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长牡蛎“海大1号”、“海大2号”和“海大3号”新品种繁育及养殖技术
长牡蛎“海大1号”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牡蛎新品种,填补了我国牡蛎良种培育的空白。中国海洋大学自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始了长牡蛎快速生长系的选择育种,以山东乳山海区自然采苗养殖的长牡蛎为基础群体,基于群体选育、辅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采用有效繁殖亲本数量控制、选育群体世代遗传参数与选择效应评估以及选育世代遗传多样性监测等多项关键技术,通过连续6代成功培育出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该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壳型规则等特性,目前在山东、辽宁、江苏等地养殖面积超过2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我国牡蛎养殖业的良种化进程。 长牡蛎“海大2号” 新品种是中国海洋大学继培育我国第一个生长性状优良的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的基础上培育的长牡蛎第二个新品种。长牡蛎“海大2号” 新品种是以金黄壳色和生长速度作为选育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混合选育技术,辅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经过4代培育而成。该新品种体重和出肉率可分别提高38%和25%以上,左右壳和外套膜均为色泽亮丽的金黄色(养殖户喜称“金牡蛎”“金蚝”),在北方沿海进行了示范养殖,深受育苗企业和广大养殖户的喜爱,大大提高了我国养殖牡蛎的品质和档次。 长牡蛎“海大3号”新品种是以2010年从山东沿海长牡蛎野生群体中筛选出的左壳为黑色的个体为基础群体,以壳黑色和生长速度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混合选育技术,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长牡蛎相比,10月龄贝壳高平均提高9%,软体部重平均提高64.5%,左右壳和外套膜均为黑色,黑色性状比例达100%。适宜在山东和辽宁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7月3-7日 淄博】高校国际科技合作能力提升工作坊启动报名
报名时间:2023年6月29日18:00前。
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 2023-05-20
优质双低油菜天油杂2号(源油杂2号)
研发阶段/n天油杂2号是由不育系195A和恢复系7-23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亩产135.95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0.96%,增产显著,居试验首位;2005-2006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5.80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0.09%,达显著水平,居试验首位;两年平均亩产135.88公斤,比对照增产15.34%。两年平均含油量40.18%,硫甙含量为21.85?mol/g,芥酸含量为0。2007年通过江西省和重庆市品种审定,审定名称分别为天油杂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久香秋7香菇新品种
该品种是从“L205” 子实体群中选择优良变异个体经组织分离、定向选择育成的香菇品种。子实体粗脂肪含量1.8%,粗蛋白含量19.19%,多糖含量2.67%。秋季棚架栽培生物转化率95~110%。 该品种属中晚熟秋栽香菇品种。菌盖圆整较肥厚,菌柄粗、较短,柄基部较细,花菇率较高,菌丝长速较快,转色速度中等,菌龄较长,潮次明显,出菇均匀,单生为主。菌盖直径6厘米左右,菌盖厚度2厘米左右,单菇鲜重25克左右。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28℃,最适生长温度23℃~25℃,适宜出菇温度5℃~23℃,最适出菇温度10℃~18℃。接种至出菇约需75~85天,出菇期12月上旬至翌年4月下旬。适于湖北省及其周边省份棚架秋栽干制香菇产区种植。 市场预期:该品种性状稳定。适宜8月中、下旬点种,当年12月上旬至翌年4月出菇。平均单袋(规格22㎝×62㎝)产干菇约0.2~0.23㎏,比常规对照品种的产量略低,但菇体肥大,品质优良,花厚菇的比率高,单价是对照品种的1.3~1.5倍,综合效益高于对照。该品种适宜以培育干制花菇为目的,棚架不脱袋割口出菇或免割袋出菇栽培,出菇宜偏晚,抗逆性较强,特别适合要求菇品优质的产区使用。 转化条件:该品种适合农户或合作社转化,需要具备食用菌生产所需的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等设备、设施、场地及技术,资金依规模而定,5万元即可起步。 成果完成时间:2015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XM-7高级基础护理操作模型
