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重庆华亚家私有限公司
重庆华亚家私有限公司 2022-11-01
常州华屹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华屹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01
供应华宇新锐SDG废气处理装置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名称:  湿式废气处理设备 产品介绍: 1、整体为玻璃钢或聚氯乙烯材质。2、设备规格: 600-1500(直径)X2500-4500(高)。3、设备结构:主体----水泵----贮液箱----进风段----两级喷淋----旋流板----出风锥帽等----离心风机----循环水管。4、净化气体:酸雾(H2SO4)、氯化氢(HCL)、氟化氢气体(HF)、铬酸雾(CrO3)、氰氢酸气体(HCN)、硫化氢(H2S)、氨气(NH3)、碱蒸汽等水溶性气体。5、工作原理:本装置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吸收中和液来净化酸雾废气,气体由离心通风机压入或吸入进风段,再向上流动至第一滤料层,与第一级喷咀喷出的中和液接触反应。吸收后的废气继续向上流动至第二滤料层与第二级喷咀喷出的中和液接触,再次发生中和反应,然后通过旋流板,由风帽和排风管或风机排入大气中。6、干式吸附吸收法碱液中和法由于其自身缺点,不适合于化验室排风净化使用。北京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一种可以治理多种酸雾的吸附剂——SDG吸附剂,曾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1992年最佳实用技术和1995年最佳可行实用技术。目前该吸附剂已在多个行业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它可以净化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醋酸、磷酸等各种酸气(雾)。尤其适用于浓度小于1000 mg/m3的间歇排放的操作场所。与现有的其他吸附剂相比,SDG吸附剂在酸气净化领域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范围广,适合多种用酸(H2SO4、HCL、HNO3、HF…)场合,包括有机酸,并可对多种混合酸气同时净化。2、净化效率高,本工艺技术可以达到极高(99%以上)的净化效率,来满足不同的环保要求。3、无二次污染,SDG对酸气的净化是经吸附之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害的盐。废吸附剂作为无害垃圾处理。4、使用操作简单方便,只要净化系统安装完成后,就不需专人管理。一开机酸气就自动被净化,运转一段时间,吸附剂饱和后,换上新吸附剂便可继续使用。5、不受使用条件和场地限制,净化设备分为多种形式,可安装在室内或室外,冬季不需作防冻处理。6、使用安全吸附剂不溶于水,使用前呈弱碱性,饱和后呈中性。吸附剂耐温可达300℃,无燃烧危险。
石家庄华宇新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渝苜1号紫花苜蓿新品种
"渝苜1号"是以日本抗性品种"露若叶"、早生性品种"夏若叶”、直立性品种"立若叶"及耐湿热"中间材料”的优株为亲本材料,经混合选择二代培育而成的耐湿热品种,是我国南方地区第一个紫花苜蓿 育成品种。该品种株形直立,株高80-100厘米。幼苗期生长较快,叶色较深绿,根系分枝比较多,分布比 较浅。总状花序,花紫色或浅紫色,荚果螺旋形2-3圈。初花期全株的粗蛋白质含量22.41% ,粗纤维含量 23.05% ,粗脂肪含量2.34% ,粗灰分含量7.7% ,茎/叶比1.25。具有耐湿热、抗病、直立和持久等特点。 在弱酸性、中性或碱性砂壤土上生长良好,在重庆一年可刈割5-7次,亩产干草1000-1300公斤。适宜在西 南、西北等地区种植。
西南大学 2021-04-13
抗辐射药物龙抗 1 号的开发(产品)
成果简介: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及核能、电磁能在军事、科技、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辐射损伤防治手段、积极寻找有效抗辐射损伤药物 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龙抗 I 号”是运用多种活性成分筛选技术从丰富的傣药资源中精心筛选出的特色抗辐射药物。 技术领域:傣药开发、抗辐射药物 应用范围:空间需求,载人航天;航空需求(飞行员高空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羲和号”卫星开启我国空间探日时代
“羲和号”卫星实现了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观测,为研究太阳低层大气动力学和太阳爆发物理机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羲和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拉开了我国空间探日的序幕。“羲和号”卫星由国家航天局批复立项,由南京大学、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发。卫星设计重量550公斤,运行于平均高度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目前,卫星在轨稳定运行,产生了首批太阳科学数据,成果发布于2022年4月26日——中国航天大会期间举行。卫星专刊将于近期在<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发表。 “羲和号”卫星实现了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观测,为研究太阳低层大气动力学和太阳爆发物理机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卫星科学数据将通过南京大学科学与应用系统进行国际共享(https://ssdc.nju.edu.cn)。 “羲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获评2021年中国天文学十大进展、中国航天十大新闻、中国太空探索十大进展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特别提到:“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羲和号”卫星科学与应用系统团队获得2021年南京大学“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
南京大学 2022-08-12
耐热抗病黄瓜新品种:扬大11号
全雌性,植株长势强,较抗白粉病,耐热,在高温下仍具有较强结果能力;第 1 雌花着生在第 4 节左右,从播种到采收 60d 左右;瓜条长 13 cm 左右,单瓜重约 70g,单株采瓜近 30 条;果实光皮、无刺,果肉厚,口感脆,有甜味,清香味浓,整齐度高;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每 667 ㎡产量 7500kg 以上。
扬州大学 2021-04-14
耐热抗病黄瓜新品种:扬大13号
强雌性,侧蔓少,生长势强,叶色深绿,抗白粉病及抗霜霉病;在较高温度下单性结实能力强;第 1 雌花着生在第 3-4 节,从播种到采收 62-65d;瓜条长 22-25 cm,果把长小于 5cm,果实表面少刺,果肉厚,口感脆,有甜味,清香味浓,果实整齐度高;单瓜重约 160g,单株采瓜 15 条左右;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每 667 ㎡产量 7500kg 以上。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中砧1号苹果砧木新品种选育
一、品种简介 全世界约有40%的土壤上植物发生缺铁失绿症,在我国广大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植物缺铁问题,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的石灰性土壤,尽管铁的含量很高,但土壤的钙化导致可溶性铁含量的降低,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铁的含量却不到10-10mM,很多植物尤其是果树表现出缺铁失绿症,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利用自然实生选育的„中砧1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柑橘新品种爱媛28号的选育
该成果为外观漂亮、风味佳、无核柑橘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可滴定酸0.66%,果肉细嫩化渣,有香气。在湖北省阳新、当阳及宜都等多个产区经过了多年推广示范,与多个杂柑品种及当地主栽品种比较,发现其适应性好、内质外观品质俱佳,深受消费者喜爱及专业技术人员认同,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早熟优质杂柑品种。 该成果2002至2015年在武汉、钟祥、阳新等地试验、试种,露地苗定植一般3年试果,6年树龄亩产3000公斤左右。 转化条件:该品种现有场地和设备可支持成果转化,目前需要资金支持。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6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43 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