩。2012年,视障学生周国华在伦敦残奥会田径女子100米T12级决赛中获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学校连续四届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学校连续13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居吉林省高校前列,学校被评为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现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先后招收俄罗斯、韩国、日本、塔吉克斯坦、西班牙等20个国家2000多人次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多层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俄罗斯波罗的海国立技术大学、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了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西班牙阿尔梅利亚大学、韩国世明大学合作举办了高等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与日本圣泉大学开展“2+2”联合培养学生项目。学校与台湾地区8所院校签署交流合作协议,每年选派学生赴台湾中原大学、南台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短期交流。2014年学校与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经“俄罗斯世界”基金会授权,学校成立了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俄语中心。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我校设立了赴俄留学培训基地。近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190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任教,并选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管理干部出国访问和留学深造。通过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各类别的国际教育项目合作,提高了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学校连续11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国际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获得“全国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长春大学将遵循“知行合一,诚信至善”的校训,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和要求,强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
长春大学 2021-02-01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在原四川省隆昌幼儿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培养幼儿、小学教育师资为主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四川重要的学前教育人才输出及培训基地。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32年的隆昌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八十余年风雨兼程,执着追求,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为四川乃至全国许多地区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事业输送了近2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了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等杰出校友。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网络培训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先进图书馆”、“省级校风示范学校”、“省级绿化示范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毕业生素质高、质量优,连续12年供不应求,就业拓展至北京、上海、广东等17个省市。学校“好就业、就业好”的局面和独特的育人特色,被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教育导报》等媒体专题多次报道。 学校现有教职工255名,其中专任教师218名,正高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56人,讲师63人,研究生学历26人,教育硕士学位31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58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22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11人,常年聘有客座教授、学者27人。在校生近6000人。 新学校占地400亩,建有教学楼、艺术楼、实训楼、科技楼、图书馆、演艺中心、生活中心、学生公寓以及各专业功能室、各类教学及生活辅助用房,总面积达13.4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纸质图书25.8万册,数字图书10万册,阅览期刊280余种。拥有教学计算机360台,钢琴361台,数码钢琴251台,风琴142台;设有奥尔夫音乐实训、儿童感觉统合实训室、游戏与教学实训室等专业功能室,能满足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所需。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坚持立足川南,辐射西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开设有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学前教育、音乐教育、初等教育、美术教育、语文教育、科学教育6个专业;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初等教育2个专业,面向五个省(市)招生。学校是内江市幼儿师资培训中心,是川南地区幼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省教育厅重点建设的川南地区幼儿教师培养基地。学校常年同省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更新教育思想、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现有省级研究课题11个,教育科研成果获省、市、县奖8项。教师独立编写并出版了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15本,参与编写出版教材33本,发表论文400余篇。学生参加省、市科技及文艺大赛等,获一、二等奖700余项。 学校坚持“严谨管理、科学培养、技能强化,专长凸显”的办学特色,从“人本化、精细化、现代化”入手,构建“校园合作体”和职前职后一体化,秉承“师德为首,学业为上”的宗旨,将师范性与职业性融为一体,通过师德品行培育体系、师资素质提升体系、人才培养成长体系、学生自我发展体系,培养现代幼儿教育需要的品德优良的多能一专适用人才,为广大城市、乡镇培养合格的专科层次的幼儿、小学教师。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在省、市领导下,团结干部职工,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黔南州贵定师范学校,创建于1952年,1978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贵州省重点师范学校,198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百强师范学校,1997年省政府授予“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双合格学校”。2002年经黔南州人民政府批准,学校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联办,加挂”黔南师院贵定分院“牌子,招收五年制大专生,2007年秋季开始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生,同年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联合举办大学本科自考,涵盖中文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2005年经黔南州政府和黔南州教育局评估,成为“黔南州教师教育培训基地”;2007年经贵州省教育厅评估,成为“贵州省教育干部培训市(州、地)级基地”;2012年经黔南州政府和黔南州教育局评估,成为“黔南州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基地”;2012年经省教育厅评估建立“贵州省普通话机测站”;2014年3月省政府批准 (黔府函【2014】43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批复》),正式升格为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为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中等业教育为辅,同时举办非学历教育。 