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项目属于功能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丝素蛋白‑NIPAM光子晶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物理交联剂将丝素蛋白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在常温下共交联,并在交联反应过程中嵌入三维光子晶体阵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光子晶体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弹力性能、吸水性能,与皮肤之间具有良好的贴合性,紧贴皮肤表面不易脱落,还同时具有优良的压力传感性和温敏性,可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产生颜色变化响应,实现压力和温度变化的裸眼观测。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6-17
超高分辨率微波光子实时成像雷达
本成果利用光子技术实现宽带微波毫米波信号的产生、复用和处理,突破了传统雷达面临的带宽和响应速度瓶颈,将有效满足智能化装备的应用需求。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智能化将彻底地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已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室外装备来说,能够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实时高分辨地获取环境信息是其智能工作的前提。例如,智能驾驶、周界安全、人群目标跟踪、低空管制等都迫切需要全天候实时高分辨成像技术的支持。微波毫米波雷达是目前唯一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的传感器,但受限于低频电磁波本身的局限,其分辨率一般较差,难以在民用领域广泛使用。 本成果利用光子技术实现宽带微波毫米波信号的产生、复用和处理,突破了传统雷达面临的带宽和响应速度瓶颈,将有效满足智能化装备的应用需求。 创新点: 1.宽带可重构雷达信号产生 2.光域多阶边带抑制对消与稳定反馈控制技术 3.光基宽带微波光子正交混频接收技术 4.基于高分辨率一维距离像的雷达目标识别 5.高效精确的微波光子雷达二维ISAR成像 技术指标: 信号带宽:12GHz;成像分辨率:1.3cm×1.3cm 知识产权及获奖 1.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提名 2.中国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特等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8-12
井下多媒体信息地面钻孔探测技术
西安科技大学自 2009 年开始就矿山应急救援通信技术和装备着手开始研究,现该成果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发表论文 6 篇;研制成果针对矿井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研究与开发具有传输语音、视频和多种环境参数数据的井下多媒体信息地面钻孔探测装置,实时、准确地把受灾钻孔中及通过钻孔探测到的井巷中的受灾信息时实时传送到地面救灾指挥部及各级救援指挥中心,为救灾指挥员与专家提供准确可靠的灾情信息,达到科学制定救灾方案的目的项目研究成果目前成功得完成了多次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并为煤矿企业挽回巨大经济损失,保障了广大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光电探测量子芯片产业化
用于量子保密通信、近红外探测成像、高速量子光通信、激光雷达探测。 针对单光子探测需求,提取关键技术参数,通过多次半导体器件仿真优化,最终得到外延结构设计。结合 13 所 自主外延生长技术与精准的锌扩散方案,最终实现较为成功的 GM-APD 芯片。该芯片已经成功达到量子保密通信中单光子探测需求,并在安徽问天量子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中得到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一种广谱成像探测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谱成像探测芯片。包括热辐射结构和光敏阵列。广谱入射光波进入热辐射结构后,在纳尖表面激励产生等离激元,驱动图形化金属膜中的自由电子向纳尖产生振荡性集聚,纳尖收集的自由电子与等离激元驱控下涌入的自由电子相叠合,产生压缩性脉动,使电子急剧升温并向周围空域发射主要成分为可见光的热电磁辐射,光敏阵列将热电磁辐射转换为电信号,经预处理后得到电子图像数据并输出。本发明能将广谱入射光波基于压缩在纳空间中的高温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安检门金属探测门安检设备
产品详细介绍性能与特点: 1、 根据人体基本结构,将安检门探测区划分为6个相互重叠的网状探测区域。采用单一频率激励技术,并在探测区内形成十分均匀的垂直磁场密度,穿透力强,探测灵敏度高,并消除了探测区域的“弱区”和“盲区”。 2 、六组探测区域均可进行100级灵敏度的调整,可根据实际应用状况,预先设定灵敏度的级别,并可对整体灵敏度进行相应的设置。最高灵敏度可探测到一枚回形针大小的金属,可在排除皮带扣、钥匙、首饰、硬币等物品,检测到管制刀具和枪支或金属物品。 3、针对各种使用环境的电磁干扰(EMI),对整个系统进行了电磁兼容设计(EMC),并对违禁物品采样信号使用DSP处理流进行相关运算和滤波,从而使得整套设备具有极强的电磁抗干扰能力。 4、具有国际领先防震、抗干扰技术,门体晃动的时候可以不误报。 5、可设定多组工作频率,使得多台设备并排相邻工作时,互不干扰。 6、预留的通讯接口采用防雷设计(ESD),可实施远程通讯操作。 7、可自行在控制面板上修改密码及调节灵敏度,也可通过遥控器对门体进行控制。 8、双侧两对红外对射进行扫描,迅速响应相关的探测信号,复位速度极快,可进行大流量的检测(60~70人/分钟,如不报警,通过人数还可加倍)。 9、采用先进的计数器,能精准的对通过人数进行快速统计,统计人数准确。 10、两测门柱安装门柱灯,可直观地显示违禁物品所在的区域,视角可达180度,每侧门灯由120个灯炮组成。 11、可以选装摄像头,抓拍报警人员,数据可进行远程通讯。 12、超大LCD显示屏,中英文等多种语言可供切换,菜单式选择,操作简单方便。 13、拥有多种选择的声光报警方式,便于识别,并可按客户要求调节音量大小。 14、对人体无害: 对人体内的心脏起博器、孕妇、磁性软盘、磁带、录像带等无害。 15 、门体采用豪华型特珠材料制成,表面耐磨、耐腐蚀、防水、防潮和防火,并且不变形。 16、采用符合当前适用环境的所有国际安全标准。 17、门体颜色有黑、白、红等到,如客户订单数量大也可按客户要求选用门体颜色。 l   技术标准: 电器参照EN60950安全标准执行 辐射参照EN50081-1标准执行 抗干扰参照EN50082-1标准执行 符合标准: GB15210-2003《通过式金属探测门通用技术规范》 l 技术参数: 外接电源:90V —250V     50/60Hz 功耗:35W 工作环境:-20摄氏度— +45摄氏度 运输全重:约75kg 整机重量:约70kg 工作频率:根据安装环境自行调节 外形尺寸:(mm)2220(高) x 820(宽) x 522(深) 通道尺寸:(mm)2000(高) x 700(宽) x 522(深)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单壁碳纳米管(SWNT)
