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细胞永生化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研究成果深入阐明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与细胞永生化的相关性,并对hTERT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肿瘤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探索。主要内容: 1) 率先在国内外开始采用RT-PCR法和实时荧光RT-PCR法研究hTERT,操作更为简单,且快速、经济、安全,更适用于临床。 2) 首次在国内外研究体内造血干细胞hTERT的生物学行为,在国内外首次证明hTERT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关系,为hTERT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3) 系统研究恶性肿瘤细胞hTERT的生物学行为,在国内外率先探讨了肿瘤细胞中Aurora A与hTERT及端粒酶表达的相关性;首次提出hTERT与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相互作用促进ALL的发生和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分子水平上的监测和hTERT靶点的生物工程治疗奠定了基础。 4) 在国内外首次阐明端粒酶重建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和生物节律的调控,为其在组织工程与细胞治疗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 5) 在国内外首次将端粒酶表达的生物节律与肿瘤择时治疗策略有机结合,为肿瘤治疗探索了一条特异、高效、安全的新路径。
四川大学 2016-04-25
揭秘雄性昆虫“恋爱”密码,浙大成果登《细胞》
昆虫起源于约4.8亿年前,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动物类群,已被描述的种类超过100万,占所有动物种类的50%以上。这个古老的动物类群在发育、行为、社会性、生态等方面展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类群。
浙江大学 2022-07-20
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应用开収技术
细胞因子是特异性细胞产生的,一类能够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 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其中细胞因子介导的自身免疫是引 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机制。白介素-17(IL-17)是目前新 发现的细胞因子,是由 Thl7 细胞分泌的致炎细胞因子,在机体炎症 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包括风湿性关节 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与发展。 白介素-17 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而发挥作用。白介素-17 受 体融合蛋白能与
兰州大学 2021-04-14
棉花细胞壁伸展蛋白基因GbEXPATR及应用
中试阶段/n该项目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个分离克隆自棉花的细胞壁伸展蛋白基因GbEXPATR及应用。本发明从海岛棉纤维不同发育时期的cDNA文库中获得海岛棉纤维特异表达的缺少第二个结构域的细胞壁伸展蛋白基因GbEXPATR,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其中52-306为碱基所示的区域是编码区,它特异地在海岛棉纤维伸长期、转换期及次生壁合成初期高效表达。将获得的全长ORF构建到植物超量表达载体pCAMBIA2301m上,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转化陆地棉,对转基因后代的纤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发现鼻咽癌细胞转移的重要分子事件
HOPX的甲基化状态可能是鼻咽癌患者的重要预后预测指标,临床医生可根据TNM分期结合该指标筛选出高转移风险的鼻咽癌患者,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并且,药物研发部门可根据HOPX-HDAC2/SRF-SNAIL信号通路设计靶向药物,对有该通路异常的鼻咽癌患者进行个体化靶向治疗,可能是提高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途径。
中山大学 2021-04-13
XM-847细胞超微立体结构模型
XM-847细胞超微立体结构模型   XM-847细胞超微立体结构模型为立方形半模式细胞立体的超微结构,细胞三面剖开细胞膜,切开细胞核的1/4部分。暴露各种细胞器及核的结构,主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粗面及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粒等,细胞核切面显示核膜、染色质和核仁,同时还显示核糖体、溶酶体,微丝、微管、分泌泡等。此外,细胞膜还显示微绒毛(已切除)及基底膜內褶等结构。 尺寸:36×27×52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细胞毒素安全柜 HFsafe-CY系列
细胞毒素安全柜技术特点: 1、提供空气洁净度操作环境; 2、标配多组高效过滤器,带寿命监控; 3、标配分隔台面,便于清洗和高温灭菌消毒; 4、多点风速监控技术,实时动态监控; 5、节能环保设计,噪音低; 6、细胞毒素安全柜各项性能符合德国细胞毒性安全柜DIN12980标准要求