XM-7高级基础护理操作模型   XM-7高级基础护理操作模型共有5个部件组成,分别为:高级鼻胃管与气管护理模型、静脉输液手臂模型、男性导尿模型、臀部肌肉注射模型、女性外生殖器模型,能按操作规程进行23项基础护理操作。   部件1:男性上半身,该部件为高级鼻胃管与气管护理模型,可作如下操作: ■ 面部清洁 ■ 眼耳冲洗、滴药 ■ 口腔护理 ■ 氧气吸入疗法 ■ 鼻饲法 ■ 洗胃法 ■ 气管切开护理 ■ 口、鼻气管插管训练 ■ 模拟颈动脉搏动   部件2:静脉输液手臂模型,可作如下操作: ■ 肌肉注射 ■ 皮下注射 ■ 静脉输液(血)   部件3:男性导尿模型,可作如下操作: ■ 男性导尿术 ■ 膀胱冲洗术 ■ 股外侧肌肉注射 ■ 臀部肌肉注射 ■ 外阴护理 ■ 造瘘引流术   部件4:臀部肌肉注射模型,可作如下操作: ■ 肌肉注射 ■ 灌肠法   部件5:女性外生殖器模型,可与部件3进行互换,可作如下操作: ■ 女性导尿术 ■ 膀胱冲洗术 ■ 外阴护理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油菜品种华锦102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锦102是由不育系206A和恢复系7-1选育而成,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2003-2004、2004-2005年安徽省正式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为171.13、187.46公斤,较对照“皖油14”增产12.28%、7.48%,增产皆极显著。综合两年区试结果:平均亩产182.23公斤,较对照“皖油14”增产9.57%,芥酸0.35%,硫甙含量24.15μmol/g,粗脂肪含量41.72%。菌核病发病率11.96%,病指6.45;病毒病发病率5.1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水稻华328S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328S是以广占63S作母本,8077S作父本杂交,经多代定向选育和低温选择育成的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株型适中,茎秆较粗壮,分蘖力强,叶色绿,剑叶挺直、微内卷,叶鞘、叶舌无色,穗型较大,着粒较密,包颈度较高,谷粒中长型,稃尖无色、无芒。在武汉种植不育期株高80厘米左右,单株有效穗12.9个,穗长19.8厘米,每穗颖花数166.7个。在武汉5月播种,播始历期为69-75天,主茎叶片数12.9-13.5片。人工气候箱鉴定,在光照14.5h,日均温度为23.5℃条件下,花粉不育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油菜品种华协327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属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种,半冬性。苗期半匍伏生长,长势中等,叶浓绿,苔期长势强,单株果数多,结果密度大,株高较矮(平均157.25cm)。在安徽两年区试平均折亩产182.98kg,较对照(皖油14号)增产6.4%,增产点次92.30%,丰产性、稳产性较好,两年平均生育期228.5天,较对照短3.25天,株高157.25cm,单株果数408.19个,每果粒数19.97粒,千粒重3.75g。两年区试取样测定,芥酸含量为0.05%,硫苷含量为29.69umol/g饼,油份含量为40.7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油菜品种华协429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属于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种,在河南区试及生产试验中生育期224-236天,比对照杂98009早0.3-1.2天;幼茎绿色,苗期生长稳健,叶色绿,春季返青后生长快;株高146-171厘米,分枝7-9个,每果粒数20.7-24.28,河南3年试验平均千粒重3.12克,结角密度大(1.26/cm),是该杂种的突出特点,它是2005-06年参试11个品种中结角密度最大的品种。2004-06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0.17kg,比CK1增产7.41%,比CK2增产25.84%。品质符合国家双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小麦品种华麦2152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麦2152选自复交组合(鄂恩1号× 川农麦1号)×(华9515×川农6280),用系谱法育成。该品种属春性半矮杆品种,幼苗半匍匐,剑叶中等大小,上挺,茎秆有蜡粉,叶色淡绿,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较强,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光合效率中等,对酸性不敏感。分蘖力中等,株高9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85天左右(出苗-成熟),比对照品种郑麦9023早1-2天,为目前熟期最早的小麦新品种。穗层整齐度和熟相好。亩穗数26.37万,穗粒数40.1粒,千粒重42.79克。2006-2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43 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