学校已形成了相当的办学规模,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积累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在培养学前教育师资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六十多年来,学校为黔南州培养了4万余名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于1983年秋季开始招生,迄今已有30多的历史),许多毕业生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现在,学校已经成为培养和培训学前教师的主要基地。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和谐兴校”的办学思想,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始终把培养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合格的师资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为贵州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办学条件设施 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542亩,校舍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行政用房面积5.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为4.2万平方米;图书馆现有藏书15.5万册、电子图书40万册;学校教学用计算机台数544台,新校区教室全部多媒体化,语音实验室4个,能满足外语、中文和计算机课的教学需要。钢琴175台;电子钢琴9间,每间31台电子钢琴;学前行为观察实训室、蒙氏教学实训室和奥尔夫音乐实训室各1间;标准舞蹈教室14间、微格教室1个、画室10间、理化生实验室4个;学校现有6317平方米的运动场所,设置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1700万元,完全满足幼专学校初期办学的需要。 学校有1所附属小学和一所附属幼儿园,在黔南州有15所幼儿园、10所小学、5所初级中学作为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学校还与省内外几十所示范幼儿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能满足各种专业教育见习、实习的需要。 二、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教学实践的教师队伍。十多年的大专办学历史,造就了一批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达配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近年来对教师进行的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及选派教师到全国知名大学学习深造,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为学历教育提供了可靠保障。学校现有在专任教师230人,教授5人,副教授67人,研究生以上学历60人,其中在读博士3人;所有教师已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同时,学校还聘请了10多位大学教授或专家为客座教授,10多位幼儿园园长为兼职教师。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全校教师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文章800余篇(部分文章被中国人大报刊复印中心全文转载),主编和参编书刊共180多本,教师个人专著27本共1600余万字;有2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3人获省优秀教师及先进教育工作者,7人被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15人被评为州优秀教师(科技人才);先后有9名教师成为全省中师和五年制师范专科学科带头人。 三、专业建设和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五年一贯制专科(初中起点)、三年制专科(高中起点)和中职幼师教育三个层次的办学模式。共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学前、早教等八个师范教育类专业和民族舞蹈、家政服务、旅游管理等三个非师范类专业。 四、招生就业 学校从建校开始每年招收87人的规模发展到现在每年招收近2000以上.学校生源稳定,招生人数连年稳步上升,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先后与黔东南州的雷山县职中、凯里职中、锦屏县职中,黔西南州的兴仁县职中以及黔南州的福泉市职中、长顺县职教中心、瓮安县职中、罗甸县职中等联合办学。发展至今,累计联办学生达到3000余人(2013年达到1050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信誉。 学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学生培养质量较高,学前教育的毕业生分期分批安排到“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实习、就业,深受省内外幼儿园的欢迎。所有学生进校一年级就以就业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就业率达到99%以上.目前,学校已与省内外上百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开辟了稳定的就业基地。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2017年,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邵阳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由邵阳师范、武冈师范、邵阳教育学院、邵阳艺术学校四校合并升格而成。其中邵阳师范、武冈师范均为百年师范名校,办学传统优良,文化底蕴深厚。20世纪80年代,两校先后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经过30余年的求真探索,乘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东风,两校学前教育专业不断发展壮大,生源稳定充足,毕业学生供不应求,成为湘中地区学前教育领域两颗璀璨的明珠。 学校位于邵阳市职教新城中心地带(大祥区学院南路),规划面积953亩,一期建设面积671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亿元,馆藏图书20多万册,建有专业实训室及专用教室150间,拥有一流的多媒体、语音、科学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是邵阳市面积最宽、投资最大、建设速度最快、教学设施最齐全的一所现代化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内绿树红墙,交相辉映,书声琅琅,琴韵悠扬,颇具艺术气息;更有青山崔绕,池鱼戏莲,湖光山色,如诗如画,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殿堂。学校现设有学前教育系、小学教育系、语言文学系、艺术系、基础教育系、职成教系、教师发展中心等六系部一中心,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戏曲表演等九个专业,有大专及中专两个办学层次,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493人,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36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07人,双师型教师89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0余人。在校班级112个,在籍学生8000余人。 修德敬业,博学多能;厚生立学,厚德树人。未来五年,学校将坚持“发扬好传统,立足新起点,瞄准双一流,创造新业绩”的办学理念,大力引进硕士、博士、教授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增设数学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室内装修设计、早期教育等多个专业,办学规模达到10000人。以培养专科层次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为己任,立足湘中、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力争建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17年3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5月经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以培养、培训学前教育师资为重点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豫南地区唯一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地处河南省驻马店市职业教育园区铜山大道与纬十路交汇处,占地面积320亩(另有发展预留用地297亩)。