这种基于单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新型纳米材料,可吸附电磁辐射和屏蔽电磁干扰,并具有比传统用材重量更轻、机械性能更好和热稳定性更高的优点,以有效抑制各种电磁波造成的辐射、干扰和信息泄露。该新型纳米材料经过数十家科研机构的实际应用,已相继开发生产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多功能复合材料和超级电容器、高频晶体管等,并获得了国家“863”纳米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天津市重点项目基金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
南开大学 2021-04-10
单喷嘴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煤炭气化,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利用气化剂与煤炭反应生成洁净合成气(以CO、H2的混合物为主),是实现煤炭洁净利用的关键技术,可为煤基化学品(合成氨、甲醇、烯烃等)、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煤基多联产、直接还原炼铁等系统提供龙头技术,为现代能源化工、煤化工、冶金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提供技术支撑。 单喷嘴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属高效、节能、环保的气流床气化技术。干煤粉经位于气化炉顶部的喷嘴弥散后进入气化炉内(气化炉可采用耐火砖衬里,也可采用水冷壁衬里),与氧气反应生成以含CO、H2和CO2等气体为主的合成气。从气化炉出来的粗合成气经新型洗涤冷却室、混合器、旋风分离器和水洗塔等设备的洗涤和冷却后进入后序工段;气体洗涤设备内的黑水则经高温热水塔进行热量回收和除渣后成为灰水再返回气体洗涤设备内,全气化系统实现零排放。 该技术煤种适应性广,如果采用水冷壁衬里,则可气化灰熔点超过1500℃煤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技术工艺指标先进,以耐火砖衬里气化炉、北宿精煤进料为例,其合成气中(CO+H2)含量约90%,碳转化率不低于98%,与水煤浆进料相比,比氧耗降低16%~21%、比煤耗2%~4%。该技术生产强度大,专利实施许可费低。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单分散镍及其合金纳米粉
镍纳米粉在磁学、电学、催化、医药和生物等众多的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镍纳米粉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常见的方法为镍化合物的湿化学法还原。与一般的物理制备法相比,湿化学法具有成本相对低廉、技术路线相对简单和容易实现放大生产等优点,但是用该法制备镍纳米粉通常在水相中进行,制备出的纳米粉粒径不均匀,且易团聚。如果采用多醇还原法可以制备粒径相对均匀的镍粉,但粉体的尺寸一般在亚微米级,难以控制在20纳米以下。本项目通过“一锅法”在有机溶剂中还原镍化合物来制备单分散、非团聚的镍
厦门大学 2021-01-12
光镊悬浮单颗粒测量技术
气溶胶是大气中固态、半固态与液态颗粒的总称,粒径可从几纳米到数百微米,组成涵盖有机物、无机物、生物分子与生物体等多种组分,且具有扩散性强、折光性好等特点。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动态变化,对气候、空气污染、环境工程、军工制造、生物化学循环与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气溶胶物理化学性质与动态变化精细表征是气溶胶领域的前沿课题,要求建立悬浮单气溶胶的高端研究平台。基于气溶胶单颗粒悬浮技术的高端测量平台,深刻认识气溶胶表界面反应机制,准确判断气溶胶相变过程,时时跟踪气溶胶非平衡过程,精准测量有机气溶胶的饱和蒸气压,实现气溶胶理化性质广泛而准确的计量,构建气溶胶理化性质的标准测量方法,搭建自主化测量平台,是国家高端仪器研发与国产化亟待解决的前沿课题。 当前气溶胶的表征方法均处于单打独斗的测量状态,无法对单气溶胶进行多性质、多维度、长时间的观测,存在较大局限。2018年荣获诺贝尔奖的光镊技术,作为最前沿的量子计量技术,可以对悬浮单液滴进行长时间精准测量。通过同时测量液滴受激拉曼信号与模态,实现粒径、折射率的绝对测量,进而得到饱和蒸气压等理化性质。同时测量液滴自发拉曼,还可以观测液滴的化学组成演变。 负责人通过在光镊技术近十几年的实践与应用,实现了高精度测量,粒径误差小于1nm,折射率误差小于0.0002,并且能够以天为单位,长时间稳定测量。本项目的目标是基于光镊技术的成长与积淀,建立气溶胶理化性质的标准测量装置与测量方法,优化当前原理样机的光学与工程设计,提升装置的稳定性,实现气溶胶光镊悬浮单颗粒测量技术的工程化与商业化。此外,作为拓展性目标,通过测试,采用国产元器件,推进高端仪器的国产化。 光镊测量装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仅为研究气溶胶的理化性质和环境影响提供了新手段,也可以为发动机研发,生物化学战剂效果提供新启示,还可用于检测和分析环境、药物、食品等液体样品中的微粒物质,为相关行业提供质量控制提供新标准。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预测,全球气溶胶监测市场年均增长率为8.2%。该方法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潜力,可满足不同领域对气溶胶监测的需求。 本成果已在国内外多个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并已开展相关专利布局,基于拉曼与细颗粒物测量已拥有国家专利2项。另有3项国家专利的申请正在准备中。本成果的升级与完善已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并已与多个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馈。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7-1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350 3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