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硫化钕纳米针的合成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662884.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钕纳米针的合成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硫化钠、三氟甲磺酸钕、乙二胺及琥珀酸二异辛基磺酸钠作为原料,水为溶剂,将硫化钠、三氟甲磺酸钕、乙二胺、琥珀酸二异辛基磺酸钠与水均匀混合后置于反应容器内并密封,于温度300~400℃、保温2~12h,即得到目标产物:硫化钕纳米针。本发明采用的合成方法,具有过程简单、反应温度低、耗时短及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同时,本发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生物法净化含硫化氢废气技术研究
生物法净化含硫化氢废气技术以含硫化氢酸性气体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法净化含硫化氢废气技术研究,以及生物脱硫基础理论研究(生物脱硫微观反应机理、脱硫菌种动力学研究与反应器流体力学模拟)。 技术特点: 1.利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诱变筛选获得适合于工业化的高效脱硫菌种; 2.构建菌体生长的多阶段发酵调控技术,采用高密度培养技术探究影响高密度培养的因素,并通过小分子化合物扰动,强化菌株脱硫机制; 3.建立脱硫菌株高性能耦合固定化体系,实现细胞固定化,降低流动性,提高脱硫效率及稳定性,降低成本; 4.研发新型生物反应器,提高传质性能及生物氧化效果; 5.建立生物脱硫装置,优化工艺参数,达到对具附加值的单质硫回收的目的,并开发高效、经济、节能、环保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脱硫净化工艺及工程技术。 技术指标: 1.建立1~2Nm³/h生物脱硫模试装置,液体循环量27L/h,pH值8.5~9.0,曝气量220~240L/h,脱硫菌种固定化浓度为2.7mg/g,净化气H2S浓度小于20mg/m³,硫磺回收率为95%,获取生物脱硫工艺参数优化数据; 2.分离筛选得到了硫化物代谢活性达73.1%、稳定遗传8代的高效脱硫菌株; 3.设计生物反应器及模拟装置,建立自动化控制的生物脱硫模式评价装置,为生物法净化含硫化氢气体的工艺评价提供装备基础。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二氨基二苯醚
一、项目简介本品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是1860℃,不溶于水,易溶于盐酸。其工艺特点是用毒性低的非质子极性溶剂代替毒性大的硝基苯;与目前工艺相比,反应温度底,反应时间短;收率高。二、市场前景本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合成耐热性塑料聚酰亚胺树脂、聚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胺—聚亚胺树脂、聚酯—聚亚胺树脂等。亦可作环氧树脂,纤维素树脂的交联剂。与其它交联剂相比具有交联率高,交联结构稳定;加工安全性大,使用方便,加入聚合物后的有效使用期适中,既不过早,也不过迟;能显著提高聚合物的耐热性,耐油性,耐磨性。随着电气电子设备质量要求的提高,本品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利用超低热导率和对载流子浓度的调制效应在碲化铅-硫化铅赝二相中实现优异的热电性能
  在碲化铅-硫化铅的赝二相体系中,由于硫化铅在碲化铅中的固溶度有限,随着硫化铅组分含量的增加,会发生从纳米析出到旋节分解等一系列的相分离过程,从而在材料中形成了包含原子尺度的点缺陷、纳米尺度的相界面以及介观的晶/相界面等的全尺度分层结构。该结构可以实现对全波谱声子的有效散射,因而实现超低的晶格热导率。在该工作中,何佳清课题组不仅在实验上实现了对该全尺度分层结构的优化,而且利用球差透射电镜技术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表征,并进一步在理论上为分层结构的最 优化给予了有力的论证。此外,针对材料在高温的电学性能的饱和效应,何佳清课题组做出了另辟蹊径但又非常合理的解释,认为被局限在晶界或者相界面的Na离 子在高温(>600K)时发生向母体材料的扩散和重新固溶,从而引起针对载流子浓度的调制效应,有力的保证了PbTe-PbS赝二相在高温区的整体热电性能。       该工作是在何佳清课题组前期工作(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 4515)上的又一进步,再次验证了碲化铅-硫化铅体系作为块体热电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NFβ晶型PP-R制品
