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双低油菜品种华油杂5号(华皖油1号)
可以量产/n"华油杂5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改良武汉分中心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对原"华杂4号"的亲本不育系1141A进行遗传改良而选育出的超高产优质抗(耐)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其不育系为RGCMS-1141A(或986A),恢复系为"恢5900"。"华油杂5号"的不育系RGCMS-1141A具有如下新特点:1.不育性比原不育系1141A更加稳定彻底,微粉较少;2.品质优量,其芥酸含量<1%,硫苷含量<30umol/g;3.不育系的花瓣比原1141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食用菌新品种华杂13号
研发阶段/n该菌株是由福建三明所的长柄阿魏蘑品种和北京金信公司的白阿魏蘑品种1号的担孢子通过单孢分离获得同核菌株,然后采用单核体杂交得到的杂交子。该菌株菌盖扇形,白色,直径7~12cm不等,肉较厚,盖厚均值约2.5cm,菌褶延生,着生于菌柄部位的菌褶有时呈网格状,菌柄中实,中等粗长,约6~8cm,柄侧生或偏生。华杂13号菌丝生长较快,抗杂能力较强,菌丝仅需短时间的后熟(15~20天)即可出菇,原基分化较多,产量较高,与长柄阿魏一样,管理得当部分菌袋可出第二潮菇。子实体商品性状介于双亲菌株之间。在适宜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油菜新品种华油杂10号
可以量产/n华油杂10号是由不育系8110A和恢复系8759选育而来,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15天。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7.1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8.07%;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1.3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8.5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9.24公斤,比中油821增产28.0%。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8.2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优质双低油菜华油杂12号
可以量产/n华油杂12号是由不育系195A和恢复系7-5选育而成,属半冬性甘蓝型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8天左右。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2.5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41%;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1.2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0.0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1.89公斤。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5.79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1.09%。于2005年、2006年分别通过湖北省、国家长江上游、长江中游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优质双低油菜华油杂14号
可以量产/n华油杂14号是由不育系195A和恢复系恢-3531选育而成,属半冬性甘蓝型温敏型波里马质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9天左右。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4.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3.48%;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4.20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7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9.15公斤。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2.53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9.04%。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低抗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油菜品种天油杂2号(源油杂2号)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天油杂2号是由不育系195A和恢复系 7-23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亩产135.95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0.96%,增产显著,居试验首位;2005-2006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5.80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0.09%,达显著水平,居试验首位;两年平均亩产135.88公斤,比对照增产15.34%。两年平均含油量40.18%,硫甙含量为21.85μmol/g,芥酸含量为0。2007年通过江西省和重庆市品种审定,审定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9号
可以量产/n华油杂9号是利用不育系986A和恢复系7-5配制的高产、优质、抗(耐)病性强、抗倒伏、适应性广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2004年在全国长江下游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170.84kg,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4.57%,连续两年居参试品种首位,芥酸含量0.56%,硫苷含量22.57μmol/g,含油量41.34%。2003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2004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贵州省和湖南省品种审定,2009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技术水平:专利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华油杂15号
可以量产/n华油杂15号由不育系206A和恢复系7-6选育而成,其具体特点如下:(1)形态特征: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叶绿色,顶叶中等大小,有裂叶2~3对;黄花,花瓣相互重叠;株型为扇形紧凑;茎绿色;籽粒黑褐色,近圆形。(2)农艺性状:株高170~185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7-10个,二次有效分枝10个左右,主花序长75厘米左右;单株有效角果351.9个左右,主花序角果长5.5厘米左右,每果粒数20.7粒左右。千粒重3.0克左右。(3)产量性状:2003-2005年在湖北省正式区试中,两年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华油杂16号
可以量产/n华油杂16号由不育系8086A和恢复系L-6275选育而成,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全生育期225天左右。2005-2007年在河南省正式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量196.59kg,比对照杂98009增产7.54%。在2006-2007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量198.13kg,比对照杂98009增产3.32%。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分析,华油杂16号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17.38?mol/g,含油量44.84%。于2007年、2009年分别通过河南、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优质双低油菜天油杂2号(源油杂2号)
研发阶段/n天油杂2号是由不育系195A和恢复系7-23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亩产135.95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0.96%,增产显著,居试验首位;2005-2006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5.80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0.09%,达显著水平,居试验首位;两年平均亩产135.88公斤,比对照增产15.34%。两年平均含油量40.18%,硫甙含量为21.85?mol/g,芥酸含量为0。2007年通过江西省和重庆市品种审定,审定名称分别为天油杂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1 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