力康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2022-06-27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2)特色及先进性 基于三大核心(新型组网架构、高效节能机制、可靠传输保障)机制,设计八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节能机制和能量均衡消耗机制,设计了支持中继转发、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研发了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可靠传输技术,提升了监测预警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除正在受理部分,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3)技术指标 本成果已示范应用于龙门山地震带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系统。根据示范系统运行效果,本成果与灾害监测传统方式技术参数相比,可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 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 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 传感节点能耗10%-50%,监测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0-30%; ? 网络故障对监测预警影响极大降低,网络故障带来的数据时延趋向于0。 (4)解决问题与实施效果 当前问题 解决方案与效果 技术状态 监测点部署受限于区域通信条件 中继转发技术: 采用中继转发技术,可在无信号覆盖区域建设监测点,通过中继转发技术将监测数据转移到具备GPRS/3G/卫星信号的位置。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的信息传输存在数据丢失、甚至意外中断的风险 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传输保障技术: (1)研发低开销、高能效自动重传技术,恢复丢失数据,较传统方式的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2)研发视频与图像自适应传输方法,提高视频、图像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在网络信号较差时,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3)设计机会通信技术,传输网络中断处监测节点的数据,在邻近节点可替代传输时,可实现网络中断带来的时延效应趋于0。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持续工作能力受到能量供应的约束 基于监测事件预测和能量均衡消耗的节能机制: (1)研发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休眠机制,降低传感节点能耗10%-50%; (2)研发能量均衡消耗方法,监测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4.3%。 授权专利5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预警系统存在故障或破坏的问题 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 (1)设计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支持系统部分故障时的网络自愈能力,保障监测数据传输不中断; (2)所设计组网架构下的设备可互相自动查询工作状态,设备故障可由其邻居设备主动上报,同时保留的传统设备状态查询方式,提高及时发现失效设备的能力。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锅炉水循环安全在线监测仪
一种锅炉水循环安全在线监测仪,其特点是:包括锅炉汽包管路a上的高压阀门a,仪表阀门a与差压变送器a连接,锅炉汽包的下联箱的高压阀门b与并连的仪表阀门b,c连接,仪表阀门b与差压变送器a连接,仪表阀门c与压力变送器a连接,锅炉汽包水冷壁管上的测速管上的高压阀门c与并连的仪表阀门e,f连接,仪表阀门e与压力变送器b连接,仪表阀门f与差压变送器b连接,锅炉汽包管路a上的高压阀门a与仪表阀门g连接,仪表阀门g与差压变送器b连接,差压变送器a,b,压力变送器a,b与各自的测压电阻电连接,锅炉汽包上的热电偶与测温电阻电连接,测压电阻,测温电阻均与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电连接.具有自动监测,诊断故障准确等优点.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4-30
智能电能量实时监测与结算系统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该系统可以广泛的用于工厂、矿山、企事业单 位、智能居住小区的电能量自动计量及电费结算。另外,可不增加设备,不增加 经费,通过信息资源的再挖掘,实现负荷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可大大提高这类用 户单位用电管理水平和合理调配电力资源,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系统主要功能: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测、记录;按用电时段和用电种类进行 分类计量、结算;分户结算;生成各类电度、电费报表曲线;监测变电站负荷变化; 变电站设备档案管理;系统变更;实时故障诊断、报警功能、故障查询;事务日志的 记录、查询;网络安全授权管理;系统备份、恢复;交互性多媒体人机界面;C/S、B/S 集成的网络功能。 技术原理及流程:本系统是基于 Windows NT 操作系统平台、SQL Server 作为数据库、VB 作为系统开发工具,实现对电能量实时监测、电费的分类分时 段结算及电力负荷的实时监测与管理。它是由微机服务器(上位机)和智能抄表器 (下位机)组成的 DCS 系统。该系统具有通用化、模块化和网络化的技术特点。 成果水平及主要技术指标:由天津市科委组织召开了“智能电能量实时 监测与结算系统”成果鉴定会 该系统采用了多项高新技术,功能丰富,达到同 类系统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智能电能量实时监测与结算系统”具有通用化、 模块化、网络化的技术特点,有着很好的可扩充性和可移植性。为此,有着广阔 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该系统可适用于新建工厂、矿山、企事业单位、智能居住小区,也可适 用于老工厂、矿山、企事业单位、智能居住小区的改造。达到“科学管理,有偿 使用”的管理模式及成本核算。该项目推广,对合理利用能源、节能增效,将获 得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79 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