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产品)
成果简介: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2009年起进入了组网高峰期,预计2011年完成第一期组网,形成覆盖中国及中国周边的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左右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卫星导航接收机是整个卫星导航系统基本功能的最终体现,用户通过卫星导航接收机完成卫星信号捕获跟踪,伪距、多普勒和载波相位等原始观测量的测量,导航电文解调,用户位置、速度解算等,应用卫星导航进行定位、测速。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开发研制的北斗二号基本导航型用户机是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环境卫星快速反应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环境卫星快速反应系统采用大规模嵌入式并行处理平台,突破了高光谱实时光谱复原、相位校正、SAR实时成像等关键技术,关键区域遥感图像的获取延迟小于2分钟,实现了我国卫星遥感的减灾、环境监测等高时效应用。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电子信息 技术特点:多星多载荷兼容:实时完成HJ-1A星高光谱数据光谱复原、HJ-1C星SAR成像处理及实时快视显示。具有远程多用户同时快视浏览功能。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在本地或者远程实时快视浏览的同时,可以本地或者远程凝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普通民用BDSGPS卫星授时芯片项目
基于导航芯片的解决方案中,除了授时外,芯片75%的成本和功耗都用于了定位;串口输出的授时数据必须再次处理才能显示。 卫星授时技术尚未在日常应用中大量普及,本项目将解决这个问题 。研发了低成本BDS/GPS卫星授时芯片,授时精度20ms,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日常应用;除了串口输出,芯片可直接驱动数码管,无需辅助电路就可显示。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基于PCMA的宽带卫星MODEM研发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卫星转发器盗用检测技术
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和各类通信网的建立,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和盗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盗用大致可分两种情况,其一是利用空闲转发器的频带资源进行传输,另一种则是在正常业务信号上叠加直接序列扩频(DSSS)信号进行盗用信号的传输。前一种盗用方式比较易于检测,而后一种盗用方式则成为卫星通信与无线电管理领域的重要问题。 本系统采用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根据对接收混合信号的分析来确定信号中是否存在盗用信号,具有检测效率较高,正确率较高的特点。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调制红外热波无损检测设备
调制红外热波(热像)无损检测设备以频率可调的余弦波(Look-in法)或阶跃函数方式对检测对象进行连续光热激励,以红外热像的相位信息检测物体的内部缺陷,具有单次检测面积大、非接触、可单面检测、不必拆下总装后的部件、可在外场使用等优点。是一种适合于大型复合材料和多层胶接结构内部缺陷检测的可视化检测设备。与脉冲热像法相比检测设备简单、检测深度更深,但检测时间较长。主要检测对象有: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的内部分层、脱粘;蜂窝结构和夹层结构的内部分层、脱粘、积水;各类多层胶接结构的脱粘;固体发动机绝热层和包覆层脱粘;壁画空鼓,等等。该设备是自行研制的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指标:1. 加热功率:1000~4000W;2. 图像分辨率:320*240;3. 检测时间:20-300s;单次检测面积:300mm*200mm以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磁场调制型永磁耦合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耦合器,包括:两相对布置且同心的转 子;同心设置于第一转子上并与之同步旋转的多对极永磁体,以产生 第一旋转磁场;以及同心设置于第二转子上并与之同步旋转的导体环; 还包括设置在永磁体与导体环之间的调制铁环,第一旋转磁场经该调 制铁环的磁场调制作用后,可在靠近第二转子的气隙中变为第二旋转 磁场,导体环在第二旋转磁场作用下感应出一与该旋转磁场极对数相 同且保持同步旋转的磁场,从而产生稳定不变的转矩实现稳定地传输 功率。本发明通过磁场调制作用与磁耦合效应的结合,可以同时实现 “变速与恒频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微笑”卫星全面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13日,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简称“微笑”卫星)中欧评审委员会主席正式签署SMILE任务转正样设计评审报告。这标志着“微笑”卫星完成初样阶段全部研制工作,全面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科创中国 2023-07-13
新冠肺炎疫情卫星地图速查系统
学校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合作方联合推出的全国首款“疫情卫星地图”——新冠肺炎疫情卫星地图速查系统已于近日上线。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陆续公布,他们是哪里人?去过哪些地方?离我们有多远?……通过“疫情卫星地图”,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确诊病例的具体位置。记者打开该系统发现,在卫星地图上,确诊病例的标注点像是一颗颗“图钉”,用户定位后,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带来的“太空视角”,可以让确诊病例分布位置尽收眼底,并显示出附近的确诊病例分布与自己的距离。据了解,该系统由电子科技大学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陆川博士和阎镜予博士组织技术力量自主研发,从研发到上线,用时不到10天。今年2月初,随着各地卫健委公布了越来越多的确诊病的例详细数据,使得开发“疫情卫星地图”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可能。电子科技大学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决定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为公众提供免费的疫情防控公益服务。科研团队利用AI卫星的数据智能处理和分发技术,处理遥感图片数据,并结合精确的语义识别和地理编码工具,把官方发布的疫情文字转化成了一目了然的“疫情卫星地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5 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