总建筑面积14余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实训楼、艺术楼、图书综合楼、体育场等教学设施,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6000人标准的学生宿舍楼、餐厅搭建了后勤优质服务的良好平台。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设有120个标准教室,300多个小钢琴房。音乐、舞蹈、美术、钢琴等专业教室,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报告厅、语音室、实习实训教室等教学设施。学校图书馆有纸质藏书25.2万册、电子图书24.68万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34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51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2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75人,特级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市级优秀教师46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3人;市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23人;市拔尖人才12人;通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双师型教师125人。 学校目前主要开设有高中起点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和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等专业。 学校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9个,附属幼儿园1所,并以附属幼儿园为龙头组建了“天中幼教集团”,深化了校企合作,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教育见习、实习需要。学校是驻马店市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及骨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伊始,百业待举;传承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将坚持“科研兴校”、“人才强校”、“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以培养专科层次小学、幼儿园教师和适应社会需要的相关专业人才为己任,立足豫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力争建成全省领先、豫南一流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教育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举世闻名的中国“航天城”“月亮城”—西昌市。学校是在国家扶贫攻坚、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和学前教育事业大背景下,于2018年3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复、教育部备案,凉山州政府新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石芳、校长赵波。学校南临邛泸景区,北接青山机场,校园由清华大学概念规划设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校园现占地面积338亩、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总投资12.7亿元。现有教职工240人,在校生2539人,预计到2021年在校生规模达7200人。设置思政部、学前教育系、小学教育系、艺术教育系、公共管理系,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教育、美术教育、会计、早期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旅游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11个专业,形成民族幼儿教育、民族艺术教育、现代服务业专业群,建有实训平台15个、附属幼儿园1所、校外教育实习基地112个。学校作为“三区三州”唯一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国务院孙春兰副总理、胡春华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深入学校视察调研。教育部孙尧副部长、钟登华副部长等领导到校调研指导。教育部、国家民委、省教育厅协调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组团式”支援学校发展。目前,学校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育建设单位,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挂牌成立“四川乡村振兴学院凉山分院”,与北京师范大学筹建“民族乡村基础教育研究培训基地”,与中国美术学院筹建“西部乡土学院”,与西南石油大学筹建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立足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以“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服务民族地区,培养优秀师资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秉承“明道 立德 育爱 奉献”校训,弘扬师范教育和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重、专业为基、学术为要、文化为魂、民族为根”办学理念,坚持“姓高(高等教育)、名师(教师教育)、属职(职业教育)、服幼(幼儿教育)、向基(基层一线)、为民(服务民族地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导向,立足凉山州,面向攀西经济区,辐射川渝滇黔周边民族地区,致力于将学校建成民族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着力为四川乃至西南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发展”的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和技术技能人才,力争早日建成全国一流、民族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国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河北省第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2017高职高专排行榜》中居全国幼专第一名。 学校位于省会西部高教区,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近3000万元,图书馆藏书57.5万册,报刊杂志1498种,教职工415人,教授16人,副教授83人,博士、硕士共168人,特级教师4人,全日制在校生约6000人。设有2院2系2部,包括学前教育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系、应用技术系、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河北省学前儿童心理教育学会、河北省学前教育研究所、河北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石家庄市教师进修学校、石家庄市幼儿教师培训基地均设在该校。 学校核心理念:“探求幼学师道,雕铸蒙养师魂”;学校精神:“德惟其高,学惟其精”;校训:“崇德、善学、博爱”;校风:“为人为学,为师为范”;教风:“修身治学,乐业善教”;学风:“诚朴砺学,精修师艺”。 学校招生区域达24个省市自治区,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2016年承办京津冀学前教育协同发展峰会暨京津冀学前教育类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签约率达99.6%,35%的毕业生到京津就业。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单位”、“全国优秀知识分子先进集体”、“全国教科研先进学校”、“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河北省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先进集体”、“河北省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前教育、音乐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5 36 37
  • ...
  • 186 1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