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抗大肠杆菌k88ac的单链抗体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具体公开了一种抗大肠杆菌k88ac的单链抗体及其编码基因。本发明将抗k88ac抗原的抗体可变区基因,与猪的抗体恒定区通过linker序列连接,形成scFv‑Fc结构。构建CMV启动子调控scFv‑Fc基因表达的重组载体k88‑p CMV5,使其在细胞水平高效表达。通过western和ELISA检测抗体可正常表达;且具有与k88ac抗原的结合能力。本发明成功获得了针对k88ac大肠杆菌的抗体基因,为得到抗腹泻转基因猪群提供了新方法,对于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基因新发突变类精神疾病诊疗系统
        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高且增长趋势明显,是我国推进国民大健康战略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然而当前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缺乏发病机制的依据,主要以临床表型为指标。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与人体基因新发突变相关,这种不在父代而仅在子代发生的基因变异对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极具重要性。         研发团队建立了从患者新发突变基因组学到转录组、蛋白组学的完整生物组学发病机制临床辅助诊断系统,填补了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组学机制评价空白,系统自动生成辅助诊断报告和用药风险分析,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符合领域发展的国际行业趋势,具有巨大的市场推广潜力。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研究团队揭示了一种特殊基因调控小麦抗旱性的分子遗传机理
该研究发掘了小麦抗旱基因TaDTG6-B并揭示了其功能获得性等位变异调控小麦抗旱性的分子遗传机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10-13
单亦先
单亦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青岛中石大科技创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信号的监测与处理、计算机测控系统
单亦先 2023-03-31
单盘天平
产品详细介绍
江苏省常熟市衡器厂 2021-08-23
一种无线红外遥控光遗传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红外遥控光遗传系统。红外发射端包括电源驱动板、红外发射管灯带、信号源以及5V电源;红外接收端包括红外接收管、3.7V锂电池、比较电路和蓝色发光二极管。利用信号源控制电源驱动板的通断控制红外发射管灯带的亮灭,使得红外发射管灯带的亮度基本相同且同步亮灭,红外接收管接收红外发射管灯带红外发射管的红外信号,经比较电路控制蓝色红外二极管的亮灭,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导入生物体细胞内,实现有效的光刺激。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实验箱内远距离无线操控,体积小,高度集成,结构紧凑,对于信号源的遥控信号准确及时响应,红外遥控范围大,不会影响到小鼠在大范围内的自由活动,有利于进行大型的行为学实验。
浙江大学 2021-04-13
家蚕突变基因研究
该成果荣获2009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建成了世界最大和最丰富的家蚕突变基因资源库, 共保存遗传系统700余个,覆盖国际现存的95% ;新建立家蚕资源系统400个;发现新突变基因60余个,占 同期国内90%以上、国际70%以上。通过对重要突变基因资源的研究取得了重要创新结果,包括阐明65个新 突变基因的遗传模式,确定了50个的所属连锁群(染色体),定位40个基因;建立了27连锁群的标记基因; 建立了230多个形态基因的连锁标记体系等。构建了世界第一套完整的家蚕近等位基因系,首次建立了3个重 要品系高纯度近交系,绘制了家蚕SADF. RAPD, AFLP. SSR等分子连锁图谱6张,构图分子标记2756 个,茧质性状QTLsll个,研究了一批重要突变基因的功能等。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家蚕遗传资源研 究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为我国蚕业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目前每年有大约50个机构索取 基因库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年使用频率超过500份次。家蚕基因资源库建立和突变基因研究奠定了蚕学基础 研究、产业研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将对家蚕功能基因组学、实验生物和鳞翅目害虫模式等前沿 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西南大学 2021-04-13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
该技术可利用人体自身存在的机制进行RNA的单碱基编辑,避免了任何由于表达外源效应蛋白而引起的潜在问题。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魏文胜团队)   LEAPER (Leveraging Endogenous ADAR for Programmable Editing on RNA)是一类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可利用人体自身存在的机制进行RNA的单碱基编辑,避免了任何由于表达外源效应蛋白而引起的潜在问题。LEAPER技术具有高精度、易于递送、长时效、高安全性等多种优点,并在包括遗传性疾病治疗方面展现出了可观的优势及潜能,成功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疾病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    LEAPER技术原理   近年来,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该技术在临床治疗应用中遭遇瓶颈。根源之一在于当前的基因编辑体系依赖于外源编辑酶或效应蛋白的表达,从而造成 (1) 蛋白分子量过大使得通过病毒载体进行装载及人体内递送十分困难;(2) 由蛋白过表达引起的DNA/RNA水平的脱靶效应;(3) 由外源蛋白表达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及损伤;(4) 机体内的预存抗体使外源编辑酶或效应蛋白被中和从而导致基因编辑失败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摆脱传统技术依赖于外源蛋白表达的桎梏,2019年魏文胜团队建立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为LEAPER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与RNAi类似,LEAPER充分利用了细胞中天然存在的机制:仅用一条RNA 就实现了精确高效的RNA单碱基编辑,从而避免了任何由于表达外源效应蛋白而引起的各种潜在问题。研究人员利用LEAPER成功修复了来源于Hurler综合征病人的缺陷细胞,为未来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此外,LEAPER还有希望衍生出多种延展型技术,为生物医学等研究提供新型工具。
北京大学 2022-08-12
单弹簧紧固式单管自动漩涡振荡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弹簧紧固式单管自动漩涡振荡器,包括漩涡振荡器主系统(8)以及与漩涡振荡器主系统(8)的偏心转动轴相连的旋转托盘(1),在漩涡振荡器主系统(8)的外壳上固定设置具槽竖杆(7),套装在具槽竖杆(7)上的横梁(5)沿着具槽竖杆(7)上下滑动;横梁(5)位于旋转托盘(1)的上方;横梁(5)上设有用于与具槽竖杆(7)相定位的锁紧装置;用于柔性夹持振荡管的紧固件装置依靠弹簧(4)与横梁(5)的端部相连;所述弹簧(4)的轴线与具槽竖杆(7)相平行。采用该振荡器能实现不需要人力维持的情况下进行全自动漩涡振荡。
浙江大学 2021-04-13
学生单双杠北京军用单双杠比赛单杠训练单杠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名称:军用单杠 产品型号:YHJH-36 产品颜色:军绿色 产品材质:YHJH-36军用单杠,可调高度1.5-2.6米,杠面直径28mm弹簧钢杠面。采用静电喷塑表面处理工艺。产品采用新型设计,杠面、拉线与单杠之间连接更牢固,极大地提高了单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北京亚华健恒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49 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