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协同尺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协同尺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属于监控视频检索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 根据已标注训练样本集 L 中图像的颜色和纹理特征,进行尺度学习得到相应马氏距离中的协方差矩阵 Mc 和 Mt;随机选择查询对象使用 Mc 和 Mt 进行马氏距离度量,得到相应排序结果,从中取得正样本 和负样本生成新的已标注训练样本集 L,更新 Mc 和 Mt,直到未标注训练样本集 U 为空,得到最终的 标注样本集 L*,并融合颜色和纹理特征得到 Mf,就可以使用基于 Mf 的马氏距离函数进行行人重识别。 本发明在半监督框架下研究基于尺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技术,通过未标注样本辅助标注样本进行尺度学 习,符合实际视频侦查应用标注训练样本难以获取的要求,能有效提升少标注样本下的重识别性能。
武汉大学 2021-04-13
CSCW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研究
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是一种将人类合作行为模式与计算机支持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新兴技术,是研究基于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环境中(即CS)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即CW)的领域。CSCW体现了信息时代人们对工作的群体性和协作性的要求,正因为如此,对CSCW系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它已成为信息科学发展的重点之一。 CSCW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上层—CW层:支持群体协同工作,为系统提供具指导性意义的系统理论方法,包括协作机制,协作管理,交互模式,并发控制;下层— CS层:有关计算机化的人与人交互的相关技术,为系统提供底层支撑技术,包括网络传输,音视频处理,数据库应用。 CSCW系统研究的是如何用计算机支持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与协作,它的应用领域很宽广,如军事应用、工业应用、办公自动化(OA)医疗应用、远程教育、会议系统等。     CSCW系统:本研究同时实现了基于100M Ethernet的CSCW系统的一种实现模型。选择LAN作为CSCW系统实现模型的网络环境,并通过采用TCP/IP协议与Internet进行无缝连接。主要功能:音视频多点传输,静图协同,协同编辑,多媒体数据支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电力设备红外与紫外成像协同检测系统
本成果运用图像识别、智能诊断等技术,对电力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并及时预警设备故障。该技术填补了电力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领域的技术空缺,能够准确、全面地对电力设备的故障状态进行检测与定量分析。   目前的电力设备故障检测技术主要有基于红外成像的电力设备异常发热检测技术与基于紫外成像的电力设备异常放电检测技术,两种方法均独立应用。由于电力设备分布面广、数量众多且运行时具有高温、高电压等特殊性,常规检测方式难以准确判定电力设备的发热和放电情况。本
河海大学 2021-04-14
产教协同育人大会在青岛举办
10月12日,产教协同育人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11-06
过程装备的能源高效利用
一、团队(专家)简介高秀峰,男,工学博士、副教授,2000 年 12 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主持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 863 计划 3 项、主持省部级及企业横向科研课题 30 余项。参编手册、专著、教材共 6 部,累计撰写 100 余万字。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1、№3)、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4、№5)、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1)。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 70 篇,其中SCI 和 EI 收录 20 余篇,累计获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 20 余项,获 CNG 加气站压缩机科技成果鉴定一项(№1)。先后从事《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设备设计》、《密封技术》、《粉体工程》、《过程装备课程设计》等近 10 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擅长从事工程实践类研究项目与实际产品的研发,擅长从事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工作,主持研发的多项产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和市场推广。主要研究方向1) 过程流体机械:石油、化工、动力、制冷用各种容积式压缩机与流体输送泵,主要专长为往复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中试阶段/n项目组年承担了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生产工业磷酸及其磷酸盐工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编号:2007BAB08B08,2007~2010已结题),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盐酸湿法磷酸生产工业磷酸盐”(项目编号:2007AA101C23,(项目编号:2007AA101C23,2007~2010已结题),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了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电子级磷酸制备工艺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07DA108,2007~2010已结题)。间接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编号:2011BAB08B01,2011~2016已结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高效绿色选矿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13BAB07B01,2013~2015已结题)。完成了自选项目“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吴汉军:硕士毕业论文,2015年已结题)。与湖北鄂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磷尾矿处理生产粗磷酸盐”项目(2016年完成),发表与项目直接相关研究论文,“间接硫酸法高镁磷尾矿中磷并制备硫酸镁的方法”获得国家授权专利(专利号:ZL 201410143917.7)。