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类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作为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的应用
具有新颖的结构,可上调脂代谢相关蛋白ABCA1,是PDE5的强效抑制剂,具有开发成为抗心血管疾病如 本技术成果是以人类NF-κB DNA结合位点为药物设计靶点,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获得一系列 肺动脉高压,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药物的潜力。 可能具有人类NF-κB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在细胞水平对筛选获得的化合物进行抗HBV复制抑制实验, 发现其中一类高治疗指数的新型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以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减少HBV表面抗原 (HBsAg)、HBV e抗原(HBeAg)分泌。此类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可用于治疗HBV感染引起的肝炎,有 望进一步开发为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FDA批准上市的5个抗HBV NAs药物,均已出现耐药病 毒株,且出现交叉耐药现象。
中山大学 2021-04-10
手性 2,4-二取代-噻唑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在制备抗癌 药物中的应用
手性药物是由具有药理活性的手性化合物组成,它在人体内通过与生物大分子间相互手性匹配和分子识别而发挥治疗作用。虽然对应异构体药物在体外的物理化学性质基本上相同,但是,由于药物分子所作用的受体或靶位是由氨基酸、核苷、膜等组成的手性蛋白和核酸大分子等,它们对与其结合的药物分子的空间立体构型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对映异构体药物在体内往往呈现很大的药效学、代谢动力学等方面的差异。在二十世纪末,随着人们对对映异构体药物的研究与认识不断深入,FDA 等药政部门于 1992 年开始把对应异构体药物当做混合物加以审批,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三嗪类化合物的金属主链高分子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三嗪类化合物的金属主链高分子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借助三嗪类化合物高效的反应活性、优异的配位能力以及有效的电子调控特性,实现辅助配体框架的高效精准合成;然后,利用配体辅助合成策略,以配体作为模板在加热条件下与金属离子化合物进行配位反应,实现金属离子的有序聚合,最终合成出分子量为11.14 KDa的三嗪类镍金属主链高分子。本发明首次合成出分子量达到一万阈值的金属主链高分子,具有分子结构精准可控、金属‑金属键相互作用力强的优点,同时,分子量的提升为金属主链高分子带来吸收可见光的能力、半导体的电学带隙以及溶液加工性,推动金属主链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技术进一步发展。
复旦大学 2021-01-12
一种用于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生产的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生产的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及方法,其中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包括多感应泄爆系统、双区液相收容系统、吸能冷却分离系统、气相吸收消解系统、尾气燃烧处理系统以及监测控制系统。该反应失控泄爆收容系统及方法具有结构适配性强、多级防护可靠、物料无害化排放及回收、主动抑制与被动泄爆协同的特点,适用于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合成工艺的反应失控防控和应急,可有效降低该类工艺事故破坏后果,保障过氧羧酸酯类化合物工业生产安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通过电催化手段合成1,6-双氧烯烃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以电催化手段合成1,6‑双氧烯烃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电化学驱动的策略,促使醇类化合物和芳基双环丙烷的1,6‑双氧官能团化反应。这一反应的核心在于π‑共轭介导的电子转移过程,该过程促进了瞬态芳基自由基阳离子物种上的协同亲核攻击。该方法和合成步骤包括:步骤一:以碳布做阳极,铂片做阴极并固定,在密封的25mL反应瓶中加入芳基双环丙烷A、四丁基四氟硼酸铵、超干乙腈和醇B,三(4‑溴苯基)胺,将其置于氮气氛围中。步骤二:在10mA恒定电流下,在45℃油浴中反应待芳基双环丙烷原料消耗完,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步骤三:将滤液经旋转蒸发仪在低压下旋干,粗产物经柱层析分离后得到1,6‑双氧烯烃类化合物。相比于其它芳基环丙烷开环官能化反应,该方法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展示了广泛的底物兼容性、优异的立体选择性和精确的区域控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袁慎芳
压电结构健康监测扫查系统可以方便地对压电传感阵列进行多路径扫查,便于对大型航空航天结构、土木结构、机械结构实现实时在线的结构健康监测。这套集成系统有四大特点:1. 提供高效、稳定的通道切换,便于构建多激励-传感压电网络,对结构进行大范围的主动健康监测; 2.系统带有功能强大的集成化软件,该软件采用灵活的图形用户界面,具有监测网络组织、多种损伤特征提取及辨识等功能;3. 系统集成度高、结构紧凑;4.能实现损伤的主被动监测、振动声发射监测等功能。本系统目前已申请专利18项,其中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郝文芳
1994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同年留校任教迄今。2003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美国奥本大学做访问学者。1999年晋升为讲师,200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6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研究所教师。
郝文芳 2021-12-31
王沛芳
王沛芳,女,汉族,1973年11月出生,河北保定人。1999年、2003年分获河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2008年晋升教授,现任河海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担任《水资源保护》主编,《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 副主编,《Journal of Hydrodynamics》、《湖泊科学》等期刊编委,任IWA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海洋湖沼学会湖泊分会副主任等。主要从事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污染物迁移转化与水质改善、农田灌溉排水系统水沙和污染物输移机制与新材料治污技术、灌排系统生态治污工程、区域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等。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973课题、863课题、重大水专项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等项目40余项。在区域污染物输移过程与多介质转化理论、农田农村退水系统水质改善技术、生态节水防污灌区建设及农田面源污染防控等方面获得重要创新性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收录2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获得201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青年创新奖)、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2016年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江苏省先进工作者、2017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王沛芳 2023-02-24
蒋国芳
蒋国芳 男,1965年12月生。教授,理学博士。桐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 海洋湿地昆虫学,分子生态学、生态基因组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主持过广西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的昆虫组工作:,如:1993-1994年广西环江木论喀斯特林区综合科学考察, 2001-2002年广西十万大山综合科学考察, 200-2003年广西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广西龙滩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2003年广西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2004年广西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广西乐业雅长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2005-2007年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2006年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蒋国芳 2023-03-10
宁芳青
宁芳青,男,1965.2.18出生,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2005年3月被聘为教授,现在测控与仪器教研室工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及其在工业炉窑中的应用,先后开发了“焦炉加热优化控制系统”、“焦炉全自动测温与加热控制”、“焦饼温度测量系统”、“焦炉操作管理自动化系统”、“焦炉推焦电流无限传输系统”等,并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开发的项目在国内几十家焦化企业的焦炉上推广应用。 
宁芳青 2023-02-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