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具有哮喘治疗潜能的血管活性肠肽-人血白蛋白融合技术
具有哮喘治疗潜能的血管活性肠肽-人血白蛋白融合技术是李红玉教授团队历经数年,研发的一种生物融合蛋白技术。该技术受到人vip(血管活性肠肽)具有抗炎、调免疫、舒张支气管的生理活性的启迪,再依据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将 vip 和 HSA(人血白蛋白)制成融合蛋白用来治疗哮喘,即克服了 vip 半衰期短的缺点为其临床的应用提供可能,又为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候选药物。同时将融合蛋白制成喷剂还可以克服 vip 多种生理活性所致的系统性副作用。该技术的产品融合蛋白经体外细胞实验,体内 Wistar 哮喘模型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所构建的融合蛋白 EAMM 能在大肠杆菌中稳定大量表 达,经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蛋白;构建的亚单位疫苗免疫动物能产生 针对结核杆菌特定抗原(ESAT-6、Ag85B、Mtb8.4 和 PPD)的特异 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EAMM 亚单 位疫苗加强免疫后的结核菌载量明显少于 PBS 组和仅 BCG 免疫组, 表明清除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较强。从组织切片 HE 染色
兰州大学 2021-04-14
全国半导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青岛成立
10月12日,全国半导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在山东青岛顺利举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10-25
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廊坊召开
7月2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24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产教融合系列活动——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河北廊坊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7-26
一种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所构建的融合蛋白EAMM能在大肠杆菌中稳定大量表达,经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蛋白;构建的亚单位疫苗免疫动物能产生针对结核杆菌特定抗原(ESAT-6、Ag85B、Mtb8.4和PPD)的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兰州大学 2021-0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路径安全传输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路径安全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已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里,当源节点需要向目的节点传输数据时,发送路由请求消息;2中间节点在进行路由请求消息广播时,将自身的链路信息添加至路由请求消息中;3基站获得多条路由请求消息,从中得到网络拓扑参数,根据窃听能力计算传输数据被窃听的概率;4根据使用者对传输安全性的要求Sreq确定此次传输需要的子数据包秩K,建立路由拓扑,返回路由应答消息至源节点;5源节点接收到路由应答消息后,将原数据分为以K为秩的子数据包,通过K条独立路径进行传输。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被窃听的概率。
东南大学 2021-04-11
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负载数量不确定的路口无线充电情形,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监测负载个数,根据负载个数得到稳态电压调控方案,进而基于动态功率有界波动域的监测点选取方法,分析得到最优监测点的位置,最终实现各负载充电功率稳定,解决单一发射区域多接收电动汽车负载系统中新增负载带来的电动汽车单体接收功率跌落问题。采用本发明的电动汽车负载随机接入无线充电的稳定控制方法,随着新负载的接入仍能保证各负载接收功率稳定,且接入过程中不对其他负载接收功率产生较大冲击。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 IEEE 802.15.6 的无线体域网及可穿戴设备
应用:远程精确监控、可穿戴设备;老年健康监控、运动员体能 检测、军队个人保障系统等。 特点:符合世界公认的最新体域网协议;极低功耗、极低辐射、 极高的传输效率。
南开大学 2021-04-11
适用认知无线电环境低相关区域序列设计方法
采用本发明得到的低相关区域序列组,在一定的相关区域内,绝大部分自相关函数取值为零,并且全部互相关函数取值为零。本发明所得到的低相关区域序列组,可以广泛应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如信号同步、信道估计、多用户扩频等方面。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高效多自由度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装置
团队(重庆大学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发课题组)自2002年以来便开始对 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同时,着力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推广,先后与 中国海尔集团、中海油服集团、中船重工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合作,形成了一批可 实际应用的工程装置。作为理论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先后完成系统整体建 模及控制理论研究,高频电力电子变换及高效多自由度电磁转换机构研究,形 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推出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为我国无线电 能传输技术应用推广做出应有贡献。 制约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于传输效率相对较低,空间 尺度及灵活度较小。课题组重点围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高效、多自由度等关 键技术问题,开展了理论、技术到工程化应用一系列研究与开发工作,着力于高 频电力电子变换电路及相关控制策略、频率稳定控制技术与实现、电磁机构研究 与优化设计、多自由度拾取变换技术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创新性提出了均衡磁场 管状空间的功率电磁场聚集技术;多自由度高效拾取模式与转换技术;系统复杂 电磁综合特性的非线性建模及控制技术;基于能量注入包络控制的新型电能变换 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技术体系,并自主研制出从瓦级到几十 千瓦不同输出功率等级和几种典型应用领域的实验装置、工程装置和特种示范系 统。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5 56 57
  • ...
  • 588 58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