为该项目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本项目开展了相应工艺研究的实验室工作。研究了盐酸分解磷尾矿的工艺。在分解温度为60度条件下,钙、镁、磷的分解回收率均为95%以上,成功地分离出氯磷酸钙产品。研究了利用硫酸铵分离分解母液中钙元素俺的工艺条件,获得了结晶程度好硫酸钙产品,二水磷酸钙的含量达到99%,溶液中钙的除去率达到99.9%,较好地实现了钙与磷镁的分离。研究了磷、镁、铵溶液中分别沉淀磷酸镁铵和碳酸镁的方法,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磷酸镁铵和碳酸铵产品。研究了石膏转化为轻质碳酸钙的工艺技术,碳酸镁达到工业指标要求。石膏的转化率达到99.9%,硫酸铵溶液部分循环利用,部分结晶硫酸铵产品。硫酸铵产品达到工业级质量指标。研究了氯化铵溶液浓缩结晶工艺技术,蒸出液用于氨水配制,结晶氯化铵母液循环利用,氯化铵产品达到优级品指标。并对整过磷矿处理工程进行了水平衡实验,整过过程无废水排放,CO2气体回收利用,无废气排放。只有少量的硅渣排放,由于硅渣呈中性,可以用于生产水泥或路基材料。所形成的成果正在申报专利。基本完成了实验室研究。目前正处于中试阶段。。本项目截止目前为止,已投入资金60万元,投入人力10人,进行了1年半的研究。成果应用正在与相关磷化工企业联系,准备推广实施。。支持额度:。300。万元。承接单位:。湖北省。项目进展:。项目组年承担了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生产工业磷酸及其磷酸盐工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编号:2007BAB08B08,2007~2010已结题),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盐酸湿法磷酸生产工业磷酸盐”(项目编号:2007AA101C23,(项目编号:2007AA101C23,2007~2010已结题),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了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电子级磷酸制备工艺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07DA108,2007~2010已结题)。间接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编号:2011BAB08B01,2011~2016已结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高效绿色选矿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13BAB07B01,2013~2015已结题)。完成了自选项目“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吴汉军:硕士毕业论文,2015年已结题)。与湖北鄂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磷尾矿处理生产粗磷酸盐”项目(2016年完成),发表与项目直接相关研究论文,“间接硫酸法高镁磷尾矿中磷并制备硫酸镁的方法”获得国家授权专利(专利号:ZL 201410143917.7)。为该项目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项目基本内容:。本项目开展了相应工艺研究的实验室工作。研究了盐酸分解磷尾矿的工艺。在分解温度为60度条件下,钙、镁、磷的分解回收率均为95%以上,成功地分离出氯磷酸钙产品。研究了利用硫酸铵分离分解母液中钙元素俺的工艺条件,获得了结晶程度好硫酸钙产品,二水磷酸钙的含量达到99%,溶液中钙的除去率达到99.9%,较好地实现了钙与磷镁的分离。研究了磷、镁、铵溶液中分别沉淀磷酸镁铵和碳酸镁的方法,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磷酸镁铵和碳酸铵产品。研究了石膏转化为轻质碳酸钙的工艺技术,碳酸镁达到工业指标要求。石膏的转化率达到99.9%,硫酸铵溶液部分循环利用,部分结晶硫酸铵产品。硫酸铵产品达到工业级质量指标。研究了氯化铵溶液浓缩结晶工艺技术,蒸出液用于氨水配制,结晶氯化铵母液循环利用,氯化铵产品达到优级品指标。并对整过磷矿处理工程进行了水平衡实验,整过过程无废水排放,CO2气体回收利用,无废气排放。只有少量的硅渣排放,由于硅渣呈中性,可以用于生产水泥或路基材料。所形成的成果正在申报专利。基本完成了实验室研究。目前正处于中试阶段。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镁屑安全回收利用技术
镁化学性质活泼,目前镁屑的回收利用不仅烧损严重,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本项目开发了一种安全回收利用镁屑的技术方法,并可以进一步提高镁合金材料的品质。该项技术已经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 项。产品性能、指标采用本项目技术回收利用的镁屑,金属镁的收得率达到 90%以上,回收过程安全、可靠,回收得到的镁合金材料力学性能不低于同类合金材料。适用范围、市场前景适用于生产各种镁合金锭材或零部件的企业,如作为压铸镁合金锭,或者做成手机外壳、汽车方向盘等。
江苏大学 2021-04-14
蜂胶的综合开发利用
项目研究内容 :本项目对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进行了较详 细地研究,确定了 8 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工艺技术 先进,可有效地提取、保护和利用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成分,以及易 挥发、易氧化变质组分,保留蜂胶特有的香脂味,很好地解决蜂胶制品的 水溶性问题。同时以早大米为微胶囊的壁材,进行了有效的精制与除铅工 艺,可消除蜂胶潜在的安全隐患;蜂胶微胶囊化小试研究和中试探索,蜂 胶的包埋率达到 95%
南昌大学 2021-04-14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成果创新点 通过大量的各类实验对地下岩层的地热梯度、地热储 量、岩石强度、渗流特性进行综合数据分析,建立开发前 的完备地热数据资料系统,划分地热系统的成因类型、确 定补给源、估算热储温度、计算地热水年龄、研究地热水 与其它天然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与地热水成份的形成 与演化有关的水热化学作用、研究热源与开发点间的热能 对流效应,为后期的产能评价、保温输送、地下水回灌、 产能优化、智能开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采用超声复合酶技术制备姜酒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超声复合酶技术制备姜酒的方法,属于发酵酒类生产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生姜捣碎成匀浆状物质,加入纯净水,调节料液比,加入复合酶,然后放入超声提取仪中进行超声处理,进而得到姜汁提取液,并采用所述提取液进行发酵生产姜酒的过程。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姜酒,不仅保留了传统泡制和发酵姜酒的优点,同时还提高了姜酒中功效成分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姜酒的营养性和保健功能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处理步骤更简洁,节约了操作时间。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90 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