纳米增韧管道于上世纪70年代首先在欧洲发起并开始大量在工业与民用中推广应用, PPR 以其耐热、耐压、热熔连接、施工方便、价格适中等忧点深受市场欢迎。 1979年前后,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与采暖用管开始用PPR塑料管道。然而,PPR管道 在应用上存在耐热温度低 (0~70℃) 、热水下耐压强度低、低温脆性大、高温蠕变大使用寿命 短、弹性模量大不能盘卷而无法满足埋地板下无接头的标准要求等缺点,阻碍了PPR在高温采 暖领域 (80~95℃) 的应用。为了扩大PPR管材的应用领域,必须对PPR进行改性。 项目设计研发的NFPP-RCT (NFβ晶型PP-R) 管道系统是由三层材料复合而成,内外层材料 通过改性具有阻隔、耐候、抗冲功能的β晶无规共聚聚丙烯PP-RCT (βPP-R) ,中间层为βPP-R与 纳米级镁盐复合而成的长效阻氧增刚增强层,具有阻氧、耐候、耐高温、耐高压、抗蠕变、抗 冲击的特点。总体材料设计水平先进,产品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 采取的技术路线如下:采用纳米CaCO3作为载体制备负载型β晶型成核剂,并加入弹性体 和助剂,用DSC和XRD研究载体纳米CaCO3用量和负载型β晶型成核剂用量对成核PP结晶与熔 融行为和β晶含量的影响,并与传统β晶型成核剂庚二酸钙 (CaHA) 成核PP比较。 NFPP-RCT (NFβ晶型PP-R) 管道系统的优点包括:环境友好;节约能源;使用安全、寿命 长;性价比优;安装方便、美观大方;可修可补、维修方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金属尾矿制备建筑微晶玻璃
该系类成果是对建筑装饰材料——微晶玻璃制备方法的创新。大大降低了微晶玻璃生产中的能耗,提高了产品的机械强度、耐久性和晶化程度。微晶玻璃制备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获2012年度辽宁省科技发明一等奖,2006年度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01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拥有金属尾矿建筑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04 1 0087656.8)和金属尾矿建筑微晶玻璃及其一次烧结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08 1 0012165.5)两项专利技术。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5-04
微晶强化泡沫玻璃制品
该制品具有较高的环保性;在完成普通泡沫玻璃的制备工序后,即预热、发泡、退火,让制品进行晶化和核化处理使得泡沫玻璃中形成分布均匀的针状的晶体,可以极大的提高样品的强度。 耐火温度大于 1000℃,软化温度大于 700℃,抗压强度大于 15MPa,抗拉强度大于 15MPa。
扬州大学 2021-04-14
荧光纳米晶液相悬浮芯片
将基于荧光纳米晶液相悬浮芯片技术应用于重大疾病的临床检测方法。研发成功了基于荧光纳米晶体的多指标检测技术,掌握了荧光纳米晶体、荧光微球的核心制备技术、抗体的偶联技术以及临床诊断的检测技术等。
上海交通大学 2023-05-09
石膏晶须工业化生产
成果简介本项目的技术是采用氯化钙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晶须模板剂存在时缓慢生长成为二水硫酸钙晶须, 溶液中同时生成盐酸溶液。 反应后的滤液与石灰石反应又重新生成氯化钙溶液, 可以继续与稀硫酸反应再次生成二水硫酸钙晶须。 本项目实际是以石灰石和稀硫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二水硫酸钙晶须, 具有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的特点, 并且生产过程中没有废水排放, 废气生成和废渣产生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已完成工业化生产中试。技术指标晶须长 5-50 微米, 直径 1-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晶盾®氧化铝纤维毯
氧化铝纤维晶盾®毯,是一种以莫来石晶相形式存在耐火纤维,采用化学“胶体法”制成母液,经喷吹法或甩丝法成纤制得胚棉,后段烧等工艺处理生产的纤维。氧化铝纤维毯,可应用于1250℃—1500℃各行业的高温领域。产品特性:渣球含量低,颜色洁白,原料纯度高耐高温,高温稳定性好低热导率,高温加热线收缩小化学性能稳定,耐侵蚀性能强纤维直径均匀,抗拉强度高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氧化铝纤维晶盾®毯代码LYL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3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113 1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