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荧光碳量子点/二氧化硅微球的研发
荧光二氧化硅微球(CDs@mSiO2)负载抗体等生物大分子针对病毒、细菌和疾病体外检测试剂盒。 技术指标(创新要点等): 1、使用性能优越的碳量子点取代稳定性差、荧光量子产率低的有机荧光染料和毒性大的无机半导体量子点; 2、通过调节碳量子点的合成原料,使得碳量子点偶联锚定在二氧化硅微球上,且不会引起碳点的荧光猝灭从而有利于连接抗体或生物大分子等,产品具有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优势。
安徽大学 2021-05-09
一种镁铁氧/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铁氧/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铁源、镁粉、液体碳源混合,转移到密闭反应容器内,密封并置于坩埚炉中,在550‑650℃下反应8‑12h,从而得到复合产物。本发明中镁粉、液体碳源、铁盐同时反应,生产的氧化镁与氧化铁形成均一相镁铁氧,液体碳源形成的碳层恰好包覆在颗粒表面。在此过程中,氧化镁与氧化铁的同步合成,在生成二元氧化物颗粒时,同步热解液体碳源得到碳包覆层,两种物质在化学反应的气氛下相互依附,碳包覆层与二元氧化物颗粒形成理想的核壳结构,一步构建碳复合材料。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5-07
一种纳米碳管增强多孔含油轴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管增强多孔含油轴承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表面处理过的纳米碳管0.5~5.0wt%、金属粉末99.5~95.0wt%和适量的分散剂在研钵中手工研磨或在球磨机中球磨混合均匀,在烘箱中烘干,将此混合粉末填入成型模具中,在0.8~1.0T的压力下压制成预制品,再放入烧结炉中,在NH3分解气氛下烧结,烧结温度为760~890℃,烧结时间2~3h;然后将烧结后的轴承在0.8~1.0T的压力下进行精整,浸油,浸油时间15~30min,得到纳米碳管增强多孔含油轴承。
四川大学 2021-04-11
燃煤烟气碳管法汞价态取样装置(30B-SHg)
吸附管法(EPA Method 30B)逐渐取代湿化学法(OHM)成为燃煤烟气汞形态浓度取样的主流方法。但受限于氧化态汞 (Hg2+)选择性吸附剂研究的商业保密性,现有价态汞碳管主要依赖于进口产品,价格非常昂贵。 本技术装置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高精度Hg2+选择性吸附剂,实现燃煤烟气汞价态取样和浓度的精确测量。目前已成功应用于10余座燃煤电厂汞价态浓度30B碳管法取样和测试。 本技术装置采用独立双通道双温控系统,气密性好,集成度高、操作简单,取样快速精确。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多壁纳米碳管表面化学镀镍锌的方法
研发阶段/n一种多壁纳米碳管表面化学镀镍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首先在镀镍锌之前对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通过纯化、氧化处理获得较纯净纳米碳管,再通过活化、敏化处理在纳米碳管表面形成催化金属核;b.将预处理后的纳米碳管加入镍锌镀液中,反应过程用超声波振荡器充分散,Ni-Zn-P在纳米碳管表面的催化金属核上沉积并长大,继而形成连续结合镀层,镍的自催化活性使沉积持续进行,从而得到较厚的镀层。将经过以上处理的纳米碳管用作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时,可以和金属基体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优良特性。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氮掺杂碳中空微球在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应用
成果介绍项目采用氮掺杂碳中空球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材料,构建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器件,提高燃料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循环寿命。技术创新点及参数采用无模板法控制合成氮掺杂碳中,空球实现分子水平上对材料构筑过程及对该含氮多孔材料结构、组成及其对氧还原催化活性的有效调控。市场前景在当前环境下,寻找新型高效的催化剂以降低贵金属铂的用量,并对氧还原反应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该项目未来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重大。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碳气凝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气凝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碳气凝胶催化剂的组成为碳材料,形态是任意形状的整块固体,形成固定床催化剂;所述的碳材料指的是氧化石墨、多孔氧化石墨烯、羧化碳管及其改性产物及其组合。制备方法为:将碳材料溶液浓缩到5‑300 mg/mL,装载到特定的反应器内,然后放在冷冻干燥器里冻干;或者,将碳材料溶液喷雾干燥后,装载到特定的反应器内,密度为5‑300 mg/cm3。本发明利用碳气凝胶催化剂高效催化各种有机反应的进行,具有快速高效、工艺简便、收率高、高选择性、高循环性等特点;可大量地取代过渡金属,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有机反应的催化领域。
浙江大学 2021-04-13
高效、节能、低碳内燃机余热能梯级利用基础研究
从内燃机能量平衡来看,动力输出功率一般只占燃油燃烧总热量的30%~45%(柴油机)或20%~30%(汽油机),除了不到10%用于克服摩擦等功率损失之外,其余的余热能没有得到利用,主要通过冷却回路的散热以及排气被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将内燃机的余热能回收再利用是提高总能效率、降低油耗的一个有效途径。本项目从提高内燃机总能效率,降低油耗和CO2排放的目的出发,开展内燃机余热能梯级利用的研究,探索新理论和新方法。重点解决:①内燃机联合热力循环非稳态热能流转化规律和效率协同优化;②内燃
天津大学 2021-04-14
危岩体高效治理及非接触式高精度变形监测研究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凤四路(K16+090-K16+100)段危岩体的变形进行监测,得到监测期内危岩体的位移变化规律,通过对海量点云图的数据处理,研究了该危岩体的失稳规律,从而提出了一种危岩体失稳预判模型,为准确预报危岩体坍塌事故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利用激光测距技术及自主研制的岩体倾角测试系统对危岩体的变形位移近一步进行了监测,所得结果印证了三维激光扫描仪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在获得危岩体变形统计参数的基础上,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及理论研究的严谨性,对危岩体所在区域的水系分布状况进行了钻孔探测,同时利用现场原位测试系统结合室内三轴试验,得到了危岩体所在区域各岩性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在获得原岩应力分布状况后,于室内开展了危岩体的锚固治理效果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研究确定了锚固治理的最佳方案,并于现场进行施工。最后,利用RSMZ4FD智能动测仪对锚固治理效果进行了检测,同时通过提出的迷糊评价方法对治理后的危岩体稳定性进行了整体性评价,结果表明,本次危岩体治理效果理想。
重庆大学 2021-04-10
一种非接触式金属电迁移测量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金属互连线电迁移测量方法,具体为:使用平行光照射标定用金属互联线,同时采用四探针检测标定用金属互联线的电阻;建立四探针检测到的标定用金属互联线的电阻与标定用金属互联线的表面反射光强的对应关系;使用平行光照射待测金属互联线;实时检测待测金属互联线表面反射光的强度;依据建立的电阻与反射光强的对应关系获取待测金属互联线在某反射光强下对应的电阻值。本发明还提供了测量装置,主要包括四探针、平行光光源、光学显微镜和计算机。本发明不接触试样的情况下对试样上的较大范围金属互连线电迁移同时进行实时检测,与普通的四探针检测方法相比,检测范围更大,时间更快、成本更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4 45 46
  • ...
  • 71 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